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湖

賞湖

賞湖1

  今天,我與兒時的夥伴一起到東花園遊玩。

  我們一行人默默地站在湖邊,沒有一個人打破這死一般的沉寂。想想以前,這兒是見證我們的友誼的地方,我們在這兒笑啊鬧啊,無所牽絆,無所顧忌。可當時間推移,我們經歷了太多,明白的太多,也與童真失之交臂,各懷心事,我們之間不知何時已築起堅不可摧的圍牆。

  我默默地盯著平靜無波的湖面,腦海裡浮現出了我們以前的點點滴滴。

  湖還是這個湖,當時,我們在湖邊追逐打鬧,膽大的用指尖輕觸湖面,與群魚嬉戲。玩累了,我們聚集在湖邊的亭子裡,凝視著湖水。

  湖面很靜,湖水好像睡著了,甜甜的睡顏,有時泛起一陣微微的漣漪。突然,原本湛藍的天空烏雲密佈,黑壓壓一片,使人感到心頭沉悶壓抑。轟隆隆驚雷和閃電登場,可湖水還是靜靜地,驚雷閃電無法撼動湖水分毫。又一個閃電掠過,把四周照得亮如白晝。瞬間,從雲裡落下豆大的雨滴,重重的砸下來,砸到水面上,激起一片不小的水花。這時,湖水醒了,與天空暗暗較勁。只見他把水滴奮力向上拋,企圖扔到天空那裡,可都又落下來,從沒有一個到達雲朵上去。慢慢的,天空厭倦了這種遊戲,烏雲走了,雨也停了,湖面再次平靜下來,又開始了他的夢囈。

  我忽然回過神,與朋友們談論起往事,包括那次的湖,漸漸大家不再生疏,彷彿又回到了從前。

賞湖2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天空中下起了雨。我撐起一把白綢傘,坐在西湖湖畔,欣賞著這雨中獨特的美。

  沙啦啦,沙啦啦……

  像一首優雅得小曲,從四面八方響起來。淅淅瀝瀝得小雨,讓西湖蒙上了一層薄薄的輕紗,把西湖變成一個朦朧的世界。遠處的青山若隱若現,模模糊糊。撐著傘得姑娘在橋上走著,好似傳說中的白娘子,給人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雨絲落在湖裡,湖面上便泛起層層漣漪,波紋不斷擴大,擴大……細細的雨絲好像是一雙溫柔的手,撫摸著湖畔的每一棵樹,每一片葉,每一朵花,每一從草。而整個大自然就宛如一臺巨大的鋼琴,細細的雨絲敲擊著鋼琴上的每一個琴鍵,彈奏出了一首又一首奇妙無比的曲子。

  小雨突然之間變成了大雨,好似有一盆有一盆的水潑倒下來,又像是一匹脫韁的野馬,從遠處狂奔而來。雨聲不再是優雅的小曲,而是變成了雄偉的交響曲。千萬張雨幕垂天而下,不一會兒功夫,山不見了,樹不見了,湖也不見了,一切都在瞬間消失了,只留大雨在潑灑,天地間茫茫一片。這種獨特的美讓我充滿了好奇,如果可以,我也想成為雨中的一員,落在樹葉上,不停的滾動,快樂的玩耍;落在花兒上,聞著她那撲鼻的芬芳,親吻著那嬌嫩的花瓣;落在湖中,我也與湖水融為一體,變成湖中的一部分。大自然中的一切都在接受這狂風暴雨的洗禮。這大雨如一位潔白的天使,撫慰我們的心靈。就讓她把我所有的煩惱和雜念都沖洗得一乾二淨吧!彷彿變成了一個全新的自己,大雨過後,我覺得自己長大了,成熟了。

  雨,又變小了。再看這被大雨洗滌一新的西湖,青山依舊,綠樹依舊,湖水依舊,一切,又變得虛無縹緲。

  沙啦啦,沙啦啦……

  這悠悠的雨聲,流進我的耳朵,流進我的心房。而我,陶醉其中。

賞湖3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杭州西湖,風景秀麗,聞名遐邇,每年要接待大量的中外遊客。今年國慶節,我和爸爸媽媽就去了美麗的西湖賞景。

