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小學五年級語文白楊說課稿範文(精選5篇)

白楊說課稿

小學五年級語文白楊說課稿範文(精選5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五年級語文白楊說課稿範文(精選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白楊說課稿1

  一、說教材:

  《白楊》是四年級下冊的一篇精讀課文,也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寫了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親回內地接將要上小學的兩個孩子,在返途中向子女介紹生長在戈壁灘上的白楊的特點;同時希望自己子女也能像白楊那樣,哪裡需要,就哪裡紮根、發芽、成長。課文白楊為明線,表面上寫白楊,實際上寫人,借白楊的特點來歌頌紮根西部的建設者博大的胸懷。

  二、說教學目標 :

  1、瞭解白楊的特點,體會爸爸服從祖國需要,紮根邊疆,建設新疆的思想感情以及他對下一代的希望。

  2、體會本文的寫作特點幷寫小練筆。

  三、說教學重點:

  透過白楊樹的外在特點感悟其內在的品質。

  四、說教學難點:

  體會寫法,感悟樹的某些特點與人的某些品質之間的相通、相似之處。

  五、說教法、學法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課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本,大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小組合作的方式討論交流,發表自己的見解,在一種美好的境界中品味語言文字的魅力。

  六、說教學流程

  (一)激趣匯入

  學生了解白楊是一種極普通的樹。

  (二)檢查預習

  有小主持人檢查詞語及本課主要寫了什麼?

  (三)老師帶領學生學習課文

  首先讓學生快速讀課文,找一找白楊有什麼特點?抓住爸爸說的一段話:白楊樹從來就這麼直。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乾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透過讀,小組討論交流,彙報,總結出白楊有三大特點:直 、適應性強、不怕困難。然後引導學生簡單理解小白楊有沒有這樣的特點,出示句子: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學生總結概括。

  然後重點理解爸爸是個怎樣的人,透過課文段落:他們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媽媽也在新疆工作。他們只知道爸爸這回到奶奶家來,接他們到新疆去唸小學,將來再念中學。他們只知道新疆是個很遠很遠的地方,要坐幾天火車,還要坐幾天汽車。學生很容易看出孩子對爸爸瞭解甚少。接著讓學生彙報蒐集的西部戰略資料,進一步瞭解,爸爸是個怎樣的人及當年像爸爸一樣的建設者,有著怎樣的品質。總結出:他們同樣像白楊一樣不擇環境、不講條件,哪裡需要就在哪裡安家。體現出他們無私奉獻精神。

  孩子能不能行,從哪裡看出來?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這一句話就很容易看出來。

  最後,學生透過看板書,深入瞭解白楊和爸爸有什麼關係?學生回答完,老師總結,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緊接著出示小練筆,學生先交流然後練筆,最後一生說說自己的小練筆內容,學生評價,老師小結。

  總結提升:同學們,讓我們共同記住白楊的特點,邊疆建設者的無私奉獻精神,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不畏艱險,勇往直前。

  白楊說課稿2

  教材簡析:

  《白楊》是六年制小學人教版課標實驗教材第十冊第一單元的課文,這是一篇精讀課文。文章由樹及人,從孩子關於白楊的爭論開始,引出了爸爸對白楊特點的介紹,託物言志,借物喻人;然後寫爸爸借白楊表明了自己紮根邊疆的志向,並希望孩子也能夠成為邊疆建設者的心願。

  學習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讓學生繼續學習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聯絡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二是體會課文是怎借物喻人,讚頌邊疆建設者的;三是進一步加深對西部的瞭解。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六個生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爸爸介紹白楊樹的那段話。

  3、抓住重點語句,聯絡上下文,體會白楊的特點和爸爸的心願。

  4、體會借物喻人的寫作特點。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透過白楊樹的外在特點感悟內在品質。

  難點:體會寫法,感悟樹的某些特點與人的某些品質之間的相通、相似之處。

  教法和學法

  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語文素養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創新精神是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同時也為體現新課程標準中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三個維度的統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再教學活動中,透過教師的組織引導,幫助學生們在自主學習基礎上合作、交流,完成本課學習目標。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任何學習都是學習者自主構建知識的過程。故本課教學活動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教師引導下學生獨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注重實踐過程中探究新知,培養創新能力,再小組討論中與他人學會合作。

  教學過程:

  一、交流資料鋪墊教學

  1、我給大家帶來一首歌,大家想不想聽啊?好,看哪位同學聽明白了歌中唱的是什麼?要表達什麼?播放歌曲閻維文的《小白楊》

  2、“白楊”是一種樹的名字,又叫大葉楊,哪位同學知道白楊的有關知識,你能介紹一下嗎?

