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禮儀常識> 接待的禮儀基本常識

接待的禮儀基本常識

接待的禮儀基本常識

  掌握好的基本的接待禮儀常識,在工作生活中應用,能讓對方留下深刻的印象,接待禮儀的基本常識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些禮儀接待常識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接待的禮儀基本常識 篇1

  接待禮儀基本常識

  接待禮儀常識一、個人禮儀

  1、儀容儀表

  一位專業的職業人士,著裝要整潔大方,體現出你的職業性與專業性。女士不要披頭散髮,化妝以淡妝為宜,打扮不可過於浮誇與性感。男士要注意清理鬍鬚,切勿留長髮。

  2、言談

  言談要禮貌、親切,表露出對他人尊重。交談中,你作為接待的一方要說敬語,如:您、請、謝謝、對不起、打擾、指教等等。

  3、舉止

  在接待中,你的行為舉止要溫文爾雅,有禮大方,無論是說話姿勢、坐姿、走姿、站姿都應按照禮儀規範動作,變現出優雅、自然、大方、禮貌。

  接待禮儀常識二、見面禮儀

  見面時,可向對方進行握手禮或鞠躬禮。握手時要站姿端正,目光正視對方,臉帶微笑;鞠躬時上身要向下彎,但不可彎得東倒西歪,要鄭重其事地彎腰問好,表達你的尊重。

  接待禮儀常識三、介紹禮儀

  1、自我介紹

  自我介紹之前最好先向對方進行握手禮或鞠躬禮,然後向對方說明自己的名字與職位,言語要言簡意賅,點到即止。

  2、介紹他人

  介紹他人時,你的手心要向上,掌向被介紹人,根據雙方的身份高低而進行先後介紹,當中要說明他人的名字與身份。

  接待禮儀常識四、行進禮儀

  作為接待引領客人時,你應走在前方當嚮導,賓主雙方並進走在道路內側,你走在道路外側。乘坐電梯時,你應先行進入控制電梯,再邀請客人進入。若電梯已有人控制,你則要等待客人進入後方可進入。出電梯時,你都應是最後走出那個。

  接待禮儀常識五、電話接待禮儀

  接電話時,當聽到電話鈴聲響起,你應第一時間接聽電話向對方問好說明身份,接著詢問對方身份與意圖;電話交流中,你要認真聽取與記錄好對方的要求,語言要有禮貌,態度要誠摯與耐心;結束通話時,要說“再見”,先等待對方掛電話你再掛電話。

  接待禮儀常識:著裝儀容規範

  不要忽視辦公室著裝。如果你看上去幹淨利落、衣著整潔,自己也會感覺良好、自信十足。注意,在穿著上不要百無禁忌,過於招搖。新進單位的人要根據自己工作性質、職位選擇適宜的服裝。不要穿過於追逐時尚;過於休閒的服裝,相對保守正規一些的服裝會給人留下好感。此外,要是你整天“標新立異”,想辦法從外觀上引起上司或者同事們的“視線”的話,上司或者同事們反而會認為你不把心思放在工作上,工作肯定不會太認真。

  接待禮儀常識:來訪者接待

  前臺在崗位上一般是坐著的。但遇到有訪客來時,應立即起身,面朝向來訪者點頭、微笑致意:“您好,請問您找一位?”、“有預約嗎”。知道找誰,並確認是預約之後,請來訪者稍等,立即幫其聯絡。如果要找的人正在忙,可以請其稍等,用規範的儀態引領來訪者入座倒水。如果等了很長時間,訪客要找的人還在忙,要關照一下來訪者並說向其說明,不要扔在那裡不管。

  如果來訪者要找的沒有出來接,讓其自己過去,前臺接待應該用規範的手勢指引如何去,或者帶來訪者去。如果來訪者要找的人的'辦公室門即使是開著的,也要先敲門,獲得許可後再請來訪者進入,為來訪者倒好茶後,前臺就要返回崗位。當然,如果前臺只有一位的話,直接指引來訪者就行了。

