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認識整萬數》說課稿

《認識整萬數》說課稿

《認識整萬數》說課稿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認識整萬數》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認識整萬數》說課稿1

  一、說教材

  基於對教材的分析、理解,我從三個維度確立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 讓學生經歷探索整萬數的讀、寫方法的過程,會讀、會寫整萬數,知道整萬數的組成,掌握億以內數位順序表,認識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明確萬級各個數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會按一定要求和順序數整萬數。

  2. 增強學生自主探究意識和學法遷移能力,提高同學間合作交流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操作能力。

  3. 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感受大數目數值在生活中的應用,在探究、交流中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教學重難點:會讀、寫、數整萬數,掌握億以內數位順序表,明確整萬數所表示的意義。

  為了達成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重、難點,我打算充分利用教材資源,發揮教具和學具的作用,組織引導學生透過撥一撥、讀一讀、寫一寫、認一認、比一比等活動自主探究新知,並鼓勵學生走出課堂,到生活中找整萬數,體現數學“大課堂”的理念。

  教學具準備:簡單的多媒體課件、計數器

  二、說教法和學法

  1.根據本課教學內容和教材特點,我打算在課開始先採用“談話法”匯入,讓學生知道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業、農業、軍事等方面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感受生活的幸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再在談話的基礎上,透過課件創設情境,呈現例題圖,讓學生初步感知大數值。新知學習階段,我打算主要採用“引導發現法”,根據學生課堂上的學情相機引導學生利用對萬以內數的認識,發現整萬數的意義、讀法、寫法等。

  整節課,我將始終秉持“以生為本”的理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在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發現新知,使教法為學法服務,並最終達到和諧統一。

  2.學法上,《新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對本課而言,這三者也必將成為學生最重要的學習方法,學生透過撥、讀、寫、數、說、比等學習方法,可以培養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為追求“人人自主參與數學思維活動”的課堂,對數位順序表的認識,我打算讓學生透過“自學法”閱讀教材,再進行交流,最終達成教學目標。

  三、說教學程式

  本課教學分四大版塊:一是談話匯入,情境揭題;二是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三是鞏固應用,深化新知;四是課堂總結,拓展延伸

  (一)談話匯入,情境揭題(約3分鐘)

  1.課一開始,我想邊點選課件邊和學生進行談話:還記得祖國60歲生日時天安門廣場上那熱鬧非凡的場景嗎?是啊,改革開放30年來,我們全國各族人民用智慧和勤勞創造了許多令世人矚目的成績。無論是工業的迅猛發展,還是軍事上的突飛猛進,都讓中國在世界的舞臺上揚眉吐氣。我們應該為此而驕傲。作為農業大國之一,我們國家近幾年的農產品產量也大增,農民的生活一天天紅火起來。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組資料。

  2.多媒體出示例題圖,讓學生讀一讀了解到的資訊,教師則根據學生回答在黑板上板書出:七十七萬 、九千零二十四萬 、一千一百四十二萬,並問學生:你覺得這些數怎麼樣?為什麼?

  【設計意圖:這裡由國慶60週年的情境引入,透過與學生談話,讓學生在體驗幸福生活的同時,產生了解例題的內需,從而激發學習的興趣。出示例題圖後先問:你覺得這些數怎麼樣?為什麼?是為了喚起學生對“萬”的認識。由於學生知道“一萬”是個大數,從而初步感知這幾個整萬數更大,初步感受大數值,為更好地學習新知打下知識和情感的雙重基礎。】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這是教學過程中的核心環節,初步預設需要20分鐘左右,主要分3步進行)

  1.利用計數器,認識新計數單位

  教師拿出計數器,先接著上一環節,指著板書追問:七十七萬、九千零二十四萬、一千一百四十二萬到底是多少?怎麼寫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利用計數器這個老朋友一起來認識和研究整萬數。(板書課題:認識整萬數)

  接著,我想透過讓學生一起撥珠,並在撥珠的過程中回憶十進位制,最終在計數器萬位上撥一個珠,教師講述:我們知道10個一千是一萬,如果接著數下去,10個一萬是多少?10個十萬、10個一百萬呢?讓學生對著計數器,由以前學過的十進位制進行推測,教師則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板書出:10個一萬是十萬,10個十萬是一百萬,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並讓學生齊讀一遍,教師再說明:這裡的十萬、百萬、千萬就是我們新認識的幾個計數單位。

  2.認識數位順序表

  這幾個新的計數單位所在的數位分別是什麼,我國的計數習慣是怎樣的?請大家開啟書自學86頁最下方,完成數位順序表的填寫。

  學生自學後再組織交流,教師進行變式提問,如:從右邊起第六位是什麼位?萬級由低到高分別是哪些數位?八位數的最高位是什麼位?