  由於國慶節去杭州玩的遊客很多,路上很擁堵,所以我們棄車改乘地鐵去西湖。通往西湖的地鐵十分擁擠,車廂裡擠得水洩不通,每挪一步都相當的困難。

  下了地鐵,還沒到西湖景區就人滿為患了。人們不停地從四面八方湧來,路上的車子開不動了,接起了長龍,就連我們步行的人橫穿馬路,也要等兩次紅燈才能穿過。

  走進西湖景區,才讓我真正親眼見識到了什麼叫人山人海。放眼望去,西湖岸邊人頭攢動,密密麻麻的全是人,我們只能像蝸牛般的挪著前行。在川流不息的人流中,我看到了許多長相奇特、金髮碧眼的外國遊客,看來他們也是慕名而來的。

  在入口處有一口小池,小池的水跟西湖相連。西湖的水不算清澈,但碧綠碧綠的。船駛過泛起的一道道波紋,魚兒們銀光閃閃的魚鱗和水中那一浮一沉的落葉,讓西湖增添了幾分美感,給人帶來了無限的遐想。

  再往前走,一大片荷葉映入眼簾,荷葉翠綠翠綠的,上面還滾動著一些晶瑩剔透的小水珠。美中不足的是,這個時候的荷花已經謝了,看不到詩中那“映日荷花別樣紅”群花盛開的景象了。突然,一個小身影從荷葉底下鑽了出來。啊,原來是隻小野鴨。瞧,它那紅紅的腳掌,灰中帶褐的絨毛,煞是可愛。周圍的遊人也發現了它,對著它指指點點,還不時拿出手機來給它拍照。小野鴨似乎也很通人性,它一會兒鑽進荷葉底下,一會兒潛入水中,一會兒扇動翅膀小跑幾步,一副悠閒自得的樣子,儼然像個小演員。它不知道,它生活在這素有“天堂”美譽的杭州西湖是多麼的榮幸。

  站在斷橋上仰望那雄立在山頂的雷峰塔,塔上的琉璃瓦經太陽一照,金光閃閃,耀眼奪目,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傳說中的許仙、白蛇和法海大師。

  杭州真是個集景色,文化於一體的美麗城市。

賞湖4

  風景,是那麼美;心,也跟著盪漾。不知不覺,我又蕩回了童年。回憶,永遠是那麼甜蜜。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六,我們一家三口來到了西湖邊,欣賞到了這位宋代大詩人蘇軾筆下的西湖美景。

  走在西湖邊,遊人摩肩接踵,熱鬧非凡。“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當看到西湖邊的垂柳時爸爸不禁吟起唐朝詩人賀知章的這句詩來。站在湖畔,放眼望去,青山、綠水、高塔、島嶼、遊船組成一幅絕美的畫卷,我由衷讚歎:“真是美如詩畫呀!”

  不知不覺我們已沿著湖邊走了許久,“要坐船嗎?”耳邊傳來一名中年船伕的熱情詢問聲。“好呀,我們坐船吧!”媽媽興致勃勃地提議。於是我們一家三口一起坐上了一條手划船。天氣晴朗時,坐船觀景真如“船在湖中行,人在畫中游”。小船慢悠悠地划著,向白提方向前進。船家一邊划船一邊不時地向我們介紹西湖的各處景點,我們也不時地拿起相機拍照。我指著遠處的一座高高瘦瘦的塔問“那是雷鋒塔嗎?”媽媽說:“不是。”“是六和塔嗎?”“也不是,那是保俶塔。”爸爸回頭指著另一個方向的一座看起來胖胖矮矮且有稜角的塔說,“那才是六和塔呢”。不一會兒,我們就到了一座橋附近,聽了船家的介紹,我才知道這就是聞名已久的傳說中許仙與白娘子相識的地方——斷橋。人們常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我卻覺得是“西湖美景豔天下”。時間過得真快,半小時的遊船時間已經到了,我只好依依不捨地下了船。之後,我們還自己騎著腳踏車,我就坐在腳踏車的後座上,時而幫著爸爸騎會兒腳踏車,時而又東張西望,恨不得把所有的景物都看完。

