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精選四年級語文說課稿模板合集九篇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精選四年級語文說課稿模板合集九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說課稿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四年級語文說課稿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

各位老師:

  大家好!

  能有這樣一個難得的機會,向大家學習,我感到非常榮幸!我這次說課的題目是:《去年的樹》群文閱讀。這節課是杭州市十佳教師,中國教育學會名師講學團特約講師,全國知名兒童閱讀推廣人蔣軍晶老師在第十屆中國兒童閱讀論壇——親近母語教育研討會上的一節公開示範課,可以說是一節非常成熟、成功的一節課。我準備從構思、教材、學習過程和方式、板書設計以及我的想法這五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構思

  群文即是一種“1+X”的閱讀教學模式。什麼是“1”,這節課裡,蔣老師把這個“1”定位為人教版四年級上冊以童話世界為主題的第三單元,第11課《去年的樹》。至於“X”,他選擇了同樣是作家新美南吉的另外兩篇有相似之處的課外文章。希望能透過對課內文章的內容回顧和課外的文章閱讀來使學生深化對文章情感的理解,感受一個作家的多種寫作風格。

  二、說教材

  1、教材簡析

  童話是孩子們都很感興趣的文學體裁。《去年的樹》是一個關於友誼的故事,但它的構思卻與眾不同:故事剛交待了鳥兒和樹的友誼,樹就從故事中退出了。作者的敘述主線完全落在了鳥兒身上,讓鳥兒信守諾言,去追尋樹的蹤跡。故事的結局讓我們心靈震顫——鳥兒找到的已經不是當年枝葉繁茂的大樹,而是朋友的軀體點燃的燈火,儘管這樣,鳥兒還是對燈火唱起了歌。這篇文章中的對話較多,語言非常有特點,本節課蔣老師就抓住人物對話,來進行教學。

  2、教學目標

  根據這篇童話的思想內容和寫作特點,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童話的語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2、體會小鳥和大樹之間的真摯情誼,體會重點詞語,感悟作者筆下淡淡的傷感。

  3、一篇帶多篇,閱讀《大鵝過生日》和《猴子和武士》,感受一個作家的多種風格。

  三、說重難點

  1、指導學生朗讀感悟課文的角色對話,體會童話角色的心理。

  2、領悟課內外的情感和蘊含的道理。

  (1)品詞析句,圈畫出關鍵詞,體會作者想表達的情感。

  (2)在設計童話不同結局中培養閱讀童話的樂趣,激發閱讀童話的興趣。

  (3)培養學生自信、質疑的精神並運用到以後的學習、生活中。

  四、關於學習過程及方式

  (一)學習過程

  “教是為了不教”,課堂的精彩,一定是是學生自我建構的精彩。

  1、瞭解作家新美南吉。

  2、出示兩幅畫,請學生評價畫上面的內容,初步知曉童話的特點。

  3、走進童話故事(1)故事是圍繞那兩個人物展開的?

  (2)一共有幾次對話?分別請同學讀一讀。有一個人物是不變的,是誰?

  (3)讀四次對話,談感受。

  (4)停下來想一想,圈劃重點詞語。

  (5)交流彙報。

  4、閱讀另外兩篇童話,感受一個作家的多種風格。

  (二)學習方式

  群文閱讀的基本特徵是自主閱讀,師生交流分享,然後在合作探究中實現集體的建構。它的基本特點是,透過群文的閱讀,整合從群文中得到資訊,並且在群文之間進行連線。在連線的時候,要和先前閱讀的文字,要和以有的閱讀經驗進行比對,達到重新建構屬於自己的意義和認識,從而加深理解,最後遷移運用。這是群文閱讀的優勢,也是群文閱讀應該做的工作,即整合——連線——比對——建構。

  五、板書設計:

  新美南吉停下來想一想淡淡的傷感

  情美幽默好玩

  六、我的想法:

  這是一節有示範作用的群文閱讀教學研究課,蔣老師的課從實踐的角度力圖要回答為什麼要進行群文閱讀,群文閱讀讀什麼,怎麼指導。我覺得他的群文閱讀課很有策略,體現在:

  (1)方法指導巧妙。利用抓關鍵詞的方法,挖掘文字背後的聲音、情感。群文的群的結構、角度新。蔣軍晶老師執教的《去年的樹》的群文,訓練的點非常明確,打在群文的賞析與閱讀上,探索了新美南吉這位日本作家的多種不同的寫作風格,群文閱讀的結構、角度比較新。

