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精華】說課稿模板彙編六篇

說課稿

【精華】說課稿模板彙編六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那麼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說課稿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思維是直觀形象,而且每個人都有五官,幼兒能夠認識五官外形特徵和功能,從而激發幼兒觀察的興趣,培養他們從小善於觀察和發現的好習慣。所以我選取《認識五官》作為中班教材,是因為人人都有五官,幼兒能透過從自身的認識,幼兒對自己的五官既熟悉,又直觀形象,幼兒容易接受。

  二、說活動目標

  根據新《綱要》的精神和要求,根據教材的內容及我班的實際情況,我把這次活動目標設定為:

  1、透過活動培養幼兒的反應能力、觀察能力以及審美能力。

  2、懂得五官的基本名稱並正確地說出來。

  活動重難點:

  要讓每一個幼兒掌握五官的名稱並且正確的指出五官的位置,要調動所有幼兒學習的興趣,並且懂得五官的各種不同作用。

  三、說活動準備

  我選用了一個可愛的小熊貓玩具和一個娃娃臉譜來激發幼兒的興趣。

  四、說教法

  一開始,我用小小智慧樹上的《幸福拍手歌》作為律動,激發幼兒的興趣,緊接著引導幼兒用自己的五官來觀察和品味不同的調味料,讓孩子們充分的知道了五官的作用。這樣不僅達到了活動目標,而且也體現了“給幼兒自主探究的理念。整個活動以遊戲貫穿始終,說自己的五官長在什麼地方,並知道各五官的數量,根據幼兒的思維是具體形象,因此必須把認識滲透到具體形象,有趣的活動遊戲之中。還需要透過遊戲形式加以鞏固練習,於是我採用做遊戲:“貼五官”,讓幼兒鞏固五官的位置。

  五、說活動過程

  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的特點和本活動的目標要求,我設計了以下環節:

  一)、匯入部分:

  用歌曲《幸福拍手歌》匯入:聽著伴奏,教師幼兒一同唱歌曲,一邊做動作(動作例如拍拍手,眨眨眼,跺跺腳,拍拍肩等)。

  師:小朋友們,我們剛才都做了哪些動作啊?誰能展示給其他小朋友看呢?(教師提問個別孩子,並一起把動作重複一遍)

  師:原來我們都做了這麼些動作,那麼大家有沒有觀察到,我們做這些動作都用到了什麼身體部位呢?(教師幫助孩子一起總結答案都用到了我們的手、眼睛、小腳等。)

  二)、引出主題:

  1、師帶領全體幼兒複習五官名稱,然後出示小熊貓玩具,師引導幼兒認識小熊貓的五官。(為的是讓幼兒更具體形象的認識到五官的意思),讓孩子切實的感受到自己的五官都有哪些並用小手指出。

  2、小遊戲環節:

  請全體幼兒在老師的口令下,迅速的指出正確的五官位置。例如:老師指著小熊貓的眼睛說“眼睛”,孩子們迅速的指出眼睛的位置,老師注意的觀察,做得好的孩子老師要及時給予表揚。

  3、引出新知環節:

  師:小朋友們,豎起我們自己的小耳朵,看你們能夠聽到什麼?(幼兒自由回答,把聽到的告訴老師)

  4、教師讓所有孩子都閉眼,悄悄的拿出準備好的調味料,然後拿出其中一樣讓孩子們聞聞看是什麼味道(例如先拿出醋,讓個別孩子聞聞)教師提問:孩子們,剛才誰有聞到老師給你們聞的東西?誰知道它是什麼呢?