  3、同學們講得好。白楊樹在我國北方平原地區、沙漠地區種植非常廣泛,因為它樹木筆直,生命力強,而且還可以防風固沙。因此,人們都很喜歡它。

  [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歌曲的匯入能調動學生學習《白楊》這一課的積極性,由學生們的介紹將同學們帶入描寫白楊樹的情景中。]

  二、課題質疑,激趣讀文

  1、看到《白楊》這個課題,你想作者會介紹什麼呢?

  2、總結歸納學生可能會提出的幾個問題:①白楊樹的外在特點;②白楊樹的品格……

  3、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讀懂了什麼。

  [課標指出,再對學生思想培育時要注重質疑、解疑能力地培養。愛因斯坦也說過: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

  三、探究體驗

  1、合作,交流。同學們剛才已讀懂了一部分的內容了,但瞭解的是否全面呢?請在小組中交流。

  2、小組組織彙報學習成果。

  [新課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學生先透過讀文自主探究,但學生獨自的見解往往比較片面,於是便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從合作中學生得知白楊樹的外在特點是高大挺秀,內在品質是不擇環境,不懼災害,適應力強,生命力強。]

  四、品味語言,語感訓練,體驗情感

  1、輔助填空:從兄妹倆的一番爭辯,我們彷彿看到了()白楊。

  2、男、女同學分角色朗讀兄妹的對話。(省去提示語,請用你的朗讀體現它的意思。)

  3、創設情境:火車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而白楊卻是這麼直,這麼高大……你想用什麼樣的語言來形容它呢?多麼()的白楊樹啊!

  4、組織交流:

  △ 多麼(有生命力)的白楊啊!哪兒需要它,它很快就在哪兒生根,發芽,長出茁壯的枝幹。

  (1)指導朗讀體會:讀這句話的時候,你腦海中浮現的是什麼地方?能換上它讀讀嗎?(在不同的地方,它的作用不同,朗讀時的語氣、語調也就不同。)

  (2)選擇自己喜歡的一處地方填上去讀一讀,讀出自己的感受。(個別讀→評讀→品讀→齊讀)

  (3)小結:城市需要它,它就默默無聞地舒展風姿,供人們欣賞;邊疆需要它,這就心甘情願地挽起臂膀,築成防風牆;如今,戈壁灘需要它,它就在這兒生根了。

  △ 多麼(堅強不屈)的白楊啊!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遭到乾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

  (1)指導朗讀體會:你能選用其中的一種天氣情況來說嗎?想象當時的情景,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2)分小組讀、齊讀。

  △ 多麼(挺拔)的白楊啊!它從來就是這麼直,這麼高大。

  (1)引導體會“從來”的意思。

  ① 結合課文內容填空:

  ( ),白楊是這麼直,這麼高大;

  ( ),它也是這麼直,這麼高大;

  ( ),它還是這麼直,這麼高大。

  ② 組織交流。(引導從時間、地域、氣候三方面體會。)

  (2)指導朗讀。

  6、小結:不管何時,不論何地,無論遇到多麼惡劣的氣候,哪裡需要,白楊就在哪裡生根,發芽,它上擎青天,下踩大地,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這就是白楊的品格。你能用朗讀表現出來嗎?

  [語文教學要加強學生的朗讀訓練,不但要從朗讀技巧上加以指導而且要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表達出思想感情;要培養學生理解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經過有實效的切實訓練,更能體現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五、引導探究,感悟寫法,拓展延伸。

  1、(引讀):爸爸只是在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生接讀):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而這孩子們現在還不能理解。

  2、學生讀句質疑:爸爸僅在介紹白楊樹嗎?他在表白自己什麼心跡?/你從課文的哪些自然段感悟到;作者的寫作手法跟我們學過的哪篇文章很相似,說說你的見解。(引導學生聯絡《落花生》明白這也是採用託物言志的寫法)

  3、爸爸的這番話含蓄深沉,讓我們再滿懷深情地來讀一讀。

  4、爸爸的心願能實現嗎?請找出課文中的句子,用朗讀來回答。

  5、指導朗讀課文最後一句。

  6、小結:爸爸看到了這,高興地笑了。這是一個邊疆建設者看到祖國的邊疆建設事業後繼有人時的一種欣慰的笑。讓我們衷心祝願戈壁灘上的白楊樹越栽越多、越長越高、越來越美!

