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課文《家人的愛》說課稿範文

課文《家人的愛》說課稿

課文《家人的愛》說課稿範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透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課文《家人的愛》說課稿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課文《家人的愛》說課稿1

  一、說教材

  首先,我對本課教材進行分析:

  《家人的愛》一課是新課程《品德與社會》(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在愛的陽光下”中的一個主題。按照教材的編排,它和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我愛我的家》教學內容是相聯絡的,是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我的家人與夥伴的延伸。本單元由三個主題構成:主題一、家人的愛;主題二、讀懂爸爸媽的心;主題三、來自社會的愛。本單元以愛作為主線,引導學生透過一些具體的生活情景,感受和體驗家人對自己的成長所付出的辛苦及其蘊含著深深的愛。由於現階段的孩子有很多是獨生子女,他們中大多數是在家人的寵愛下生活和成長起來的,由此,造成一些孩子道德情感麻木與欠缺,身在愛的海洋中卻感受不到。對他人,甚至對自己最親近的人缺乏理解和關注。我認為設定本單元的目的主要就是讓兒童在感受愛的同時,豐富他們的道德情感和對生活的道德敏感性,學會關注和體諒別人。

  “家人的愛”是其中的第一個主題,本課的編寫,其時代感、生活性、針對性都很強,當前很多家庭中,孩子對父母養育兒女的艱難並不理解,父母給予自己的生命和關愛被看作是平常和理所當然的,孩子對家人的關心和照顧微乎其微,以至於這些孩子慢慢行成了接受和應該享受家人對自己的關心的心裡,卻忽視了自己對家人的愛。這部分內容目的是讓孩子感受父母長輩的養育之恩,並學會以恰當的方式表示對他們的感激、尊重和關心。《品德與社會》課程強調教學要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連,以體驗去感受生活,讓學生感受家庭中父母長輩的養育之恩,懂得父母為培育自己付出了許多的辛勞,體會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基於以上對教材的瞭解和分析,我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二、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教學目標及重難點,我是這樣設計的:

  教學目標:(1)情感目標:使學生體會家庭生活的溫馨及家人培養教育自己的苦心,進而感受家人給予自己的關愛,培養學生用自己的方式回報家人的愛。

  (2)能力目標:

  ①透過開放課堂教學情景,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培養學生觀察、感悟、體驗、表達的能力。

  ②培養學生蒐集資訊、整理資訊的能力。

  (3)知識目標:

  知道父母長輩為自己健康成長付出的辛勞,瞭解他們對自己寄予的希望和培養教育自己的苦心。

  重點:瞭解家人培養教育自己的苦心,感受家人給予自己的關愛。

  難點:學會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家人的愛。

  三、說教法:

  課標指出: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必須貼近兒童的生活,反映兒童的需要,讓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教學中針對三年級兒童的特點,將兒童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引導、思考、探索,以及學生判斷能力的培養和社會知識的獲得有機結合,教師注重教學過程中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和主體作用的發揮,給學生創造了一個學有所獲的空間。因此在教法選擇上有:合作交流法、集體討論法、活動探究法、情感體驗法。

  四、說學法:

  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使學生能夠達到本課所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在學法指導上力求體現“讓學生主動參與,實際體驗”的理念,主要讓學生應用合作、探究、討論、體驗等學習方法去學習新課。

  五、說教學準備

  教師:教學、調查表等。

  學生:照片、親情故事、感恩孝心卡等。

  六、說教學過程: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完成教學目標,我在教學活動中設計瞭如下幾個環節:

  活動一,的設計能夠感受到情感目標。

  活動二,的設計完成了能力目標第二點。

  活動三,的設計突出了教學重點及知識目標。

  活動四,的設計突破了本課的難點。

  四個活動都滲透了本課的情感目標及能力目標第一點。

  下面我具體說下各部分詳細活動過程。

  活動一 匯入,喚醒愛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溫暖的家,在這個家裡,你每天快樂的生活著、健康的成長著,家人一句輕輕的問候,一聲暖暖的叮嚀,一頓可口的飯菜,一次嚴厲地批評,這都是家人對我們的關心呵護、對我們的愛,今天我們就來感受體會《家人的愛 》。板書課題生齊讀。

  請學生介紹介紹自己都有哪些家人?說說怎樣與家相處的?

