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實用】語文說課稿模板集合五篇

語文說課稿

【實用】語文說課稿模板集合五篇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說課稿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人教版初中語文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以演講和書信為主題,“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是與閱讀部分相照應的,主題內容是“演講:微笑著面對生活”。

  《課標》在“綜合性學習”部分提出“能自主組織文學活動,在辦刊、演出、討論等活動過程中,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喜悅”。

  在“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部分又明確提出:“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創造性的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根據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及本課的主題內容,確定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學會選擇恰當的話題演講,觀點鮮明,邏輯嚴密,事例典型,具有號召力和鼓動性。

  2、培養與人溝通、合作的能力,能夠有理有力有節地說服他人。

  (二)過程與方法

  1、學會選擇熟悉而引人注意的演講主題,有話可說,以理服人。

  2、選擇其中的一個話題,寫一篇演說稿,在班內進行演講比賽。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樂觀的生活態度,正確對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勝利。

  二、說教法

  寓教於樂,利用繪畫、音樂,讓學生理解微笑的意義,培養樂觀、友善、善於合作的生活態度。

  採取實踐活動的課堂形式,讓學生參與演講稿的評分,讓他們寫演講稿、上臺演講,在實踐中培養他們評分、寫稿、演講的能力。

  三、說課前準備

  1、按自願的原則,全班學生分成六大組,每組選出一名組長。

  2、抽籤決定每個小組負責一個專題的資料收集整理工作、演講稿的寫作和演講的演練工作。

  3、推選兩名組員演講,口齒清晰、條理清楚,其他組員參與評價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議。

  四、說活動過程

  [活動序言]目的:創設情景,渲染課堂氣氛

  1、歌曲大合唱《歌聲與微笑》。

  2.欣賞《蒙娜麗莎》。

  3.朗讀欣賞散文詩《微笑著,去唱生活的歌謠》。

  [訓練寫作]

  1、閱讀課文,明確演講稿的要求

  第一、選好話題,有真情實感和獨到見解。(40分)

  第二、觀點明確,事例典型,條理清楚,嚴密有說服力。(30分)

  第三、運用表達技巧。遣詞造句簡明準確,設問發人深省,比喻生動形象,排比富有氣勢。(30分)

  2、朗讀精品。感受演講的魅力。

  教師範讀已經準備好的幾篇演講稿,要求學生體會不同演講稿的語言風格、情感態度及演講稿所展示出來的力量。

  3、結合主題,組織學生討論。結合語文活動中的三個主題,組織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形成初步構思。

  4、總結小組意見,交流短評。

  5、師生共同制訂演講稿評分表(參考訓練寫作相關條款)。

  6、評講結束後,請學生參考評分表,利用網路圖書室搜尋資料,也可以透過採訪調查等方式蒐集生活中的材料,小組交流討論後寫作演講稿。寫好演講稿後給自己的演講稿打一個合理的分數。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照著評價表,搜尋資料、梳理資料,寫演講稿。並能夠對自己演講稿的優缺點進行評價,給出一個合理的分數,從而培養他們的自我評價能力。)

  [訓練演講]

  1、制定這次演講的評分標準(小組討論,由小組長執筆,擬定並公開評分標準和分值。表略)

  2、組內演講小比賽,本組同學和老師作評委。

  3、每組選派兩名同學登臺演講,同學在下面評分。演講結束後,進行小組討論,分析幾位同學的優缺點,給每個演講者取一個平均的分值,選出“演講小明星”。

  4、每個同學把自己的課桌想象成觀眾,進行演講練習。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參與制定演講的評分標準,反覆演練後再讓他們上臺演講。學生可以在反覆的實踐中思考,在反覆的思考中實踐,瞭解演講,最終學會演講。)

  [小結]齊唱《陽光總在風雨後》,活動結束。

  五、總結

  新課標主張“綜合性學習主要體現為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在本次活動中,我力求讓學生主動參與和互相學習,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強調讀說寫演練學習習慣的養成,力求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合作性、發展性、創造性,從而達到激發興趣、陶冶情操、啟迪心智、感悟積澱的四重境界。

  汪祖國,鄒新瑛,中學語文教師,現居湖北陽新。

語文說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

  今天我為大家說課的題目是《秋天的雨》有這麼一句話萬美之中秋為最,那如痴如夢的美景如今也走進了小學生的課堂,下面我就《秋天的雨》一課來談談我的教學構想,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六個方面展開今天的說課。