  (教師總結:是醋,我們剛才是用聞的方式知道了這個東西是醋,因為它是酸的)

  接著請個別孩子上前來,閉上眼睛,請他們嚐嚐看別的調味料,然後請他們說出是什麼東西。(教師總結)

  接著再讓幼兒觀察老師手中拿的東西,不用閉眼,看看誰能說出正確的名稱。

  5、教師總結:我們可以用自己的小眼睛去觀察(看)物體,耳朵去聽,鼻子去聞,嘴巴去嘗。這些都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最經常接觸的動作。我們的五官有很多作用,我們可以很好的利用我們的感官能力去完成很多工。

  (讓幼兒跟隨著老師一邊重複五官的名稱,一邊做出有關五官作用的動作:眼睛眨眨,耳朵聽聽,鼻子聞聞,嘴巴嚐嚐)

  三)、延伸活動:

  1、教師拿出準備好的小男孩臉譜,引導幼兒討論五官的位置。(師:在這個圓圓的臉上少了什麼?它應在臉的什麼地方?)幼兒每說出一種,師讓個別幼兒貼上相應器官的圖片,放在臉譜上。

  四)、活動結束

  小朋友們,現在哼著小調和老師一起去外面呼吸新鮮的空氣吧。

  總之,在整節課中我力求把課堂變為活動的課堂,把各知識點的教學用一系列的操作活動串聯在一起,如:遊戲“指一指自己的五官”,使幼兒動起來、課堂活起來,讓幼兒在實際參與與親身經歷的過程中全身心地參與活動,認識我們身體的五官。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將語言與藝術更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充分挖掘美術教育的價值;更好的達到教育目標。

說課稿 篇2

各位同行:

  你們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人音版 第九冊第八 課,題目是《秦之聲》。 我準備從設計理念、學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學目標、為克服重難點採取的教法和學法、教具準備、教學過程等方面對本節課進行闡述。

  一 、 根據課標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本課的設計理念應該是:透過教學及各種生動的音樂表現活動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開發音樂的感知力,體驗音樂的美感。透過聆聽和感受民族音樂或戲曲文化,並在音樂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對藝術的想象和創造力。

  二 、 學情分析:根據五年級學生的心裡和年齡特點,要透過一節課,就讓學生熟練掌握戲曲唱段,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再加之現在的孩子平時對戲曲很少接觸,這就為本節課的教學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

  三 、 教材分析:本課是一首地方選學教材,在小學音樂教學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希望可以透過本課的學習,讓孩子們能初步感受秦腔的藝術特點。

  四、 根據本課的教材和學情我制訂了本課的教學目標:1、透過對秦腔部分知識的瞭解,培養學生對本土戲曲的喜愛;

  2、採用聆聽感受法、反覆練習法等學唱戲曲片段;

  3、學唱《祖籍陝西韓城縣》

  五、 結合學生的實際本課的重點應是:學唱秦腔《祖籍陝西韓城縣》難點是:準確的演唱旋律,填唱戲詞

  六 、 為克服重難點我採取的教法和學法有:反覆聆聽法、講解法、分組練習法、教唱法。

  七 、 本課的教具是多媒體。

  下面是本課的教學過程分為:1。音樂匯入激發興趣2。利用教法克服難點3。準確完整的演唱戲曲4。拓展延伸5小結。共五個環節完成本課的教學。

  第一環節:音樂匯入

  為了培養學生的興趣、營造濃郁的戲曲課堂氛圍、加強教學的直觀性。我採取了用多媒體來播放板胡演奏的經典曲牌,並設定恩問題:你知道這段樂曲是用什麼樂器演奏的?然後揭示板胡,簡介板胡的音色及在秦腔中所起到的關鍵作用。透過對板胡曲牌的體驗使學生在音樂審美的過程中獲得喜悅,對音樂產生興趣,因而學生全身心的投入了課堂。

  第二環節:利用教法克服重點和難點。本環節也是這節課的重點環節。

  結合學生的自然特點,並在教學中建立平等的師生和諧關係。在接下來的教學中透過板胡引出了秦腔。我透過對秦腔角色的分類讓學生初步的瞭解了秦腔角色的分類,並透過不同角色的圖片,讓學生有直觀的瞭解。然後主要針對本節課要教授的生角的具體分類:娃娃生、小生、鬚生、老生。學生了解了這些後,我出示了一段《祖籍陝西韓城縣》的影片,並請學生注意觀察劇中人物屬於秦腔的那個行當?學生由於有了前邊的學習經驗,就很容易說出該人物所屬的行當為小生。然後請學生們翻書看《祖籍陝西韓城縣》的戲詞,請學生們自由發問。學生提了很多不理解的地方,我就給學生講解《三滴血》的戲曲梗概。瞭解了故事內容,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第三環節:準確完整的演唱戲曲

