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實用的化學說課稿模板合集7篇

化學說課稿

實用的化學說課稿模板合集7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優秀的說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化學說課稿7篇,歡迎大家分享。

化學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分析

  1、教材分析

  鋁的氧化物與氫氧化物位於蘇教版必修一專題3第一單元第二節,是屬於元素化合物知識的範疇。 它是高中學生學習的重要化學知識。在學習這部分內容時,使學生能初步積累一些對化合物的變化的規律性認識,可以為後面學習其他的元素打好基礎。

  2、目標分析

  在本節課中,課程標準要求:根據生產、生活中的應用例項或透過實驗探究,瞭解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質。所以,我確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氧化鋁、氫氧化鋁的兩性和相關性質。

  2、能分別寫出它們與強酸強鹼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與離子方程式。

  (2)過程與方法

  透過教師演示實驗,得出氧化鋁 氫氧化鋁的兩性

  透過自主探究活動,進一步瞭解探究活動的一般方法和過程,學習構建知識結構和原理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實驗探索,掌握氧化鋁和氫氧化鋁的製備方法,體驗實驗與探究的樂趣。

  3、教學重難點

  基於我對本節教材價值的認識和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我將教學重點確定為:氧化鋁和氫氧化鋁的兩性;難點是:對兩性氧化物的理解和化學方程式 。

  重難點的確立依據:因為學生第一次遇到具有兩性的化合物,較難理解和學懂,因此,我把氧化鋁和氫氧化鋁的兩性定為教學的重難點。

  二、學情分析

  在前面,學生已經學習了關於鹵素、鈉和鎂等有關元素化合物的知識,也學習了從鋁土礦中提取鋁的方法。但由於缺乏系統的元素理論,學生可能感覺元素化合物知識比較零散,較難學懂。而且,元素化合物的知識會相對比較枯燥,學生有可能沒興趣學習。所以,在學習本節內容時,需要用實驗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自主探究,動手做實驗,能夠較好的讓學生掌握本節課的知識,並加深對於本節知識的印象。

  三、教法和學法

  情景引入 實驗演示 小組討論 實驗探究 課堂小結 引入新課來結課

  四、教學過程

  1、氧化鋁

  (1)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我會透過投影兩組圖片,第一組是鋁土礦、氧化鋁粉末、氧化鋁製成的坩堝,第二組是紅寶石和藍寶石。並讓同學們歸納氧化鋁的物理性質。

  【設計意圖】:結合教材資料卡上出現的有關知識創設鋁的氧化物的情境,透過展示有關氧化鋁的圖片,引領學生進入學習的狀態,並透過圖片提供的資訊,歸納出氧化鋁的物理性質。

  (2)演示實驗 得出結論

  【教師活動】取兩支試管各加入少量氧化鋁粉末,後分別滴入適量的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觀察實驗現象。

  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得出氧化鋁具有兩性,是兩性氧化物的結論並給出兩性氧化物的定義。

  【設計意圖】:師生互動,探究新知。學生透過觀察和分析實驗現象,培養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和分析實驗現象的能力。

  2、氫氧化鋁

  (1)創設問題情景,引入新知識

  透過向偏鋁酸鈉水溶液中加入二氧化碳產生氫氧化鋁引出氫氧化鋁,進而透過觀察氫氧化鋁得出氫氧化鋁的物理性質。

  【設計意圖】透過製備氫氧化鋁的方法引出氫氧化鋁

  (2)提出問題 演示實驗

  【教師提問】氫氧化鋁是否也像氧化鋁那樣具有兩性呢?然後透過實驗驗證

  【教師演示】向兩隻氫氧化鋁的試管中分別加入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觀察實驗現象

  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得出氫氧化鋁具有兩性,是兩性氫氧化物的結論並給出兩性氫氧化物的定義。

  【設計意圖】透過類比、演示實驗的方法得出氫氧化鋁的兩性

  3、氫氧化鋁的製備

  (1)氫氧化鋁製備

  運用所給藥品,分小組討論製備氫氧化鋁的方案

  藥品 6mol/L 氫氧化鈉溶液 6mol/L 氨水溶液 2mol/L氯化鋁溶液

  並猜想不斷向氫氧化鋁溶液中通入氫氧化鈉的現象,進行實驗,驗證猜想。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能根據所學的知識設 計實驗方案的能力,即活學活用的能力,並培養他們歸納、總結的能力。