  【設計意圖:要理解數位,計數單位是基礎。這一過程,是學生對計數器、計數單位、數位的一次回顧,是他們相關經驗儲備的喚醒和復甦。學生因為教師的追問會產生認數的需要,並能感覺到,這些大數需要更大的計數單位來表示。“萬”是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在這個基礎上適當地引導,讓學生自己探究出還有十萬、百萬、千萬這些計數單位,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加深了理解,同時自然引出數位以及數位順序表,讓學生自學、交流,使學生的自主學習發揮得淋漓盡致,但教師又不失為一位引領者,對學生的自學情況又作了及時性瞭解和反饋,能保證學生自學的有效性。】

  3. 撥珠寫數

  教師再拿出計數器,將話題回到例題,問:七十七萬是多少?如果學生一時回答不上來,教師適當引導“七十七萬就是多少個萬?”,並讓學生在計數器上嘗試撥一撥,再課件演示撥珠,學生觀察自己是否撥對。教師再問:77個萬是多少?怎麼寫?(教師讓學生在隨堂本上試著寫一寫,如果有困難,可以對著計數器寫)

  接著全班交流是怎樣寫77萬的,並說說為什麼後面寫4個0。

  由於學生已有了經驗,對於“9024個萬”、“1142個萬”,教師完全放手讓學生獨立在書上完成再作交流,並根據交流情況在黑板上補充板書出寫法。

  最後讓學生觀察板書中的幾個整萬數,說說能發現什麼?主要是引導學生髮現末尾都有4個0,有多少萬就在萬級上寫多少,個級上寫4個0。

  【設計意圖:這一部分探究新知的過程,我始終讓學生參與觀察、操作、交流、分析,是想使主動權始終在學生手中,最大限度地保證學生學習的參與度,教師僅在細節處加以引導、佔據,力求教與學相得益彰。】

  (三)鞏固應用,深化新知(約10分鐘)

  【設計意圖:應用是新知學習的終極目的,合理地組織練習了,既能讓學生對練習樂此不疲,又能使練習務實高效。因此我打算在這一版塊適當重組教材,調換教材中練習安排的順序,先趁熱打鐵進行讀、寫整萬數的練習了。】

  1.“想想做做”第4題

  讓學生讀數並交流:怎樣才能使自己讀這些大數時不出錯呢?(教師在此可建議學生先對這些數進行分級,並利用板書中的整萬數用虛線進行分級,讓學生體驗到分級的便利。)

  2.“想想做做”第5題

  直接讓學生在書上完成,並說說是怎樣寫的。

  3.“想想做做”第1題

  全班學生一起一邊撥珠一邊數,教師提醒注意拐彎數。在完成教材要求的基礎上,再組織同桌互相出一個整萬數,按要求邊撥邊數,互相當小老師判斷對錯。

  4.“想想做做”第2題

  教師出示課件,讓學生先同桌說說是多少個萬,再寫一寫,讀給同桌聽一聽,互相看一看,交流時直接影片展示學生作業,並回答出多少個萬是多少。

  5.“想想做做”第3題

  讓學生讀一讀、比一比,交流發現了什麼?(學生中可能會說後一個數就是前一個末尾添4個0,也可能會說後一個數在讀時就是在前一個數基礎上多讀一個“萬”,還可能會發現第一豎排依次多一位,後一豎排所用的數字相同等,教師都應該予以及時鼓勵性點評,同時提醒學生在讀數時要仔細,遇到對分級的學生加以表揚,並以一組為例追問:85表示85個什麼?850000表示85個什麼?進一步引導學生髮現每組的前後兩個數之間的聯絡和區別。

  【設計意圖:在鞏固練習這一環節裡,我沒有搭花架子,而是對學生的回答作好充分的預設,保證練習不流於形式,交流要落到實處,教師不失時機地追問,既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鞏固新知,也是為了引領學生養成思考、質疑的習慣,使練習走向深層次。】

  (四)課堂總結,拓展延伸(約2分鐘)

  1.這節課你覺得自己學得怎麼樣?對於整萬數,你有哪些認識?還有什麼要提醒大家的或不明白的地方嗎?