  如果來訪者知道找誰,但沒有預約,辦公室前臺要打電話問問,告訴相關同事或領導助理/秘書,×××單位的×××來訪,不知道是不是方便接待。出於對來訪者的禮貌和方便拒絕時的得體處理,即使是要找的同事或者領導親自接,都可以當作是其他人接的電話,再詢問。這樣在來訪者聽來,即使電話那頭沒有答應接待,也不是他要找的人直接拒絕的,為一下步的處理留下了餘地。

  最後提醒,辦公室前臺接待人員,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職場禮儀,者不僅是對他人的敬意和尊重,同時也是展現你個人修養,幫助你成功的一件法寶,讓你更快的融入到工作中去。

  接待的禮儀基本常識 篇2

  公關禮儀常識

  公關禮儀是人們從事公關活動的行為規範。由於公關禮儀是建立在業緣基礎上的現代禮儀,因而它除了遵循人類共同應有的交往原則外,還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則。

  (一)禮儀的系統整體原則

  禮儀是一個完整體系,幾千年來已經無所不包,因而在對外交往和公關交往中,我們一定不能忽視它的整體性,並注意採集資訊應完整,因為來賓或合作物件的性別、年齡、國籍、州籍、民族、宗教、信仰、職業都決定了他適應並喜好什麼樣的禮儀接待,搞錯一個環節都可能招來“100-1=0”的效果。

  (二)公平對等原則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禮尚往來”,社會交往中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尊重,傲慢,冷漠,或曲意逢迎,都會被視為不禮貌。應公平大方,不卑不亢,主動友好,熱情又有所節制。

  (三)遵時守約原則

  現代社會社會節奏加快、遵時守約更為重要,無論什麼理由,不遵時守約都是不禮貌的,再正當的理由失約後也應道謙。

  (四)尊重習俗原則與風俗禁忌原則

  “十里不同風、八里不同俗”,到什麼山唱什麼歌,“進門見禮,出門問忌”,這些有益的格言都說明尊重各地不同風俗與禁忌的重要性。特別是對外交往中不懂外國禁忌,不懂不同民族的禁忌,可能會造成不愉快的後果。

  (五)和諧適度原則

  使用禮儀一定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因人、因事、因時、因地而恰當處理。

  (六)外事禮賓順序原則

  (七)女士優先原則

  “Ladies first”,(女士優先)是西方的一項體現教養水平的重要標誌,是紳士風度與騎士風度的體現。雖然男女平等了,但在涉外時這一點是萬不可忽視的。

  (八)差異性原則

  外國人由於歷史、文化、經濟、政治、民族與我國不同,因而在交往中,不僅語言不同,而且在意識形態的許多方面都會發生歧義,因而我們必須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和技術準備。

  公關禮儀中的接待見面禮儀

  1、握手禮:握手是一種溝通思想、交流感情、增進友誼的重要方式。與他人握手時,目光注視對方,微笑致意,不可心不在焉、左顧右盼,不可戴帽子和手套與人握手。在正常情況下,握手的時間不宜超過3秒,必須站立握手,以示對他人的尊重、禮貌。握手也講究一定的順序:一般講究“尊者決定”,即待女士、長輩、已婚者、職位高者伸出手來之後,男士、晚輩、未婚者、職位低者方可伸出手去呼應。若一個人要與許多人握手,那麼有禮貌的順序是:先長輩後晚輩,先主人後客人,先上級後下級,先女士後男士。

  2、鞠躬禮:鞠躬,意即彎身行禮,是對他人敬佩的一種禮節方式。鞠躬前雙眼禮貌地注視對方,以表尊重的誠意。鞠躬時必須立正、脫帽,鄭重地,嘴裡不能吃任何東西,或是邊鞠躬邊說與行禮無關的話。

