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念奴嬌赤壁懷古》說課稿(精選5篇)

《念奴嬌赤壁懷古》說課稿

《念奴嬌赤壁懷古》說課稿(精選5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說課稿(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念奴嬌赤壁懷古》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本課選自“外研版”中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國家規劃新教材中職語文教材的拓展模組古典詩文誦讀 “詩詞四首”的第四首。拓展模組中的兩首宋詞雖都抒發傷感之情,卻風格迥異。《一剪梅》深情纏綿,《念奴嬌·赤壁懷古》恢弘雄放,兩詞分別代表宋詞婉約與豪放的較高成就,學生可在對比中加深對宋詞的感性認識。

  《念奴嬌·赤壁懷古》描述了詞人被貶黃州遊“赤壁”時所見、所聞、所感,詞人懷古傷己,並不消極悲觀,凸顯身處逆境卻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這尤其值得自信心不強、有畏難情緒的職高生借鑑。

  “外研版”教材的基礎模組和拓展模組共有七首宋詞,呈層進式編排,“古典詩文誦讀”單元強調誦讀,學生學習本課,要反覆誦讀感悟,與《一剪梅》比較不同,領悟蘇軾這首詞的風格特點,提升閱讀賞析能力。

  二、學情分析

  授課物件是國際商務專業二年級2班學生。

  學生特點:活力四射、思維敏捷、樂於表現、交際能力強。

  專業學情:國際商務專業的學習以英語和HND課程為主,專業課的學習中,學生養成了小組合作學習能力。因此,本課採用組內合作、組間互動的學習形式,實現學生自主建構知識體系的學習效果。

  學科學情:學生在“外研版”基礎模組中學習了12首古詩詞,具備了詩詞知識和誦讀基礎,閱讀賞析能力有所提高,但拓展模組對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幫助學生在誦讀分析的基礎上準確把握詩詞意象,透過分析語言、意象、人物、情境,走入詩人感情世界,獲得精神的感染和啟迪。

  三、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意象內涵,鑑賞用詞精妙,透過對比歸納豪放詞特點。

  2.能力目標:透過分析詩詞意象、語言特色,把握詞人內心情感的能力。

  3.情感目標:理解詞人複雜的情感,學習詞人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

  4.教學重點:理解意象內涵,鑑賞用詞精妙,理解詞人懷古時的複雜情感,透過對比歸納豪放詞一些特點。

  5.教學難點:透過分析詩詞意象、語言特色,把握詞人內心情感。

  四、教法、學法、教具準備

  教法:指導閱讀法、情境教學法、懸念法。

  學法:誦讀品味法,小組合作學習法。

  教具準備:PPT,MP3,相關圖片、影片、文字資料,可聯網多媒體教室。

  五、教學過程

  本課教學一課時,分為課前準備和課堂教學兩部分。

  第一部分: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制定朗讀評價標準和小組學習評價表,佈置、檢查個人預習作業,把學生異質分為4組,佈置小組預習任務,檢查並指導各組整合資料。

  學生準備有三:上傳個人預習作業;各組完成錄音評價任務;各組按要求蒐集整理資料,做PPT,準備課堂3分鐘發言。

  預習為課堂小組探究性學習準備資料,鍛鍊合作能力、蒐集整合資訊能力和評價能力

  第二部分:課堂教學

  環節一:情境匯入(3分鐘)

  播放全班最優朗讀錄音,展示小組學習評價表。學生聽錄音,感受韻律,進入課堂學習;瞭解各組預習情況,激發學習興趣。

  環節二:感知設疑(3分鐘)

  首先,學生回憶並列出《一剪梅》的意象。之後,學生默讀並找出《念奴嬌赤壁懷古》的意象,描述其畫面。老師提出懸念:相比《一剪梅》意象的婉約,《念奴嬌赤壁懷古》豪放意象的背後會是怎樣的感情?