  教師貼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彩色頭像(貼圖)

  (設計意圖:利用簡單質樸的語言引導學生說出本次的課題和主旨,讓學生細細品味這些日常所發生的簡單的小事,先對家人的愛有了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活動二 回憶、感受愛

  培養孩子愛的情感,喚醒孩子身上沉睡巨大的潛能,是教育的一個重要目的。

  回憶自己成長的經歷,出示生活照或物品,說說家人給你的愛。

  1、小組內分享自己與家人的照片或家人贈送的禮物。

  2、全班彙報、交流

  (在學生髮言的過程中,教師針對學生講述的不同事情,引導學生在快樂時光中感受家人給予自己的愛:如在生病時,感受到家人的照顧與愛護;如在全家為孩子過生日的時候,感受到全家的希望與愛……)

  (設計這個活動的目的是:利用同學們帶來的小物品,創設出引導學生進入回憶的情境,讓學生自己說出物品背後的故事,物品的意義,透過學生自己的闡述更能觸動他們的心絃,老師再說出物品包含的愛意,進行點睛總結。在課前做好特殊家庭學生的調查,使他們從不同角度來回憶家人的愛。)

  活動三 體驗、感悟愛

  1、觀察圖片

  出示教材第4頁四幅圖,根據圖片提出問題,學生回答後歸納重點板書。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挖掘和發展教材的情境因素,有機地營造和渲染出一種讓學生感到美好的、親切的、喜愛的學習氛圍,這樣使原來那種枯燥乏味的德育教育變成一種有滋有味的精神享受。

  2、完成小調查、展示

  ①出示表格學生填寫

  家人曾經為我做過的事情,打“√”;我為家人做過的事,打“O”

  繫鞋帶( )

  盛 飯( )

  穿衣服( )

  蓋被子( )

  洗臉( )

  削水果( )

  拿書包( )

  陪你寫作業

  ( )

  ②小組長彙報調查情況

  ③注意引導學生拒絕溺愛。

  (設計意圖:透過小調查的方式,讓學生在填寫調查表的過程,明白父母原來是這麼細心和貼心地照顧著他們,調查的資料更是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對於現在家長的過分溺愛,要給予正確指導,讓學生明白溺愛的危害。)

  3、“愛”的體驗

  新課程的品德教育重視教育過程中學生的體驗和感悟,兒童從體驗中獲得的情感是最樸素、最真誠,也是最難忘的,體驗教育正是組織和引導少年兒童在親身實踐中,因此我設計了:

  ①請一名學生扶著布娃娃體驗家長教我們學步的.辛苦。

  ②體驗者談感受後,全體學生彎腰弓背計時體驗。

  (設計意圖:透過實踐家人幫助我們的小事,來感同身受父母為了我們付出的艱辛,直接昇華主題,讓孩子再次地感受體驗到家人無私的付出。)

  活動四 表達、回報愛

  教學過程要情感化、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感染學生。

  1、聽故事!

  播放《汶川地震中感人的故事》感受愛的偉大。

  2、學生寫感恩孝心卡,請2-3個學生讀感恩卡(播放背景音樂《感恩的心》)

  (設計意圖:根據學生喜愛聽故事的特點,結合教材內容,選用了一個真實感人的故事,震撼著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了父母愛的力量,愛的偉大。同時透過製作感恩卡這種充滿濃濃的親情的活動的開展,進一步激發了學生愛的情感,使學生感激、回報家人的愛由心而發。)

  3、總結延伸:

  這週末回家立刻行動起來,以寫日記的形式每天記錄下你為家人做的事,當個貼心的小寶貝吧。

  (設計意圖:品德課要堅持知、情、意、行統一的原則,我們應當將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感知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做到活用教材,努力建立起課程、教學法與學生生活之間的通道。並注意有效地利用課程資源,補充一些現實生活中“活”的教材,使教學內容更貼近學生的生活。為防止課內激情課外拋的現象,特別設計了課外活動延伸這個環節。)

  八、說板書設計

  結合學生年齡特點我設計了以下板書,板書簡潔、突出本課中心主題。

  關心健康

  家人的愛 鍛鍊意志

  教給知識

  以上就是我的說課,謝謝大家。

  課文《家人的愛》說課稿2

  主題目標:

  1、從生活的點點滴滴、方方面面體會家人對自己無私的愛,懂得家人對自己疼是愛,嚴也是愛。

  2、學習用實際行動表達對家人的感激與愛。

  活動準備:

  1、教師引導學生事先觀察家人在一天中為自己所做的事情,並做好觀察記錄。

  2、學生自做賀卡

  3、採訪家長的錄音。

  4、多媒體制作。

  活動過程:

  一、感情渲染:

  (課間播放《讓愛住我家》,學生跟著唱)

  二、引趣揭題:

  1、(出示小兔貝貝)嗨!我是小兔貝貝,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個故事,你們想聽嗎?