  我再次進行範唱,並請同學們注意觀察譜子有何特點?同學們看出它的每句都是弱起。然後引出了秦腔的板和眼。第一拍為板,第二拍為眼。起落特點是:起於眼(弱拍),落於板(強拍) 。我們把它稱之為二六板。從表現情緒上,二六板均有歡音、苦音之分。然後就是戲曲的分句學唱。我採用了傳統的教唱法與分組練習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在學生基本能跟著伴奏演唱的基礎上進行簡單的表演。並分組表演、評價。

  第四環節:拓展延伸

  我們陝西的地方戲很多,好聽的也很多。我透過提問:你還知道陝西的哪些地方戲曲?有的學生說到了眉戶、阿宮腔等。此時我還給學生補充了好幾個劇種,並輕聲哼唱了幾句。這樣更直觀形象,使學生加深對戲曲的認識。

  第五環節:小結

  本課的我是以表揚和鼓勵為主,隨時引導學生,以提高學生的樂感和審美能力。我評價他們參與戲曲的演唱,並積極自信的參與音樂表現。課堂小結時我還安排了學生談一談這節課的感想如:你覺得秦腔是否像你以前認為的那麼難?此時的學生對戲曲的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樣激發了學生繼續學習秦腔的興趣。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這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一位少年以樹上的螳螂欲捕蟬,卻不知被身後的黃雀即將啄食的故事,勸誡吳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顧不到身後的隱患是危險的。全文分“準備攻打楚國→少年巧妙勸說→打消攻打念頭”三部分,結構緊湊、前後照應、生動有趣、寓意深刻。

  二、說學生:

  對寓言這一體裁,學生並不陌生。但學生往往只注意故事的情節,不善於思考蘊含的道理。因此,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抓住揭示寓意的.語句,圍繞具體形象的故事,理清“蟬、螳螂、黃雀、少年”間的關係,探究“眼前的利益”和“隱伏的禍患”,從而深刻理解文章內容,領悟告訴人們的道理。

  三、說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蟬、螳螂、黃雀,它們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卻沒有顧到自己身後正隱伏著禍患”,明白吳王打消攻打楚國念頭的原因。

  2、過程與方法:有感情朗讀課文,會創造性地複述課文,能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表現課文內容、表達對課文的理解。

  3、情感目標: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視身後隱患的道理,懂得勸說別人應講究方式方法。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蟬、螳螂、黃雀,它們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卻沒有顧到自己身後正隱伏著禍患”,既是文章的重點,也是文章的難點。

  五、說教學方法:

  在本課教學設計中,一是突出了探究性學習,讓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二是體現了合作式學習,學生對故事的複述、表演等,都以同桌或小小組的形式進行;三是倡導了個性化學習,允許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表現課文。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不作繁瑣的分析,力求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協調者、合作者和激勵者。 六、說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透過上一節課的學習,大家知道課文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二)、學習課文

  1、初步感知,複述故事。

  ①少年講了件有意思的什麼事呢?請大家邊聽邊看邊想,能不能也講講這個故事,最好有所創新。(學生聽故事錄音、看多媒體演示。) ②同桌講講這一故事。指名講這一故事,組織評議。

  2、理清關係,領悟道理。

  ①少年透過這一挺有意思的事,要告訴吳王什麼道理呢?請在文中找出直接說明的一句話。

  ②(出示“蟬、螳螂、黃雀……禍患呢!”)指名讀。圍繞這句話,有什麼問題要提?

  ③它們“眼前的利益”分別是什麼?“隱伏著的禍患”又分別是什麼呢?先結合課文,根據表格提示自學,再分小小組交流討論。

  眼前的利益 隱伏的禍患

  蟬

  螳螂

  黃雀

  ④指名交流(邊說邊操作演示多媒體)。

  ⑤“蟬、螳螂、黃雀,它們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它們可能是怎樣想的呢?你想對它們說些什麼?