  對比兩詞意象不同,關注意象背後隱藏的感情,實現由“文”到“情”的過渡;設疑貫穿課堂,提高學習興趣。

  環節三:品讀解疑(25分鐘)

  1.赤壁之景

  首先,小組朗讀上闕,體會赤壁之景。之後,分析意象和語言,主要提出四個問題。其一,江水是什么樣子?詞人為什么寫江水?其二,可否將“人道是”改為“曾經是”?其三,可否改為“亂石向空,驚濤擊岸,堆起千堆雪”?為什么?其四,上闕中的意象共同體現出赤壁什么特點?最後,男生朗讀,讀出赤壁氣勢。

  分析上闋,體會意象特點,理解作者用詞的豪放大氣與準確生動。明確豪放詞意象的整體特點,提高學生的對豪放詞的感性認識。

  2.懷古之情

  首先,齊讀下闕,感受詞人情感。之後,分析豪放意象背後詞人複雜的情感,主要提出五個問題。問題一,周瑜是誰?問題二,詞中周瑜是什么樣子?問題三,作者實際情況如何?問題四, “笑”詞人什么?問題五,寄託詞人哪些情感?最後,全班齊讀下闕,體會詞人複雜的情感。

  品讀下闋,走入詞人內心世界;對比周瑜和蘇軾的人生際遇,理解蘇軾當時處境和複雜心態,從而培養學生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3.對比朗讀

  請課前全班朗讀最優者配樂朗讀,其他組各派一名代表配樂朗讀。得分記入小組成績。各組按朗讀標準評價,並進行點評。

  透過再次誦讀,學生更好地表達出對本詞的理解;同學的點評,可以檢測學生對本文的理解程度。

  環節四:歸納破疑(5分鐘)

  比較《一剪梅》和《念奴嬌赤壁懷古》兩首詞,引導學生從意象、意境、情感、題材等方面比較,歸納填表。透過比較兩詞不同,初步瞭解兩詞派的一些特點。

  環節五:拓展閱讀(4分鐘)

  同學展示整合資料:蘇軾豪放詞作品《定風波》《江城子密州出獵》。透過拓展閱讀,深入理解蘇軾豪放詞題材廣的特點。

  環節六:課後作業(1分鐘)

  比較學習:秦觀的《鵲橋仙》和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利用工具書理解詞中的內涵,感受其中的婉約之美和豪放之氣。以小組作業形式上交。進一步理解兩個詞派的風格特點。

  《念奴嬌赤壁懷古》說課稿2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職高語文基礎模組第五單元第15課的詞曲四首之《念奴嬌赤壁懷古》。下面我從教材分析、學情介紹、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五個部分來進行說明。請指教!

  一、教材分析

  (一)單元教學目標

  本單元編選的是二位唐朝詩人和四首著名詞曲作品,要把誦讀放在首位,並將誦讀貫穿於單元教學的整個過程。

  李白詩歌的豪邁奔放、清新飄逸之浪漫主義手法與杜甫詩歌的沉鬱頓挫、淺近平易之現實主義風格的比照。

  蘇軾的詠史、懷古、抒情,成就慷慨奔放的豪放(派)代表,李清照的婉轉悱惻、唯美愁思當推婉約(派)的典範,

  辛棄疾詞的豐厚深奧,表達了不願隨波逐流的美好品格,蘊含著婉約的基調;馬致遠劇作的短小精悍,突出了借古諷今、笑看功名的嘆世主題,抒發著豪放的曲調。

  教材編者可謂用心良苦,編選六人各富代表性的詞曲來學習,透過比較,使學生了解完全不同的語言風格,進一步體會兩位詩人,兩位詞人和一位曲作者的創作風格。

  透過誦讀古詩詞曲,增加語言積累,陶冶情操,提高文化品位。掌握誦讀技巧,理解古詩詞曲的語句和主題。並在學生理解古詩詞曲的內容後,教給鑑賞詞的方法。透過鑑賞,體味詞曲中表達的情感,分析作者是如何傳情達意的,進一步瞭解古詩詞曲的特點和寫法(情景交融、點染、白描、疊字等),讓學生在學習後對古詩詞曲的鑑賞建立一個初步的感性的理解。

  (二)課文特點及在單元中的地位

  《念奴嬌赤壁懷古》既是蘇軾的代表作,又是豪放派詞的主要代表作之一。這是一首懷古詞作,借詠史抒發對建功立業的景仰和壯志難酬的憤懣,胸襟豪放開闊。從章法上說,詞的上片大多側重寫景、敘事,下片側重抒情。透過對本詞的學習,有利於學生學習豪放派風格的文學作品以及以後進行詩歌鑑賞的訓練。

  《教學大綱》要求“培養學生初步鑑賞文學作品的能力,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啟迪”。