  一、說教材

  《秋天的雨》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11課,

  名為寫秋雨,實為寫秋天。作者以秋雨為線索,將秋天眾多的景物巧

  妙地串起來,呈現出繽紛的色彩,豐收的景象,以及各種動、植物忙

  碌的情景,描繪出了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作者使用了多種

  修辭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見的事物,語

  言極具美感。教學實踐中,我抓住一個“讀”字,始終以讀為本,使

  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體驗、讀中積累。在學生讀的時候,指導他們

  發現文中的寫作手法,達到讀中感受、讀中學習得目的。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秋雨的喜愛和讚美之情,背誦自己喜愛的部分。

  2.引導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感受秋雨的奇特、秋景的美麗,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3.積累好詞佳句。

  (2)過程與方法:

  1、播放課件,感受景色的美。

  2、品讀課文,感受語言的美。

  3、動情朗讀,體會秋雨的美。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秋雨的美,激發對秋天的熱愛、讚美之情。

  三、說教學重難點重點:理解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秋天的雨的。

  突破方法:透過激勵性的匯入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透過有感情的朗讀感受秋天的美麗和可愛。

  難點:透過課文生動的描寫,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語言的語言

  美。

  突破方法:透過反覆朗讀領悟作者採用多種修辭手法來描述秋景,含蓄抒發感情的表達方法,透過配畫面美讀,喚起學生對秋天的喜愛和讚美之情,從而解決難點。

  四、說教法

  創設情境法,指導朗讀法

  五、說學法

  自讀自悟,說、思、讀結合

  六、說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同學們,現在是什麼季節?(課件出示一幅秋雨圖)秋天的

  雨把秋天裝飾得如此美麗,我們上節課已經學過了《秋天的雨》這一課的生字詞,也初步感受了秋雨的神奇,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

  2、生字詞複習。大螢幕上是一些詞語或片語,讓學生既準確又洪亮地讀出它們。在這個環節,我特意出示了一些課文中出現的片語,

  3、再請同學們回憶:課文是從哪幾方面寫秋天的雨的?複習課

  文結構。

  (二)品析課文第2、3、4段,感知內容

  1、讓同學們在第一自然段中找出有關於寫秋雨的特點的兩個詞。

  根據秋雨的“清涼”、“溫柔”兩個特點,指導學生朗讀這一自然時要帶著溫柔,舒緩的語氣讀。(個別讀、齊讀)

  2、品讀第二自然段,感受秋色

  ①教師範讀第二自然段,讓同學們閉上眼睛專心聽,用第二自

  然段中第一句話中的一個詞形容你的眼前出現了怎樣一幅秋景圖。

  (五彩繽紛)再讓同學們自由地、大聲朗讀第二自然段,找出秋天的雨把五彩繽紛的顏料給了誰?

  ②學生說出句子,教師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讀出感情。

  重點指導讀好銀杏葉的句子。

  這一句中有一種修辭手法,引導學生從“像”字中看出來,並說出它把什麼比喻成了什麼。最後自由讀這一句,再齊讀。

  ③學法指導。教師總結學法:

  說:說出整齊劃一的句子。

  思:思考句子的寫法(修辭手法)。

  讀:讀出句子的美感。

  ④用學法指導學生自讀自悟第二自然段的其他5個句子,學生互相討論、發言彙報,教師就修辭手法作補充指導。

  3、品讀第三自然段,感受秋天的氣味用“秋天對於農民來說是一個怎樣的季節呢?”(豐收的季節)

  引匯出第三自然段的學習。男生、女生分別齊讀第四自然段,看哪組讀得齊,讀得準。讀時思考問題:秋天的雨裡都有哪些“非常好聞的氣味”?為什麼小朋友的腳會被勾住?如果將“勾住”換成“留住”好嗎?為什麼?

  4、自學第四自然段。自學提示:默讀課文,找出動植物是怎麼過冬的?