  (2)一篇帶多篇,一篇側重,兩片略讀。而且每一個板塊清晰,每個板塊都圍繞著一個核心問題,是學生感受到一個豐富、立體、多維的作家形象。縱向是遞進,裡面是相互關聯的。在努力改變師生關係,改變課程結構有所突破,追求自主、生成的課堂。蔣軍晶老師的指導策略,大體是比較,思考,發現,小學語文核心素養中強調:在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時,要讓學生在閱讀、表達等言語活動中,主動思考;能運用想象與聯想,形成對客觀事物的初步認識,對語言和文學形象的初步認識。

  總之,課堂的精彩,一定是是學生自我建構的精彩,群文教學的意義在於透過課內的文章的閱讀來使學生產生閱讀期待。為了實現兒童的自主、自立、自知、自省、自信,教師要深挖文字,更要熱愛閱讀。反思這節成功的課例,教師一定要把閱讀的主動權交個學生,把討論的發言權還給學生,享受閱讀過程,呈現交流思考過程,實現意義建構過程,體現閱讀的魅力。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2

  《九色鹿》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中的一個民間故事。講的是九色鹿救了一個落水人,落水人發誓永不說出九色鹿的住處。但在金錢面前,落水人背信棄義,出賣了九色鹿,最後受到了嚴懲。課文情節生動,語言淺顯,學生比較喜歡。基於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在教學時,我主要採用自主研究性學習方法,以達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合,為學生營造足夠的主動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親歷閱讀實踐的過程,滲透學習方法的指導,從而讓他們獲取快樂學習的體驗。

  一、圖片匯入,檢查預習情況

  1、 課題的揭示從敦煌莫高窟的一組壁畫開始,從而使學生產生積極主動探究學習故事的慾望。

  2、蘇教版十分重視學生課前的預習,把它作為一項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如何檢查學生的預習?在字詞檢查上,我並沒有讓學生挨個把詞語朗讀一遍,而是挑選學生在預習單中反映出的難讀字音進行檢查,讓學生從中感到“刺激”,感到“快樂”。教師再根據班級孩子的反饋出來的實際情況進行正音,這樣,提高了字詞教學的效率。

  3、學生預習後,必定對課文內容有所瞭解,對此,我透過檢查課文朗讀情況,教會學生用兩字詞語概括主要自然段大意,之後,再讓學生學會根據段意用較為簡潔的語言,概括主要內容。

  教學伊始,我主要從檢查預習入手,瞭解學生已有認知水平,教會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理清脈絡,使學生立即投入到課文的情境中。由於學生年齡小,概括能力較差,所以有一定的難度。針對這一問題,教師的主導作用,就要充分發揮,如何引導學生把故事情節用概括的語句提煉、表達出來。

  二、品讀課文,感悟人物形象

  1、從故事教學的角度來講,我認為除了故事情節以外,更重要的就是要透過閱讀,感受人物形象,為此,在學生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體情節之後,我確定了這堂課學習的主要任務,即研究兩個主人公的品質特點,這樣讓他們學有目標,學有方向。九色鹿的見義勇為學生往往心裡明白而不會概括。(這在我多次試教中顯現出來)對此,我索性把詞典上的意思講述出來,再讓學生聯絡課文內容進一步體會其見義勇為的特點。從第二自然段“九色鹿立即縱身跳進河中,將落水人救上岸來。”“在洶湧的波濤中奮力掙扎。”從“立即”一詞可以表明九色鹿救人時不假思索,行動快速而果斷,而且聯絡上文可以看出九色鹿不顧自己的安危,這就是一種見義勇為的精神。

  接著,再讓學生自讀第四自然段,從不求回報以及讓落水的調達快回家的語言當中感受到九色鹿的善良的一面。

  2、學生從課文結尾九色鹿怒斥調達的一段話中,直接找出了概括出調達的性格特點的關鍵詞——“見利 忘義”,“背信棄義”教師再讓學生默讀6、7兩個自然段,再透過朗讀、想象調達當時鄭重起誓的樣子,這樣學生便能抓住調達落水得救後感激涕泠(語言、動作)、面對懸賞時立即告密(動作)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表現,感悟到這個人靈魂的骯髒,加深對這兩個關鍵詞語的理解。

  3、九色鹿對國王控訴的那段話是文章的重點部分,也是整堂課一個重要的訓練點。為此,我出示了這段話:

  陛下,你知道嗎?正是這個人,在快要淹死時,我救了他。他發誓永不洩露我的住處地,誰知道他竟然見利忘義!您與一個靈魂骯髒的小人來濫殺無辜,難道不怕天下人笑話嗎?

