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合集8篇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合集8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五年級語文說課稿8篇,歡迎大家分享。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

各位評委,以及在座的老師們:

  大家好!今天,我說的是《富饒的西沙群島》這一課。

  首先,我來說一下教材: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魯教版九年義務教育五年制小學語文第五冊中的一篇寫景的文章。作者用準確、鮮明、生動的語句,按照“海水”、“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具體形象地介紹了西沙群島的瑰麗風光和豐富的特產,抒發了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全文圍繞“富饒”展開,思路條理清晰、結構嚴謹,構段句群典型且多樣,遣詞用語精確而具體。

  下面說我的教學目的與要求:

  依據課程標準和教材重點,結合學生的智力和年齡特點,我首先確定了教學目標:

  1、認識“饒、嶼”等14個生字。會寫“藍、懶”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風景優美、物產豐富、五光十色”等21個詞語。

  2、瞭解我國西沙群島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4、摘抄課文中的優美詞句,豐富語言的積累。

  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是:有感情朗讀課文第2自然段,能在讀中想,讀中悟,有自己的感受。引導學生理解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聯絡。

  說學生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了解我國南海水域的廣闊和富饒,感受西沙群島風光的美麗;二是學習課文裡的優美語言,積累好詞佳句。對平頂山的學生來說:對西沙群島一帶海水顏色鮮豔、異常美麗缺乏實際的感受;對海里魚的品種、數量之多以及其他豐富的海域物產,也大都缺乏感性認識。因此這些都是本課的難點。為突破這些難點我採用了多媒體教學

  再來說我的教法:

  由於智障孩子接受能力較差,以及課堂容易分神等學習特點,所以,我採用直觀教學法和閱讀理解法來進行課堂教學。

  一、直觀吸引,激發學習興趣

  觀看有關西沙群島、海底世界的圖片、錄象。強化學生的直觀效果。當學生從螢幕上欣賞到了海水的五光十色,瑰麗無比,便由衷的發出了感慨“大海真美,真漂亮!”以此激起學生求知的慾望和學習的興趣。觀看了圖片、錄象,學生大腦裡已經形成了一些印象,對接下來學習課文有很大的幫助。

  二、細讀品味,理解文章內容

  “閱讀教學是學生、老師和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智障孩子的注意力更容易分散,所以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不但要多讀,更要變著花樣讀,激起孩子讀書的慾望。所以,除了採用個別讀、齊讀的同時,我也運用了比賽讀、配音樂配畫面讀等多種方式,把學生帶進文章意境中,讓學生“讀中感悟”、“讀中想象”,讓孩子與作者的心靈相通,加深對課文的領悟理解。

  我的教學流程是:

  一、激情匯入,感悟海底的美麗、富饒

  伴隨背景音樂,引導學生觀看一段錄象:五光十色的海水,嬉戲的魚群,披甲的龍蝦,美麗的珊瑚,龐大的海龜。。。。學生一邊觀看這些奇妙的海底世界的景象,一邊聽我的導語,深深地陶醉在如此繽紛的神奇世界之中。此刻,我抓住時機,說道:這就是富饒的西沙群島,同時板書課題,匯入新課。這種運用現代媒體手段,創設意境,由畫入文的匯入方法,促使學生產生渴望學習的內趨力,形成學習衝動的教學效果。

  二、分段朗讀,從讀中理解課文

  智障孩子不如智力正常的學生的接受能力強。所以,我班的孩子,一節課大概學習1—2個自然段。在學習第二自然段的時候,我從兩個層次入手:〈1〉你從哪兒看出海水五光十色?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讀,明白課文具體描寫了海水的各種顏色,有深藍的,綠的,淡綠的,杏黃的。一塊塊,一條條,相互交錯著。學生把這些詞句聯絡起來,想象海水呈現的各種顏色互相交錯的景象,就比較具體地理解“五光十色”的意思了。〈2〉思考:海水為什麼會五光十色呢?引導學生理清第1、2句與第3句之間的因果關係。為此,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練習:因為海底有(高聳的山崖),又有(低陷的峽谷),所以海水(有深有淺),從海面看(色彩也就不同了)。透過這個練習,使學生懂得海水的顏色與海面的深淺息息相關,感受祖國南海優美迷人的自然風光,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同時也對學生進行了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

  班裡只有11個學生,所以我有充足時間對孩子進行個別輔導。在分段學習的時候,我不但注重孩子的讀,更注重孩子的說。雖然智障孩子比正常孩子要差一些,但他們的內心世界是同樣的豐富多彩。我會讓每個孩子都說說,你讀了之後,都明白了什麼?程度好的孩子,可以完整的說出各種物產和美麗景色,程度差的學生,連一句完整的話也說不出來。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引領著他,我說一點,他補充一點,慢慢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表達出來。這就是我校一直倡導的個別化教學手段。