  課件出示填空,讓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試著揹著填出來。

  比如:小喜鵲(),小松鼠(),小青蛙()。松柏(),楊樹、柳樹的葉子()。

  (三)總結感受,品悟第5自然段。

  師:秋天的雨,給人們帶來了五彩繽紛的顏色、香甜誘人的氣味,

  還給小動物和植物帶來了冬天的訊息。總結,它是一曲豐收的歌,是一曲快樂的歌。指導學生懷著對秋雨的感激之情齊讀最後一段。

  七、說板書設計

  本課板書設計我透過抓住重點詞語的板書,讓學生理清課文的寫作順序感受秋天的韻味。

語文說課稿 篇3

  教學分析:

  (一)說教材

  《漢語拼音5 g k h》是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漢語拼音中的第5課。本課包括五部分的內容:分別是:第一部分由圖畫引出三個聲母g、k、h的發音和字形;第二部分,g、k、h與單韻母的拼音練習;第三部分,g、k、h的書寫格式和筆順;第四部分以音節guā為例,藉助圖畫教學三拼音的方法;第五部分,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出示兒歌,並認讀生字詞“哥哥”“弟弟”“荷花”。

  (二)說學生

  一年級的小學生天真活潑,直觀形象思維能力較強,容易被新穎的刺激物所吸引,但注意力保持時間有限。對於拼音教學來說,就要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活動特點和認知規律進行設計,變枯燥的拼音符號學習為愉快的學習體驗之旅,激發學生的學習拼音的興趣,並在學習拼音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說話和聽講習慣。

  我班共有48名學生,23名男生,25名女生。經過前期調查,47學生都在幼兒園學過拼音,大部分學生能夠認讀聲母,有個別拼音能力較強的學生基本能夠獨立拼讀音節。但學生普遍對於聲母的發音方法掌握的不太好,音節四聲發不到位,還有的字母書寫不規範,因此針對學生的學情,我將在教學設計中給出相應的對策來幫助學生進行矯正。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學會g、k、h 3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

  技能目標

  能夠正確書寫g、k、h,讀準g、k、h與單韻母相拼的音節。

  情感目標

  讓學生在學習拼音的過程中收穫到快樂,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g、k、h的發音、書寫和與單韻母的拼讀。

  教學難點:

  g、k、h與單韻母拼讀的四聲讀法,為第二課時的三拼音教學做準備。

  教具準備:

  拼音卡片、圖片、ppt及相關的遊戲道具。

  教學流程:

  1.創設情境,複習匯入。用“單韻母口形操”的形式複習a、o、e、i、u、ü六個單韻母,用“老朋友見面”的形式複習學過的聲母b、p、m、f、d、t、n、l、y、w和與這些聲母相關的帶調音節。

  2.藉助“情境圖”引出字母。

  3.透過教師示範、學生模仿的形式認讀字母。

  4.利用標音標形圖利於記憶的特點,識記字母。

  5.利用“語境歌”鞏固字母的認讀。

  6.透過描紅練習,幫助學生學會書寫g、k、h。

  7.遊戲激趣,鞏固拼讀

  教學方法:

  1. 寓教於樂、趣味學習。

  《語文課程標準》中的“實施建議”指出:“漢語拼音教學應儘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遊戲為主。”根據這一要求和一年級小朋友活潑好動,易於接受直觀、生動事物的特點。在教學中,我努力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將抽象、枯燥的漢語拼音同有趣的遊戲、兒歌、故事、比賽等結合起來,把學生帶入一個“有聲有色” 的拼音樂園中去學習。如,在課堂上讓學生開火車接讀音節,用“我來問你來答”的形式讓學生猜一猜音節的四聲等,還有透過摘蘋果的遊戲讓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寓教於樂,是拼音學習變得生動有趣,充滿吸引力。

  2.學生主體,先扶後放。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所以在教學中,我們應尊重學生,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在課堂上我們力求做到:要扶的扶,能放的放。採用“先扶後放”逐步放手的方法,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去自主探究新知識。如,在教讀g、k、h與單韻母拼讀的時候,我先領著學生讀,當學生基本掌握髮音方法後,我透過“噹噹小老師”的形式鼓勵學生來領讀,這不僅讓學生的潛能得到發揮,讓他們的自信得到飛揚,而且他們能夠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更加激起了他們主動學習的願望。