  在之後的幾年裡,我都沒再回到西湖看看風景,再沒有與父母一起划船,一起騎車……也許,我們的回憶也只剩下這些了。隨著工作的增重,年齡的增長,我們會有各種各樣的分歧,但我卻一直憧憬著再開懷一次,做回那個懵懂,純真的我。

  如果時間能倒帶,我一定會再回到這個夢中的回憶裡,回到這份甜蜜的.關係。

賞湖5

  早上,我剛來到東湖公園,不知是誰喊了一聲:荷花開了!我連忙朝那個方向跑去。

  遠遠望去,荷葉一片緊挨著另一片,像一片綠色的海洋。微風吹來,荷葉在水中輕輕地盪漾著。來到荷塘邊,仔細觀賞,荷葉像一把把撐開的大傘,為魚兒送去清涼;又像碩大的碧玉盤子,一顆顆小水珠在上面頑皮地滾來滾去。

  那些美麗的荷花姑娘格外引人注目,粉紅的、潔白的花瓣,嬌嫩的黃蕊,再配上綠色的舞裙,亭亭玉立,纖塵不染,幽幽的香氣讓人心清氣爽。荷花姿態各有不同,有的含苞未放,像是沉醉在甜美的夢鄉中不願醒來;有的半開半放,倚在另一朵上面,像在說著悄悄話;還有的完全開放,毫無保留地向遊人展示自己的美麗。

  望向荷塘深處,偶爾可以看到小魚兒嬉戲的身影,紅的、白的、花的,忽爾又不見了。幾隻青蛙躲在荷葉下,呱呱地叫著,為寂靜地荷塘增添了幾分生氣。一條小小的船兒蕩來,膽小的魚兒蹤跡不見,而膽大的魚兒偷偷跟在後面,竟偶爾奮起一躍,水花濺在人們的身上、臉上,給人們帶來片刻的清涼

  這美好的景象怎能不讓人沉醉呢?看著,看著,我覺得自己好像變成了一朵荷花,在風中翩翩起舞,與魚兒共享安謐撲通一聲清脆的響聲,把我從幻境中拉回到現實,原來是個淘氣的男孩子拋下了一塊石頭,濺起的水花打破了剛才的寧靜,小魚兒嚇得驚慌失措。

  湖岸邊,有幾棵高大的銀杏樹,樹影婆娑。偶爾有幾片葉子飄落,順著流水飄向了未知的遠方。人們在樹下下棋、聊天,叔叔們把長長的魚杆甩到了湖裡。

  美麗的東湖公園,多像一幅美麗、寧靜的畫卷啊,讓人心曠神怡。

賞湖6

  今年暑假是最開心的了,遊了杭州遊常州,好快樂,還乘坐了幾套動車,在杭州第一次遊的是西湖。

  西湖在杭州,聞名中外,許多人都慕名而來,遊過杭州的人沒有不說杭州西湖美,這不我們組織了一次西湖遊,加入了一個西湖路行社。走上游船,人到齊之後便開始發動,導遊開始了介紹,走過斷橋時,導遊便說:“這個斷橋是跟白蛇傳有關,法海僧人強制把白娘子和許仙分開,這一座橋便分成了兩段,稱做斷橋。”不到片刻,有來了一個景點,是:文峰塔。導遊再一次開始滔滔不絕的講解起來:“大家請看這就是文峰塔,塔尖呈金黃色的那座塔。你知道嗎?那座塔的塔尖是用四百兩黃金鑄造而成的。”我不由得讚歎古時那些能工巧匠的手藝。快到岸時,導遊幽默的介紹完了最後的一座橋。導遊集齊了所有的人,帶我們去看“三壇映月”在路上導遊給我們講了如何分辨藕粉的真假,“如果藕粉泡起來是白色的話,那麼恭喜你,你買的是澱粉或是番薯粉。真正的藕粉泡起來是有點泛紅的而並不是白色。”導遊講好了藕粉的真假後,便開始介紹“三壇映月”了,“三壇映月如果在月圓之日在裡面插上幾隻蠟燭,在蒙上一層薄薄白紙,發出的光亮就像月亮一樣,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不知不覺間,來到了一個有許多荷葉荷花的池塘我隱隱約約的看到許多錦鯉在遊動,我忍不住向媽媽要了點麥糕,剛扔一點麥糕下去,白的、紅的、黑的、花的,還有許多的小魚也來水面上像是放了鞭炮似的好看極了!