  ⑥吳王明白了少年要告訴他的道理嗎?你從哪裡看出來的呢? (a理解:“恍然大悟”;“乘虛而入”,蟬、螳螂、黃雀,分別乘什麼“虛”?其他諸候國乘什麼“虛”?“不堪設想”,蟬、螳螂、黃雀分別有什麼“不堪設想”的後果?b引讀:所以,吳王打消了……)

  3。理解“方法”,體會特點。

  對4-12節,大家透過提出問題、結合課文研究問題,讀懂了。請默讀第3節,想想看什麼問題要提?

  像剛才那樣,同桌商量商量,能解決這些問題嗎?(隨機點撥,“毫不介意”,他“介意”的是什麼?)

  練讀第3節。

  你覺得這是個怎樣的少年?吳王又是個怎樣的人呢?

  4、選擇方式,表現課文。

  你們覺得可以用哪些方式來表現課文的內容,表達自己對課文的理解?

  分小組準備後(分角色讀,表演,畫示意圖等)組織交流、評議。

  (三)、佈置作業

  將《螳螂捕蟬》這一故事講給家人或低年級同學聽。

  板書設計:

  蟬 ← 蟑螂 ← 黃雀←少年

  不能只顧眼前利益

說課稿 篇4

  【說教材】

  古代教育學家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這句話在今天有很大的意義,因為古詩語言精煉,情感強烈,節奏鮮明,意境優美,引導學生學些古詩,可以陶冶情操,豐富想象,還可以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和敏感力。所以我們的教材從第二冊就安排了古詩內容的學習,數量雖然不多,但全是些名篇佳作,是我們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和審美教育的好材料。劉禹錫的《望洞庭》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盡收眼底,抓住最具有代表性的湖光和山色,透過豐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獨出心裁的把洞庭美景再現於紙上,表現出驚人的藝術功力,給人以莫大的藝術享受。所以學習這首詩應重點引導學生體會感情,欣賞意境。這同時也是個難點,因為學生對古詩接觸不多,在這方面的學習能力不是很好,而且“欣賞意境”的訓練在許多老師的教學中也常常被疏忽。 因此,根據教材特點和大綱要求,制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技能目標) 2、 理解詞義句意,並能寫出《望洞庭》一詩描繪的景色,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智慧目標) 3、 感悟詩歌的意境,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薰陶。(情感目標) 在這些目標中,“理解詞義句意”,“體會作者感情”, “朗讀和背誦”是下限目標,要求人人達到。“掌握方法”, “欣賞意境”是上限目標,讓基礎好的學生有發展的餘地。

  【說教學程式】

  一、匯入揭題

  1、 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山河秀麗,風景如畫。前不久大家遊了一回九寨溝,感受頗深。今天老師想帶大家到洞庭湖走一走,領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誰知道洞庭湖的?

  2、 結合學生收集的資料來介紹洞庭湖。(略)

  3、 多媒體出示洞庭湖的畫面。

  4、 引出課題: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從古至今有無數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寫下了許多描寫動聽的美詩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詩人劉禹錫來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如此美景,也不禁詩興大發,寫下了一首千古佳作。聽,他正在吟誦呢! 5、 多媒體出示詩和音樂,師範讀。(設計意圖:兒童的內心是最無拘無束的,他們渴望走向原野,親近自然,渴望在廣闊的天地間放飛夢想。這就要求閱讀教學要徹底走出“課堂中心、書本中心、教師中心”的封閉性,充分拓展空間,增強活力。一方面,我們要鼓勵學生在真實世界的際遇中學習,與現實對話,為學生創造社會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到社會上去觀察、調查、訪問。例如要求學生課外查詢有關洞庭湖的知識,引導學生透過如課外書籍、圖書館、網路等途徑獲得資訊。另一方面,我們要把大世界引入課堂,在教學中充分挖掘各種各樣的教育資源,根據教育目標對資源進行重新組合與調整,溝通學生生活世界和書本世界的橋樑,為學科課程提供廣泛的感性背景,為課本知識的運用提供實踐的平臺。例如在教學中播放洞庭湖的圖片等。透過圖片展示洞庭湖的迷人風光,並配以和諧的音樂,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既加深了對洞庭湖的瞭解,又激發了學生學習課文、積累語言的興趣。學生置身於這樣一個特定的環境中,對具體情境的體驗、領悟更深,認知和情感發展更協調。)