  3.聯絡生活,學會應用。

  兒童學習漢語拼音,是一個從言語實踐中來,又回到言語實踐中去的過程。在教學中,我努力地為學生創設一種語言環境,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情景中學習音節,如,當學完了聲母g、k、h相應的音節後,讓學生用這些音節組詞、造句;還透過讀兒歌幫他們進行鞏固強化。如:小白鴿,天上飛,小蝌蚪,水中游。透過調動多種感官,再現腦中已有的知識經驗,將所學新知識與已有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在學生的頭腦中建立起一座抽象漢語拼音符號與具體事物之間的橋樑。這樣他們才會學得更主動、更快樂、更有信心。

語文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荷葉圓圓》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下冊“夏天”主題單元的一篇課文,它語句優美,是一篇輕快活潑的散文詩。文章透過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四個小夥伴的語言展現了荷葉的美以及荷葉給他們帶來的愜意和喜悅,通篇洋溢著童真、童趣,不僅有利於啟迪學生的智慧,激發學生的想像,更有利於引導學生透過朗讀獲得情感體驗,從而感受夏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二、說教學目標:

  課文共有5個自然段,語言生動,條理清晰。12個要求會認的生字, 6個要求規範書寫的熟字,再次充實著學生的識字量,課後“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練習的安排體現了對語言積累和感悟的重視。針對課文的這些特點,我在第一課時教學字、詞和進行初步的閱讀之後,對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進行了這樣的定位:

  1、知識目標:理解課文內容,背誦全文。

  2、語感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荷葉給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魚兒帶來了歡樂,給小朋友也帶來了歡樂。

  3、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表演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三、說教法:

  基於以上對教材的理解和對教學目標的定位,在具體的教學方法上我有如下設想:

  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由於這篇課文內容淺顯易懂,根本不用老師去講解分析,因此這節課,我基本選用“自主讀書、合作學習、自己感悟”的教學方法。我以一個夥伴的身份引導學生透過各種形式的讀,在讀中積累語言,在說中訓練語言,創造一種形、色、聲有機結合的教學情境,使全體學生主動、有效地參與到教學的全過程。

  四、說教學過程:

  (一)教學匯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獲取知識、培養創造思維的巨大推動力。我班學生喜歡欣賞精美圖畫,所以我就尊重學生的愛好,採用讓學生欣賞夏日荷塘風景圖,聽老師激情導語的方式引入課,學生初步感受到了美,容易產生樂學的情緒。

  上課伊始,我先播放課件:先出現一朵荷花讓學生感受美,再出現一池荷花讓學生欣賞,教師激情匯入新課:碧綠的、圓圓的荷葉那麼可愛,還發生了一個有趣的故事,調動學生的情趣。

  (二)初步感知

  在學生興趣調動起來以後,我就讓學生自主讀,“披文入情”領略文章的語言美。對於一年級學生而言,語文教學應培養他們喜歡閱讀、敢於閱讀、樂於閱讀的願望,要實現這一目的,教師必須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透過閱讀“披文入情”,所以我先讓學生聽課文朗讀,然後再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自主識字,提出讀書要求:讀準字音,把生字連成詞畫圈,多讀幾遍,在此基礎上再將課文自由完整地讀一遍,自己品味感悟長句的讀法。接著我讀課文再次體會美感,讓學生找出荷葉的四個小夥伴,在學生彙報的同時隨機把這四個“小夥伴”的詞卡貼在黑板上,使學生能直觀地瞭解課文內容。然後以多種形式進行詞語練習,以達到詞語的練讀目的。

  (三)整體感知

  1、我首先帶著孩子們先學習小水珠這一段,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幾個問題:(1)小水珠把荷葉當成了什麼?(2)小水珠為什麼把荷葉當成了自己的搖籃?(3)小水珠在荷葉上是怎麼玩耍的?(4)如果你是小水珠,躺在荷葉上會看到什麼,說些什麼?透過學習使學生對課文有了進一步的瞭解。這也是接下來學習其他幾個小動物要完成的練習,在此做好了鋪墊。

  2、這篇課文淺顯易懂,富有童趣,接下來我就放手讓孩子們自學其他幾個自然段,自學之前用課件的形式給學生提出自學要求,讓學生有據可依,讓學習有序進行,最後進行彙報交流,交流的過程中穿插了多種形式的讀和說話的訓練,讓學生學中樂,樂中學。