  麥糕扔完了,導遊也帶領著我們到了“三壇映月”確實不錯我禁不住想摸摸可是離岸太遠,水又太深,只能拍幾張做留念。而在三壇映月前,有蘇東坡題寫的三壇映月四個字,那些字就像蘇東坡一樣大方,真是沒讓人失望啊。

  還想再停留片刻,可是導遊卻帶領著我們向嶽王廟進發······

賞湖7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媽媽非常喜歡唐代大詩人李白所寫的這首《月下獨酌》。於是臨時起意在中秋節前夕,晚飯後帶我去莫愁湖公園賞月而附庸風雅一回!

  一進公園大門,我就聽到了知了,麻雀的鳴叫聲。眾多昆蟲也在一起鳴唱,彷彿編成了一首喜迎中秋的歡快樂章!閉上眼睛輕嗅,拂動的空氣中似乎瀰漫著淡淡的花香,我快速地向前邊跑去。果然,一池蓮葉荷花正隨風輕輕擺動,它們好像特意在中秋節的時候怒放,難道它們也眷念紅塵中的這輪明月?

  公園內的環湖路上,我跟媽媽緩緩而行。周圍不時有三三兩兩的人群與我們擦肩而過,耳邊還能聽見別人偶爾的竊竊私語。我們在湖邊的追思亭裡坐下,一抬頭,那輪明月已不知何時從西邊天空悄悄升起,靜靜懸掛在有些暗沉的天空。我仔細凝望著,畢竟還差一天才是八月十五中秋夜,所以月亮貌似還缺那麼一點點,並不是最圓。不過我和媽媽一點也不介意。今晚的月亮很有些害羞啊,時不時鑽進稀薄的雲層裡,害得想拍張好照片的我的胳膊都舉酸了也不肯出來!直到下方的人們比較少了以後,才又把自己雪亮雪亮的臉龐給露出來!原來那句“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還能形容這中秋節的月亮啊,有意思!

  一輪當空的皓月,滿面輕漾的湖水,隨風沙沙的垂柳,隱隱綽綽的荷花,竟構成一幅唯美的畫卷。不期然就想到蘇軾的那兩句詩:“輕風扶細柳,淡月失荷花。”這真是此刻絕佳的寫照啊!坐在亭中的我們忍不住整顆心都醉了!

  今秋莫愁湖畔的賞月,感覺說不出的清雅,優美!雖然城裡的月光處處不同,但我希望人人都能欣賞到這輪純淨,皎潔的明月!

賞湖8

  家鄉的碩項湖綠意盎然,無比美麗,令人們流連往返。下面我們來看看這篇《家鄉的碩項湖》。

  我的家鄉是在連雲港市灌南縣,我們家鄉的碩項湖已是家喻戶曉,一年四季的碩項湖都是美不勝收,風景如畫,都是讓人那麼的流連忘返。

  當春姑娘來到碩項湖的時候,碩項湖已是綠意盎然,生機勃勃,充滿活力,小草都從大地媽媽的懷抱裡偷偷地探出了綠油油的小腦袋,仰望世界。花兒都開了,爭奇鬥豔,露出了迷人的笑臉,好像在比美呢!柳樹吐出了新的嫩芽,大樹脫下了笨重的棉襖,換上了碧綠的外衣。小河融化了,小魚小蝦時不時地跳上水面來,看看外面的世界,也有一些在水底快樂地嬉戲,小燕子也從南方飛回來了,為春天增加了許多樂趣。