  教師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反覆閱讀,反覆體會,一步步引領孩子品讀課文,在讀中悟,在悟中讀,由九色鹿的氣憤到勇敢到機智,情感體驗越來越深刻,課文讀得也越來越有味。

  4、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課堂是個開放的大課堂,學生的視野更開闊了,思維更活躍了,嘴巴也更會講了。但是,語文課還是姓“語”,課堂教學還是應該立足於語文學科的根本,學語文,用語文。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讓學生多次想象練說的環節:想象調達當時的鄭重起誓;想象九色鹿控訴時的內心憤恨;想象國王聽了之後的內心活動以及國王會如何懲罰調達等,透過角色的置換、想象,讓學生充分感受民間故事所特有的豐富的體驗。

  5、語文課程的“開放”、“拓展”,都必須建立在對文字理解的基礎上,因此,我們要正確處理文字的價值取向和珍視學生的獨特體驗。教學中,我緊緊抓住課文語言文字引導學生感悟體會、朗讀說話,從字裡行間體會兩個人物的截然不同的性格特點,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教學最後一環節——誠信格言的補充,一方面有利於學生進一步感受故事所蘊涵的做人的道理,同時,與當前所提倡的誠信教育相結合,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另外,為學生用精煉的語言寫出學了故事以後的內心感受起到了示範作用,有利於學生學以致用,真正形成語文能力,提高語文素養。最後,老師還告訴學學生:九色鹿壁畫至今還完好地儲存在敦煌莫高窟,建議同學們有機會去觀賞,旨在鼓勵學生走進學習語文的大課堂,在生活中學習語文。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上午好。三個牧童在清理泉眼,砌上小井後,人們能喝到乾淨的泉水後,遇到一位神奇美麗的智慧女兒,在她的啟示下各自去弄明白幸福是什麼?十年後,他們相聚,各自回顧彼此生活經歷,他們對幸福是什麼有了比較深刻一致的體會:因自己的勞動給別人帶來益處而感到幸福。最後智慧女兒再次出現,概括了他們的體會,揭示了幸福的含義。今天我要說課的內容就是這篇童話故事《幸福是什麼》。它是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這一單元的四篇課文都是童話故事,選編的意圖很明確,是想讓學生建立對童話體裁的認識。

  二、說教學目標

  1、瞭解故事內容,培養閱讀能力,進一步感受童話的特點。

  2、能理清故事的脈絡,讀懂故事的內容。

  3、朗讀課文,理解“幸福要靠勞動,要很好地儘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類有益的事情。”這句話的理解。

  三、說重點、難點。

  重點:瞭解故事內容,教學難點:體會課文中所講的幸福的含義。

  四、說教學策略

  學會略讀是現代社會對語文能力的新要求。這一組中,共選編了四篇童話故事,在之前的學習中,學生已經建立了對童話體裁的認識,這一篇課文的出現是對學生已有知識的一種補充。四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獨立閱讀能力,所以,這節課的學習我放手大膽的讓學生自讀自悟,“以讀代講,讀中感悟,”充分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探究的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課文,並聯系生活實際深化理解童話內涵。

  五、說課時安排

  1課時

  六、說教學流程

  對於略讀課文的教學,我的大體流程是“自讀—交流—拓展”三大環節。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聽《幸福拍手歌》後,師問:聽了這首歌,同學們有什麼感受?你們什麼時候有幸福的感覺?(同學們暢所欲言,課題的氣氛也隨之變得活躍)同學們說了這麼多幸福,可是你們有沒有認真思考過幸福到底是什麼?(孩子們會陷入沉思中)

  2、這時學生可以發言說一說自己對幸福的理解。

  3、對於幸福各自的理解,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童話故事《幸福是什麼》,看看從這個故事中我們能否對幸福有更多的認識和理解。(板書課題)(意圖:激發思考、訓練說話,使學生初步進入角色)

  二、緊扣主題,自讀自悟

  1、讀“閱讀提示”,明確自學任務。

  2、快速閱讀課文,看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3、歸納課文大意,提示學生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來說。

  4、引導學生反覆讀三個牧童砌井後的幸福,和十年後再相聚感悟幸福的段落。

  5、師三個青年最後明白了幸福是什麼?(板書)

  生齊讀:幸福要靠勞

  動,要很好地儘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意義的事情。

  [意圖:本文故事情節簡單,我沒有按照起因,發展等順序來分段學習,而是直插重點。]

  三、聯絡現實,深化理解

  [意圖:由於三個青年的經歷與學生的生活相距太遠,讀課文,劃句子等方法無法讓學生深刻理解課文內容,不能真正體會到幸福所在,我設計了讓學生聯絡生活,編故事的方式,從而對課文進行深層次的研究。]