  4、歸納小結

  分別從氧化鋁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的兩性,氫氧化鋁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的兩性,及氫氧化鋁的兩種製備方法進行總結。

  5、創設新情景,引出下節課內容

  透過投影福州地鐵的圖片,提問同學們,地鐵的主要材料,進而引出下節課要學習的鋁及鋁合金,叫同學們做好預習

  【設計意圖】引出下節課所學內容,引起同學們的好奇心,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

化學說課稿 篇2

  我說課的課題是《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選自九年義務教育實驗教科書八年級第一單元課題二。

  本節說課共分八部分。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化學 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會做實驗,是學生獲得化學知識,應用化學原理的必不可少的途徑,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

  本節內容主要是實現《課程標準》中第一學段的教學目標。它是學習化學的初始階段,也是學好化學的基本功訓練階段。在學生剛剛學習了化學的發展史,瞭解了化學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作用後,安排本節課,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親自探究,透過自己的探究實踐體會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會成功的喜悅,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為今後的化學學習奠定了基礎,在整個化學的學習過程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第二部分:學情分析

  學生存在著一定的生活經驗,這些經驗是學習的基礎,但存在著侷限性。本節課的兩個探究實驗都有從學生的生活實際中提煉出來的,會給學生以新的感受和啟迪。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尋求新知的,再加上八年級學生樂於探索,大膽實踐的優點,為本節內容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知識基礎和情感基礎。

  第三部分: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分析,根據課程標準和學生特點,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位如下:

  知識與技能目標:1、能知道化學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嚴謹的科學態度、正確的實驗原理和操作方法是成功的關鍵;

  2、能遵守實驗規則,初步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

  3、能進行藥品的取用、加熱、洗滌等基本實驗操作。

  過程與方法目標:親身操作、體會操作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第四部分:教學重點與難點

  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確定本節:

  教學重點:藥品的取用、加熱、洗滌等基本操作的訓練,觀察能力的培養。

  教學難點:操作的規範性和觀察能力的培養。

  第五部分:教學模式

  本節採用的教學模式是:問題情境—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進行實驗—解釋與結論

  之所以採用這種教學模式,是因為它可以使學生親自經歷和體驗實驗的探究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並完成課程目標。

  第六部分:教學手段

  本節運用投影儀和下列實驗儀器及用品:蠟燭、火柴、燒杯、澄清石灰水

  這些教學手段的運用,直觀、形象、簡單、易於操作,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並理解本節課的知識內容。

  第七部分:教學流程

  分六個環節。

  環節1:前測補救

  ①什麼是化學?

  ②什麼是化學變化?

  這兩個問題設計的理由是:它可以檢查學生對前面知識的掌握情況,為本節課內容的學習掃清障礙;同時,透過學生的分析回答,教師指出:我們這節課就來研究一個你非常熟悉的化學變化,它是什麼呢?大家聽我講一個故事:從前某國有一位使者出使到另一國,面見國王,國王有意刁難使者,於是出了這樣一題:“我給你一塊硬幣,去給我買東西,並使買回的東西必須能充滿整個皇宮。”同學們,請發揮你的聰明才智,想一想買什麼東西才能滿足國王的要求,好使這位使者免遭殺身之禍呢?學生討論,但提出的方案都一一被否決,最後教師點題:這位聰明的使者想了一下後,馬上到集市買回了一根蠟燭和一盒火柴,並在皇宮點燃了蠟燭。小小的燭光充滿了整個皇宮,解決了皇帝的刁鑽難題。親愛的同學們,燭光給皇宮帶來了光明也給使者帶來了生的希望。今天我們就來探索“光明”——探索蠟燭燃燒。

  這樣,透過一個故事引入了新課,並使學生興趣高漲,有利於課程內容的學習。

  環節2、創設情境,提出猜想

  同學們的桌上有你熟悉的蠟燭,你注意觀察過它嗎?

  教師出示投影內容:探究一:蠟燭的外觀,包括顏色、狀態、形狀、硬度、氣味、溶解性、密度等;

  探究二:蠟燭的燃燒過程中,火焰各層的顏色是否相同,各層溫度高低如何進行實驗驗證?