  二、精讀會意

  1、 自讀全詩,明確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 指名多個學生讀,正音齊讀。(設計意圖:讀通課文是理解課文的基礎,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捨得花時間讓學生自由讀,做到讀正確、讀通順、讀流利。)

  3、再讀,邊讀邊思考:你讀懂了哪些字詞。

  4、交流彙報,相機教學

  (一) 教學“湖光秋月兩相合,潭面無風鏡未磨” 湖光:湖水的光。秋月:可以看出是秋天的晚上。相和:相互和諧。潭面:洞庭湖面鏡未磨:沒有磨拭的鏡子。句意: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與明月的清輝交相輝映,顯得十分寧靜、和諧。湖上無風,迷迷濛濛的湖面就像沒有經過磨拭的鏡子,迷迷濛濛。師:詩中把什麼比作什麼?師:誰能美美的把這兩句詩讀好呢? 指名多個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指導吟誦 (設計意圖:四年級的學生畢竟不是第一次學古詩,他們已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形成了一定的基礎,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先讓他們嘗試學習,開動腦子積極思維,理解能獨立學懂的知識,並發現疑難。這樣可激發他們的求知慾,讓他們迅速進入角色,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所以採用“扶放”結合的教學方法,針對“嘗試”學習所反映出來的疑難問題對學生進行“解字詞,明詩意”的指導。)

  (二) 教學“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裡一青螺” 遙望:遠望。(點題,可以看出詩人離洞庭湖還有一段距離,所以題目是《望洞庭》)山水色:山指君山,水指洞庭湖。句意:在皓月銀輝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渾然一體,遠望如同在銀盤裡放了一顆小巧玲瓏的青螺,十分惹人喜愛。設定情境: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自己常見的大盤子,但它使用白銀做成的,銀光閃閃,隨後老師說:“我在盤中放上了一顆小巧玲瓏的青螺,你看到了嗎? 這是你有什麼感覺?”睜開眼睛把你想象的與書上的插圖比一比,像嗎? 這裡,詩人把月夜下的洞庭山水變成了一個精美絕倫的工藝品,把什麼比作什麼?(把洞庭湖比作白銀盤,君山比作青螺)師:這麼美好的意境,誰能把它讀出來?指名朗讀,指導吟誦。(設計意圖:朗讀有助於幫助學生積累詞彙句式,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可讓學生從中受到審美教育。在這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有所感悟,為了使學生對古詩有更為具體的直觀感受,設定了一個想象的情境,情境的實質是人為優化了的環境,是促使兒童能動地活動其中的環境。這種充滿美感和智慧的氛圍,與兒童的情感、心理會發生共鳴而契合。它所關注的是兒童內心的自由、愉悅、釋放、本真,追求的是兒童在課堂中的快樂生活。並運用多媒體手段展示課文插圖,幫助學生理解。透過一讀再讀,讓學生在讀中自悟,切實體會到這個比喻的精妙,並且在讀中培養語感。)

  三、朗讀悟情讓學生連貫詩意,描繪意境。

  洞庭山水美,而這首詩寫得更美,讓我們一起來美美地讀一讀。配樂指導吟誦。(設計意圖: 欣賞意境是學生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的進一步提高,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創造性地說說全詩的內容,從認識上得到提高。並鼓勵學生進行多樣化的表達,展示學生的個性。《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古詩節奏鮮明,音韻和諧,誦讀起來琅琅上口,學生—般都能進行正確地朗讀,但往往讀不出意境,讀不出美感。如何使學生“讀得美”,且“美讀得其法”呢?我這樣設計去引導學生:

  1.學生嘗試,獲取體驗。讀讀看,風景這麼美,語句這麼美,怎樣才能讀得美呢?