  3、拓展課文培養想象——練習說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人的童年時期是培養、發展想象力最佳時期。《課程標準》也指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於是,我及時地給已經在閱讀中得到許多啟示的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引發學生想象:“荷葉給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都帶來了快樂,一定還有很多的小夥伴想和荷葉玩,他們會對荷葉說些什麼呢?以 說:“荷葉是我的 。”這種句式進行練習說話。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五、說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主要採用貼畫配文字的“圖文式”板書,此板書圖文並茂,色彩鮮豔,又突出了課文的重點,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還為背誦有困難的學生理清了思路。

  14 荷葉圓圓

  圖 文

  小水珠 搖 籃

  小蜻蜓 停機坪

  小青蛙 歌 臺

  小魚兒 涼 傘

語文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兩小兒辯日》是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裡的一篇課文。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文章記敘了兩個小孩爭辯太陽何時離人近、何時離人遠的問題,各執一詞,連聖人孔子也不能作出判斷的故事,反映了我國古代人民對自然的探究精神,也說明世間萬物有著無窮無盡的知識,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學習是無止境的。

  二、說教法

  六年級的學生對於文言文的學習還處於剛剛起步階段,學過一些文言文,但積累不夠,所以單獨的理解一篇課文還存在困難,並且覺得難,所以存在不喜歡學文言文的情緒。所以事先先讓同學讀熟該篇文章,並質疑。在教學中,我主要採用的方法是讓學生樂讀趣學,自主感悟。透過藉助課後註釋理解文章,教師適當點撥,講解。重視古文的讀,要求學生讀出古文的韻味,讀懂文章的意思進行語言積累的訓練,培養學生學習古文的興趣。

  三、說學法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主要以教師的導,學生的學為教學主線,學生質疑來營造一種教師和學生互動的學習氛圍,逐步深入,讓學生在學習中解惑,積累。從而解決出學生學習古文的困難,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究學法,快樂輕鬆地學習古文。

  四、說教案

  《兩小兒辯日》一課是培養學生的初步感知文言文的文章,因此我是這樣設計我的教案:

  教學目標:

  1、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掌握“故、及、湯、孰”等詞的含義。

  3、學習古人為認識自然、探究真理而大膽質疑的精神,以及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學無止境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匯入:引課激疑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由“辯”字入手,教師故意寫錯字,從而解釋“辯”字的字義,從而以“辯”字貫穿全文,讓學生明白這篇課文講的就是兩小兒辯論太陽,此時教師則引導學生再一次讀課題,然後層層深入、質疑,兩小兒辯論太陽的什麼呢?讓孩子深入思考,學習此文的目的,學生帶著疑問走進課文。

  (二)朗讀課文

  由於學生初學古文,所以困惑重重,在此我讓學生充分交流初學古文的感受,從而總結出古文不好讀,不好懂,明確了學習古文的方向和目標,緊接著老師範讀讓學生充分感受古文的美,學生透過傾聽了解古文的朗讀節奏。學生自由練讀,並由此解決了古文不好讀這一難點,就是讓我們多讀,反覆讀,緊接著教師趁熱打鐵牽出古文不好懂的這一難點,學生各抒己見,自己總結出學習古文的方法,老師再一次強調出學習古文的目的就是讀懂意思,讀出韻味。

  (三)讀懂文意

  以“辯”為主線,教師引導學生先獨立學習,有問題質疑,後合作學習的方式,完成學習,透過抓重點字詞、分析句式、課件演示等方式,讓學生體會兩小兒辯鬥時各持的理由是那麼針鋒相對,互不相讓的,以理解促讀,讀出味道,讀懂意思,老師在這則起到的是穿針引線的作用,重點把握住文意。

  (四)理解主題

  最後,我重點抓住孔子“不能決”,讓學生體會人文內涵,讓學生交流孔子的言論並結合蒐集孔子的資料,體會孔子實事求是的學習態度和學無止境的道理,學習兩小兒勇於探索,善於觀察,勤學好問的精神。

  (五)總結方法

  學古文不能只學不積累,積累什麼?積累的就是我們的學法,“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在讓學生感受古文與現代文不同的基礎上,總結學習古文的方法,對學生今後學習古文打下基礎,這樣從開始學生自主學習,到教師最後總結學法,無時不體現,我們學的主動不僅在學內容,還在學方法。最後佈置學生回去講給父母聽一聽這故事,加強學生對新知識的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