  探究三:蠟燭燃燒的生成物是什麼?如何驗證?

  探究四:蠟燭熄滅前和熄滅後形成煙的顏色如何?熄滅後的煙能否被點燃呢?

  利用投影,出示問題,並持續實驗過程始終,保證實驗圓滿完成。

  問題提出後,教師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大膽猜測。這個問題情境的設定,因為它的熟悉,能夠吸引學生的有意注意,激發學生的興奮點,並使學生感覺到化學的生活化。

  環節3、驗證猜測,學生實驗

  第一步:知識準備,教師提出本節課用到的知識。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第二步:閱讀教材,明確實驗過程。

  在課前,學生有過預習,但鑑於學生的年齡特點,缺乏系統性,再讓學生閱讀教材,明確過程,使學生實驗時能做到心中有數,避免盲目。

  第三步:設計實驗報告。

  由於學生第一次設計實驗報告,教師指出設計重點。並提示可參照教材提示,也可增加或更改某些實驗觀察的內容。

  第四步:設計方案,學生實驗。

  教師明確要求:提示學生觀察時注意運用除味覺外的所有器官,儘可能從多角度對實驗進行觀察,注意觀察的順序和角度,做好記錄。然後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始實驗,重點完成探究二和三的實驗方案的確定。教師巡視,並參與到學生中,和學生一起活動,使學生感覺到老師也是他們中的一員,從而體現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理念。

  環節4、交流與合作

  組織學生將自己填寫的表格與同學進行交流,比較誰觀察到的現象多,誰的描述更細緻、更準確?並與同學交流進行觀察和描述的體驗。

  此環節的設計,體現並促進學生學會交流,學會合作。

  環節5、彙報實驗結果,得出結論,驗證猜測

  教師鼓勵學生大膽描述,鼓勵學生補充不足。

  透過實驗與分析,師生共同得出結論。解決投影中提出的問題。肯定優秀的設計方案。並透過探究三得出蠟燭的燃燒過程屬於化學變化,同時伴隨著物理變化,以鞏固上節課對物質變化的學習,體現知識的聯絡。

  環節6、知識回顧,總結提高

  教師鼓勵學生獨立對本節課的學習過程進行回顧,總結自己的收穫,然後全班交流。教師對學生的實驗進行評價,鼓勵優點,指出不足。

  透過觀察和學生總結,使學生感悟到學習化學時需要掌握以下要點:

  ① ①關注物質的性質,如顏色、狀態、氣味、硬度、熔點、沸點、密度以及如石蠟能否燃燒,其燃燒產物能否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等。

  ②關注物質的變化及變化時伴隨的一些現象,如放熱、發光、變色、生成氣體、產生沉澱等。

  ③關注物質的變化過程及現象,對物質在變化前、變化中及變化後的現象進行細緻的觀察和描述,並進行比較和分析,以得出可靠的結論。

  這一環節的設計是必不可少的,避免有些學生只是出於好奇心,課堂看熱鬧,無收穫的現象,使學生真正體會探究這一重要的學習手段。

  第八部分:板書設計

  我採用的是要點式板書,它簡明扼要,突出體現本節的知識與技能目標。

化學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鋁的重要化合物》是高中化學必修1第三章第二節的內容,主要包括了氧化鋁,氫氧化鋁,鋁鹽-明礬等內容。本節內容是在學習金屬鋁的化學性質,以及金屬鈉的重要化合物性質的基礎上,對金屬其化合物的性質和應用進行較為深入、系統地學習。它側重於使學生理解怎樣去學習金屬元素和其化合物的性質和變化,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到元素和其化合物的應用價值,為學生形成化學概念和理解化學理論提供了豐富的感性素材,也是化學概念和理論的用武之地,為以後的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學習打下基礎;

  【過渡】接下來說一說我所面對的學生。

  二、說學情

  學生在前面學生已學習了鋁的化學性質,鈉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學生在頭腦中已經初步形成了一套學習元素化合物性質的模式,這為本節課學習鋁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奠定了基礎。但兩性化合物這個概念學生並沒有接觸過,要想使學生理解並掌握這個概念,就需要利用好化學學科的典型手段——實驗。教材中對鋁的化合物性質的探究,尤其是對氫氧化鋁兩性的探究,是這一塊內容的重點,在學生以後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經常會遇到,要充分利用起來,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對以後的學習也會有很好的鋪墊作用。