  當夏姑娘來到碩項湖的時候,碩項湖已是變成歌的海洋,無比美麗,枝繁葉茂。大樹更加青翠欲滴,鬱鬱蔥蔥,為大地灑下一片綠蔭。池上荷花開了,像一位位亭亭玉立的小姑娘,讓我不由得想起了楊萬里寫的《宿新事徐公店》:“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又讓我想到了楊萬里的另外一首名詩《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蟬在樹上盡情地唱著動聽的歌。

  當秋姑娘來到碩項湖的時候,碩項湖已是變成金色的海洋,秋高氣爽,碩果累累。樹葉寶寶們都從大樹媽媽的懷抱裡掙脫出來,爭先恐後的撲向大地媽媽的懷抱裡,菊花開了,競相開放,好像一片燦爛朝霞。

  當冬姑娘來到碩項湖的時候,碩項湖已是冰天雪地,滴水成冰。湖面結冰了好像沒有打磨過的銅鏡。梅花在及其惡劣的環境下盛開了,讓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詩:“寶劍鋒從磨利出,梅花香自若寒來”大樹穿上了雪白的棉襖。

  一年四季的碩項湖綠意盎然,無比美麗,令人們流年往返。我愛碩項湖!

賞湖9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句話是用來讚美蘇州和杭州美麗景色的。今天我也隨著爸爸去杭州領略了一番。因為杭州的路四通八達,再加上爸爸已經很久沒有前往杭州了,所以總開錯,不得不向路人打聽。在杭州最出名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西湖。聽說西湖在早晨、中午、黃昏、晚上都會呈現出不同的美,特別是晚上,寶石山上金光閃閃,對西湖來說真是錦上添花。

  我剛來到西湖就被它美麗的景色迷住了。這時正是早晨湖面上滿是霧,不時可以聽到風掠過湖面湖水流動所發出的清脆的聲音。而且隱隱約約會有船隻從霧中駛出,又慢慢消失在霧中,這為西湖增添了不少神秘感。很快又到了中午,豔陽高照,照得湖面波光閃閃,還不時有遊船駛過,它們組成了一副美麗的圖畫。我立刻拿出照相機,拍下了這美景。不知不覺到了黃昏,太陽慢慢降了下來,這是太陽最美的時候,太陽倒映在湖面上,把湖水染成了金黃色,再加上還有小鳥在天空中盤旋著,這種美用語言,用文字是絕對體現不出來的。不過,比起早晨中午黃昏的西湖,我更想看看西湖晚上又會出現什麼令人讚歎的景象。在等待的過程中,我發現太陽像個老公公,越走越慢,還沒等太陽落山,我的肚子就叫了起來。我便與爸爸來到一家飯館,為肚子補充食物。時間好像越走越年青了,我把飯吃完了才知道已經晚上了,同時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時間對於等待的人來說是漫長的,而對於那些重視時間善於把握時間的人來說是簡短的。我迫不及待的來到西湖邊。發現這時的西湖並沒我想象中的那麼黑,因為是有寶石山的幫忙,寶石山上到處是五顏六色的燈光,倒映在西湖上使西湖更吸引人,再加上路邊的燈光和遊人,令西湖更熱鬧了。

  因為天色越來越晚,我也不得不回家了。

賞湖10

  一年一度的菊花展又到了。詩人黃巢說:“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我想:菊花真的有那麼神奇嗎?

  懷著好奇的心情,我踏進了西湖的大門。一進大門,眼前隨處可見的都是菊花。我不禁喊到:“這真是菊花的王國啊!”

  繞著西湖公園走了一圈,我看見:古色古香的“坊巷菊影”、美不勝收的“百菊爭豔”、巧奪天工的“菊映三山”。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宛若仙境的“泉脈菊香!”

  書院後面,在一池水明如鏡的蓮花池盡頭,有一座假山。假山上怪石嶙峋,山上還有幾隻活潑可愛的石猴。在假山的下面,還有一個小水車在運轉著。假山的半山腰和山底有一片五彩繽紛的菊花。從半山腰上垂下來的幾束菊花就像“菊花瀑布”,給假山增添了一點生機。山下的菊花五顏六色,那淡雅的黃色、高貴的紫色、驕傲的粉色......就像一條花裙子圍繞著假山。瞧,裡圈每朵菊花都舒展著自己婀娜的身姿,把最美的一面展現出來,彷彿在開選美大會似的。而外圍的菊花也不甘示弱,雖只含苞欲放,卻也忠實的像個僕人---守護著假山!山邊的菊花不時散發著濃濃的香氣,沁人心脾!山上的流瀑適時候地給山體披上一層薄薄的輕紗!遠遠望去,假山若隱若現,就如蓬萊仙境,如夢似幻!