  7、此時此刻,你想對白楊樹以及像白楊樹一樣的祖國建設者說些什麼?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人們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白楊說課稿3

  一、說教材

  《白楊》是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標實驗教材第十冊第一單元“走進西部”這一主題中的一篇精讀課文,白楊說課稿。文章由樹及人,從孩子關於白楊的爭論開始,引出了爸爸對白楊特點的介紹,託物言志,借物喻人;然後寫爸爸借白楊表明了自己紮根邊疆的志向,以及希望孩子也能夠成為邊疆建設者的心願。 第一單元的訓練重點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能聯絡上下文體會優美的語言和含義深刻的句子,並能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結合單元訓練重點、教材特點以及五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 學會6個生字,正確讀寫“戈壁、清晰”等詞語。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爸爸介紹白楊樹的那段話。

  3、 抓住重點語句,聯絡上下文,體會白楊的特點和爸爸的心願。

  4、 體會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體會白楊的特點及爸爸的心願。

  難點:體會借物喻人的寫法。

  二、說教學方法:

  (1)運用情境教學法,創設情境,幫助學生領會白楊的品格。

  (2)運用朗讀法。採用多種形式的讀,如範讀,引讀,品讀,分角色讀,齊讀,指名讀,自由讀等,以讀代講,以讀悟情,以讀達情。

  (3)運用討論法,引導學生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

  三、說學法:

  以學生自學為主,指導學生運用勾畫圈點法,抓住關鍵詞句來理解課文的主旨;運用朗讀法、討論法,體會文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四、 說教學程式:

  本課我安排兩課時完成教學任務,第一課時主要學習生字新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學習文章第一部分,瞭解大戈壁惡劣的自然環境。第二課時重點研讀課文,瞭解白楊的特點以及爸爸的心願,激發學生對西部工作者無私奉獻精神的崇敬之情。現在我重點講第二課時的教學程式。

  (一) 創設情景,誘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一上課,首先播放閻維文演唱的歌曲《小白楊》,學生會唱的跟著一起唱。教師激情匯入:“同學們,你覺得歌曲中的小白楊怎麼樣?今天我們就伴隨著這動聽的歌聲,和文中的父子三人一起踏上開往新疆的專列,認識一下戈壁灘上的白楊樹,”欣賞歌曲,不僅使學生身心愉悅,而且為接下來的學習打下了情感的基礎。

  (二)品詞析句,理解白楊的品質特點。

  1、我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自由朗讀課文,思考:白楊樹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圈劃出來,用心品讀。在這裡要給足學生自學的時間。

  2、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全班交流。

  第2——11自然段這一部分,學生交流時我打算這樣來處理:要求學生必須透過朗讀來展現自己的感悟,指導學生抓住“多高”“大傘”“多直”“這麼直”“這麼大”等詞語體會白楊樹的高大挺秀,然後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兄妹倆的話語。

  第12自然段爸爸介紹白楊的那段話,我這樣來組織教學:

  (1)課件出示爸爸的話語,學生自讀自悟。

  (2)要求學生把自己的感悟透過朗讀傳達出來。

  (3)說說從爸爸的話語中,你聽明白了什麼?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歸納白楊樹的特點,板書:服從需要、紮根邊疆、堅強不屈。

  (4)讓學生說一說祖國建設還有哪裡需要白楊,然後教師激情引讀:

  堤岸需要它護堤時,它就在那兒——

  荒山需要它綠化時,它就在那兒——

  戈壁需要它擋沙時,它就在那兒——

  城市需要它美化時,它就在那兒——

  透過反覆吟誦,學生完全浸潤在了課文的語言之中,虛心涵詠,以讀見悟,熟讀成誦,白楊樹的品格深深地印在了學生的心靈深處。

  (5)在讀悟的基礎上,我讓學生與文字對話,對白楊樹說幾句話,因為有了前面的鋪墊,學生此時定能有感而發,真誠地讚美白楊。

  (三)激發想象,領會建設者的崇高精神。

  爸爸只是在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爸爸的心願是什麼呢?我讓學生輕聲朗讀課文的第14——16自然段,分小組討論,然後彙報交流。

  在交流14自然段時,我引導學生聯絡課文想想孩子們只知道什麼,不知道什麼。透過猜測、師生對讀了解爸爸的心願,那就是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無私地將自己的青春與熱血奉獻給邊疆。(板書:無私奉獻。)這一環節,我引導學生由“知道”推及到“不知道”,由表層體會到深層,加之師生對讀激起的情感共鳴,使學生逐步領悟了文章的深刻內含,使文、道得以統一。