  2.像77萬、9024萬等這些整萬數在生活中我們常看到或聽到,不過,生活中的大數值不是隻有整萬數,請你利用各種途徑,去找一些關於大數值的資料,下節課一起來交流。

  【設計意圖:我這裡安排的課堂總結從關注學生的知識獲取、情感體驗出發,既讓學生透過提醒找到本課的難點所在,又給予學生反思的空間。最後將本課學習與生活聯絡起來,但又不侷限於本課所學的整萬數範疇,使本課學習不孤立於單元教學,和學生認知結構達成統一,讓學生在課外再找資料,既有對整萬數的再認知,又是對非整萬數的預約認知,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

  四、說板書

  認識整萬數

  七十七萬 10個一萬是十萬。

  77個萬 770000

  九千零二十四萬 10個十萬是一百萬。

  9024個萬 90240000

  一千一百四十二萬 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

  1142個萬 11420000

《認識整萬數》說課稿2

  一、 說教材

  《認識整萬數》是國標本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的教學內容,本課是在學生認識了萬以內的數,並能正確讀、寫和比較萬以內的數的大小的基礎上,教學整萬數,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大數目,認識萬級和個級的數位順序及計數單位,會讀寫整萬數。教材分為三段安排教學內容。

  第一段,教學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和“千萬”。教材透過呈現生活的例項,使學生感受到生活和生產中經常會出現較大的數,引發學生求知慾,再以“10個一千是一萬”為基礎,藉助計數器,引出“十萬”“百萬”“千萬”這些計數單位。

  第二段,教學整萬數的含義及讀寫。這裡將寫數和讀數結合起來學習,讓學生體會數的實際意義。

  第三段,教學億以內的數位順序表,確定各數位所對應的名稱。教材介紹了我國的計數習慣,根據已有知識,給出各級各數位的名稱和順序,讓學生聯絡讀寫的體驗,透過類比,推出萬級各數位的名稱和順序。

  教學目標:

  1、憑藉學生的生活和知識經驗,使學生在認識個級數的基礎上,認識萬級的數,認識記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掌握億以內的數位順序表,確定各數位所對應的名稱;掌握整萬數的含義和讀寫。

  2、透過操作、交流、等活動,使學生聯絡生活實際,感受大數目的意義,提高學生的辨別能力。

  3、感受大數目在生活和學習中的價值,培養學生學習學習大數目的興趣和認識大數目的自信心;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識和情感。

  教學重點:掌握億以內的數位順序,正確讀、寫整萬數。

  教學難點:讀整萬數,瞭解整萬數的含義,感受大數目的數值。

  二、說教法和學法

  藉助計數器,幫助學生認識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理解每個數位上的數所表示的不同意義。結合多媒體,展示生活中這樣的大數目,讓學生感受整萬數在生活和學習中的價值,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絡。

  三、說設計理念

  1、加強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絡,從身邊的資料出發引出大數,從而讓學生感受到大數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

  2、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出發,去讀數,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

  3、藉助於直觀教具計數器撥一撥、數一數,由計數器上對計數單位的認識直接切入數位的認識,逐步完善對數位順序表的認識,進而讓學生髮現每個數級的數位的排列規律。

  4、透過師生共同合作、探討認識比萬更大的計數單位及相關數學順序表,充分體現了知識的一個逐步形成過程,使學生容易接受,從而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我安排了四個教學環節: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三、鞏固應用、深化新知;四、總結歸納、課外延伸。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新課匯入時,選擇我國20xx年茶葉、甘蔗和油菜籽的總產量的有關資料,透過閱讀這些有意義的資料,既讓學生感受到大數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同時也適時地對學生進行了愛家鄉,愛祖國的教育。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1、認識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

  學生對於相鄰數位間的進率已有了初步的瞭解,和學生一起回憶萬以內的計數單位及數位順序表。理解10個一千是一萬。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一萬一萬地數,從一萬數到十一萬,理解10個一萬是十萬;十萬十萬地數,從十萬數到一百萬,理解10個十萬是一百萬;一百萬一百萬地數,理解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透過師生共同合作、探討,認識更大的計數單位及相關順序表,充分體現了知識的一個逐步形成過程,使學生容易接受,從而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認識數位順序表