  【過渡】結合對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三、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能說出氧化鋁的主要物理性質;(2)學會實驗室製取氫氧化鋁的方法及Al3+的鑑定方法(3)理解兩性氧化物和兩性氫氧化物的概念,掌握Al2O3和Al(OH)3的分別與HCl和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和離子方程式。(4)知道鋁的氧化物和氫氧化物的用途,知道明礬的相關性質。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透過設計實驗來判斷兩性化合物並驗證其性質,學會科學的實驗方法,正確的實驗操作,合理的實驗設計和分析,提高學生綜合運用實驗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以實際問題的解決來設計實驗,體會透過實驗發現物質性質的過程;分析鋁的化合物之間的轉化關係,學會辯證的認識事物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以及教學目標的確立我將本節課的重難點確定如下:

  【重點】

  氧化鋁和氫氧化鋁的兩性性質,Al(OH)3的製備

  【難點】

  Al(OH)3的製備,兩性氧化物和兩性氫氧化物概念的形成。

  【過渡】根據新課標倡導的學生觀及教師觀,為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以及教師教學的主導地位我將本節課的教育教學方法做了如下設計:

  五、說教學方法

  本節課採用多媒體展示內容與先前學習的知識形成衝突認知衝突進行匯入,以實驗探究法為主線,結合使用隨堂實驗、多媒體展示、啟發法、比較、歸納分析、交流討論等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根據新課程改革理念的要求,在學習中要使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強化科學探究的過程,強化科學探究的意識;在教學中要開展“以實驗為基礎的多種探究活動”,使學生在探究中獲得知識、體驗;在探究中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在探究中學會做人,學會合作,學會做事。

  本節課透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利用已學習的鋁的化學性質,來動手實驗獲得氧化鋁兩性的知識。透過生活例項的引入,學生相互討論、自主探究、動手實驗來完成氫氧化鋁的製備,並獲取氫氧化鋁的兩性知識。充分利用了以實驗為基礎的多種探究活動來完成學習目標,達到了教學目標要求。

  【過渡】接下來重點談談我的教學過程設計。

  六、說教學過程

  教與學是有機結合而又對立統一的,良好的設想,必須透過教學實踐來實現,因此我設計瞭如下的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匯入新課

  首先是匯入環節,在此環節中我準備用創設情境法進行匯入。在課程開始前透過多媒體展示各種鋁製產品的圖片。這與學生已學過鋁的性質很活潑形成了認知衝突,引發學生思考活潑的鋁,怎麼可以應有的這麼廣泛,激發對鋁的重要化合物性質的探討,開啟了課堂教學。

  第二環節:新課教學

  接下來進入新課教學環節。此環節我將並應用已學的鋁的化學性質的方法,藉助實物、學生動手實驗的方法進行教教學,同時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參與新知的建構。

  1.實操結合,形成概念。

  在這一環節中,透過觀察氧化鋁粉末實物,來認識氧化鋁的物理性質。再透過結合匯入時應用的圖片,引發學生思考哪些物質可以腐蝕這些產品。學生已有的鋁性質的知識,進行動手實驗,獲得氧化鋁兩性的新知識。

  2.實驗探究,深化概念。

  教師出示生活實物胃舒平,引發學生製備胃舒平的主要成分氫氧化鋁,開啟氫氧化鋁知識的學習。

  接著讓學生圍繞著氫氧化鋁的製備進行討論,學生得出有兩種方法都可以得到氫氧化鋁,(1)用Al2(SO4)3溶液和NaOH溶液來製備。(2)用Al2(SO4)3溶液和氨水來製備。學生進行實驗,並根據實驗,得出氫氧化鋁的製備方法。

  在製備的過程中,學生們發現氫氧化鋁可以溶解強氧化鈉得新知,學生透過用氧化鋁性質學習的方式來進行實驗驗證,獲取氫氧化鋁兩性的知識。最後教師總結,並補充氫氧化物的又一化學性質-不穩定性。