  三、邊玩邊學,在玩中感受課文的中心思想。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一整節課都用來學習課文,孩子容易失去興趣。所以,在課時進行三分之二的時候,我結合課文內容,設計了一個小遊戲,讓孩子透過玩,來進一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我將學生分成兩個尋寶英雄隊(即太陽隊和月亮隊),對西沙群島進行一次考察大比拼。看哪個小隊說出的西沙群島的物產最多,除了文中說的,你還能說出其他的嗎?這個時候,孩子一下子就亢奮起來了。大家都躍躍欲試,爭先恐後的說起來,使課堂氣氛頓時進入了高潮。透過這個小競賽,不僅讓學生在玩的同時,更牢固的掌握了本節課的知識,也對所學的內容有了更深一步的延伸和拓展。

  各位評委,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衷心地感謝大家!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分析

  《黃山奇松》這篇課文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一課,本單元的主題是祖國各地,描寫了我國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黃山奇松》這篇課文以生動的筆墨描寫了黃山奇松美不勝收的各種姿態,抒發了作者對黃山松的讚歎和喜愛,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文章的表達很有特色,採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的修辭手法,把黃山松的奇和美表現的淋漓盡致,令讀者賞心悅目,心馳神往,浮想聯翩,如身臨其境。是一篇加強學生語言訓練的美文。

  二、說教學目標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較強獨立識字的能力和初步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語言評價能力,但是受年齡限制,閱歷淺,認知水平差,對黃山松比較陌生,對它的姿態缺乏比較直觀的感性認識。

  結合本文的特點和五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基礎,以及課標對本學段的要求,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學會本課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屹立”和“飽經風霜”造句。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3、感受黃山松的奇美,培養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三、說教學重難點

  針對新課標對五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我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點及教學難點:在讀的過程中,幫助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抓住“奇”來寫黃山松樹的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是指導朗讀課文,在讀中體會黃山松的美和奇。

  四、說教法、學法

  新課標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這樣的理念,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達到教和學的和諧完美統一。基於此,將教學方法確定為:1、創設情境法2、朗讀法3、討論交流法4、勾畫圈點法

  五、教學過程

  本課時主要透過創設情境,激情匯入;初讀課文,檢查預習;精讀第二自然段,學法用法;精讀第三自然段,仿寫小片段四個環節進行教學。

  (一)創設情境,激情匯入

  上課開始,為激起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播放黃山風景區影片。學生的思維來自對世界的好奇與驚詫,播放黃山風景錄影生動直觀,使學生入情入境,對黃山產生直觀感知以及各自的體驗,激起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因此這樣匯入新課:“同學們,欣賞了黃山風景區的影片,大家都有什麼感受?”學生的思維得到了調動,很想去揭開黃山奇松那一層神秘的面紗,激發起學生強烈的探究慾望。

  過渡語:黃山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聞名於世。(課件出示黃山四絕)人們對四絕之中的奇松特別有感情,正如文中所說,“更是情有獨鍾”。只要你來到黃山上,你就會看到山頂上、陡崖邊,處處都有瀟灑、挺秀的奇松,今天,我們一起盡情飽覽一下“四絕”之首的黃山奇松。齊讀課題,讀出“奇”,學生質疑問難,問題集中在“奇”上,在旁邊板書“奇?”。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1、檢查難讀的詞語,句子。預習是為培養自學能力服務的。檢查預習還可以瞭解學生學情,解決了字音,會讀課文了,課文的解讀、感悟才可以開始。

  2、快速瀏覽課文,看看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哪幾種松樹?(板書: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三)精讀第二自然段,學法用法

  第二自然段是教學中的重點段,讓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用自己喜歡的不同的符號分別標畫出描寫不同松樹的句子。找出文章中主要寫了哪幾種松樹?把描寫自己喜歡的那種松樹的句子大聲的讀出來,這樣有利於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然後逐句指導學生朗讀,讀出理解,讀出感悟,讀出黃山松的奇和美,讀出作者對黃山奇松的喜愛和讚歎之情。指生讀寫迎客松的句子。(課件出示迎客松圖和句子)瞧!這就是黃山第一名松迎客松。讓我們細細地品讀,抓住重點詞、句體會迎客松的“奇”。迎客松的奇還表現在哪兒呢?(課件出示:“它有一叢青翠的枝幹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熱情的歡迎賓客的到來。)迎客松被稱為什麼?(板書:好客的主人。)

  引導學生學習迎客松,總結學習方法,再運用學到的方法,小組合作自主學習其他兩大名松。培養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課件出示陪客松、送客松圖片,指生上前面說哪幅圖是陪客松,哪幅圖是送客松,主要引導學生抓重點詞談理由,說出陪客松、送客松的“奇”。相機理解“綠色的巨人、天然盆景”。(板書綠色的巨人、天然盆景)