  1、師:三個青年經過十年的磨練,明白了幸福是什麼?他們是怎樣弄明白的?請大家再次閱讀課文,把文中相關的語句畫出來。

  2、讀後交流句子明確(表面上看孩子們們似乎把課文內容已經讀懂了,但實際上孩子們無法真正的體會到幸福的所在,於是我問了下一個問題)

  3、師:這三個青年為什麼會感到幸福?這十年來三個青年都做了些什麼?發生了什麼事?引導學生想象,如青年一是怎樣給病人治病的?病人會對他說什麼?做什麼?他會有什麼樣的感覺?儘自己的責任給別人帶來幸福[青年二,做過許多工作都勤勤懇懇,他都什麼?別人怎樣評價他?青年三,組內交流]板書(笑臉)

  (讓學生真切感受到用自己辛勤的勞動為別人服務,別人幸福了,自己也會幸福)

  4、師:我們可以回顧第9課《巨人的花園》生活中幸福的場面(展示畫面)

  5、鼓勵學生也說一說你知道的事例(領悟幸福的多元化,明白幸福的真諦,從而珍惜所擁有的事情)

  四、拓展延伸,內化情感

  過渡語:剛才同學們說了這麼多幸福的場景,感受到了我們被幸福包圍著的感覺很甜蜜,下面老師給大家看一組圖片,來體會一下各行各業對幸福的感悟。

  1、出示各行業人對幸福的感悟,師讀。

  2、鼓勵學生也來寫一寫對幸福的理解,(有時間可以選一兩份讀一讀)

  (幸福的多元化導致有些學生肯定會說一些譬如媽媽給我買了一件禮物或去吃肯德基之類的自我幸福感,出示這組圖片使學生真正的體會到“贈人玫瑰,手留餘香”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的內涵。適時的對孩子進行品德教育。)

  3、播放故事:《提醒幸福》

  幸福是什麼?

  靠勞動盡義務

  做益事

  做益事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4

  在這炎熱的夏季,想必大家和我一樣,對這樣的天氣不陌生吧:天低雲黑、電閃雷鳴、烏雲密佈、大雨傾盆……每當此時,您一定會擔心還沒回家的親人,一定會留戀家帶給我們的溫馨吧!不知您想過沒有:此時此刻,就連蜜蜂、麻雀、青蛙、螞蟻這些動物都要躲避起來,蝴蝶該怎麼辦呢?冀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第24課《蝴蝶的家》就從關愛弱小生命的視角,展開了探究與思索。

  縱觀整篇課文,語言優美、構思獨特、情感強烈,以問題與思索為線,以雨天為蝴蝶躲藏在哪裡而著急的情感貫穿全文,真切的表達了作者對幼小生靈的關愛之情。 基於對教材的理解,我確定瞭如下教學目標其中,指導學生反覆品讀,體驗情感,激發學生對弱小生命的關愛之情是本節教學的重點;讓學生體會作者善於思考、長於觀察的良好科學素養,培養學生勇於質疑、不斷探索的精神是本節教學的難點。因此我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規律,在教學中進行了這樣的嘗試:

  一、渲染氣氛,引發疑惑之情

  播放蝴蝶的美麗圖片,欣賞著熟悉而溫馨的場景,學生心是暖暖的,圖片將學生的目光引向了生靈的家,蜜蜂有蜜蜂的家,小鳥有小鳥的家,那麼蝴蝶的家在哪兒呢?此時,學生帶著疑問興趣盎然地走進了文字。

  二、圍繞主線,品讀急切之情

  在文章的處理上,我以“作者為蝴蝶擔心的急切心情”為主線,引導學生品讀全文,在學生對課文內容整體感知後,再次走入文字,根據閱讀提示7、點擊出示閱讀提示“你從哪些地方體會到作者為蝴蝶擔心的急切心情”,抓住文中具體詞句互動反饋、品析感悟。

  我創設情境,讓學生和著音樂誦讀,文中 “喧嚷、黑壓壓、水淋淋”等詞形象地描繪出狂風暴雨、電閃雷鳴的環境,不得不讓人恐懼。對蝴蝶的刻畫 “輕盈、素潔、柔弱”再加上擬人手法的使用“載不動一個水點”讓蝴蝶的形象鮮活起來,不得不讓人擔憂。惡劣的天氣與美麗柔弱的蝴蝶進行強烈對比,更激發了學生對弱小生靈、無助生命的關愛之心。“想到這裡……”此時,孩子們已感到著急了。麥苗搖曳、花兒抖動、水珠滾墜、樹葉翻轉,屋宇、樹林、麥田、石橋都不是蝴蝶的家,一遍遍的設問、一個個的猜想、一次次的否定,蝴蝶的家究竟在哪兒?這份神秘來自於孩子們對蝴蝶的關愛,正是這種關愛使他們又增加了一份憂慮與著急,同學們在讀中想、讀中悟、反覆誦讀,漸漸地,他們的神情激動起來,一個個小臉兒通紅,雙眉緊蹙,眼睛裡流露的是焦急與擔憂,他們的心已深深地被蝴蝶牽引了,不由自主地焦急的問著。 “一定藏在”“一定美麗而香甜”“一定是這樣的”配著陽光下的蝴蝶圖,和著動聽的音樂,課堂上洋溢的是孩子們的純真與善良,他們激情盪漾,將自己的著急之情轉化為一份純真的祝福,此時,他們已完全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課文之中……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5