  透過氧化鋁和氫氧化鋁,學生已經具有獨立學習的能力,所以在鋁鹽知識的學習中,教師知識透過新聞例項引入明礬,學生自主學習的到鋁鹽的化學性質。

  這一環節的設計中主要是使用了層層逼進進行探,學生的自主學習發揮到淋漓盡致。為學生形成化學概念和理解化學理論提供了豐富的感性素材,加深了學生理解和掌握金屬及其化合物性質的知識。

  第三環節: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在鋁的重要化合物知識學完後為學生呈現兩個題,鞏固所學知識,並提升他們的綜合運用能力:1.可溶性鋁鹽與NaOH溶液互滴時,其現象有何不同?你能否畫出生成的沉澱與滴加溶液間量的影象關係並寫出相關的離子方程式?若是偏鋁酸鹽溶液和鹽酸互滴時現象又會如何呢?

  2. 請完成下列鋁及其化合物之間的相互轉化關係圖,並寫出上述轉化圖中的反應化學方程式,是離子反應的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組織學生進行課堂練習,對本節內容加以鞏固延伸。

  第四環節:小結作業

  1.課堂小結

  採取學生先小結,老師後總結的方式,目的在於:1、訓練學生概括總結的思維能力2、實施以主動建構為基礎的精簡教學策略,以圖表的方式直觀讓學生清楚本節的內容要點,及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絡,使學生知識系統化,網路化。

  2.佈置作業:

  為了體現素質教育的理念,本節課的課後作業預留了必做題及選做題的方式。

  七、說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本著簡潔、直觀、清晰的原則,採用的是綱領式的板書,這就是我的板書設計。

化學說課稿 篇4

  尊重的各位領導,老師們,大家好。我來自於泉巨永初中,我說課的標題是九年化學人教版第三單位《水的淨化》,我將從說教材、說教學要領、說學法引導、說教學流程,教學反思,計劃理念幾個方面談談我對本節課的教學計劃。

  一、說教材

  《水的淨化》是9年級化學第三單位課題3的內容,這個課題在曩昔的老教材中是沒有分外涉及的,云云擺設也是為了切合新課程與門生生活貼近,強調可連續生長的目的。此中強調了一個初中的根本實行操縱——過濾,也提及了蒸餾裝置的組裝與實行。

  課文分三部門:

  第一部門:解說天然界水的漫衍以及自來水廠淨水歷程;

  第二部門:透過實行探究教學過濾的操縱步調與細緻事變

  第三部分:硬水與軟水的區別以及如何將硬水變軟的方法(蒸餾)。

  鑑於我對教材的理解,確立如下教學目標: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瞭解純水與自然水,硬水與軟水的區別;認識吸附,沉澱,過濾與蒸餾等淨化水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會做過濾的實驗。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認識到水資源的寶貴,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

  目標重點:硬水與軟水的區別,過濾與蒸餾等淨化水的方法

  目標難點:吸附和過濾等的操作技巧。

  有了教學目標作綱領,還要有好的教學方法,它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於是我採用瞭如下的教學方法。

  三、說教學方法

  透過課件演示,討論總結,結合實驗來完成本節課的教學實踐。

  四、說教學流程

  (一)教學引入

  1、從生活情景入手

  2、汙水、純淨水、湖水、自來水的區別

  3、講解自來水廠的淨水過程。

  (二)淨水的方法

  1,除不溶性雜質的方法

  1)、靜置沉澱

  2)、吸附沉澱

  3)、過濾

  實驗探究:

  1)除可溶性雜質的方法

  2)如何區別硬水與軟水

  3)演示實驗---蒸餾

  (三)練習鞏固

  想一想:有一種含有碎菜葉、碎塑膠薄膜、泥沙、氯化鈉(可溶),還具有一定臭味的生活汙水(生活汙水的成分十分複雜,此處為了便於討論,已將其成分作了“簡化”),將其經去渣、去臭處理後可轉化為廁所的清洗用水。問:

  (l)採取何種操作,可除去汙水中的碎菜葉、碎塑膠薄膜及泥沙?

  (2)用什麼物質,可除去汙水的臭味?