  (四)精讀第三自然段,仿寫小片段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指導學生探究寫作方法,把閱讀與寫作有機的聯絡起來,做到讀寫滲透,讀寫結合,才能較快的提高寫作水平。讀第三自然段,看看黃山松還“奇”在哪兒?用文中的一個詞來概括。(千姿百態)再次提問黃山松到底有哪些姿態?(引讀第二句)讓同學根據第三自然段發揮想象說話。根據第三段總分總的結構寫一寫黃山的其他松,也可以寫寫我們美麗的校園,更可以寫寫黃山其他三絕:怪石、雲海、溫泉。之後出示黃山怪石圖後指導仿寫“怪石”。

  六、說作業設計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實踐的綜合性,要求教師轉變教學觀念,走大語文教育之路,特別是重視開放語文資源,拓展學生的語文實踐的空間,增加實際運用語文的機會”。因此,在語文家庭作業的設計上,我摒棄枯燥機械的重複式作業,滲透“以人為本”的理念,凸顯出個性化的特徵,課內與課外交相互應,在實踐中全面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所以我的作業設計是這樣的: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並用“屹立”和“飽經風霜”造句。

  2、當小導遊,向爸爸媽媽介紹黃山奇松,說出“奇”,也許明年暑假你就能來一次黃山之旅。

  3、推薦文章:《黃山奇石》,徐霞客的《遊黃山日記》,袁牧的《遊黃山記》,葉聖陶的《黃山三天》,豐子愷的《上天都》等都體現了黃山的絕美秀麗的風姿,根據自己的喜好找到相關的書籍讀一讀。

  七、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教學的思路,簡潔明瞭有助於學生學習本課的學習任務。在板書設計方面,我以簡單明瞭的方式把本課內容表現出來。我的板書如下:

  迎客松好客的主人

  黃山奇松陪客松綠色的巨人千姿百態

  送客松天然盆景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3

  這首詩透過描寫詩人泊船於瓜洲之上,眺望江南時的所見、所思、所感,表達了作者思鄉、愛鄉和急於返鄉鎮的心境。

  詩句語言凝鍊,意境優美,同時反映了作者對家鄉的深切懷念和熱愛。由此可見,本文是對同學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審美教育和德育教育的良好教材。

  鑑於以上的認識,根據教材要求,針對同學的知識水平和心理特點,結合古詩教學的一般規律,我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1、啟發想象,領會意境,進行熱愛家鄉教育。

  2、動用學習古詩的方法,充沛理解詩意,並在此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全詩。

  詩歌“只有入境,才幹悟神”因此,我把想象意境,領會詩情,確定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而指導同學學習古詩,再現詩歌描繪的情境是教學的關鍵。

  根據以上幾點,在教學作如下嘗試:

  首先讓同學回顧描寫春天的詩句。這樣,複習了舊知,加強了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同時透過有感情的背誦把同學引入到了學詩的情境當中去,激發了同學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然後,引導同學理解詩意,對於高年級同學來說,不是第一次學古詩。因此,學習課文的開始,我就讓同學回顧學古詩的方法。然後,進行歸納,給出方法。這樣設計實際是給出了同學的學路。同時,也滲透了教者的教路,使教和學統一起來。透過學法的運用,促進小同學知識的遷移和能力的培養。

  在理解詩意中,我採取了“先扶---後放”的方法。先扶學前兩句,“讀詩句----解字詞-----串講詩意----體會兩句話的作用”。為配合詩意的理解。教師板書,目的是在學法上“教”同學,使其掌握方法為其智力經驗的形成奠定基礎。讓同學自學三、四句,並以彙報形式檢查同學的學習情況(板書)

  透過對學習方法的運用促進了同學知識的遷移和能力的培養。最後,讓同學用自身的話說出全詩大意,為進一步體會詩的意境奠定基礎。

  整個教學的中心環節,我放在引導同學領會詩的意境上。

  這一過程,我主要採用兩種方法來進行。

  第一種方法:設境想象法

  運用畫面再現情境,音樂渲染情境,語言描述情境。為同學營造了一個良好的氛圍。美的配樂,美的解說,美的畫面,充沛調動了同學的多種感官進行體驗,同學在心境愉悅的環境中學習,受到了美的薰陶。形象思維和籠統思維都得到了發展,讓同學談自身的感受,從而深刻體會到了詩人所表達了情感。

  第二種方法:重點字詞剖析法

  這樣設計,意在突出語文學科的特點,進行紮紮實實的語言文字訓練,讓同學在詩中體會到祖國語言文字的美。同進,抓住重點詞句進行挖掘,防止保守教學中存在的無重點,無深度,無層次的串講串問,加大了“學詩”的密度,使同學真正學有所獲,學有所得。

  教學的第三個步驟是:指導同學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全詩。豐富同學的詞彙,培養同學的語感,激發同學對祖國語言的熱愛。

  最後,讓同學動筆,完成以下的鞏固練習。防止在古詩教學中,只動口不動手的現象,透過練習檢查了同學的學習情況,接收資訊反饋。

  總體上講,這節課的教學,主要在以下三方面做了一定的努力:

  1、挖掘詩句的內涵,不失時機地進行思想教育。

  2、積極創設情境,進行學法指導。

  3、抓住重點剖析,進行紮實的`訓練。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4

  我說課的內容是語文《草原》這一課,根據新課程標準的教育理念上好這堂課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說教材】

  《草原》是一篇寫景狀物、抒情言志的範文,在本組教材中佔重要地位。因此,我認為本課的教學要求:一是讀懂課文,從中受到偉大祖國地域遼闊,景色秀麗,各族人民團結友愛的教育。二是品讀課文,談出自己的見解。三是學習本課生字新詞,能找出課文中打比方的句子,並理解句子中把什麼比做什麼。四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一自然段。本課分兩課時進行教學,我設計的第一課時,教學目標確定為:學會字詞,理解句子並體會思想感情;瞭解草原的遼闊壯美,受到各族人民團結友愛的教育;嘗試談出自己閱讀時的理解和感受,這是教學的重點。

  【說教法】

  以學生為主體,靈活選擇教法,大膽放手,嘗試讓學生自讀自悟,教師適當引導運用以下教法:

  (一)導讀法。

  ①導預讀,激發學習興趣;

  ②導感知,理解清文章條理;

  ③導理解,嘗試自讀自悟;

  ④導運用,注重知識遷移。

  一句話,本課的教學設計和施教之功主要體現在導讀二字上。

  (二)演示法。讓學生邊看錄影邊聽誦。這樣既縮短了學生的生活距離,又為認識草原的遼闊、秀美了借鑑,具體生動的影象把學生帶到美的意境中,有效地幫助學生學習了語言文字。

  (三)談話法。在教學中的分段學習、理解內容等過程,我多處採用談話法,讓學生自讀討論,再以自由談話的方式彙報自己的收穫。這樣,學生所理解掌握的內容能得到及時反饋,使學生在談話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從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審美能力。這樣活躍了學生的思維,激發了認識興趣,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

  【說學法】

  新課程標準強調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職能不再是教學生會念書,而是要創設一定的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索,研究性的學習。同時重視朗讀的訓練,以讀為本,以讀代講。因此,教學中我注重對學生進行以下學習方法的指導。

  (一)預習方法的指導:學生學習語言的規律主要是感知語言,因而在預習中注重讓學生反覆誦讀,領會文意,提出問題,同時,查閱與課文有關的資料。

  (二)思維方法的指導:教學中,我透過分析、引導學生抓住字詞句的內在聯絡,誘導學生學會由表及裡地思考問題,如走了許久,遠遠望見了一條迂迴的明如玻璃的帶子--河!一句,我引導學生從標點符號入手,注意句中為什麼用!。體會作者見到河時,那分驚喜,這樣的逐層設疑理解,能掀起學生層層思考的漣漪。

  (三)讀書方法指導:我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是:抓住關鍵詞句,理解景物特點;品讀精彩語段,說出自己見解;大聲朗讀課文,體會思想感情;分析表現手法,用以指導寫作。

  【教學過程】

  本課時教學,我注重讓學生大膽嘗試,自讀、自語、自動地發展。

  (一)嘗試預讀,激起閱讀興趣

  課前,讓學生蒐集有關草原美景的圖片,上課時用實物投影展示給大家看,再放錄影,讓學生邊看邊想象,最後依據預習中提出的要求,畫出含義深刻的句子,並嘗試著在旁邊註上自己的體會。

  (二)嘗試感知,理清文章條理

  1.整體感知:課文主要寫了什麼?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2.理清條理: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來敘述的?

  (三)嘗試感悟,談出自己見解

  這一環節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讀為本、以質疑研討為主線,以自主發展為靈魂的教學思想,學生大膽嘗試,問題讓學生提出,疑問讓學生自己討論,方法讓學生自己歸納,教師則點撥關鍵處,

  營造一個民主、寬鬆、和諧的學習環境,使全體學生在積極的參與和協作中主動讀書、自覺感悟、主動發展。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然後討論,你認為哪句話最美?美在哪?

  2.仔細品讀課文,嘗試大膽說出自己的體會和收穫。

  3.嘗試有感情朗讀,體會草原的遼闊壯美及作者喜愛之情。

  這時,讓學生各抒己見,大膽地說出自己的見解,教師適當點撥一些重點詞句。如: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到哪都像很無邊的地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這裡用比喻的,把羊群比作大花,具體恰當地描繪出羊群在草原上的情景。

  (四)嘗試運用,注重積累、遷移。

  1.找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仔細讀一讀,說一說句子把什麼比作什麼。把你喜歡的句子抄下來。