  一、 說課題

  做為小學語文老師,我深知語文最要掌握的技能就是讀寫;最要進行的教育就是情思。小學二、三年級的學生是培養其閱讀興趣的最佳時期;三、四年級是奠定寫作基礎的關鍵時期;整個小學階段是形成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可塑時期。錯過了這些機會,學生進入了小學高段或中學,老師即使付出再多的教育努力,往往也是“事半功倍”。而學生最重要的閱讀就是讀經典,讀那些讀了一輩子也忘不了的經典詩文,達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曾經滄海難為水”的閱讀境界。當然了開展經典誦讀,更有利於使學生樹立遠大目標,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專家認為,“道德”、“品性”、“氣質”等重要價格素養,很難“教”成,靠的是“陶冶”、“熏習”或“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培養出來。

  二、 說課題教學的設計理念

  在本節課的課堂教學中,我主要引導學生讀詩,因為古詩教學就是“三分悟,七分讀。”讓學生在讀詩的過程中,自由地、充分地與文字對話,在師生互動的閱讀實踐中入境入情,“讀”佔鰲頭;讓學生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體驗,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切己體察中悟情,在展開想象中融情,在參讀品位中升情。

  三、 說課堂教學中的研究實施

  1、激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因此,課堂初始,我以談話的形式匯入新課。孩子們,在你的成長過程中,一定交有不少朋友吧。朋友在一起時間久了,情投意合就產生了深厚的友誼。假如,有一天,由於轉學、升學等原因兩人要分開了,你的心裡會怎麼想?直接深入到學生內心,揭開朋友間的不忍離別之情。

  師:是啊!我們現代人是這樣,古人,也是這樣。在古時候啊,由於交通不方便,朋友分離之後就很難有再相見的時候,送行餞別就成為表達深厚情誼的一種習俗。今天讓我們穿越時空的隧道回到唐朝,來到長安城,來到咸陽,來到距離咸陽二十里外的渭城。那裡,有兩位朋友,正在惜惜離別。今天我們學習20課《古詩兩首》的第二首詩《送元二使安西》。這樣很自然地過渡到學習古詩的情境中,也激發了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2、導法。“大量誦讀古詩文”的關鍵就是掌握一定的“法”才能完成一定的背誦“量”。因此,在課堂中我採用了古人送別三部曲,既折柳、飲酒和唱詩。抓住“柳”字,讓學生感受渭城柳色的樣子,來表達心中那份依依不捨的情感。接著圍繞千古名句“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古人。”中的飲不完的酒來表達兩人的深厚友情。最後進行配樂朗讀《陽關三疊》,進而師生同唱《陽關三疊》一曲。

  3、引背。課堂上,透過多種形式的讀詩、感悟、配樂朗讀、想象等形式,再加上學生也掌握了一些讀詩方法,平長仄短的規律,在一遍遍的誦讀聲中,在一次次的體驗之際,不斷誦讀進而達到課堂上背會這首詩。

  4、活用。就是聯絡學生實際、生活體驗,注意創設一定的情境,指導學生在口頭表達中、作文中比較恰當地運用古詩。但教師不作過高地要求,不作硬性規定,以免學生望“詩”生畏。實踐證明,效果還是不錯的,有小部分學生能引用古詩,寫出精彩生動的作文,還有部分學生能嘗試著寫出一些有點詩意的小詩來。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6

  陳xx老師的文體意識很強,教師只有關注文體,才能精準地確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並由關注教學內容轉向關注言語表達。