  根據以上教材特點和新課標理念,確立教學目標如下:瞭解蘇軾和豪放詞的藝術特點;透過朗讀、背誦,把握作品的意境;透過學習,認識豪放派的藝術風格;體會詞人在作品中表達的思想感情,梳理積極的人生觀,保持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點為:詞作中名句的積累。體會詞人在作品中表達的思想感情和豪放派的藝術風格。

  教學難點為:引導學生從誦讀入手,在主讀懂的基礎上,背誦該詞。同時反覆誦讀,理解作內容,品位、感悟豪放派詞的風格特點。理解“人生如夢”。

  二、學情介紹

  本課的教學物件是高一年級學生,學生對蘇軾的詩文……

  三、教學方法

  本課的教學指導思想是以教師為指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誦讀—鑑賞—討論為主線,培養學生的詩詞鑑賞能力。對此,針對教學重點主要採用了誦讀法、分析法、討論法,針對教學難點主要採用合作探討式教學法,而對於誦讀部分則採用想像法。

  四、學習方法

  賞析是詩詞學習的能力指點,比較是詩詞學習的遷移提升,而誦讀則是詩詞學習的核心環節,在課堂上安排以下三個步驟的學法引導。

  1、運用誦讀法,感受詞的語言和意境。

  2、運用分析法,掌握詞風特點。

  3、運用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理解作者的“人生如夢”。

  五、教學過程

  匯入:古之文人雅士,每當登高望遠,必有所觸動;每臨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懷。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臨洞庭湖憂蒼生,歐陽修遊滁州而醉山水。他們心為山動,情為水發,錦文華章噴薄而出,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篇章,由此形成了中國詩詞王國裡的一朵奇葩——懷古詩詞。宋代文人蘇東坡來到歷經滄桑的赤壁古戰場,同樣情難自已,醉書一曲《念奴嬌赤壁懷古》,讓世人傳唱。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詞,感悟東坡豪放的詞風。

  (一)泛讀,瞭解背景

  學生自由朗讀,揣摩作者的情感。(以電視劇《三國演義》主題曲為背景音樂)

  請學生自由談論對蘇軾的生平情況及對其的認識和看法。然後老師總結,歸納重點,並介紹本首詞的創作背景:蘇軾二十歲中進士,力圖有所作為。但他的政治思想比較保守,宋神宗時,王安石當政,行新法,他極力反對,寫詩諷刺。於是有人蒐集蘇軾對新政不滿的詩句,彈劾蘇軾,致其入獄。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獄——“烏臺詩案”。蘇軾被捕入獄,歷時五個月,後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本詞就是作者在此時寫就的。

  (二)、朗讀,感受意象

  播放名家朗誦,想像滾滾長江的畫面,讓學生初步感受本詩雄奇壯闊、氣勢非凡的意象。

  正音,集體朗讀。並思考:題為“赤壁懷古”,本詞描繪了赤壁哪些景觀,這些景物有何特點?思考為什麼不寫長江平靜之景?

  提示:大江、故壘、亂石、驚濤、千堆雪。作者抓住了懸崖、陡壁、怒濤、波浪這些可視性極強、變化宏大的形象,大刀闊斧,橫畫縱抹,描繪了一幅奇險雄偉的畫面。基調:豪邁、奔放

  (三)、研讀,探究情感

  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再次有感情的誦讀全詞。然後自由討論如下問題:

  1、對活動在這裡的英雄人物,作者具有怎樣的情感?

  提示:大江滔滔,猶如歷史長河,英雄人物的業績,被淘洗變淡。這些英雄人物現在又在何方呢?不盡的懷念從中可見。

  2、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錦繡河山必然產生、哺育和吸引無數的英雄人物,而三國時期正是英雄輩出的時代,在諸多的英雄人物中,作者為何要選擇周瑜作為詠誦的`物件?思考把周瑜換成孫權或諸葛亮好不好?理解寫周瑜形象的作用,體會用典的貼切。

  提示:雖然三國時期是英雄輩出的年代,但只有周瑜符合作者的審美要求:婚姻美滿、英俊瀟灑、少年得志、功成名就,於是作者選取了周瑜的三個方面“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便把一個叱吒風雲的儒將風采寫得形象生動。在周瑜身上寄託著作者的人生理想,同時也引發自己未能建功立業的感傷。東坡當年47歲,不但無建樹,反而待罪黃州。懷古思今,對比反差強烈,因而感慨萬千。

  3、在下闋中作者抒發了怎樣的人生感慨?“人生如夢”的感嘆是否消極?與前面的壯闊之景和英雄周瑜是否協調?