  2.觀察一處景物,寫一段話,用上打比方的表現手法。

  【教後總結】

  本堂課,我重點採用以讀為本,以讀代講的教學方法,課堂上沒有繁瑣的一問一答,沒有教師瑣碎的分析講解,而是讓學生自讀、自悟,課堂上書聲琅琅,議論紛紛,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真正體會到了讀書的樂趣。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蘇教版教材第九冊第14課《滴水穿石的啟示》是一篇介紹事理的說明文。介紹了安徽廣德太極洞內“滴水穿石”這一奇觀的由來,告訴人們只有目標專一、持之以恆,才能“滴水穿石”的道理,並以古今中外名人成就事業的例子證明這一觀點,讓學生從中感悟到學習必須目標專一、鍥而不捨的深刻道理。

  這篇課文的脈絡很清晰,第一、二自然段由“滴水穿石”的奇觀引出觀點:如果我們也能做到目標專一,持之以恆,就沒有做不成的事情。第三、四自然段用中外名人靠著“滴水穿石”的精神成就事業的三個事例證明這一觀點,並透過“水滴”與“雨水”作對比,從反面進一步說明這一觀點。第五自然段揭示“水滴石穿”給予我們的啟示。

  二、說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有條理地複述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滴水穿石”和“啟示”造句。

  3、瞭解本課正反說明的寫作方法。

  4、引導學生領悟要實現美好的理想,就要目標轉移、持之以恆的去做。

  三、說教法

  這是一片說理性文章,教學時可以安排讀、說、寫三個環節,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先讓學生充分地讀“滴水穿石”給我們的啟示,然後抓住“滴水穿石”這一自然現象的形成方式,展開討論,讓學生說說從著一自然現象中,你看到了什麼樣的精神,對課文中的句子是怎樣理解的。緊接著讓學生說說如果這樣目標專一、鍥而不捨的精神在人類身上存在,會有什麼樣的奇蹟呢?讀課文中的三個例子,說說他們都取得了怎樣的成績,是什麼讓他們能夠成功的?這裡可以設定小組學習,給每個人安排小組學習中的任務,讓學生真正的學習。課文講到這裡,可以安排學生的課外閱讀積累,除了課文中舉的例子,你還知道古今中外哪些類似的名人故事?這一環節,必須讓學生課前有所預習準備。幫助學生理解“滴水穿石”“滴穿”“頑石”的意思。並且聯絡實際,舉例說說這段話的意思。詞語積累,讓學生說說還有哪些成語、俗語、諺語的意思都有滴水穿石所要揭示的道理。

  四、說教學過程

  (一)課前匯入

  昨天我們一起去安徽省廣德太極洞內看了一種奇觀是——滴水穿石,那麼這一現象又給我們什麼啟示呢?

  (二)精讀課文

  1、默讀課文,用橫線劃出滴水穿石給我們的啟示。

  2、指名讀。

  3、出示小黑板:你是怎樣理解這一段話的?讀出你的理解。

  4、找出這句話中兩組意思相反的詞語。

  5、兩組反義詞中更突出的是什麼詞?你是怎麼知道的?

  6、你能讀好這一段話嗎?指名讀,齊讀。

  學習第一自然段

  這滴水穿石的奇觀是怎樣形成的呢?為什麼他能夠給我們帶來這樣的啟示呢?自由朗讀第一自然段,我們就不難明白。

  1、指名回答,說說滴水穿石的奇觀是怎樣形成的。

  2、出示小黑板。你是怎樣理解這一段話的呢?帶著你的理解朗讀。

  3、你是怎樣把這段話讀好的?抓住了哪些關鍵的詞語?

  4、你讀得真不錯,這些關鍵詞就是滴水能夠穿石的關鍵所在。缺一不可。你能再次將這段話讀好嗎?

  指名讀,齊讀。

  5、現在你知道滴水是靠什麼才“穿石”的嗎?

  6、和雨水相比,雨水為什麼不能滴穿石頭呢?

  三、引讀過渡。引讀第三自然段過渡。

  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業的人,在前進的道路上,都是靠著這種“滴水穿石”的精神取得成功的。書中就給我們舉了三個名人的故事。

  分小組學習,思考問題

  1、書中介紹了哪三位名人?

  2、他們獲得了哪些成就?

  3、他們獲得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4、對此你有什麼感想?

  四、課外延伸

  1、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滴水穿石”的精神,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名人故事?

  2、你現在能說說“滴穿”一塊塊“頑石”中的“滴穿”是指什麼?頑石又是指什麼?

  3、在你的生活、學習中,有這樣的“滴水穿石”的經歷嗎?

  4、學習了這篇文章後,你打算今後怎麼做呢?