  3、致意:致意是一種不出聲的問候禮節,常用於相識的人在社交場合打招呼。在社交場合裡,人們往往採用招手致意、欠身致意、脫帽致意等形式來表達友善之意。

  公關禮儀中的接待握手禮儀

  在交際場合中,一般是在相互介紹和會面時握手;遇見朋友先打招呼,然後相互握手,寒喧致意;關係親切的則邊握手邊問候,甚至兩人雙手長時間握在一起;在一般情況下,握一下即可,不必用力。但年輕者對年長者、身份低者對身份高者時應稍稍欠身,雙手握住對方的手,以示尊敬。男子與婦女握手時,應只輕輕握一下婦女的手指部分。

  握手也有先後順序,應由主人、年長者、身份高者、婦女先伸手,客人、年輕者、身份低者見面先問候,待對方仲出手後再握。多人同時擂手,切忌交叉進行,應等別人握手完畢後再伸手。男子在握手前應先脫下手套,摘下帽子。握手時應雙目注視對方,微笑致意。

  此外,有些國家還有一些傳統的見面禮節,如在東南亞信仰佛教的國家見面時雙手合什致意;日本人行鞠躬孔;我國傳統的拱手 行禮。這些禮節在一些場合也可使用。

  公共場合遠距離遇到相識的人,一般舉起右手打招呼並點頭致意,也可脫帽致意。與相識者在同一場合多次見面,只點頭致意即可;對一面之交的朋友或不相識者,在社交場合均可點頭或微笑致意。

  公關禮儀中的拜訪中的舉止禮儀

  (1)要守時守約。

  (2)講究敲門的藝術。要用食指敲門,力度適中,間隔有序敲三下,等待迴音。如無應聲,可再稍加力度,再敲三下,如有應聲,再側身隱立於右門框一側,待門開時再向前邁半步, 與主人相對。

  (3)主人不讓座不能隨便坐下。如果主人是年長者或上級,主人不坐,自己不能先坐。主人讓座之後,要口稱“謝謝”,然後採用規矩的禮儀坐姿坐下。主人遞上煙茶要雙手接過並表示謝意。如果主人沒有吸菸的習慣,要剋制自己的煙癮,儘量不吸,以示對主人習慣的尊重。主人獻上果品,要等年長者或其他客人動手後,自己再取用。即使在最熟悉的朋友家裡,也不要過於隨便。

  (4)跟主人談話,語言要客氣。

  (5)談話時間不宜過長。起身告辭時,要向主人表示:“打擾”之歉意。出門後,回身主動伸手與主人握別,說:“請留步”。待主人留步後,走幾步,再回首揮手致意:“再見”。

  公關禮儀的涉外接待禮儀

  涉外禮儀是指在長期的國際往來中,逐步形成了外事禮儀規範,也就是人們參與國際交往所要遵守的慣例,是約定俗成的做法。它強調交往中的規範性、物件性、技巧性。

  我國的涉外人員目前在公務場合的著裝,最為標準的,主要是深色毛料的套裝、套裙或制服。具體而言,男士最好是身著藏藍色、灰色的西裝套裝或中山裝,內穿白色襯衫,腳穿深色襪子、黑色皮鞋。穿西裝套裝時,務必要領帶。

  女士的最佳衣著是:身著單一色彩的西服套裙,內穿白色襯衫,腳穿肉色長統絲襪和黑色高跟皮鞋。有時,穿著單一色彩的連衣裙亦可,但是儘量不要選擇以長褲為下裝的套裝。

  場合之二,是所謂社交場合。在社交場合,涉外人員的著裝應當重點突出“時尚個性”的風格。既不必過於保守從眾,也不宜過分地隨便邋遢。

  目前的做法是,在需要穿著禮服的場合,男士穿著黑色的中山套裝或西裝套裝,女士則穿著單色的旗袍或下襬長於膝部的連衣裙。其中,尤其以黑色中山裝套裝與單色旗袍最具有中國特色,並且應用最為廣泛。

  在社交場合,最好不要空制服或便裝。

  場合之三,是所謂休閒場合。涉外人員的著裝應當重點突出“舒適自然”的風格。沒有必要衣著過於正式,尤其應當注意,不要穿套裝或套裙,也不必穿制服。那樣作,既沒有任何必要,也與所處的具體環境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