  最令我流連忘返的是名貴品種展“書院品菊”!整個書院都擺滿單盆菊花,有:太平的名曲、駿河的寶船、急鄉流美......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密葉幽香”,這盆“密葉幽香”是純紫色的,它的層層花瓣已全部綻放,就像一位高貴的公主,亭亭玉立。“公主”身上還不時散發出淡淡的香味,吸引著路人的嗅覺;“公主”的美麗、淡雅、高貴還贏得參觀者絡繹不絕的拍照留念。

  細細觀賞好這些美麗的菊花,我真感嘆大自然的神奇!菊花把肅穆的秋天打扮得五彩繽紛、分外妖嬈。難怪詩人稱讚“滿城盡帶黃金甲”!(張弛)

賞湖11

  微風迎面吹過,映入眼簾的是詩情畫意的西湖美景。

  不坐船,就步行繞小半圈西湖。邁著悠悠的步伐,一旁的西湖泛著微微波光——靜,而不死板。

  正在我欣賞得入迷的時候,遠處緩緩駛來一艘遊船。遊船的兩邊泛開幾圈水波,改變了西湖的水平面高度。那深淺層次十分微妙,看著就令人心曠神怡。遊船上的人們要麼愜意地靠著船邊的護欄,一臉滿足地欣賞著西湖;要麼低頭拿著手機,一臉得意地發著新西橋,手指飛速地打著字,生怕浪費了觀賞時間;還有的人拿著攝像機左拍一張右拍一張,一臉的驚歎。遊船的外觀和西湖是同一種風格,既有現代風,又不失古色古香,配上那山明水秀的背景,好一副美麗的山水畫。

  路被分成兩種形式,一邊是綠油油的草坪,一邊是平整的石磚路,還有幾個精緻的涼亭立在西湖邊。靠在西湖邊上的垂柳,和西湖可真是一對絕配!垂柳正打理著自己的頭髮,似乎特別專業,沒有哪兩條柳枝纏在一起。柳枝長短不一,較長的柳枝從樹上垂下來,專心致志地給西湖抹著淡妝。

  黃昏時,天邊一片紅,還有火燒雲點綴其中。西湖就像穿上了一件紅色的旗袍,湖面上的倒影好似旗袍上的花紋。難怪有句詩叫“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也不知觀賞了多久,天色已經漸漸黑了下來。儘管如此,夜晚的西湖還是不失白天的瀲灩感。一些建築亮著夜景燈,燈光映在西湖上,不僅沒有多餘凌亂的感覺,一看還更漂亮了呢!雷峰塔的夜景燈是耀眼的橙黃色,映在湖面上,隱隱約約有著雷峰塔的輪廓,猶如一頂皇冠,戴在西湖的頭上。

  時間已晚,我依依不捨地離開西湖。經過一個下午的漫步,我已經深深地感受到了西湖的美麗。

賞湖12

  昨天的一場大雪,將大地裝扮的銀裝素裹。雖然天氣預報是說今天還是雨雪天氣,可我一大早起床,卻並未感覺到老天還有要繼續下雪的意思,於是,我就央求叔叔、嬸嬸帶我去杭州西湖賞雪。