  2.學生彙報,教師點撥。

  3.改變形式,反覆誦讀。並配以優美和諧的古樂,更有韻味了。)

  四、延伸拓展

  同學們讀得真好,我們都被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這樣的美景又引來了一位大詩人——孟浩然,他由景感懷,寫下了《望洞庭贈張丞相》,課後同學們可以自學一下。(設計意圖:結合學生從課堂學習中獲得的情感體驗的程度,透過課堂教學內容的有機延伸,使學生的情感體驗延伸,引領其向更遠更廣闊的境界提升,拓寬學生施展各自才能的天地。積累更多的語言資料。)

  五、總結

  同學們,洞庭湖風光無限,你們將來有機會一定要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陽

  六、作業

  1、 用鋼筆描紅

  2、 想象《望洞庭》一詩描繪的景色,先說一說,再寫下來。

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晏子使楚》一課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課文,《晏子使楚》是一篇歷史故事,本文主要講述了春秋末期,齊國大夫晏子出使楚國,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顯示楚國的威風,晏子巧妙回擊,維護了自己和國家尊嚴的故事。

  本文層次清晰,結構明瞭,全文共6個自然段,可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交代了事情的起因,第二部分詳細記敘了事情的經過,第三部分交代了事情的結果。本文語言通俗易懂、淺顯樸實,適合積累,能有效的豐富學生的語言世界。閱讀楚王和晏子的對話,品味晏子語言的精妙之處,感受晏子的魅力是本文語言學習的重點。

  二、說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面不改色、安居樂業”等詞語。

  2、瞭解楚王是怎樣侮辱晏子和侮辱的結果。

  3、瞭解課文主要內容,理清課文內容結構。

  教學重點:瞭解課文主要內容,理清課文內容結構。

  三、說教法

  對於以上教學目標和重難點的確立,主要依據是教材的特點,學生的語文實際學習水平以及課標的要求。本課我打算採用以讀為主、緊扣語言文字,透過引導讓學生自主學習。

  四、說教學過程

  (一)、簡介背景,揭示課題

  1、二千多年前,我國曆史上曾出現過一個群雄紛爭的春秋戰國時代,其中齊國和楚國是大國。說到齊國就會讓人想起一個人,他雖然身材矮小,但能言善辯,口才極好,被派到其它國家執行外交任務,幫助齊國解決了許多外交上的爭端。他就是“晏嬰”,人們都尊稱他為“晏子”。(說明“子”是古代對有學問有貢獻的男性的尊稱,比如:孔子、孟子等。)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有關他的文章──《晏子使楚》(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2.“使”是什麼意思?課題又是什麼意思呢?

  這裡我採用了簡介歷史背景,板書課題匯入了新課,關注了課題。因為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即文眼。從題目入手往往能生髮教學的切入點,因此,我剛才讓同學說說你從“晏子使楚”這個題目中讀出了什麼?引導學生說出晏子出使楚國這樣一件事情就是力圖體現“課未始,已成基調”的教學節奏。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要求:(1)根據拼音,讀準生字詞的讀音,把課文讀通順。(2)想想課文講了什麼事?

  透過讓學生用心地初讀課文,教者幫助他掃清閱讀障礙。我主要從字音、字形、字義三方面予以重點指導。

  2.檢查自學情況

  (1)生字新詞(糾偏字音:乘(第二聲)機 枳(翹舌,第三聲)大夫(注意多音字,現在讀“dài fu”,是“醫生”的意思,過去讀“dàfū”,是官職的稱呼。)

  注意字形:晏 辱 (都為上下結構)柑橘 枳(注意偏旁同為:木)

  (2)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什麼事?

  《晏子使楚》講述了春秋末期,齊國大夫晏子出使楚國,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顯示楚國的威風,晏子巧妙回擊,維護了自己和國家尊嚴的故事。

  二是在學生初讀過後,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感知與把握。我就是讓學生說說文章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在學生說的基礎上我概括總結,達成感知的目標。

  (三)、研讀楚王,感受前後變化

  1、齊讀課文一、二自然段,你知道了些什麼?(楚王想乘機侮辱晏子)侮辱晏子就是侮辱齊國。楚王幾次侮辱晏子?

  2、楚王是怎樣侮辱晏子的呢?請畫出有關的句子。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門旁邊開了一個五尺來高的洞,讓晏子從這個洞進去。

  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聲,說:“難道齊國沒有人了嗎?既然有這麼多人,為什麼打發你來呢?”

  楚王笑嘻嘻地對晏子說:“齊國人怎麼這樣沒出息,幹這種事?”)