  提示:對周瑜的追述表現的是一種理想,而落泊失意是一種現實,這反映了作者理想與現實的矛盾。灑酒入江,以酒祭月,是希望萬古愁懷隨江而去。感慨和動作中現出一種超脫與曠達。(可結合蘇軾的生平思想及創作背景來分析)

  (四)、選讀,遷移知識

  比較賞析杜牧的《赤壁》,思考問題:

  1、詩篇開頭借什麼來興起對前朝人物和事蹟的慨嘆,引起了“思古之幽情”?這樣寫的作用是什麼?

  2、詩中的“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一句用的表現手法是什麼?“東風”一詞的深層寓意是什麼?

  3、後兩句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根據上述所學及自己的瞭解,學生自由發言,歸納總結懷古詩詞特點

  (五)、熟讀,達到背誦

  抽查背誦,總結全詞。這首詞融寫景、懷古、抒情為一體,從描繪古戰場的雄奇景色入手,贊一代儒將周瑜的豐功偉績,抒發作者個人的貶謫失意、功業無成的感慨,豪邁奔放,一瀉千里。在對赤壁景物的描寫上和對周瑜形象的塑造上都體現了豪壯的情調。用烘托和映襯的手法抒發了自己的感慨。結尾處“人生如夢”的感慨是作者迅速從惆悵失意中排解出來,表達蘇軾特有的曠達灑脫情懷。

  五、說板書設計——展示個性特徵

  板書設計要體現“四性”:一是程式性,展示教學流程或思維流程;二是概括性,體現對主要教學內容的概括;三是指導性,就是對學生的思維有啟發作用;四是藝術性,看起來賞心悅目。

  上闋:(寫景)(懷古)

  所見:大江、故壘所想:千古風流人物

  亂石、驚濤一時多少豪傑

  下闋:(懷古)(傷今)

  所憶:(周郎)雄姿英發所慨:多情善感

  風流瀟灑早生華髮

  才華橫溢人生如夢

  佈置作業:

  1、誦讀《念奴嬌赤壁懷古》,並預習《一剪梅》,試從語言色彩、意象選擇、意境特點等角度作簡要歸納兩首詞的不同之處。

  2、背誦課文《念奴嬌赤壁懷古》。

  《念奴嬌赤壁懷古》說課稿3

  一、根據大綱要求和課文內容,定下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難點。

  大綱要求:透過對文學作品的閱讀,使學生具備一定的文學鑑賞能力,提高審美趣味,豐富個人感情世界,增進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

  本文是作者中年因烏臺詩案貶官黃州時所作。在此期間,他寫下了四篇有名的文章:前、後赤壁賦、記承天寺夜遊及本文赤壁懷古。

  本詞上片描繪眼前壯麗的長江景色,“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短短的13個字,使人的視聽受到強烈的震撼,彷彿使人回到三國時期的戰亂紛爭的年代。

  面對此景,在詞的下片中,作者很自然的發懷古之幽思,赤壁之戰的英雄們出現在作者的腦海裡。作者沒有寫劉備,是因為劉備太嚴肅,年紀也不少了;作者沒有寫諸葛亮,是因為諸葛亮太完美了,完美得叫人無法望其項背,況且諸葛亮沒有英雄美人的故事。此外,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的悲劇性結局,既不符合前面的雄壯的景物描寫的特徵,其傷感與悲涼也會超越後文的“一尊還酹江月”。作者只看好周瑜,“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寥寥13個字,寫出了一個風流瀟灑、指揮若定的儒將形象。

  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明顯,它可以很自然的使讀者聯想到作者自己,壯志未酬,貶官黃州,兩鬢髮白,無所建樹,不免悲從中來,發出“人生如夢”的感慨。

  這是壯志難酬的感慨,這是悲壯蒼涼的無奈。這種情感千百年來之所以能夠震撼每一個讀者的心靈,除了這種情感本身的普遍性之外,還與這種情感在本詞中得以充分表達有關。

  這種情感依靠什麼得以充分傳達出來的呢?

  一是借長江之景抒情,借壯闊之景抒悲壯之懷;二是借英雄周瑜反襯,形成強烈反差,情感得以自然而然地流露。

  全詞寫景、懷古、抒懷,三者完美結合,渾然一體。

  從這首詞中我們可以學些什麼呢?

