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好文> 淺談如何有效開展幼兒園區域活動

淺談如何有效開展幼兒園區域活動

淺談如何有效開展幼兒園區域活動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幼兒園充分挖掘各種教育資源,使得幼兒園的教育資源更加充足,教育形式趨於多樣化。幼兒園區域活動以其個別化的教育形式尊重了幼兒的個體差異,滿足了幼兒個體發展的需要,成為了幼兒園教師及幼兒所喜歡的活動形式,也是對集體教育的有效補充,而且也是落實《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所指出的“幼兒園教育應為幼兒提供自由活動的機會,支援幼兒自主的選擇、計劃的活動”和“為每個幼兒提供表現自己長處和獲得成功的機會,增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最有效的措施。區域活動承載著獨具的教育價值,既把課內和課外的行為、情感、技能有機聯絡起來,將教育者的教育意圖滲透其中,又具有自主性、自選性、小組性,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教育形式之一。那麼幼兒園如何更好開展區域活動,下面結合實際工作,就此問題淺談個人的幾點看法。

  一、精心準備

  在區域活動中最重要的是準備工作,因為它起著決定性作用,關係著區域活動是否正常開展。它包括區域環境的創設和區域材料的準備,在區域活動中活動和材料是活動成功的關鍵,只有在環境和材料的相互中孩子才會獲得經驗和知識。

  (一)創設有效利用的區域環境

  區域的設定並不是越高檔、越豪華、越漂亮越好。《綱要》中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透過環境的創設與利用,有效的促進幼兒的發展。”區域設定的規劃和環境創設要根據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的具體要求,以及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來規劃,要但它是不是便於孩子活動,利於孩子發展,符合孩子的需要。環境的創設既要考慮到幼兒之間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彼此之間互不干擾,從而使幼兒能專心地投入活動,充滿信心地探索問題,這才識創設區域環境應該重視的問題,也是它的價值所在。

  我們的區域設定是由教師與幼兒共同商定佈置的,主要採用固定與靈活相結合的方式,讓幼兒具有固定的區域位置,又可根據教學的需要和幼兒的興趣靈活設定、調整區域的場所,滿足不同的幼兒需要,也讓幼兒自主選擇自由活動,達到探索的目的。

  在區域設定時,還應注意動靜分割槽,如把圖書角、計算角、角色區安排在靠室內的地方,把科學區、表演區、動手區、音樂區安排在靠室外的地方。

  (二)投放可操作性的材料。

  皮亞傑提出:“兒童的智慧源於材料。”在區域活動中,材料的投放是一項既重要又複雜的工作。重要性體現在材料提供少了,區域活動就無法正常開展;材料的複雜性體現在要保證幼兒有興趣探究,又要保證幼兒取得與教育目標相一致的探究結果。因而,材料的投放關係到活動是否成敗的關鍵因素。那麼,如何投放區域活動中的相關材料以滿足不同層次幼兒的需求呢?

  首先,材料要具有探究性。材料的探究性是指材料必須能夠引導幼兒動手、動腦的活動。我們之所以提出材料必須有探究性,是因為只有具有探究性的材料,才能引發幼兒動手、動腦,支援幼兒的遊戲和各種探索活動,才有利於引發、支援與周圍環境的積極互動。更重要的是兒童在動腦思考的基礎上動手操作,是兒童是動腦思考和動手操作交織進行的活動,不能讓幼兒開動腦筋思考的動手操作不能看作是探究活動。例如,我們在上《船》的主題活動時,如果交給幼兒幾艘船的模型,讓幼兒找找船的外型特徵有哪些不同,或是船有幾層樓,這些都不算是探究活動。如果是交給幼兒各種材料,如紙板、泡沫、膠水、小刀、蠟光紙等,讓幼兒利用這些材料自己製作出簡單的船,這就是一種探究活動。因此,我們在材料的提供上,還應密切注意材料的探究性。

  其次,材料的多層次性和多樣性。材料的多層次性是指材料的投放必須根據幼兒的興趣需要和不同發展水平,促進幼兒在原有水平上不同層次的提高。在開展主題活動為《美麗的花》中,在美工區,我有意提供兩種不同的範例讓幼兒選擇,一種是畫好的花的輪廓讓幼兒圖色,一種是畫不同的花讓幼兒自己畫出花的莖和葉子,也可進行添畫。不同層次的幼兒就能根據自己的能力和需要進行選擇。材料的多樣性是指材料圍繞教育目標具有可操作性、趣味性、可變性。在同為《美麗的花》的主題活動中,“認識花”這一活動就可以提供彩色筆、蠟筆、印模、剪刀、紙、膠水、顏料等,讓幼兒進行畫花、印花、剪花、折花、染花、插花,滿足幼兒的不同需要,激發幼兒的興趣,吸引幼兒主動參與。這也是區域活動深受幼兒喜愛的主要原因。所以,這就要求材料的提供應注意多層次性和多樣性,充分發揮活動材料的優勢。

  二、用心組織與指導

  區域活動中,教師的組織與指導是主要環節,也是主體部分,主要包括幼兒的主動參與和教師的協助參與。教師在這個環節處於主導作用,應放手讓幼兒創造性地、主動性地活動,推動和激勵幼兒在活動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那麼,教師該如何組織與指導,才能更有效地發揮指導作用呢?