  3、我們來讀讀這幾句話,說說你體會到了什麼。

  (楚王對晏子侮辱到了極點。挖狗洞讓晏子鑽,諷刺他身材矮小。說齊國沒有人,就是說晏子無能。故意在晏子面前審問盜賊,嘲笑齊國人沒出息。而且從“瞅”、“冷笑”、“笑嘻嘻”等詞也可以看出楚王的傲慢、目空一切,對晏子及齊國的侮辱。楚王的用意很明顯,侮辱晏子,侮辱齊國,以達到長楚國威風的目的。)

  4、有感情地朗讀。

  5、他的目的達到了嗎?請瀏覽課文,把他每次侮辱晏子的結果畫出來。

  (楚王只好吩咐大開城門,迎接晏子。

  楚王只好陪著笑。

  楚王聽了,只好賠不是,說:“我原來想取笑大夫,沒想到反讓大夫取笑了。”)

  6、你又體會到了什麼?

  (三句話中都有“只好”一詞,說明楚王不得不甘拜下風。)

  7、最後的結果是──從這以後,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有感情地朗讀這幾句話。

  一、透過學生的自主學習,找到以上問題的答案,使學生理清了課文內容結構,很好地突破了本課時的教學重點。二、透過指導感情朗讀,讓學生體會此時楚王說話的語氣、神態等,加深學生的感受。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為下節課的學習做好準備。

  (四)、小結

  回顧課文主要內容,回應教學目標。

  五、說板書設計

  晏子使楚

  楚王

  鑽狗洞 只好開啟城門

  沒人才 只好陪著笑

  沒出息 只好賠不是

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針對當今一部分孩子面對父母關愛無動於衷的現狀,希望有針對性地進行道德教育。力求透過本課潤澤學生的情感世界,感受親情的溫暖,喚醒感恩意識,體會到自己的家庭充滿愛心,充滿了溫馨和快樂。

  《心中那盞燈》這一單元內容主要體現愛的主題即:師生之愛、父子親情、陌生人的真誠、兩岸同胞的骨肉情。《心中那盞燈》主要講的是一位父親忍著寒冷為兒子做燈籠的事,表現了父親對兒子的深愛之情。文章以讚美燈來讚美人,來讚美父愛,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

  二、說目標

  我結合教材特點及三年級學生的實際水平及心理特點,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反覆揣摩人物細節,根據上下文體會重點語句的含義。

  能力目標:透過體會描寫父親做冰燈的語句,在多層次的感悟中體會出父親的愛。

  情感目標:透過對文字的理解和拓展,懂得父親用愛製作冰燈給兒子的一生留下幸福的回憶,並表達出對父親的愛。

  教學重點:

  透過體會描寫父親做冰燈的語句,反覆揣摩人物細節,在朗讀中提升情感,體會出父親的愛。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重點語句的意思。

  三、說教法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以多種形式創設情境,充分重視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動用各種手段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學趣,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建立一種教與導結合,以導為主,教與學結合,以學為主的教學方法。

  四、根據學情和教學目標,本節課我精心設計了三個教學環節。

  1、複習匯入,創設情境。

  2、品讀課文,感悟父愛。

  3、拓展延伸,表達父愛。

  下面,我具體介紹一下教學流程。

  (一)複習匯入,創設情境。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課伊始我就用飽含深情的語言複習匯入。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走進了一個貧困的家庭,結識了一位平凡的父親。一盞沒過幾天就化了的並不華麗貴重的冰燈,卻帶給了一個八歲的孩子難得的幸福的快樂,這該是一段怎樣感人至深的親情故事,今天就讓我們再次走進這個故事,繼續學習第18課《心中那盞燈》。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一部分,誰能說一說,第一部分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我這樣設計的目的:複習匯入,帶學生回憶課文內容,很好地完成了故事的連結,把學生又一次帶入了情境。

  (二)品讀課文,感悟父愛。

  教學情境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要素,創設有價值的教學情境是促進學生學習、提高教學質量的必然要求。在這部分我採用了多種形式創設了情境。透過創設情境來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1、品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師:父親已經答應了為我做燈,那他是怎麼樣為我做燈的呢?請同學們邊讀邊找出父親是如何為我做燈的語句。並畫出描寫父親做冰燈的動作的詞語。

  在這一部分的教學中,我設計瞭如下的典型的問題情境和生活情境:

  父親在打磨這塊冰時會有什麼感覺?你們在摸冰時會有什麼樣的感覺?打磨這塊冰是一項非常艱辛的工作。這麼艱辛的工作父親仍然去做,能讓學生感悟到父親的良苦用心。而且還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聯絡,使學生真正感受到父親做這盞冰燈的艱辛以及父親那深深的愛子之情。

  師:父親這樣愛我,那你能把你的感受試著讀出來嗎?