  根據大綱要求和課文內容,確定本文的教學目標為:

  1.理解詞人複雜的心情,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

  2.掌握一些常用的鑑賞詩歌的方法。

  確立重點為:

  1.情與景的自然結合

  2.用典的貼切自然

  確定難點為:

  如何理解“人生如夢”。

  有人說“人生如夢”表達了作者消極頹廢的處世態度,其實不然。

  本詞表現了蘇軾複雜矛盾的思想。蘇軾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響,他一方面仰慕屈原、諸葛亮、陸贄等經世濟時的人物,希望尊主憂國,渴望建功立業;一方面又酷愛陶潛,追慕老莊,在險惡的政治逆境中能夠保持超然物外的曠達態度。又跟和尚親密往來,精通禪學。儒、道、佛三家思想,本來是矛盾的,但蘇軾習慣於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區別對待,採用“外儒內道”的形式,把它們統一起來,從而構成了蘇軾世界觀中既有積極進取的精神,又交織著齊生死、等是非的虛無態度。這首詞中壯麗江山、英雄業績,既激起了他豪邁奮發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產生“人生如夢”的感慨。這首詞具有感奮和感傷的雙重色彩。蘇軾的感傷是由於建功立業的激切熱望不能實現而萌發的,我們應當更多地體會他對事業對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傷感。“人生如夢”反過來也可以激發我們對人生的追求,這也正是這首詞的理趣所在。從語言上體會這首詞,也是“奮”壓倒了“傷”。意境壯闊,風格豪放,反映了蘇軾的寬闊胸襟。

  二、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難點,確定教學過程和教法、學法

  (一) 教學過程

  引入 由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引入

  疏通文義

  1、教師範讀課文,正音

  2、學生翻譯課文,正義

  寫景

  赤壁景物

  1、指導學生描繪出赤壁之景:繪聲繪色

  2、指導學生概括出景物特點:壯闊宏大

  3、比較一:為什麼不寫長江平靜之景?明確寫景的作用

  詠史

  英雄周瑜

  1、周瑜形象的特點?風流儒雅,少年得志

  2、比較二:把周瑜換成孫權或諸葛亮好不好?理解寫周瑜形象的作用,體會用典的貼切

  抒懷

  作者蘇軾

  1、“人生如夢”的感嘆是否消極?與前面的壯闊之景和英雄周瑜是否協調?

  2、比較三:將本文與陸游的《訴衷情》、辛棄疾的《破陣子》比較,體會這種情感的複雜性。

  3、教師適當引導、點撥,並適時進行情感和思想教育

  歸納總結 教師設問:本文是怎樣將寫景—詠史—抒懷三者完美統一的?由學生來回答,並總結出鑑賞詩歌的兩個要點,並板書

  背誦全詞 自由背後,再個人有感情的誦背

  佈置作業 將本詞與其他“赤壁詩”作比較

  (二)教法和學法

  詩詞的鑑賞離不開比較,在比較中讓學生髮現異同,在比較中讓學生明白孰優孰劣。所以在教法和學法上主要運用比較法,輔之以朗讀法、討論法、練習法等等。

  1.在分析景物描寫時,設問:長江有洶湧的時候,也有平靜的時候,作者為什麼寫長江壯闊之景,而不寫長江平靜之景?透過比較,得出景物特點及寫景的目的。

  2.在分析詠史用典時,設問:赤壁之戰中的英雄很多,如孫權、諸葛亮、劉備等等,作者為什麼只寫到周瑜,而不寫其他人呢?透過比較,讓學生體會用典的自然貼切。

  3.在分析情感的抒發時,在提出“人生如夢”是否消極頹廢的問題後,引導學生將陸游的《訴衷情》、辛棄疾的《破陣子》與本詞進行比較,目的是為了深入理解本詞情感的複雜性。

  《念奴嬌赤壁懷古》說課稿4

  說教材:

  一、第三冊語文主要是詩詞,從整個高中語文教學和考試來說,詩詞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原因如下:

  1、在這一部分,高考時直接題和間接題都很多,關鍵是直接題較多,如:

  (1)作家作品、作家的姓名字號、並稱及文壇地位等;

  (2)風格流派、文體;

  (3)名句填空;

  (4)對相關背景的瞭解、對主要內容和重點字詞的理解;