  在我們來到杭州西湖的時候,只見西湖景區,千樹萬樹有如梨花盛開;眾多各具特色的亭臺樓閣,點綴其中,置身其間,確實有“人間天堂”的感覺。難怪蘇東坡會發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感嘆。各色絢麗的燈飾,更是把湖區各個景點,裝扮的五彩繽紛;雖說天氣有些陰冷,可遊人還是很多,一個個臉上都洋溢著節日的喜慶。當我們來到位於白堤的“斷橋”,這裡的遊人更多,這裡不僅是最佳的賞雪之地,曾經留下過清朝康熙皇帝“斷橋殘雪”的御筆;還留下了神話故事白娘子和許仙斷橋相會的美麗傳說,吸引未婚的大哥哥和大姐姐們,到這裡尋找自己的緣分。我們站在“斷橋”之上,遠看到處是玉宇瓊閣,而近看,湖面上卻是煙霧縹緲。此情此景,簡直是如臨仙境。一切煩惱和不快,都飄到九霄雲外去了。

  後來叔叔、嬸嬸還帶我去瞻仰了“嶽王廟”,看到了民族英雄岳飛手書的那首氣壯山河的“滿江紅”,拜謁了岳飛和他兒子岳雲的墓。當年岳飛“精忠報國”的英雄壯舉,成了後世無數志士仁人的楷模,而殘害岳飛的奸臣秦檜和他老婆王氏等四人,卻被永遠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可真是遺臭萬年了。

  其實天氣預報還是挺準的,下午4點多鐘,在我們乘車返家的路上,天空下起了絲絲細雨,雨中還夾帶著粗大的雪粒。好在我們下車後已經離家不遠,加上出門時準備了摺疊雨傘,儘管雨雪越下越猛,對我們並沒有什麼威脅。

  啊!今天真的是既開心,又飽了眼福啊!

賞湖13

  天燭湖是新昌縣的一個景點,在十里潛溪的天燭嶺腳,離縣城7公里。在天燭嶺腳的蚱蜢頭山和孝天龍山的峽谷上,建造了長73米,高26米的水庫大壩,將山澗小溪之水匯成了一個湖泊——天燭湖。天燭湖集雨面積32萬平方公里,蓄水量達305萬立方,湖長3公里之多,時寬時窄,寬至幾百米,窄至幾米,彎彎曲曲,向幽谷延伸……

  在一片歡笑聲中,我們一幫人來到了天燭湖的碼頭,買船票坐船去遊覽天燭湖。坐船暢遊在天燭湖裡,沿途是湖水清純,碧波盪漾;石林,峻峭陡直,似神似獸。左側的五指山,寫著“天燭湖”三字,氣勢雄偉,色彩鮮明。就在五指山旁邊,密密的松林中有一巨大的蠟燭,傲然矗立在山崖上,頂上還有一棵柏樹,好像是蠟燭的火苗在熊熊燃燒。岸上有許多漂亮的竹樓,有飯店、有茶樓、還有客房,如果真想遠離城市的喧囂,這裡是再好不過的地方了,猶如世外桃源。

  船轉了一個彎,我們看到了一隻烏龜,新昌的大姑爹告訴我們,這是“青蛙戲龜”,但我怎麼找不到青蛙呢?船開著,我們看到有幾位巨人昂首挺胸在那裡,頭上好像還戴了頂安全帽,哦,原來是幾個鍊鋼工人啊!慢慢的,鍊鋼工人離我們遠了,我們的眼光都被這隻石猩猩吸引住了,雖然只有一個頭,但足以讓我們覺得它像是站在我們面前。

  微風吹過湖面,吹在我們臉上,十分涼爽,就在我們快要昏昏欲睡的時候,船到岸了。我們下了船,開始遊玩天燭山。天燭山景色秀麗,空氣清新,讓人心情舒暢。我們到了一塊有娛樂設施的地方玩了一陣,該走了,但“兔寶”死活不肯走,哭了起來。

  我們沿著山路,走出了天燭山,告別了天燭湖,但那“熊熊燃燒”的蠟燭依然挺立著……

賞湖14

  今天既是喜氣洋洋的國慶節,又是佛山一年一度的秋色歡樂節。晚飯後,媽媽帶我去千燈湖看燈色。

  在夜色的襯托下,那原本毫不起眼的小湖在各色花燈的襯托下變成一個五彩斑斕、璀璨奪目的“彩色”湖,仔細一看,裡面有千姿百態的童趣燈,有滾動著的圓球燈,還有光芒四射的塔燈。