  五、總結

  是的,我們要銘記“滴水穿石”給予我們的啟示(引讀)你擁有這種目標專一、持之以恆的精神,你就會成功。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6

  各位老師,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七冊第六單元第2課小學語文課文《珍珠鳥》的(語 文課堂網 )第二課時。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設計理念、教學程式以及教學給我的啟示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 教材分析:

  小學語文課文《珍珠鳥》一文主要寫了由於作者對珍珠鳥的悉心照顧和真切關愛,讓小鳥由怕人到喜人、近人、親人、愛人,最後到與人融為一體的經過。從而譜寫了一曲人與自然之間愛的頌歌,並由衷地發出了“信賴,往往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感慨。文章從對“人與鳥”的關係敘述中,啟發學生在“人與動物”和諧共處方面作深入思考。

  本單元的三篇課文分別是《誠實與信任》、小學語文課文《珍珠鳥》和《九色鹿》。這三篇課文都是圍繞“誠實守信”這一主題而展開的。《誠實與信任》、小學語文課文《珍珠鳥》寫的是人與人、人與鳥之間的誠實與信任,《九色鹿》是一個民間故事,它雖寫的是一個背信棄義的故事,但民間故事傳達出的是人們渴望人與人、人與動物之間誠實守信的美好理想和希望。四年級正是學生思想道德形成的關鍵期,學懂這三篇課文旨在培養學生的健康人格,正確引導學生學會做人的道理。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編寫意圖,新課改教學要求,結合學生思維情感、認知發展的需要和教學實際情況,我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個維度進行考慮,確定了以下知識、能力和情感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後四個自然段。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的寫法,能用“居然、不由自主”寫一段話。

  2、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習體會“言外之意、言中之情”的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讀中體會鳥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感受到“相互信賴,和諧相處”的美好。

  三、教學的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認識珍珠鳥在我的照料和呵護下發生變化的過程。

  2、教學難點:理解“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四、設計理念:

  1、語文教學應該讓學生越學越聰明。怎樣才能學得聰明起來呢?我認為就是要引導學生讀出“言外之意”、悟出“言中之情”,透過語言文字看到背後的意思。教師應著力訓練,遵循“示範——嘗試”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步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

  2、在學法指導上,指導學生抓住物件的主要特徵,有順序地觀察;觀察動物的生活習性,注意動詞運用要準確、傳神,發揮想像和聯想,仿寫時,可加入作者自己的主觀感受,做到神形兼備,妙趣橫生。

  五、教學程式:

  根據教學目標和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遵循教學原則的基本要求。在(語 文課堂網 )第二課時教學,我將圍繞書後練習第4題,說說珍珠鳥是怎樣逐步信賴“我”的?這一話題展開教學。因此,我設計了四個板塊來進行本課教學。分別是:第一板塊:整體感知;第二板塊:讀中感悟;第三板塊:自讀自悟;第四板塊:仿寫段落。

  板塊一:整體感知

  課文四、五、六三個自然段,主要寫珍珠鳥和我的關係,從漸漸親近到親密最後到親暱的過程。學生自由朗讀,悟出珍珠鳥在我的照料和呵護下發生變化的過程。

  精讀部分是課堂教學的最重要部分。在本節課我將重點指導、分析課文第4自然段,因此,我設計了教學的第二板塊:讀中感悟。

  板塊二:讀中感悟

  1、 聽讀課文第四自然段。指名朗讀,教師評價。讀書要品味,要能從語言文 字裡讀出味道來,這叫“言外之意、言中之情”。

  2、 教師出示第四自然段:

  ① 比如文中的這個“只”字,你能從中讀出點什麼意思來?

  (“只”是僅僅的意思,說明珍珠鳥的活動範圍很小,它很害怕人,很膽小。)

  再看這個“竟然”?

  (“竟然”是出乎我的意料的意思,說明珍珠鳥膽子大了,不大怕我了。)

  “索性”(乾脆,說明珍珠鳥膽子越來越大,對我完全放心了,不再害怕我了。)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7

  一、教材分析

  《黃河的主人》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的一篇課文。它是一篇意蘊深刻、震撼人心的優美散文。

  這篇散文描寫了波浪洶湧的黃河及河上羊皮筏子的艄公駕馭黃河的風采,讚揚了艄公憑著勇敢、智慧、機敏,戰勝驚濤駭浪的黃河精神,並以“黃河的主人”的美譽來讚美他。

  課文按照人們觀察事物、瞭解事物的規律,依循“初看羊皮筏子→細看羊

  皮筏子→感受羊皮筏子”的順序來結構全文。

  文章開篇並沒有直接描寫羊皮筏子及艄公,而是濃墨重彩寫黃河萬馬奔騰、濁浪排空的險惡氣勢,極力渲染黃河氣勢之大、險情重重,為下文描寫黃河的主人的品格作鋪墊。

  洶湧奔流的黃河足以讓作者驚歎不已,然而更使作者驚訝的是在湍急的黃河上還有羊皮筏子貼浪前進,如履平地,而且還載著六七個人,文章到此,場面驚心動魄,行文跌宕起伏,處處充滿驚奇,扣人心絃,易於引起讀者的高度注意。

  羊皮筏子的乘客在急流中談笑風生,勇敢大膽,羊皮筏子的艄公沉著穩健、從容不迫的氣質深深地震撼了作者的心靈,震撼了讀者的心,讓人感到人類的偉大與不平凡。因而作者由衷地稱艄公為“黃河的主人”。