  生多種形式讀文。

  把學生帶入這樣的情境之後,自然就激發了學生內心的情感,透過多種形式的讀文,使學生在讀中更進一步體悟到真情在父子之間湧動。

  2、品讀父子之間的三次對話。

  (1)第一次對話

  師:請同學們注意:當我問父親:“爹你幹啥呢?”父親是怎樣回答的?誰再來讀一讀父親的話?孩子們,對於父親的回答你有什麼疑問嗎?

  這樣的問題情境我創設使學生在內心深處產生了深深的思索,父親為什麼要答非所問呢?從普通的語言中又體悟了什麼呢?這樣極大地調動學生思維,使學生迸發出情感的火花,為下文做了鋪墊。

  (2)第二次對話

  我又說:“爹,你幹啥呢?”

  父親把臉扭過來,有點尷尬地說:“我也想給你做個玻璃燈籠,可哪有玻璃呢?後來我就尋思著給你做個冰燈吧。這不,冰凍了一晚上,我正給你做著呢!”

  在引導學生理解“尷尬“一詞後,我又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文中的父親為什麼尷尬?學生經過互相討論交流後,不僅弄清了父親尷尬的表面原因:沒有直接回答兒子的第一次對話,也弄清了父親尷尬的內在原因:想為兒子做玻璃但又找不到玻璃的無奈,為兒子做了燈籠但又不能滿足兒子要求的歉疚的心情。

  (3)第三次對話

  父親又一次把手放在自己的脖子上取暖。我說:“爹,你冷不冷?來這兒暖和暖和吧!”隨即,我撩起了蓋在身上的被子。

  父親急忙走過來,幫我掖好被子,連連說:“我不冷,我不冷,小心別凍著你……”)

  師:文中哪些詞語、句子使你感動了?小組同學之間互相交流討論為什麼讓你感動了?

  學生找重點詞,抓重點句,“疾步”、“連連”、“我不冷,我不冷,小心別凍著你……”感受到了父親當時的心情。在這一部分,學生在感悟、朗讀過程中滲透學習方法,培養了學生合作、探究、發現、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課文的能力。

  3、品讀“我”感動的句子。

  在學生找出我被父親感動的句子之後,我問學生:如果你就是作者,此時此刻你就是那個正在深切感受父愛的孩子,你能告訴我“你為什麼流淚了嗎?”透過這一問題來引起學生的深思,從而讓學生更加深刻地感悟出文章要表達的父子親情。讓學生真正的從自己的內心深處感受這種父愛之情。

  4、品讀課文的最後一個自然段。

  師:這盞燈不久就化了,可是作者為什麼說它是一盞最美的燈呢?

  學生在品讀了全文之後,已經極大地鋪墊了情感,到課文的最後情感的昇華已是水到渠成。“這盞燈代表著父親的愛”,“這是一盞凝聚著父愛的燈”。接著,讓學生進行聲情並茂的朗讀,把學生帶到作品的藝術境界中,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三)拓展延伸,表達父愛。

  在這部分中我設定了三個環節。

  1、讓學生講父親關愛自己的小事。

  2、教師傾情講述自己父親的故事。

  3、出示作者馬德在另一篇文章中寫給父親的話。

  在這一部分中,引導學生聯絡生活實際,感受生活,同進配以多媒體課件,不僅深化了學生情感,鍛鍊了語言表達能力,而且還拓展了學生的閱讀空間,豐富了學生的閱讀積累。

  總之,在這節語文課中,我透過讀書、對話、感悟,創設多種情境,讓學生感悟父愛,提煉父愛,讚美父愛,表達父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