查文庫>好文> IT產品免關稅擴圍協議

IT產品免關稅擴圍協議

IT產品免關稅擴圍協議

  20日晚間從中國商務部獲悉,7月18日,世界貿易組織擴大《資訊科技協定》(ITA)產品擴圍談判形成了一份擴圍產品清單,共計201項產品。擴圍談判的參加方將於7月24日前對此份產品清單予以最終確認,之後將就清單產品的降稅期開展談判。

  業內分析指出,此次擴圍產品清單形成,是擴圍談判獲得的重大進展,如果擴圍協議達成,這將成為世貿組織近20年來達成的規模最大的關稅協定,也是全球IT產品史上最大規模的減稅協議。

  ITA是世貿組織項下的多邊貿易協定,於1997年4月生效,其成員國代表了全球97%的IT產品出口額,旨在分階段將資訊科技產品的關稅削減至零。據瞭解,目前,ITA涉及的全球IT產品貿易額達4萬億美元。所謂擴圍談判是指更新1997年前的產品清單,將免稅的IT產品範圍進一步擴大。

  本次談判於14日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歐盟使館啟動,期間來自54個國家的談判代表就不同IT產品的關稅問題進行了探討,並於上週末初步達成共識,同意擴大全球IT產品的免關稅清單。據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辦公室透露,新協議達成後,包括半導體、磁共振成像裝置、全球定位系統裝置、印表機墨盒、影片遊戲機在內的約200種IT產品將被取消關稅。

  美國貿易代表邁克爾·弗羅曼表示,本次達成的協議是《資訊科技協定》擴圍談判取得的一次“重大突破”。世貿組織總幹事阿澤維多也在社交網路上發文稱,目前已取得了達成協議的基礎,並表示“對在本週週末之前達成一項成功的最終協議感到非常樂觀”。

  自2012年9月以來,中方一直在積極參與ITA擴圍談判。美方於2013年11月21日突然宣佈中止ITA擴圍談判。商務部部長高虎城曾發表宣告表示,包括中國在內的主要參加方共同支援的產品已近200項、涉及全球2.77萬億美元貿易額的談判來之不易,具有巨大的商業價值。參與擴圍談判的各參加方發展水平不同,對擴圍產品的利益訴求存在差異,實屬正常。美國僅以其個別產業的少數幾項產品未能得到滿足為由,放棄大多數國家已經達成的共識,是對包括中方在內的所有談判參加方所作努力的漠視和不負責任。

  2014年11月,中美兩國元首舉行會晤,雙方就儘快恢復和結束《資訊科技協定》擴大產品範圍談判達成雙邊共識。中美雙方將與其他參加方共同努力,爭取儘快結束整個擴圍談判。截至2014年11月11日,各參加方達成共識的產品約200項,這些產品關稅的.取消將有力促進全球貿易和資訊產業的發展。

  目前,新協議覆蓋的產品清單還需《資訊科技協定》框架下的80個成員國商務部的正式批准。歐盟在一份宣告中稱,期望各國在本週五這一截止日期之前正式簽署新協議。據知情人士透露,因上週的初步協議是由ITA主要成員國共同達成的,因此截止日期很大程度上只是程式性的設定。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擴圍後的《資訊科技協定》將極大地促進全球貿易和資訊產業的發展。目前全球IT產品年貿易總額約為4萬億美元。據世貿組織稱,新協議生效後,每年被免除關稅的全球IT產品貿易額將增加1萬億美元。另據美國商會資料顯示,如果《資訊科技協定》擴圍談判成功,將每年為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貢獻1900億美元。

  新協議也將積極促進各國的IT產品銷售。日本共同社報道稱,在新協議下,日本每年將有價值超過645億美元的出口產品享受免關稅待遇。美國彭博新聞社報道稱,新協議有望為美國提供六萬個工作崗位。另外,英特爾、三星電子、閃迪和德州儀器等全球IT公司有望從近250種產品的免稅中獲利。

  對於中國行業來看,資訊科技協定更新對於中國國產手機行業最有利。值得期待的是,隨著新的《資訊科技協定》的簽訂,國產手機也有望在歐美市場獲得突破。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白明表示,該協定生效後帶來的最大好處是中美雙方在資訊產品領域迎來對稱性開放。資訊科技領域放開對中國企業來說利大於弊,協議生效後中國企業在美國市場上將有更多機會。此外,對於消費者來說,該協定生效還將帶來電子產品降價,國內消費者有望以更低價格購買到美國的電子產品。

  據彭博社報道,今年9月份,《資訊科技協定》談判方將啟動關於關稅減免實施日程的談判。這將允許協議簽署國對部分敏感產品採取逐步減免關稅的措施。談判方也將開展技術談判,爭取在將於12月15日至18日在肯亞首都內羅畢召開的世貿組織部長級會議之前完成協議文字。據美國科技行業官員稱,擴圍後的《資訊科技協定》最早可能於2016年7月正式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