  (5)對寫作特點及藝術手法的鑑賞。

  2、詩詞教學從培養人文素養提高文化品味來談也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大到人生態度,小到言談舉止,都有影響。

  二、這首詞可以說是重中之重。蘇軾是一個大家,就像講詩經要《氓》,講楚詞要講到屈原,講魏晉詩要講到陶淵明,講唐詩要講到李白杜甫,講宋詞不能不講到蘇軾,他是豪放派的代表作家,他的詩文詞對後代文人影響極大。

  三、基於以上認識,我確定的教學目標是:

  1、背誦本詞

  2、熟記作家作品地位及並稱

  3、把握豪放詞的意境及特點

  4、積累重要的實詞虛詞

  說教法

  一、上片以講授為主,用語言再現當時場面,引導學生去想象蘇軾登赤壁懷念英雄的情景,儘可能使其有如臨其境之感。

  原因是:我們的學生閱歷淺,學生幾乎沒有登山觀海的經歷,如不引導,很難體會蘇軾面對滾滾大江,想起歷史上無數的英雄,看到赤壁形勝,想起瀟灑多謀的周瑜,感嘆自己壯志難酬的心情。但蘇軾又不同於杜甫李商隱,他的性格更傾向於陶淵明李白,又不甘於消沉,所以以酒祭月,非常豪邁。

  二、下片以討論為主,啟發學生思維的火花。因為有了上片學習的基礎,把握全詞意境問題不大,討論更能深入領會到諸如烘托借代等藝術手法;更能領悟到蘇軾用詞的精妙,如“羽扇綸巾”、“檣櫓灰飛煙滅”、“人道是”,我安排的教學過程和教學內容正體現了上述認識和想法。

  說教學過程:

  一、在導課時,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絡,為後面在學習過程中領悟豪放詞與婉約詞的區分打下基礎。

  二、在作者簡介中,介紹得稍多了一點,有些內容似乎與本課內容聯絡不大,原想捨去,例如對蘇軾在文、詞、詩、書畫並稱方面的介紹,但又想到高考要考,所以就羅嗦講了。學生雖然在小學初中學過蘇軾的詩詞,對蘇軾有一定的瞭解,但越是熟悉的,越容易記不清楚,所以在這多講了一點,算是對蘇軾一個簡單的小結,這樣在講三冊24課《赤壁賦》時就可以讓學生來介紹蘇軾,加以強化。我想如能在適合的篇目中對一些重要的作家作品進行小結,平時就以全域性觀念注意點滴積累,就可以減輕學生高三複習的壓力。這一點屬於個人一點想法,希各位老師批評指導。

  三、在背景介紹中,我分兩個方面進行。一方面介紹烏臺詩案,講蘇軾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這個和本詞有關的事實背景;另一方面對蘇軾的胸襟性格做簡單評價,便於學生把握詞風和詞人。

  四、範讀正音

  朗讀是詩詞教學的重中之重。朗讀有利於記誦,朗讀有利於理解,朗讀有利於把握意境,朗讀好了甚至可以以讀代講,朗讀時要把握詩詞不同風格、不同基調。這是一首豪放詞,應讀得鏗鏘有力。

  至於將字詞板書,我個人認為在高中教學中依然必要,字詞教學在任何時候都是語文教學中極重要的部分,傳統教學在這一點上做的很好,相反,近年來流行的所謂“素質教育”對字詞教學有點忽視。平時時間充足時,我會在一單元學完後叫學生聽寫字詞並注音,開始學生不以為然,以為是小學生的事,慢慢地倒引起了重視。

  五、賞析部分

  一是把握對字詞的賞析;二是把握意境,儘可能地再現當時的情景;三是對一些藝術手法賞析穿插其中;四是由於詩詞跳躍性大,而我們的學生史學知識欠缺,所以我在講述時補充了一些史學知識,這似乎把語文課講成了歷史,也不知得當與否,算是一種嘗試,還望各位前輩提出批評意見。

  六、至於延伸比較部分,以柳詞和蘇詞為例比較豪放詞和婉約詞的詞風,是為了把學生“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性差異上升到理性,使這種感性更加深刻、明晰。

  在這一部分有些地方總結得不是很恰當,例如,把“壯志難酬之恨”說城是一種“悲憤”,“悲憤”一詞明知用得不是很合適,但一時又想不出一個合適的詞來替換,顯得勉強和彆扭。