  綜觀全文,課文條理清晰,結構嚴謹,層層渲染,中心突出,是一篇膾炙人口的佳作。

  本文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讀懂揭示課文中心的重點句,即“他憑著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戰勝了驚濤駭浪,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成為黃河的主人”。教學的難點是幫助學生弄清課文各部分和中心之間的有機聯絡。

  二、基本理念

  強化理念淡化理論,是我在語文教學研究與實踐中一以貫之的做法。作為一名在語文教學第一線跌打滾爬了十八年的教壇老兵,以下六個方面的基本理念,是我在新課程實施的背景下,融合教與學的長期實踐經驗,概括提煉的具有濃郁個人風格的東西,它們貫穿於我的每一節課堂教學。可能有失偏頗,就教於在座的諸位專家。

  1、語文觀:語文是學生自己學會的,不是老師教會的;字、詞、句、段、篇、聽、說、讀、寫、書“十字經”課課要念。

  2、質量觀:全體發展、全面發展、主動發展、差異發展、可持續發展。

  3、角色觀:蹲下來看孩子;師生是共同的研究者;走近學生,走進學生(讓師生的心靈在課堂上呼應起來);鼓足教育期待的風帆(它是催化劑,催化創新的意識;它是播種機,播種的希望越大,收穫的果實越多;它是童話的聖殿,將課堂變成學生的精神家園)。

  4、教學觀:重感悟、重積累、重遷移、重方法、重情趣。

  5、設計觀:目標與智慧的多元化,內容與方式的選擇化,結構的模組化(變線性結構為模組結構),節奏的彈性化(與學生的學習情緒諧振)。

  6、評價觀:評價是激勵的藝術。在我的課堂上,不僅有老師對學生的評價,學生的自評和互評,而且有學生對老師的評價,這種多元性、多主體的評價,形成了一種強力“思維場”,讓學生的思維在強力碰撞中迸發美麗的火花。

  三、教學設計

  共分四個模組。

  第一模組:整體感知,初步感受黃河。

  自由快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後用一個詞語(最好是成語)說出黃河給你留下的印象。

  第二模組:“多管齊下”,深入感受黃河。

  1、多媒體出示課文第一節內容。指名感情朗讀,齊讀。

  2、小組合作學習:除了用朗讀來表現黃河的氣勢之外,你還能用哪些方式來表現呢?

  3、多媒體出示“巨石被推入黃河中,推出幾十米遠”的動畫演示。

  4、播放黃河萬馬奔騰、滾滾東流的錄影。看後再次感情朗讀。

  第三模組:讀寫結合,內化精神。

  (一)讀

  1、激發、體驗情感:如果是你在這黃河的羊皮筏子上,你的感受如何?作者的心情又是怎樣呢?細讀課文2~6節。

  20xx/6/22 4:05:12>2、黃河的主人又是怎樣的風采?練讀第6節。說說你覺得應該怎樣讀。

  (二)寫

  學生自主選擇其中一項練寫:

  1、圍繞“專心致志”展開想象,把“艄公駕駛筏子破浪前行”寫具體。

  2、圍繞談笑風生展開想象,把乘客的表現用“有的……有的……有的……”的排比句寫具體。

  體會以上兩項之間的聯絡。

  第四模組:延伸拓展,昇華主旨。

  剛才我們充分感受到了黃河波濤洶湧、濁浪排空的氣勢,領略了黃河主人勇敢鎮定的風采,此時,你想說些什麼?

  學生自主選擇:

  1、黃河,我想對你說……

  2、艄公,我想對你說……

  3、同學,我想對你說……

  4、我想對自己說……

  5、我想對××說……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8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上午好!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我的“長生果”》。希望各位老師多指教。本單元以“創造的樂趣”為主題,所選文章處處迸發出思想的火花,或引導學生體驗創造的樂趣和感悟創造力的來源,或引導學生認識創造力的表現和掌握創造的方法,或培養學生的創新觀念,它們帶給學生的不僅是思想觀念上的衝擊和思維方式上的轉變,還有耳目一新的情感體驗。

  我將本文的說課按照:說教材地位及教學目標---說教材的重難點---說學情---說教法學法---說教學評價---說教學設計,這六個環節來展開說課。

  一. 說教材地位及教學目標

  《我的“長生果”》是一篇回憶性的散文。作者以一種娓娓交談的方式,用樸實的話語,回憶少年時代的讀書經歷和讀書收穫,真誠抒寫了閱讀和寫作帶給自己的愉悅。字裡行間融注了作者對生活,對人生真實的體驗和感受,給人思考和啟迪,其激發學生創造慾望的“廣告”作用,地位可見一斑。

  根據《初中語文課程標準》要求,五年級學生“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結合本單元教學目標和教材自身特點,我把本課教學目標定為:

  1.知識和技能目標:

  (1)據標誌性的詞句理清文章思路,概括內容要點,在聽說雙方互動過程中,增強知識的篩選能力。

  (2)品味生動形象的語言,體味字裡行間流露的真情實感,感受散

  文“形散神聚”的魅力。

  (3)透過刪減,調序,改換,勾連等方法,引導生學自主品析,並在一定基礎上進行語言的積累和運用。

  2.情感目標:

  (1)聯絡自己閱讀,寫作經歷和生活實際,暢談感受和收穫。感受到創造性學習的樂趣。

  (2)體悟閱讀與寫作對於個人的成長,社會人生的價值意義,藉以激發學生提升心智,豐富生命,完善自我。

  二. 說重點難點

  本單元的主題是“創造的樂趣”,葉文玲在本文中娓娓講述了創新寫作給她帶來的樂趣。編者其意,旨在希望讓閱讀帶給學生一點思想觀念上的衝擊,一些思維方式上的轉變。故而,結合單元目標和本文特點,我將本文的重難點確定為:

  重點:讀懂課文內容,體味字裡行間流露的真情實感。

  難點:結合自身體驗,暢談學習本文的感受和收穫。理解閱讀與寫作相輔相成的道理,並能進行創造性的寫作。

  三.說學情

  我們的學生是山區學生,語文基礎較差,尤其體現於學法方面、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透過前面三個單元的學習,學生已初具賞析和品讀一般文學作品的能力,並能結合文字談自身的閱讀體驗。但能否將體驗昇華進行創造,這又是本單元一個挑戰。

  四、說教法和學法

  《綱要》明確提出: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尋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根據我們學生情況、本課文的特點,按照初中生的認識規律,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為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決定採用以下教法:

  誦讀法:“三分散文七分讀”,從教學過程來看,教學中將朗讀教學貫徹到課堂始終,教師示範朗讀,引導學生按要求聽讀,幫助學生深入體會課文情感意蘊,到交替運用輪讀、個讀、齊讀和品讀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真正學會讀書,欣賞、領悟短文的優美語言和意味,藉此落實教學目的。

  提問法:為了在課堂教學中訓練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提高對短文整體的把握能力,我設計了若干個問題在學生反覆朗讀中適時丟擲,有利於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最後又透過互動設計板書表現出來。

  討論法:引導學生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

  練習法:控制論告訴我們,“要實現有效控制”就必須“要有反饋”,而且反饋越及時越好。因此我設計一些課堂練習,運用練習教學法及時反饋課堂教學效果。

  《課標》中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葉聖陶先生也指出:“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與,而在相機誘導,必令學生運其才智,勤苦練習,領悟之源廣開,純熟之功彌深,乃為善教者也。”因而,學法方面我採用“導—思—討論—練”的過程,讓學生自主參與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過程。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的共同發展。學法具體如下:

  1、勾畫圈點法:讓學生勤動筆墨,積極讀書。

  2、朗讀法:指導學生反覆朗讀,從中體會課文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3、討論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合作探究。

  4.練習法:主要是進行創造性的表達(口語和寫作)。

  五.說教學評價

  主要用語言對學生進行評價。

  採取這種評價相對及時,以激勵性的語言進行評價,對學生的優點作出肯定,如:“我們班又多了一位文學家!”“你的回答有創意!”“大家鼓掌歡迎,希望你再接再厲!”對學生回答的不足之處加以提

  點和修正,使其能揚長避短,更有利於學習。

  六.說教學設計

  (一)趣味引入,懸念入題。(從學生喜愛的神話故事人物輕鬆匯入,激起學生興趣,調動全體進入學習氛圍)

  (二)自讀自悟,整體把握。(《課標》中明確提出,學生要“要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能“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此環節的設定意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1.齊讀,明確“長生果”的喻意。

  2.個讀,理清文章思路(“我”的讀書經歷和讀書收穫)。

  3. 輪讀,積累優美詞句。

  4.範讀,重點品讀1,2節。

  (三)批註精讀,體會情感。(重點突出,合作探究精神的培養) 討論和圈點勾劃:

  1.作者為什麼把書比作“長生果”?文中哪些詞句(字裡行間)體現出我對書的喜愛?請把你的理解或感受批註在旁邊。

  2.書對作者的人生產生了怎樣的影響?(資訊的歸納整合)

  3.對此,你是怎樣理解文題的?那把它更換為“我愛讀書”,或“閱讀對我的幫助”。。。好不好,為什麼?

  4.作者由閱讀而獲得了怎樣的寫作體驗(創造的樂趣)?你有過同感嗎?請你也談談。

  (四)能動創造,享受樂趣(難點突破,創新精神的培養)

  1.聯絡自己閱讀,寫作經歷和生活實際延伸體驗,暢談學完本文後的感受和收穫。(再次體悟作者的感受,提升對閱讀,寫作及人生的認識)

  2.“我也能!”仿寫:

  書,是人類文明的“長生果”;書,是-----------

  3.積累有關讀書的名言警句。

  4.創造性表達:

  ①.口頭創作故事:“有一天,我在街頭漫步,突然看到**同學(男)

  ②.小作文:《由“男子漢穿裙子”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