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小學語文《石頭書》說課稿

小學語文《石頭書》說課稿

小學語文《石頭書》說課稿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石頭書》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說教材

  本文是一篇科學小品,透過川川和磊磊兩個孩子與勘探隊員的交流,介紹了許多有關岩石的知識,也表現了兩個孩子熱愛科學、探求知識的強烈願望。

  全文共14個自然段,可以分為3段。

  第一自然段:( 1 - 5 ) 寫勘探隊員告訴兩個孩子,山上的石頭一層一層的,就像一冊厚厚的書。

  第二自然段:( 6 - 11)介紹了石頭書上的“字”和畫。

  第三自然段:( 12-14 )寫石頭書裡的學問可真不少,石頭書的作用可大了。

  課文情趣盎然,寓科學知識與充滿童真的.對話之中,科普作品成了有趣的兒童讀物,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而使其產生閱讀期待。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反覆朗讀中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步瞭解課文大意,認識人物對話。

  二、說重、難點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本課生字。

  教學難點:初步瞭解化石的作用,注意培養學生學習與思考問題“刨根問底”的良好習慣。

  三、說教學設計:

  1、對比匯入,激發興趣。

  首先借用實物(語文書和石頭),形象對比,引起學生興趣,匯出課題後,讀題設問,讓學生質疑問難。

  2、圖片展示,感知石頭書。

  現階段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變過程當中,而圖片正是具有形象、生動等特點,符合學生規律,因此更易於激發小學生興趣,易於接受知識。

  3、以讀為核心,讀中感悟。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要以讀為主,在讀中感悟課文內容,因此在本課教學中我在教學中貫穿這一宗旨,始終把讀放在第一位,讓學生自己讀懂課文。

  4、圖文結合,感知課文內容。

  在教學中,我由圖到文,再由文到圖,圖文結合,遙相呼應,把文中內容形象化、具體化,從而達到感知課文、學懂課文。

  5、滲透寫字指導,培養書寫能力。

  俗話說字如其人,一手好字讓人賞心悅目,心情愉快,所以在最後一點時間裡,我讓學生自己發現字的間架結構,同時給與適當指導、評價,讓學生想寫好字、能寫好字。

  四、說教學方法。

  在教的過程中,努力做到精講精問,讓學生自己多讀多練,重在積累和感悟。課堂上努力做到擴大訓練面,讓每個學生多讀多練,重在參與,對學生的學習活動,及時反饋和調控,讓學生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過程中,逐漸掌握。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要著力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教師在課堂上學生細細的讀書,靜靜地思考,展開適當的討論,給學生學習和自主權,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做到引導,扶持,點撥,“到位”而不“越位”。

  指導學生寫字,培養書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