  在教學中,教師將自己對劇本教學的解讀深入淺出地轉化為教學內容,而且將此教學內容又有效地轉化為了學生的學習活動。在學習板塊二中,陳老師首先讓學生品讀劇本對話,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感悟人物的形象,然後嘗試著表演。學生在有趣的表演活動中,會對課文的語言、人物的內心世界進行揣摩、內化、重組、建構,而後以外顯的形式表達出來。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在這一言語實踐中不著痕跡地得到了訓練與提升。劇本蘊含的語文知識就有效地轉化為學生聽說讀演的語文能力。在表演中,教師巧妙機智地把握學習動態,教師不是活動的局外人,而是學生學習的夥伴,表演的合作者,老師表演的管家既給學生提供了範例,又增添了課堂趣味性,使自己的教學行為充滿了兒童情趣,這是一種角色與行為的轉化。管家送禮時的語言秘密和公儀休拒絕收禮時的巧妙機智,這種語言的智慧教學,沒有硬生生地塞給學生,而是讓學生代替公儀休解釋給子明聽,這就使劇本的智慧語言又轉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秘密,這是識與能的有效轉換,這也是學生學習的生長點。

  薛法根老師說,教師要有效地挖掘文字的價值。而文字的價值一是課文字身蘊含的價值,二就是在文字語言背後蘊含的語文教學價值。這是一篇獨幕劇,它的語文教學價值是什麼?是讓學生初步瞭解劇本的特點,是在劇本的閱讀中感悟其本身的思想情感,引領學生的精神在不斷地生長。劇本還有一個重要的語文教學價值就是仿寫劇本,教師在教學最後,讓學生改編劇本,這是一種高層次的語文知識向語文能力的轉化。這也是我們學習語文、學習語言的終極發展目標—運用語言,服務於我們的生活!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7

  一、與文字對話,我喜憂參半

  《烏塔》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七組“成長的故事”專題中的的一篇略讀課文。文章按事情發展順序來寫。先寫初逢烏塔,是在羅馬的旅館裡,主要寫她“睡得正香”和起身後利利索索地收拾好行裝,準備按計劃繼續遊覽;接著寫晚上回到旅館後“我”和烏塔的談話,主要寫了烏塔的這次旅遊的行程之長、安排之周、準備之久,以及獨立生活的意識;最後寫烏塔和“我”道別,繼續她未完的旅程。

  捧讀課文,我著實喜歡上了這個獨自一人遊歐洲的德國小姑娘烏塔。她獨立生活的能力、她的自立意識,讓我這個成人由衷地欣賞與佩服。反思我們的孩子們,大部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長此以往,未來的世界,我們的孩子憑什麼與外國的孩子競爭呢?這確實令人擔憂。

  在與文字對話之後,我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讀6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

  3、能對文中的人和事進行評價,增強獨立生活、自強自立的意識。

  根據新課程標準以及教材在單元中的位置,我覺得教學重點、難點是;

  (1)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2)引導學生從課文的敘述和描寫中瞭解人物特點,並在閱讀後與同學交流自己的見解。

  二、教學設計思路:在閱讀中感悟,在交流中昇華

  葉聖陶先生提出的“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是補充;略讀指導卻需要提綱挈領,期其自得”的思想,略讀教學要求與精讀要求不同。為確立學生主體地位,教學中靈活運用自學法和討論法,透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總結問題的學生自主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語言表述能力,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把學習的主動權完全交給了學生,使他們不僅學懂了這篇課文,還使他們知道今後在學習這類文章時,如何去挖掘人物的品質,從中發展了學生的智力,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古羅馬教育家普羅塔克說過,學生不是一個個需要填滿的罐子,而是一顆顆需要點燃的火種。我把這篇課文作為一個引子,給學生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燃起他們的討論熱情,進而內化為他們的行為準則。我期待每一個孩子在知識、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都能有所發展。

  三、教學設計

  (一)激情匯入,學法遷移。

  1、出示世界地圖,請學生指出歐洲,再出示歐洲版圖找到德國。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一位來自歐洲德國的小姑娘,她的名字叫——烏塔(板書課題)

  2、出示連線語,指名讀。師生共同總結26課《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的學習方法。

  ①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②邊讀邊批,寫下體會。

  ③抓住重點,理解課文。

  ④結合實際,暢談收穫。

  我們就用上節課學到的方法來學習這篇課文。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2、師生共同交流總結: 小姐姐烏塔獨自一人遊歐洲的事。

  總結時老師引導,烏塔14歲,我們十一、二歲,她可以說是我們的小姐姐了。這樣,可以拉近學生和烏塔之間的距離,進入情境,同時便於學生將自己與烏塔進行比較。

  (三)深入學習,領悟課文

  1、 烏塔獨自一人有歐洲好不好呢?這問題看似普通,其實引發了學生的思考,鼓勵學生髮表自己閱讀課文的見解,更重要的是,它引起了學生的辯論,為下面的教學進行目標定位。