  說一說:某山區在梅雨季節會出現山洪暴發,給山區人民的生活用水帶來困難,請你運用已有的化學知識和必備的化學藥品,幫助山區人民設計一個合理的方案,以獲得清潔衛生的飲用水。

  (四)課後作業

  獨立完成本課後習題

  (五)課後動手

  自己動手製作一個簡易淨水器。

  五、教學反思:

  透過本節課教學的設計,我深刻體會到了“生活是最好的素材”這一藝術創作的理念,並把它運用到了化學課堂設計中,引導學生從生活入手,理性地分析生活,研究生活,得到經驗,獲得真知,然後將得到的東西再靈活地運用到生活中去,展現了科學研究與發現的真實過程,實現了“從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這一要求。

  本節課由於實行探究的內容較多、討論整理的關鍵偏多,以是課堂節拍的調控必要深入思索,必要老師在課堂上機動地處置處罰和掌握,以便順遂完成教學使命。

  六、教學理念:

  本節課為門生落實了技能目的,強化了歷程與方法,點撥了情緒態度與代價觀,以是本節課表現瞭如許幾個教學理念:

  ⑴本節課內容比例多,化繁為簡,建立了新的教學體系。

  ⑵新課標的三維目的只有先輩的教學理念才氣支援,本節課便是對這種理念的不停探索。

  (3)強調科學探究的科學性,體驗探究的快樂、提倡門生自主互助的學習方法。

  以上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請列位嚮導老師賜與品評指正,謝謝。

化學說課稿 篇5

  教材分析和教材處理;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空氣 氧是初中化學重點內容之一,也是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的一個新課,它對以後學習化學知識和學習化學的興趣,有著重要的影響。氧氣的實驗室製法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到的化學知識,講好這部分知識,對今後學習化學知識有著重要意義,對於學習化學基礎知識的重要性質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1、 教學目的

  知識目的:掌握實驗室製氧氣的藥品、反應原理、儀器裝置、收集方法、驗滿、檢驗及操作注意事項。瞭解工業製取氧氣的方法和原理。瞭解催化劑、催化作用的概念。理解分解反應的概念及應用。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空氣 氧是初中化學重點內容之一,也是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的一個新課,它對以後學習化學知識和學習化學的興趣,有著重要的影響。氧氣的實驗室製法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到的化學知識,講好這部分知識,對今後學習化學知識有著重要意義,對於學習化學基礎知識的重要性質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1、 教學目的

  知識目的:掌握實驗室製氧氣的藥品、反應原理、儀器裝置、收集方法、驗滿、檢驗及操作注意事項。瞭解工業製取氧氣的方法和原理。瞭解催化劑、催化作用的概念。理解分解反應的概念及應用。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透過閱讀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歸納總結問題能力。

  德育目標:透過氧氣的製法的性質,對學生進行量變能引起質變的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激性,使學生樂學、好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 重點和難點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氧氣的實驗室製法。

  教學難點:對催化劑、催化作用的理解。

  二、教學方法和手段

  教學目標的達成,需要優選一定的教學方法,本著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的原則。本節課採用了複習、歸納、閱讀、講解、討論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多種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提高學生的素質。

  教學手段:本節課設計投影機輔助教學,利用有利的條件使學生充滿樂趣,並且把知識具體化、形象化,這樣既體現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又突破教學難點。

  二、教學程式

  1、新課匯入:

  空氣中按體積計算氧氣佔21%,工業上就是利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自然資源——空氣製取氧氣的。那麼醫院用的氧氣是不是利用空氣製取的呢?如果不是化學實驗室裡是怎麼樣把氧氣製取出來的呢?又是怎麼樣收集的呢?設定這些問題是為同學們創造探索問題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性趣。這樣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汾當中被老師帶入了新課的教學內容。

  2、新課講解:

  為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他們自我獲取知識的能力。安排學生閱讀課體第17頁,氧氣的工業製法。來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透過閱讀,培養學生的閱讀歸納、概括、總結問題的能力。

  透過實驗氯酸鉀加熱製取氧氣的速度,說明製取氧氣的速度慢,時間太長。加熱二氧化錳又說明受熱不產生氧氣,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就可以在較短的時間裡製取氧氣。而且二氧化錳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後都沒有改變,說明了二氧化錳的作用。匯出了二氧化錳是催化劑這一重要的概念。讓同學們總結回答。這樣增加了對綜合知識的的應用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透過氧氣製法的演示實驗,使學生掌握了在今後的學習中我們便能靈活運用這一知識來製取一些氣體,並運用這些知識在科學生產中的重要意義。向學生簡單扼要的介紹氧氣的應用,使學生知道一些氧氣的化學知識,並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加深了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建設家園的教育。