  文章的最後一段,我讓學生鑽研文字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學生提出的問題可能會有:1、爸爸為什麼又陷入了沉思?2、為什麼他又露出了微笑?3、那棵大白楊象徵的是誰?小白楊又是誰?學生在討論釋疑的過程中再次體會了爸爸的內心,同時明白了文章借物喻人、託物言志的寫法,從而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我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最後一段,然後說:“同學們,新疆有許多像爸爸一樣的‘白楊樹’,祖國各地也有許多像爸爸一樣的‘白楊樹’,他們在各自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地工作著,無私地奉獻著,你知道他們都是誰嗎?”學生交流後,出示詩歌《帳篷》,讓學生讀一讀,說說讀懂了什麼,發現了什麼。然後寫幾句話誇誇像課文中爸爸那樣的祖國建設者或保衛者,可以用上“哪兒……哪兒……”、“不管……不管……總是……”等詞語。

  在整個這一環節中,我讓學生由讀到悟到寫,為他們搭建了一個歷練語言、宣洩情感的平臺。

  (四)拓展延伸,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同學們,新疆現在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課件出示今日的新疆面貌。告訴學生如今仍有一批批祖國的好兒女,源源不斷地奔赴新建,相信東西部的差距也一定會越來越小,祖國的明天會更加美好!問學生:讀了《白楊》一課,目睹了西部建設的輝煌成就,你想對自己說點什麼?安排這一環節,是想在學生心裡種下服從需要、紮根邊疆、堅強不屈、無私奉獻的種苗,使工具性和人文性得以統一。

  (五)佈置作業。

  學生可以針對個人情況任意選擇

  1、讀完課文,你肯定有很多感受,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寫下來。

  2、續寫兄妹二人在新疆的生活和為新疆做出的貢獻。

  3、閱讀矛盾的《白楊禮讚》,楊朔的《荔枝蜜》,陶鑄的《松樹的風格》等文章。

  五、說板書:

  這樣的板書突顯了白楊和邊疆建設者共有的崇高品格,讓學生自然而然地領悟到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既突出了教學的重點,又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白楊說課稿4

尊敬的各位領導、專家、各位同仁們: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一組中的第二篇精讀課文《白楊》的第一課時。下面,我將從教學目的、教學方法、學生學法、教學流程等四方面來簡要說說我這節課的預想。

  一、說教學目的

  我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1、會寫“晰、傘”等六個字,能正確讀寫本課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透過品關鍵詞句,初步領悟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向結合來體現白楊特點的寫法,激發學生對白楊的喜愛。

  我確定此目標的依據有以下四點:

  一是基於對課程標準學段目標的理解。

  《課程標準》指出:小學高段學生要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同時“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蒐集資訊。”還要“能聯絡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

  二是基於對教材的認識。

  本文主要講了在一列開往新疆的火車上,一家三口看到火車窗外閃過的白楊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爭論,透過父親的介紹,讓兒女們瞭解了白楊的特點,同時借白楊讚頌了西部建設者,也表白了父親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決心。而我主要發掘教材中如何透過對白楊的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來體現白楊的特點。本文文筆清新,語言準確,人物描寫生動,運用借物喻人的手法,將白楊和西部建設者有機的結合在一起。

  三是基於對單元重點專案的`理解。

  本文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一組中的第二篇精讀課文。本組教材是以“走進西部”為主題來編排教材的,編排本組教材的目的,一是透過讀書和蒐集資料瞭解西部,激發熱愛西部的感情;二是引導學生把握課文主要內容,聯絡上下文,體會優美語言的表達效果和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進一步提高理解語言的能力。

  四是基於對學情的認識。

  五年級學生已具有一定的字詞自學能力,所以本課字詞以學生自學為主,師只是作以簡單抽查,針對疆字比較難寫作以重點指導。本年段的學生在以前的學習中已具有一定對文章內容的整體把握和理解能力,但對一些有難度的重點句段還要教師做適時適度的點撥引導。據此,我將教學重點確定為透過品關鍵詞句,體會白楊的特點。學生不光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因為學生對對文章表達手法的領悟還一定難度,所以我講本節課的教學難點確定為初步領悟運用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相結合來體現事物特點的表達手法。