  2學生自由質疑,教師相機歸納,認為烏塔這樣做非常好的請舉手,認為不好的到黑板上寫明理由。理由有以下幾條:孤獨、不能好好照顧自己、不安全等。

  3、組織學生舉行一次小小的辯論賽。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一、兩個問題先讀書後交流。

  (在這裡,教師要給予充分的時間,更要作為反方參與到同學們的辯論中去,成為其中的一員。教師也要有獨特的'見解,這是對學生最好的支援。)

  3、各組彙報,辯論開始。

  ⑴自理能力強,能照顧好自己。如:說話間,它已經穿好了黑T恤和牛仔褲、白球鞋,從櫃子裡取出一大瓶礦泉水裝進揹包。

  ⑵生活經驗豐富。如:她告訴我“羅馬很熱,街上小攤賣的冰激淋和水都很貴,你要到超級市場去賣。”

  ⑶熱情、活潑,很容易交到朋友。如:她一見我,立即坐起來打招呼,問我玩得怎樣,又問我從哪裡來……她一聽,高興得大叫……馬上拿糖給我吃

  ⑷生存能力強。如:烏塔說她在家裡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每個週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兒童玩。

  ⑸有責任感。如:然後給家裡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給家裡的每一個人買禮物。

  ⑹做事有條理,有計劃。如:她拿出一摞書給我看,全是歐洲各國的旅遊指南,每個國家都是厚厚的一冊,介紹得十分詳細……為這次旅行他準備了整整3年,讀了很多有關這些國家的書籍。……

  4、播放歐洲風情介紹,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烏塔說:“中國的孩子缺少很多樂趣吧?”我說:“中國有電視,有兒童圖書,有遊樂園,孩子們很快樂。”但她還是堅持:“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我從電視上經常看見義大利,但只有親自來到這裡,她的美麗才深深感動了我。”“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這句話你是怎樣理解的?

  5、大家覺得烏塔是個怎樣的孩子,你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的?看螢幕,出示烏塔的圖片,你們想對烏塔說些什麼?

  讓學生在討論中瞭解烏塔的自立精神;有主見而不盲動;膽大心細,會待人接物……從而懂得一個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經驗,生活能力,只有透過實踐才能鍛煉出來。

  這一設計我認為有三個功能:1、檢測的功能;2、情感釋放的功能。應該說此刻學生情感已積澱到一定程度,需要一種機會釋放表達;3、訓練語感的功能。

  (四)拓展延伸

  1、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聽聽他們的意見。

  2、課後小調查《從烏塔看中外小學生的不同》

  透過上網查詢資料分析中外小學生在計算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自理能力、家庭責任感等方面的不同,並簡單分析造成這種不同的原因。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8

  一、縱橫聯絡,說教材

  【教材分析】《鄉下人家》是人教版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走進田園,熱愛鄉村”中的第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語言質樸,意境優美,字裡行間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展現了鄉下人家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的鄉村生活,也讚揚了鄉下人家熱愛生活、善於用勤勞的雙手裝點自己的家園、裝點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質。

  教學目標:根據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及課標精神,我設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習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2、過程與方法:採用自讀時想象畫面,自悟時體會情味,交流時暢所欲言的方式展開學習。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透過朗讀課文感受充滿詩情畫意的田園美景,體驗洋溢著泥土氣息、自然質樸的鄉村生活,並由此產生熱愛與嚮往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根據教材編寫意圖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能隨的敘述在頭腦中浮現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教學難點是體會從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場面展現出來的鄉村生活的美。

  二、突顯主體,說學情

  學情分析: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方法與過程,但此年齡階段孩子的心理特點決定了他們對身邊的景物不太關注。課文中的平凡景物、普通場面,他們司空見慣,覺得平凡無奇,不能深入體味文中的意境。

  三、促進發展,說學法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科學合理地運用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教與學達到和諧、完美的統一。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採用的教法是情境教學法、目標導學法、以讀代講法;學法為自讀感悟法、合作探究法、讀寫結合法。

  四、發散思維,說過程

  (一)誦讀經典,匯入課文(5分鐘)

  學生背誦描寫田園風光的古詩詞,匯入課文,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將經典誦讀中的田園風光古詩詞與《鄉下人家》這篇課文的內容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對後面的學習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

  (二)初讀課文,感知畫面(10分鐘)

  新課標提出學生在閱讀時能初步把握的主要內容,體會表達的思想感情,因此我出示了以下學習提示: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想一想,鄉下人家帶給你怎樣的感受?找出的中心句並寫出你的感受。你從文字中發現了幾幅畫面?用筆在書中作批註。