  3、歸納總結: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要給學生充分表現自已的機會。因此在本節課前及課程教學完成之後,讓學生自已來歸納總結本節課所學習的內容。

  4、反饋練習:

  為了解教學目標是否達成,設計了一些富有啟發性的習題。而且變化比較靈活,來激發學生的性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

  5、板書設計:

  一個好的板書,可以使人一目瞭然,清晰易懂。因此,本課我採用了知識網路式板書,使學生形成自已的知識體系,使學生掌握知識更加系統。

化學說課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金屬的化學性質是新課標教材(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一節內容。全章以及在整個中學化學課程中的地位:本章開始學生初步、系統地接觸元素化合物知識,內容在化學實驗基本方法和化學物質及其變化之後。在本節中,學生初步嘗試從實驗操作和實驗現象去探索(金屬)物質化學性質;從基本原理去深化對這些性質的理解,這種學習方式的過程和方法一經掌握後,可以駕輕就熟地學習後一章非金屬及其化合物的內容。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結構與內容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徵,我制定茹下教學目標:

  A、認知目標:認識金屬的化學性質和金屬的活動性順序,並且能用金屬活動順序解釋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

  B、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團體協作的能力。

  c、情感和價值態度目標: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勤于思考、嚴謹求實、勇於創新和實踐的科學精神,培養學生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保持和增強對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學習化學的興趣。

  三、重點和難點:

  A、教學重點和難點透過實驗探究認識金屬活動性順序是本課題的重點。

  B、運用金屬活動性順序對置換反應作出判斷是本節課的難點。

  四、教法和學法:

  A、本章主張自主學習為重,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B、本課題是比較系統地認識一類物質及其變化規律的開始,形成一個良好的思維習慣是本節課學法指導的關鍵,對金屬的化學性質,引導學生進行有目的的思維,觀察實驗現象,學會如何對比觀察、描述實驗現象,並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得出實驗結論。

  五、教學手段及評價方式:實物呈現,實驗探究,多媒體輔助教學;側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參與意識,合作精神,思路的綜合評價。

  六、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堂:

  以生活中的事例“黃銅(銅鋅合金),與黃金的外觀很相似,常被不法商販用來冒充黃金牟取暴利,我們可用什麼辦法來鑑別它們呢?”引入,同學們能夠想到的多數是利用其物理性質,告訴同學們除物理性質以外還可以利用它們的化學性質,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望。列舉在生活中瞭解到的金屬的反應,比如鐵的生鏽,銅綠的產生,鐵質菜刀為什麼表面是黑色而刀口是銀白色等,激發學生學習本節課的學習興趣。

  (二)複習舊知:

  初中已經接觸到一些金屬,這裡複習金屬的物理性質,讓學生認識金屬的通性;複習和金屬相關的化學性質,並分類歸納:鐵可以和氧氣反應,活潑的金屬可以和酸、鹽發生置換反應等。最後總結性思考這些反應中金屬原子的失電子情況,引出性質和結構的相互關係。

  (三)提出問題:

  在學習金屬跟氧氣的反應時,採取“回顧—引導—自學—討論—得出結論”的教學模式。鐵可以和非金屬單質氧氣反應,那麼其他的金屬呢?從金、鐵、鎂和氧氣的反應看,難易程度是不一樣的。可以讓學生去思考:更多的金屬呢?水到渠成的提出典型金屬鈉、鋁分別和氧氣反應的情況。

  (四)師生互動,邊講邊實驗,探究鈉的相關性質。

  展示鈉的存放,取用和切割,從中讓學生領悟鈉的物理性質;從切割後截面的顏色變化讓學生體會過程中的化學變化,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並考,去認識鈉的化學性質活潑,並根據化合價自己去嘗試書寫反應方程式。為了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強化學生主體的理念,接下來讓學生去思考鈉燃燒的情況怎樣,讓學生自己去取用,切割鈉,提供必要的儀器讓學生去加熱鈉,使之燃燒,觀察現象,比較性的提出問題,引出鈉的燃燒反應。從產物的顏色認識到這是不同於氧化鈉的新的物質,此時引導學生從化合價的角度初步認識過氧化鈉。