  童趣燈展示了佛山兒童有趣的童年。放眼望去,有幾個“孩童”在樹林裡遊戲,他們似乎在玩得不亦樂乎,已經忘卻了吃飯的時間了,儘管媽媽已經在千呼萬喚,他們仍然樂在其中,流連忘返。說是樹林,其實更像千燈湖上的一塊 “綠洲”。這塊 “綠洲”和其他閃閃發光的色彩,形成了湖上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我很喜歡這個花燈,不禁在心裡想:如果我是外地人,我會覺得佛山人很有創意;如果我是外國遊客,一定會豎起大拇指讚道如果我是天上的仙女,我會覺得在光彩流溢的花燈映照下千燈湖簡直成了人間仙境,即使破壞了天上的規矩,也要下來好好遊覽一番。看著看著,我不禁陶醉其間,突然一個路人不小心碰了我一下,我才醒悟過來。再看看身邊的人,他們都滿面春風,笑逐顏開,時而駐足觀望,彷彿陶醉在奇麗的燈海之中;時而停下腳步,拍下一張張照片,一定是想留下這美好的瞬間。這邊一個老人家搖著扇子,在慢慢細心觀賞;那邊一個還在牙牙學語的小妹妹看著這些造型各異、美輪美奐的燈色,嘴巴張成了“O”型。

  遠處的圓形球燈上清晰地寫著主辦單位的名字和佛山秋色的字樣,說是寫上去的,其實是工人叔叔用鐳射燈投射在球燈那圓滾滾的肚皮上的,非常有趣。

  再看看遠處的塔燈,不禁讓我想起了北海公園的白塔,它們是那麼的神似,此時塔燈在夜色下顯得非常亮麗。

  “傳奇古鎮,創意佛山”這一理念在這次秋色燈展中得到充分的體現。這次賞燈我深深體會到了佛山人民的聰明與能幹!他們用雙手創造了奇蹟,用勤勞刻畫了佛山人的傳奇!

賞湖15

  夏天,大小公園裡常見荷花,聚龍湖也不例外。週末,我來到了美麗的聚龍湖河畔,領略了一番荷花的美。

  來到了荷花池,我不由得停住了腳步:幾位亭亭玉立的“美少女”從睡夢中驚醒,驚訝地看著我。那荷花花瓣的上端呈淡粉色,下端卻變魔術似的變成了白色,花蕊像許多軟軟的黃絨毛,它的莖比其他的高多了,像根旗杆,而荷花就是那旗子。

  看著看著,我不禁把我的注意力轉到那“萬綠叢中四點白”的白荷花上,他們著實搶眼。白荷花像寶蓮燈一樣,在我眼中熠熠生輝。有的並不害羞,花全部綻放開了,高傲地站在那兒;有的半開半合,從裡到外,一層一層地包裹著花蕊,它們似乎在小心翼翼地觀察著這個世界;還有的不願露面,還是個花骨朵兒,像一支直指蒼穹的畫筆,要給天空塗抹上鮮豔的色彩。荷葉圓圓的,彷彿小姑娘的裙子,它的顏色碧綠碧綠的,上面好像打過蠟一樣,光光滑滑,沒有毛刺。陽光下,荷葉上的小露珠晶瑩透亮,比小燈泡還亮堂,就像東海龍王的龍珠。

  我沿著曲折的小路繼續向前走,一路聆聽著歌唱家蟬先生的優美歌曲:“吱─吱……”遠遠的,又一大片綠色闖入我的眼簾,我驚歎道:“哇,一大片荷葉!”走近一瞧,成片的荷葉,你碰一下我,我擠一下你,好不熱鬧。十幾朵荷花像星星一樣,分佈在荷塘中。我不由地想起詩人楊萬里的名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微風一吹,荷花、荷葉輕輕地跳起了優美的華爾茲。水面波光粼粼,漂在水面上的荷葉隨著水波舒服地盪漾著,似小船,又似漂流瓶,荷花的倒影更是嬌嬌欲滴。

  荷花自古以來是文人墨客筆下的常客,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我愛荷花,不僅愛它的美,還愛它那純潔高貴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