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月亮的味道繪本說課稿範文

月亮的味道繪本說課稿

月亮的味道繪本說課稿範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我們應該怎麼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月亮的味道繪本說課稿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月亮的味道繪本說課稿範文1

  設計意圖:

  現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在他們的生活中並沒有太多與他人互幫互助的經驗,長此以往形成了幼兒較為自我的性格特徵,在融入集體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無法與同伴進行合作或是分享成果。而本故事的學習,能夠讓幼兒懂得與同伴相處重要性的同時,積累社會性交往的經驗。這正是一本體現幼兒之間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的繪本,故事中透過小動物們互相幫助,同心協力地吃到月亮的,嚐到月亮味道的情境讓幼兒感受到團結的力量,故事的內容十分有趣且富含深刻地教育意義。

  活動目標:

  1、在認真傾聽故事的基礎上,初步瞭解故事內容,記住主要角色;

  2、透過課件和圖片的演示,掌握動詞“伸”、“擠”的含義,學說小動物之間的對話;

  3、感受與同伴合作的力量,體驗分享的愉悅。

  活動準備:

  1、與繪本相關的課件、圖片;

  2、幼兒共同合作的照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動物的圖片,透過談話的形式引出故事。

  1、師:今天有幾隻小動物老師到我們班做客了,看看都有誰呀?(出示動物圖片)快跟它們打聲招呼吧!今天小動物們呀,要一起做一件事情,你們猜猜它們會做什麼呢?(引導幼兒進行猜測)

  2、師:它們到底會做什麼事情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教師講述故事)

  二、教師講述故事,引導幼兒瞭解故事內容。

  1、教師講述故事,引導幼兒認真傾聽。

  2、透過提問的方式掌握故事內容,並出示相關圖片。

  師:故事叫什麼名字呀?裡面都有哪些小動物呢?這些小動物今天一起做了一件什麼事?那它們嚐到月亮了嗎?它們在嘗月亮地過程中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什麼困難呢?小動物們是怎麼解決的.?它們又是怎麼說的呢?

  三、教師播放課件,再次講述故事,引導幼兒能夠梳理出小動物先後出場的順序,並且能夠學說小動物之間的對話。

  1、師:你們聽到了嗎?小動物們是怎麼做的呀?第一個想嘗一嘗月亮味道的是誰?(邊說邊擺放動物的圖片)它是怎麼做的?伸長了脖子是什麼樣的?誰來學一學!(學習伸的動作,並進行模仿)那小海龜成功了嗎?那怎麼辦?請來了誰幫忙?它是怎麼說的?

  師:小烏龜是怎麼對大象說的?他們成功了嗎?大象又請來了誰?(長頸鹿)它是怎麼對長頸鹿說的?它們有沒有成功呀?那它們放棄了嗎?接下來又請誰來幫忙了?(以此類推,逐步梳理每個動物的出場順序,並學習簡單的對話)

  2、師:老鼠最後有沒有成功呀?它嚐到月亮的味道了嗎?那小老鼠為什麼能成功呢?其他小動物呢,有沒有嚐到月亮的味道?它們是怎麼吃到的呢?(引導幼兒瞭解團結合作和分享的意義)

  四、猜測小魚的結局並拓展“團結合作”的含義。

  1、師:咦,你們看這裡還有誰呀?(小魚)你們猜這條小魚最後會嚐到月亮嗎?我們小朋友可以回去問一問爸爸媽媽哦!

  2、觀看幼兒團結合作的照片,昇華主題。

  師:我們今天分享的故事有趣嗎?那你們喜歡故事裡的誰呀?為什麼?小動物們一起努力最後都嚐到了月亮的味道。我們小朋友平時會跟其他人一起完成事情嗎?會一起做什麼呢?(請幼兒講述,教師出示部分圖片)

月亮的味道繪本說課稿範文2

  活動目標:

  1、欣賞繪本《月亮的味道》,掌握句子"來到我背上來,說不定我們能夠得著。"

  2、能用簡單的形容詞或簡單的句子猜想月亮的味道。

  3、體驗集體閱讀帶來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用簡單的形容詞或簡單的句子猜想月亮的味道。

  活動準備:

  《月亮的味道》PPT

  活動過程:

  一、匯入部分:

  播放PPT透過月亮的幻燈片,引導幼兒猜測、聯想,引出活動內容。

  指導語:你們看到了什麼?(月亮的真實圖片)這個月亮它在哪兒?—天上。"月亮高高掛天上!"小朋友們摸過月亮嗎?把手伸出來,然後閉上眼睛,老師請你們摸一摸月亮,小朋友摸著月亮了嗎?哦,小朋友睜開眼睛,月亮已經回去了。

  二、基本部分:

  教師引導幼兒簡單欣賞故事內容。(根據幻燈片簡單講故事)指導語:哇!快看看這是什麼?圖上都有什麼?這個月亮它像什麼?這樣的月亮美不美?小朋友想不想嘗一口?有沒有哪個小朋友吃過月亮的?那小朋友們猜想一下月亮是什麼味道的呢?小朋友再看看圖上還有什麼?它會是誰的眼睛呢?仔細聽老師給你們講故事你們就知道了。

  (圖一)夜裡,動物們望著月亮,總是這麼想。可是呢,不管怎麼伸長了脖子,伸長了手,伸長了腿,也夠不著月亮。

  (圖二)有一天,一隻小海龜下定了決心,它要一步一步爬到最高的山上,去摸一摸月亮。

  (圖三)爬到山頂,月亮近多了。可是,小海龜還是夠不著。海龜叫來了大象。

  提問:小烏龜夠著月亮了嗎?如果你是小烏龜你會怎麼辦呢?

  (圖四)"大象,你到我背上來,說不定我們夠得到呢!"月亮想,"這是在和我玩遊戲吧!"大象的鼻子往上一伸,月亮輕輕地往上一跳。大象還是夠不著,它叫來了長頸鹿。

  提問:小烏龜是怎麼對大象說的?大象叫來了誰?大象是怎麼對長頸鹿說的?

  (圖五)"長頸鹿,你跳到我的背上,說不定我們一下就夠到了!"月亮一看到長頸鹿,又輕輕地往上一跳。長頸鹿使勁兒伸長了脖子,可還是夠不著。於是,長頸鹿一口氣叫來了:斑馬、獅子、狐狸和猴子。。

  提問:小朋友想想,長頸鹿會怎樣邀請它的好朋友?最後,猴子夠著月亮了嗎?——沒有,還差一點點。那小猴又會怎麼辦呢?

  (圖六)小動物們叫來了老鼠提問:小動物們是怎樣邀請老鼠的?

  (圖七)"老鼠,快爬到我背上來,我們就能爬上月亮了!"(圖八)只見,老鼠先爬到海龜身上,然後爬到大象的身上、長頸鹿的身上、斑馬的身上、獅子的身上、狐狸的身上、猴子的身上,然後……"咔嚓!"它咬下一片月亮。

  哇!月亮的味道真好。

  然後,老鼠又給猴子、狐狸、獅子、斑馬、長頸鹿、大象和海龜,都分了一口月亮。大家都覺得,這是它們吃過的最好吃的東西。

  提問:小老鼠最後吃到月亮了嗎?它是怎麼吃到月亮的?小老鼠是一個人吃月亮的嗎?小朋友猜一猜小動物們吃到的月亮會是什麼味道的?(總結孩子們歸納的味道)(圖九)這天夜裡,大家擠在一起睡著了。

  提問:他們為什麼睡著了?

  三、結束部分:

  總結指導語:"原來小動物透過互相幫助吃到的月亮有那麼多的味道啊,等會老師就請小朋友吃XX(水果)我們待會也去嚐嚐月亮的味道。"

  活動反思:

  瑞士畫家麥克?格雷涅茨筆下的繪本故事《月亮的味道》充滿童趣。

  夜晚,高高掛在天上的月亮在成人的眼裡已經是遙不可及的,更不要說會想到去品嚐一下月亮的味道了。但是,在這則故事中,那一輪皎潔的明月被幻化成了令人垂涎欲滴的“食物”。不是嗎?在孩子們的眼裡,它像極了一片香噴噴的薯片,還像極了一個誘人的冰淇淋球。而故事中的小動物們,為了能吃到那美味的月亮可謂不惜一切代價。在“夠”月亮的過程中,小動物們“疊羅漢”的執著和合作精神令人感動,故事中小動物們那可愛的“堅忍不拔”“堅持到底”對孩子們來說具有積極的教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