  (一)教師與幼兒共同參與制定規則。

  區域活動既是幼兒的一種學習活動形式,同時也是教師所組織的一種教育活動形式。因而,區域活動規則的制定應該是由教師和幼兒來共同完成的。

  首先,在活動前明確規定。有些活動規則是具有一定的強制性,是要求幼兒在活動前就必須要遵守的。這類規則一般在活動前就必須提出來,如玩沙是幼兒最喜愛的區域之一。如果活動前沒有明確規則,那麼有可能孩子到處揚沙,雖然孩子盡興了,可是眼睛、嘴巴就受傷了。這就要求我們在活動前就說明要求:不準對著別人揚沙,更不準把沙子揚到區域外面去。

  其次,在活動中逐步形成。有時幼兒遇到有關規則的問題,教師可以不急於告訴幼兒該怎麼做,而是讓幼兒在談論與反思中逐漸建立起相應的規則。討論往往是圍繞在區域活動中所遇到的帶有普遍性的問題而展開的。而這種問題幼兒又無法自行解決,談論的目的就是要建立起相應的規則,來解決當前所面臨的問題。在活動中爭搶玩具、爭搶角色這類情況,教師便可以組織幼兒就發生的問題展開討論。有一次,在表演區,我投放了一套新服裝,結果全班孩子圍者爭搶服裝,令活動無法正常開展。大家用求救的目光望著我,於是,我把孩子們召集在一起討論如何處理這件事。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不能搶!”“大家一起玩。”“輪流玩!”這是,我趁熱打鐵地說:“大家真懂事,我們輪流玩!沒有輪到的小朋友在旁邊當觀眾,不能上來;輪到的`小朋友不能玩太久,也讓更多的小朋友來玩。”就這樣,我和孩子們把規則定下來了。小朋友們又開開心心地玩起來了。採用這種方法制定活動規則,幼兒容易接受,並能在活動中自覺地遵守。

  (二)教師的參與指導。

  《綱要》指出:“教師應該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參與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活動中教師是催化劑,其工作是協助幼兒沿著興趣的方向發展,應善於捕捉幼兒在活動中出現的新興趣,導向新的遊戲。在活動中,教師不能把角色停留在提供活動材料、安排幼兒進入區角、主持幼兒的分工與合作、解決孩子間的糾紛,使幼兒處於高控制之下。而是要善於觀察,還要適時、適當的引導、啟發、激勵,讓幼兒積極主動地活動,讓幼兒有更多機會地表現自己、總結自己,促進幼兒自主性的提高。要不斷地來回在各個區域間觀察和參與遊戲,要留意每個孩子的操作能力、交往能力,及時給予鼓勵、表揚,爭對出現的問題選擇適當的時機參與到孩子的活動中去。與孩子一起討論、探索解決問題,真正體現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地位,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幼兒,逼迫幼兒接受,按照教師的思路進行活動,使幼兒很快出現厭倦情緒,大大減少幼兒的積極性。

  三、耐心的總結評價

  總結評價是任何一個活動的重要環節,不可缺少。在過去我們總是在活動後草草收場沒有評價,它的目的在於引導幼兒自發、自願的進行交流、討論、積極表達情感,共享快樂,共解難題,提升經驗,提供充分表現交流學習的機會,同時激發再次活動的願望。評價的結果也往往影響到幼兒以後的活動情況,評價對幼兒的發展也有一定的導向作用,所以,評價也要有一定的技巧,評價的方式有很多種,無論採用何種評價方式,都不能只注重結果,更要注重過程的評價。

  (一)幼兒主動評價。區域活動的評價是為了總結活動中表現,為下次活動出謀獻策,鼓勵幼兒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勵幼兒協作創新。激發幼兒再學習的慾望,在評價時,教師應該鼓勵幼兒大膽地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感受、體驗表達出來,為幼兒搭建一個交流的平臺,把自己在活動中所見所聞、感受、體驗表達出來。這不僅能增強幼兒的興趣,讓幼兒間有更多的交流機會,不僅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也讓幼兒學會觀察別人總結自己,在幼兒自主評價時,教師少採用鼓勵性語言來引導幼兒,如:你的小手真棒,你搭建的是什麼呀?怎麼建的?你得什麼最有趣?為什麼呢?透過幼兒間互相評價、自由交流、幼兒也從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學習別人的優點,促進幼兒共同進步,提高合作交往意識。

  (二)教師整體評價。

  教師的評價應該是全面的,具體的根據幼兒的活動情況、抓住幼兒的閃光點加以鼓勵、提出更高的要求,針對幼兒出現的問題提出不足,鼓勵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根據自己的意見加以總結,教師的評價也可以從多方面進行。

  首先,從幼兒形為習慣評價,“今天哪組小朋友主動收拾玩具,哪組小朋友活動時聲音較小,XX小朋友主動把玩具讓給別人等,XX小朋友沒有遵守規則,隨便到別的區搗亂等。

  其次,從幼兒掌握的知識技能上評價,今天玩了什麼?學到了什麼本領?在玩動手區時你發現了什麼,你覺得用什麼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最好呢等?

  再次,從情感體驗上評價,你玩什麼遊戲最高興,為什麼?今天你有什麼快樂的事情要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區域活動是幼兒最高興的活動,如何創造一個適合幼兒發展的環境,如何進一步調動幼兒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如何更好地為幼兒的主動發展服務,我們還會不斷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