  讓學生根據已有的萬以內的數位順序表的經驗,完成億以內的數位順序表。掌握各個計數單位所對應的數位。由計數器上對計數單位的認識直接切入數位的認識,逐步完善對數位順序表的認識,進而讓學生髮現每個數級的數位的排列規律。這樣安排可以為理解“讀萬級上的數的方法與個級相似”做準備。

  3、瞭解整萬數的含義,學習寫數、讀數。

  學生藉助計數器,認識了新的計數單位和數位順序表,在此基礎上,我又透過在計數器上撥一撥整萬數,幫助學生理解,多少萬就是多少個萬,因此需要在萬級上撥出多少,撥好後再讀一讀,寫一寫並交流讀、寫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充分的感悟整萬數的寫法和讀法。

  三、鞏固應用、深化新知

  整萬數究竟有多大,對學生而言比較抽象,也較難理解,透過讀寫生活中的大數目,不僅可以讓學生鞏固數的讀法和寫法,也初步體會到了整萬數究竟有多大,如:xxxxxx有400000平方米相當於有40個教學樓那麼大。

  四、總結歸納、課外延伸

  引導學生進行小結,使學生互相補充,共同完善,有助於知識的積累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課堂中的自我評價更能激勵學生自我發展。同時讓學生寫數學日記,進行課後調查,看看哪些地方用到了整萬數,讓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學數學的目的也是為生活服務的。

  五、說板書設計

  我在設計板書時,安排了數位順序表,再根據數位順序表寫整萬數,並用紅筆突出萬級的寫法,突破寫書整個難點,也讓學生對所學知識一目瞭然。充分體現了板書的概括性,指導性。

《認識整萬數》說課稿3

  一、說教材

  《認識整萬數》是國標本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十單元“認數”86頁至87頁的教學內容,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萬以內的數,並能正確讀、寫和比較萬以內的數的大小的基礎上,教學整萬數的認識。同時這一節的內容為學生繼續學習含有萬級和個級的數以及億以上數的認識作了鋪墊。教材分為三段安排教學內容。第一段,教學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和“千萬”。第二段,教學整萬數的含義及讀寫。第三段,教學億以內的數位順序表,確定各數位所對應的名稱。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編寫意圖和學生認知規律,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憑藉學生的生活和知識經驗,使學生在認識個級數的基礎上,認識萬級的數,認識記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掌握億以內的數位順序表,確定各數位所對應的名稱;掌握整萬數的含義和讀、寫的方法。

  2、透過操作、交流等活動,使學生聯絡生活實際,感受大數目在生活和學習中的價值,增強應用意識,提高應用能力。

  3、培養學生學習大數目的興趣和認識大數目的自信心;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識和情感。

  教學重點:掌握億以內的數位順序,正確讀、寫整萬數。

  教學難點:瞭解整萬數的含義,感受大數目的數值。

  三、說教法和學法

  由於整萬數相對較大,不便以具體形象的`實物進行操作,加上學生已經較多的認數經驗,所以我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採用藉助於直觀教具計數器,幫助學生認識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理解每個數位上的數所表示的不同意義。並且結合多媒體,展示生活中這樣的大數目,讓學生感受整萬數在生活和學習中的價值,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絡。同時開展遊戲活動,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

  四、說教學過程

  為了達到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在課前我打算安排學生蒐集生活中的一些大數。讓學生對大數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同時也為新課的教學作了很好的鋪墊作用。

  新課匯入時,用課件出示我國20xx年茶葉、甘蔗和油菜籽的總產量的有關資料,讓學生透過閱讀這些有意義的資料,既感受到大數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同時也適時地對學生進行了愛家鄉、愛祖國的教育。

  在學生感受了這些大數後,透過這樣的提問:“七十七萬、九千零二十四萬和一千一百四十二萬是多少呢?怎麼寫呢?”