  (五)比較著做實驗,認識鋁和氧氣的反應。

  從鈉的反應和鎂、鋁表面有氧化膜的層次,讓兩位學生比較著做實驗,觀察鋁在打磨掉氧化膜前後兩種情況下加熱融化後的現象,讓學生自發思考為什麼現象會一樣?認識到反應的發生,體會到緻密的氧化膜的保護作用。讓學生在認真閱讀教材的基礎上開放性的思考對鋁的氧化膜的認識,可以作為課外的作業讓學生進一步的拓展,提高學生能動的學習和收集材料並加工整理的能力。

  (六)總結課堂:

  總結性的讓同學們先講講這節課我們所學的知識點,讓後教師歸納一下。在以佈置一些針對性的作業結束課堂。

化學說課稿 篇7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氯氣的性質》,下面我將從三個方面 來闡述我對本節課的教學。

  一、本節內容在教材中的位置與作用

  本節課位於蘇教版必修1專題2、第1單元的內容。本專題以寶貴的自然資源------海水為研究物件,引出如何從海水中提取重要的化學物質,探究典型物質的性質和應用。《氯氣的性質》是學生進入高中階段第一次接觸到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質的知識,是初中化學知識的延續,同時又為後面鈉、鎂、鋁、鐵、銅等知識的學習奠定了基礎,並提供了方法和思路。

  二、新課程標準對本節內容的要求

  根據新課程標準,教學內容及學生的認知特點,本節課應該達到如下的學習目標。

  1、瞭解氯氣的主要性質,認識氯氣的用途。知道人們研究和認識化學物質的主要途徑是實驗法。透過實驗探究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2、《氯氣的性質》在整個高中化學化學教學中具有核心的地位,本節課的重點是氯氣的化學性質。難點是如何透過實驗探究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根據本節課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又由於學生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學生自己去探索發現,因此這節課我採用以實驗探究為主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透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讓學生歸納總結氯氣的性質。

  三、教學思路和過程

  為了有效的完成學習目標,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我主要按以下幾個環節展開。

  1、巧妙的利用一些資料和現實生活中氯氣的洩露,讓學生從中提取有用資訊,歸納總結氯氣的物理性質,氯氣有毒,一定要強調聞有毒氣體的方法,儘量避免對學生的健康造成危害,有意增加化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絡,使學生產生親近感,有效地降低了學習的難度,較好的體現了一種人文關懷。

  2、理科課堂就是讓學生自己去見證奇蹟的課堂,由於氯氣有毒,我們化學組經過討論不再用集氣瓶收集氯氣,而改用礦泉水瓶,口小密封性又好,儘可能減少氯氣對環境的汙染。向裝有氯氣的礦泉水瓶中加水,,奇蹟出現了,水變成了黃綠色,瓶子變癟了,引導學生分析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加深學生對氯氣溶解性的認識,又為下一節課氯水性質的探究提供藥品。

  學生畫出氯原子的結構示意圖,並推測化學性質。

  (1)、因為氯氣有毒,同時又避免學習方法單一, 因此有關氯氣化學性質的學習,我使用演示實驗和播放錄影資料兩種方法。教師先演示兩個實驗:鈉在氯氣中的燃燒、氫氣在氯氣中的燃燒,學生觀察現象,書寫相關的化學方程式,

  播放三段影片: 銅在氯氣中的燃燒、鐵在氯氣中的燃燒、氫氣與氯氣在光照條件下的爆炸

  學生思考:

  ①、氯氣與變價金屬鐵反應時,生成高價鹽還是低價鹽?對比初中鐵與鹽酸反應,鐵元素化合價的變化,加深學生對氯氣這一化學性質的理解。

  2、燃燒是否一定要有氧氣參加?

  3、關於習題設計,我根據學生導學案的完成情況和教學重點,設計針對性的練習,以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記憶和應用。

  4、小結主要透過提問的方式進行,為什麼氯氣的性質很活潑?氯氣有哪些性質?調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歸納總結能力。

  說課到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