  2、媒體播放:邊故事,邊出示圖。

  3、揭題,齊讀課題。

  三、動之以情:

  1、小兔貝貝穿越時空隧道,拍攝了一些照片。(媒體出示三組照片,請照片上的學生介紹家人為他所付出的愛)

  2、其他學生講述家人關愛他的一件事。

  3、家人對我們的關愛不僅體現在學習、培養興趣愛好、生病時,其實在平時的點點滴滴中都能體現出來,比如,早上起來,家人為你……(四人小組交流一天中家人為你所做的事,推選講得最好的上臺講)

  4、播放家長錄音。(講述育兒之苦)

  5、聽了媽媽的介紹,你最想對你的家人說什麼?

  四、明理導行:

  1、辨析:

  有同學在心裡嘀咕,我的家人有時對我可好了,有時對我可不太好,那什麼事使你認為家人對你不夠好呢?他們到底對你好不好?到底愛不愛你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1)錄影:媽媽不幫我係鞋帶是不是對我不好?她為什麼不幫我?

  2)錄影:媽媽為什麼不給我買玩具?

  3)圖三:奶奶會對我怎麼說?

  4)圖四:你是爺爺的話,怎麼對小明說?小明聽了爺爺的話會怎麼做呢?

  2、導行:

  你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事情呢?你當時是怎麼想的?現在呢?(學生講述:父母要孩子住宿,哭了也不給帶回去,作業擦了重寫的,練習跳繩的……

  五、總結延伸:

  1、是啊,家人疼我們是一種愛,對我們要求嚴格那更是一種愛,老師祝願這愛能天天住在你的家,我的家,他的家,永遠住在我們共同的家吧!(歌曲:《讓愛住我家》)

  2、在歌聲中,學生拿出自做的賀卡寫上對家人最想說的話。

  課文《家人的愛》說課稿3

  一、說教材:

  學生《家人的愛》目的是讓孩子感受父母長輩的養育之恩,並學會以恰當的.方式表示對他們的感激、尊重和關心。但是,調查表明,當前許多獨生子女家庭中,孩子對父母養育兒女的艱難並不理解,父母給予自己的生命和關愛被看作是平常和理所當然的。

  二、活動目標

  情感薰陶:

  1、感受家人不同方式的愛,理解疼是愛,嚴也是愛。

  2、學習以實際行動表達對家人的愛。

  能力培養:

  3、培養動口動手、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創新精神。

  活動重點:感受家人不同方式的愛。

  活動難點:理解嚴也是愛。

  三、教法學法

  本課教學我將主要採用體驗式和研討式等學習方式。從學生生活切入,設計多種活動形式,讓學生在體驗、交流與探究中感受、理解家人的愛,激發對家人的感激之情。

  四、教學手段

  結合學生的需要,我將以課件演示為主要手段,運用影視錄影、圖片、配樂詩朗誦等多媒體手段,不斷刺激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使學生如臨其境,自然而然地得到愛的體驗、

  五、教學準備

  課前,我佈置學生準備一張與家人的合影,並提出問題:你覺得父母愛你嗎?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件事?

  六、活動過程

  活動一:激趣、感知愛

  1、一開始我就播放一段圖片,讓學生欣賞動物世界中父母關愛兒女的幾組鏡頭,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再讓其談感受,體會動物家庭中的愛,從而為感知自己父母的愛作鋪墊。

  2、緊接著,播放一段《幸福寶寶》的錄影,輕柔的音樂,溫馨、動人的畫面,不禁使孩子們如臨其境。這時我會問學生:“你想到了什麼?”孩子們在看、想和說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對父母的愛有了初步的感知和體驗。

  活動二:體驗、感悟愛

  1、首先,課件出示幾幅畫,這些生動的畫面,就是生活情境的再現,符合兒童的興趣和需要,能讓學生觸景生情,回顧生活中曾經歷過的一個個備受父母長輩疼愛的場景。這時,要學生拿出事先準備的照片說說自己在家長呵護下健康成長的故事,這樣在看、聽、說、演的體驗過程中,學生逐步加深了對家人那平常、無聲的關愛的感受。既突出了教學重點又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等能力。

  2、當孩子們的情緒被調動起來,滿腦是家庭中那溫馨的一幕幕時,我又利用件再現幾個生活畫面,引導學生進行理性的思考、探究:嚴格要求是愛嗎?當學生們透過小組討論、交流,聯絡實際得出結論:嚴也是一種愛時,便是感悟了愛的真諦。此時若有同學談到自己因誤會了父母的愛,心情很後悔,我會立即用手機讓他與父母聯絡,當場向他們道歉,化解心中的疙瘩。這樣,把現實和情境結合起來,體現課程的開放性。

  3、課件演示小詩:同樣的愛在體驗、領悟了家人不同方式的愛之後,我讓學生續編或仿編、朗誦這首小詩,學生的情感在自主的創造活動中再次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