  學起于思,透過這樣設疑提問來引發學生的思考,激發他們的求知慾,以便來引入第二環節的教學“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1、認識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

  學生對於相鄰數位間的進率已有了初步的瞭解,透過師生互動用計數器分別撥出3、30、300、3000這些數,和學生一起回憶萬以內的計數單位及數位順序表。

  為了讓學生理解10個一千是一萬。我設計了猜數這樣的遊戲活動,遊戲規則是這樣的:給你四個提示,一個一個地出示,如果只出示一個提示你就能猜出答案,說明你的聯想能力很強。透過這樣的激勵性語言“同學們想不想來測試一下自己的聯想力啊?”來激發學生的參與遊戲的興趣。接著出示四個提示:

  提示一

  它不是一位數;

  提示二

  比100要大;

  提示三

  它是由好幾個一千組成的數;

  提示四

  它是由10個一千組成的數。

  由此來引出10個一千是一萬,強化“滿十進一”的思想。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透過計數器一萬一萬地數,從一萬數到十萬,理解10個一萬是十萬;十萬十萬地數,從十萬數到一百萬,理解10個十萬是一百萬;一百萬一百萬地數,理解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透過師生共同合作、探討,認識更大的計數單位,充分體現了知識的一個逐步形成過程,使學生容易接受,從而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為了繼續加深對數的順序和數的實際意義的瞭解,這時透過撥珠和數數的活動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2、瞭解整萬數的含義,學習寫數、讀數。

  在撥數的基礎上,我再趁勝追擊,讓學生在計數器上分別撥出例題中的三個數,並讓學生充分地說說你能很快撥出這些數的方法是什麼。在學生交流的過程幫助學生理解多少萬就是多少個萬,因此需要在萬級上撥出多少。再讓學生撥好後對照計數器寫一寫,讀一讀,並交流讀、寫的方法,讓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充分感悟到,寫數時只要在萬級上寫上多少,而個級上全部是用0補足。

  接著再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透過計數器上的數與所寫的數之間的對應關係,進一步鞏固寫法、讀法。

  3、認識數位順序表

  學生已經有了萬以內的數位順序表的經驗,可以讓學生直接結合計數器,自己探索寫出億以內的數位順序表。老師適時地向學生介紹我們習慣採用四位一級的分級方法,讓學生說說:從數位順序表上看,依此有哪些數級?個級有哪些數位?萬級有哪些數位?(請學生說一說)這樣的目的能及時地加深學生的印象。然後再開展一個重新排數位順序表的活動:先自己動手把紙條上計數單位填上“萬”字,使計數單位成為數位,再把這些紙條順序打亂,重新按照數位順序表排列。這個活動可以讓同桌兩人共同合作完成。最後讓學生觀察每個數級的數位排列有什麼規律?進而讓學生髮現每個數級的數位的排列規律,為理解“讀萬級上的數的方法與個級相似”做準備。

  此時再出示“想想做做”第3題,請學生讀一讀,然後將每組中的兩個數進行比較,感悟萬級數的讀法與個級數的讀法類似,只要在萬級數的後面讀出“萬”字。

  這一環節的設計我本著教師是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透過一系列的操作活動,讓學生在互相合作、交流和探討中,去學習整萬數的讀法和寫法,以及億以內的數位順序表。

  三、聯絡生活、深化新知

  數學教學要善於走出“書本數學”,迴歸“生活數學”之中。

  整萬數究竟有多大,對學生而言比較抽象,也較難理解,透過讀寫生活中的大數目,不僅可以讓學生鞏固數的讀法和寫法,也初步體會到了整萬數究竟有多大。

  在“想想做做”第4題可以引導學生比較自己熟悉的教室或校園的佔地面積,從而去感受天安門廣場和頤和園實際佔地面積的大小。第5題可適當地結合社會和科學知識去加以介紹,讓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在練習紙上寫數,然後請學生說說寫數時是怎樣思考的。

  最後讓學生再次出示課前收集有關大數目的資訊,請學生來讀一讀,教師可以結合學生交流情況作出及時評價。使學生深刻地體會到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整萬數,感受數學來源於生活,學數學的目的也是為生活服務的。

  四、總結歸納、課外延伸

  引導學生進行課堂小結,說說你在今天的這節課中有哪些收穫,還有哪些疑問。使學生在交流中互相補充,共同完善,有助於知識的積累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課堂中的自我評價更能激勵學生自我發展。對於學生課前蒐集的一些更大的數應該怎樣讀呢?可以讓有興趣的同學利用這節課的知識去探索它們的讀法和寫法,下節課大家一起來交流。

  新課的結束,不代表著學習的終結。新課標指出,讓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我們可以讓那些學有餘力的學生去進行大膽的嘗試,最大限度地拓展了學生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