  說板書及作業

  一、板書基本上是按行文思路來安排的,這樣安排一是便於總結寫作特點;二是便於學生按思路記憶背誦—本來還安排儘可能課堂背誦,時間來不及沒有進行。

  二、作業為背誦體會和自學《江成子》,體會不同人物的不同風格,這樣在指導檢查作業時可以強調評價和鑑賞同一個人的作品,應從實際出發,我們所強調的風格流派不過是就其主要成就或主要方面來談,不能一概而談。

  自己的缺點有時是自己清楚的,但自己看不到自己的背面,旁觀者更清楚,所以希望各位老師多提意見,暢所欲言,給我們年輕人一個不斷進步的機會!

  《念奴嬌赤壁懷古》說課稿5

  一、說教材

  《念奴嬌赤壁懷古》是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單元的第五課《蘇軾詞兩首》中的一首詠史懷古詞,是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蘇軾貶官在黃州遊覽城外赤鼻磯所作。站在滾滾東流水的長江邊,面對雄奇峭拔的赤壁奇景,他想到了古代“風流人物”的功業,想到了老而無成的自己,懷古抒懷,感傷與感奮交織,表達了複雜深刻的人生感受。該詞將寫景、詠史、懷古融為一體,氣勢磅礴,格調雄渾,情感曠達,是豪放詞的代表作;黃州數年是蘇軾思想發生轉折的時期,是他不斷走向成熟和睿智的時期,故本詞也是學生讀懂蘇軾的一個重要視窗。

  二、說學情

  高二的學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學感悟能力,能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作品生動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詞人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而此詞懷古抒情,蘇軾先寫自己消磨壯心殆盡,轉而以曠達之心關注歷史和人生,這對於人生閱歷不足的學生來說,理解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本課主要針對“知人論事”進行講解,期待學生能夠充分理解蘇軾的曠達和對於歷史的思考。

  三、說教學目標

  結合對教材的分析和學情的考慮,設計了以下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1、走近蘇軾,瞭解作者成就和豪放詞風;掌握鑑賞方法,培養感悟和理解詩歌的能力;能樸素而明確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2、透過想象還原、關鍵詞品讀、求同探異、知人論世等方法理解詩情。

  3、感受詞人豁達的胸襟,引導學生懂得蘇軾“達觀”的真正內涵,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和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重點為:品味作品語言,領會詩歌意境,理解作者感情。教學難點為理解“人生如夢”的內涵和作者的人生態度。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中我採用朗讀法、討論法、談話法。

  那麼接下來我將著重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為核心的環節。

  四、說教學過程

  (一)新課匯入

  古之文人雅士,每當登高望遠,必有所觸動;每臨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懷。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臨洞庭湖而憂蒼生,歐陽修遊滁州而醉山水。他們心為山動,情為水發,錦文華章噴薄而出,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篇章,由此而形成了中國古代詩詞王國裡的一道風景——懷古詩詞。宋代文人蘇東坡來到黃州的赤壁,不禁觸景生情,情難自已,醉書一曲《念奴嬌赤壁懷古》。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詞(板書課題)。

  (二)初步感知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朗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方法,加強朗讀習慣的培養,對領悟作者感情,品味文章語言,增強文章語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本環節設定以下兩個教學活動:

  1、老師進行配樂朗誦,要求同學們聽清生字讀音,畫出朗讀停頓。

  2、大聲朗讀本詞,思考:本詞按照什麼順序展開?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聽和讀,在確定朗讀方式的同時,有助於理解本詞的情感。

  (四)拓展延伸

  本環節設定為結合蘇軾及其他文學家,理解“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的哲學思想。以期同學們能夠真正理解曠達的人生態度,學習先賢們的身上的閃光點為己用。

  (五)小結作業

  課堂小結是對本堂課所學知識的鞏固,我會結合學生所習得的內容幫助學生總結本詞豪放的語言風格並有感情地朗讀本詞,引導學生討論豪放詞風的具體體現在哪些地方。

  課後作業是教與學的交匯點,是與課堂學習內容的對話。我希望透過作業的佈置,強化學生對本課的理解,並能夠實現知識的遷移。基於此,我設計此種作業形式:試比較柳永與蘇軾在意象選擇和語言風格上的差異。推薦閱讀《蘇東坡傳》林語堂。

  五、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