  二、說教法

  課堂是學習的場所,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基於以上的認識,在教學中,我還主體地位於學生,引導學生充分閱讀,自主學習,發現問題,積極思考,以讀促講,讀中感悟,課堂中主要運用談話法、實踐探究法、引導發現法和遷移運用等多種方法進行教學。

  三、說學法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就是要讓學生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與方法,也就是既要“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為此,我指導學生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透過自主探究實踐、合作討論,採取讀、思、寫同步訓練,使學生既感受到了白楊的特點,同時也初步領悟到作者是如何來表達的。

  四、說教學流程

  本節課教學分為四個環節:

  第一環節是談話激趣,匯入新課。

  一堂新授課,匯入的設計至關重要,所謂萬事開頭難嘛。富有情趣的匯入,就像在師生之間架起的溝通的橋樑。透過這座橋樑,師生的心會更接近。正如俗話所說:良好的開端,等於成功的一半。

  所以開課,教師便從家鄉的環境和森林樹木入題,用親切的談話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為順利匯入新課做好鋪墊。

  第二環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語文課標明確指出: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因此在新課程的教學設計時,引入新課後對文字進行整體感知是非常有必要的。透過通讀課文使學生對文章有大致的瞭解,提高了學生整體把握的能力。學生對生字詞的自學一是為本文的後續學習掃清文字障礙,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教給了學生以後學文的方法步驟。

  第三環節是品讀文段,領悟寫法。

  課堂中,引導學生瀏覽課文,畫出文中直接描寫看到的白楊的句子。透過品讀句子、個性朗讀,體會出直接描寫中所體現的白楊頑強的特點。再透過對新疆戈壁灘惡劣環境的瞭解,進一步體會白楊的生命力頑強,同時明確環境描寫對突出事物特點的重要作用。最後透過對爸爸所說的話的細細品讀,悟出白楊內在的多種可貴品質。文中無論是對白楊生長的環境的描寫,還是爸爸介紹的白楊的特點,都是為凸顯白楊特點而服務的。

  俗話說編筐編簍,全在收口。透過總結,可以促進學生對一堂課的教學進行梳理,儲存資訊,鞏固記憶。最後總結寫法:當我們要描寫某個物時,除了用直觀的方式來直接描寫外,還可以恰當的運用間接描寫。在本文中,間接描寫是透過環境、人物介紹等方式來呈現,只有將直接描寫與間接描寫有機的結合,才能將事物的特點描寫得更具體!

  第四環節:學以致用。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語文教材只是個例子,我們透過本節課引導學生初步領悟了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相結合的寫法,那我們接下來就要引導學生實踐運用,並加以鞏固,實現學生學是為了用的目的。

  五、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是一節課主要內容的高度濃縮,也可以說是最簡單的教學設計。本課我的板書為兩大塊,左側上半部分是白楊的三大特點,下半部分是直接描寫,右側上半部分是環境和介紹,也是間接描寫在本文中的呈現方式,右下側是間接描寫。這樣的設計既凸顯本課教學是從品味關鍵詞句入手,又概括了白楊的主要特點,同時又突出了本課的一得是學習文章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的寫作手法。

  因為課堂是動態的,課堂生成也有許多未知的部分,所以在具體上課的過程中,我會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對我的課堂預設做細微的調整,懇請各位領導、專家、同仁批評指正!

  白楊說課稿5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是小學語文組5號考生,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白楊》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學情、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說教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白楊》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1組第3課,是一篇精讀課文,文章寫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車上,一位父親和兩個孩子,望著車窗外的白楊展開討論的事。作者借白楊,熱情歌頌了邊疆建設者服從祖國需要,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遠大志向和奉獻精神。作家文筆清新流暢,人物描寫生動。學生能夠學會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並且進一步加深對西部的瞭解。

  二、說學情

  關注學生,以學生為本是新理念所倡導的,所以進行教學設計之前,需要先了解學生的情況。本課教學物件是五年級下學期的學生,他們在之前已經學習過《落花生》此類借物喻人的文章,初步具有了閱讀理解能力,但是對於本課來講,由於學生生活的時代距文章背景時代較遠,學生可能對當時祖國邊疆的環境、邊疆建設者為什麼要到邊疆去工作、建設這對於祖國建設的貢獻等不理解,這也是本課的難點之一。在教學中要補充相關資料,幫助學生理解。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對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和本文的教學內容和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本課時的教學目標:

  在知識與能力上我設定了目標為掌握本課6個生字,以及如“清晰、插嘴、分辯、撫摸”等詞語,並能背誦爸爸介紹白楊樹的那段話。在過程與方法維度上我設定目標為抓住重點語句,聯絡上下文,體會借物喻人的寫作特點。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為體會白楊的特點和邊疆建設者的無私奉獻精神。

  四、說教學重難點

  我結合本課及學生的一些特點,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透過理解重點詞語和句子,體會借物喻人的寫作特點。瞭解白楊樹的外在特點感悟其內在品質。

  教學難點是感悟樹的某些特點與人的某些品質之間的相通、相似之處。以及對邊疆建設者的無私奉獻精神的歌頌。

  五、說教學方法

  依據“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同時,為了達到既定教學目標,突出重點,解決難點。我將引導學生在情境中學習,能自己從閱讀中提出問題和見解,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表達自己見解的慾望,所以我會採用多方式朗讀法,質疑問難、合作探究等方法來進行教學,以體會西部建設者的博大胸襟。

  六、說教學過程

  圍繞以上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根據“教師指導—學生主體—訓練主線”的原則,設計以下教學環節:

  (一)匯入

  第一環節:預習匯入。我將展示關於邊境建設者的圖片,設定邊境工作者辛苦,環境惡劣的情境。激起學生同情邊境工作者的心態,然後讓學生分享預習時查詢的關於西部現狀的資料,最後師總結引入新課學習。預習匯入既可以檢查學生預習的結果,也能適時指導學生資訊搜尋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第二環節:新授環節。課堂的核心環節,在這個環節主要有以下幾個步驟:

  新授第一步:通讀課文,整體感知。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因此,在匯入新課後我先讓大家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內容。讀後先借助字典學會本課生字、新詞,鍛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然後讓學生透過文章的描寫,想想大戈壁是什麼樣子的,在學生自由發言中總結荒涼、寸草不生、貧瘠……為接下來的研讀賞析,體驗情感做好鋪墊。

  新授第二步:反覆朗讀,深入體會。在本步驟,主要採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主動解決問題。

  首先:採用默讀式,並圈點勾畫出爸爸向孩子們介紹白楊的段落,在反覆的朗讀中體會,找出描寫白楊樹的詞句,概括了白楊的什麼特點。學生可以自由回答。接下來引導學生體會到白楊是哪兒需要就在哪兒生長等介紹白楊樹的話語。注意體會重點詞語的感情。本步驟不要求非常深入理解,只要學生能根據自己的理解,大致的說說從字面上體會到白楊的生長環境十分的惡劣,感受到白楊十分的堅強就可以了。

  其次:指導朗讀,體會感情。充分利用朗讀帶動理解這一作用,引導學生理解文字之後指導學生朗讀。比如說朗讀需要注意重要語句的節奏、感情基調等。如“大戈壁這麼荒涼,環境這麼惡劣,白楊卻長得那麼高大挺秀,像衛士一樣守衛著鐵路。”指導生讀出讚美、驕傲的語氣。最後齊讀加深體會,爭取背誦朗誦。

  再次:對比品析,掌握重點。我將採取對比讀的方式,給出具體段落,讓學生默讀16和14節,思考爸爸要表達什麼呢?他和白楊之間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呢?引導學生體會樹的某些特點與人的某些品質之間的相通、相似之處。這時可以以小組為單位研究。3分鐘後小組代表彙報結果,請組內的每一位都發揮自己的角色,勇敢的說出自己想法。注意時間的把握。最後總結出服從需要、紮根邊疆、無私奉獻。

  總之,這一系列的“讀、悟、議、賞、再讀”,讓學生在循序漸進的學習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最終達到突破教學重難點的目的。

  第三環節,拓展提高。我將透過引導學生背誦,積累本篇文章的好詞好句,然後讓學生談談對借物喻人的寫作特點的理解。我將適時的指導補充。這樣會更加利於學生對於本篇文章的深刻內涵以及把握借物喻人的手法。從而實現拔高的目的!

  第四環節,作業小結。最後我將會讓同學們運用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寫一段簡單的文字為作業來結束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不僅可以用寫的方式鞏固知識,還可以完成本階段語言文字運用的目標要求。

  最後,說一說我的板書設計。我的板書以白楊樹和爸爸為主線,以白楊樹的特點和爸爸的心願為輔助,貫穿本文讚頌西部無私奉獻精神的思想情感,提綱挈領、一目瞭然。

  以上就是我今天說課的全部內容,謝謝各位評委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