  學生自主學習,然後彙報交流

  1、中心句、感受(鄉下人家,不論什麼時候,不論什麼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2、交流從文中看到的畫面(瓜藤攀簷圖、鮮花輪綻圖、雨後春筍圖、雞鴨覓食圖、院落晚餐圖、月夜睡夢圖)

  (設計意圖)讓學生找的中心句,疏理課文描寫了哪些生活場景,意在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品讀課文,感悟美景(17分鐘)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因此在這一環節我又出示瞭如下學習提示:

  學習提示: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找出自己認為描寫得最美的一處風景美美地讀一讀,並說說你們喜歡的理由。

  學生合作交流,品讀感悟,教師隨機點撥或評價。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反覆品讀,加深理解和體驗,從而受到美的情感薰陶。

  (四)聯絡實際,拓展畫面(8分鐘)

  欣賞鄉村風光圖片,讓學生在“誦”“寫”“畫”“唱”等形式中選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來展示我們的鄉村生活。

  (設計意圖)將學生閱讀的視角引向課外,投注進自己生活的世界。既鞏固了學生對文字內容的理解感悟,又讓學生與作者在情感上形成共鳴。

  五、突出重點,說板書

  瓜藤攀簷圖

  鮮花輪綻圖

  21、鄉下人家 雨後春筍圖

  (獨特 迷人) 雞鴨覓食圖

  院落晚餐圖

  月夜睡夢圖

  整個板書簡潔明瞭,讓學生一目瞭然地感受到課文的主旨,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六、回顧課堂,說反思

  1、以讀為本,在“讀”中感知、感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鑽研文字,在主動積極地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因此我在本課的教學時重點引導他們以讀為本,在讀中思、讀中品,以讀促悟,以悟促讀。

  2、為學生創設了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環境

  在這節課上,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孩子們,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段落學習;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展現鄉村生活,為學生創設了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環境。

  3、沒有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與互動

  於永正老師說: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在這節課中,我注重了教師的評價,忽視了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學生之間的評價,沒能很好的體現評價主體的多元與互動。我想如果能將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及學生之間的評價相結合,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會更高。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9

  一、說教材

  《七色花》這篇課文是北師大版語文第五冊第九單元《想象和幻想》

  中的一篇主體課文,它是一篇童話,寫的是小姑娘珍妮在迷路時得到了一朵神奇的七色花,並用它做了七件事。主要是要教育學生要做有意義的事。

  課文共有11個自然段。第1-3然段寫小女孩珍妮因迷路而哭了起來,一位老媽媽看珍妮哭得可憐,就送她一朵能幫助她做事的七色花。第4~10自然段寫珍妮用七色花瓣為自己做了許多事。第11~18自然段寫珍妮用最後一片花瓣幫助一個雙腿有病的小男孩站了起來。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讀通課文,理清課文脈絡,瞭解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情。

  2.能簡單概括出珍妮用七色花做了哪七件事情,能有感情地朗讀重點段落,體會七色花的神奇。

  技能目標

  1.學習課文內容,透過比較,讓學生明白最後一片花瓣做的事情最有意義,因為助人乃快樂之本。

  2.總結全文,運用想象和幻想,說說如果有一朵七色花,自己想實現什麼願望。模仿課文的構段方式進行仿寫。

  情感價值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感悟到助人是快樂的,要做有意義的事情。感受到小女孩的天真可愛,心地善良。體會到凡事都應該為別人著想,懂得只有樂於助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樂。

  教學重點:

  瞭解七色花的神奇作用,知道珍妮七次用花瓣所作的事,感受用第七片花瓣幫助雙腿有病的小男孩最有意義。

  教學難點:

  模仿課文的構段方式,運用幻想象,引導學生寫一寫如果有一片七色花瓣想實現什麼願望。

  三、說教法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我從1、重視發展學生的語文能力;2、重視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3、發展想像,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4、注重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四個方面出發,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在教法上運用電教輔助法、圖文對照法、誦讀體會法等方法幫助學生全面達到教學目標。

  四、說學法

  考慮到課文篇幅較長,在學習的過程中我設計學生一邊讀,一邊根據教師的提示思考、想象。當今的新課程改革中,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以“主動參與,樂於研究,交流與合作”為主要特徵的學習方式,所以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討論,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習慣,同時打破傳統的“串講”形式,以學生的自主閱讀為主,學生自己能讀懂的教師就不再去多講,讓學生自讀、自悟,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並且讓學生髮揮想像,並進行口語交際,而且把練習寫作集中起來,既發展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對學生的寫作進行了指導。

  五、說程式

  我的教學流程是:談話匯入,直接揭題——自由讀文,瞭解大意

  引導講授——自主合作交流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拓展昇華,指導寫作——總結歸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