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地形多樣》說課稿範文

《地形多樣》說課稿

《地形多樣》說課稿範文

  【說教材】

  本節課是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二課自然環境中第一課時的內容,“地形多樣”和後面的“氣象萬千”、眾多河湖一起構成了自然環境的要素,也為“風光迥異”的學習打下基礎。

  【說教法】

  本課學習採用活動法、講授法、圖示法等。

  【說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瞭解幾種主要地形型別和特徵以及重要地形單元的名稱

  2. 能力目標:

  (1)初步培養閱讀地形示意圖的能力。

  (2)學會看地形圖,並能在地形圖上找到我國的主要地形,提高讀圖、識圖能力。

  3.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了解有關我國地形、地勢的知識,初步感知祖國的基本情況,激發對祖國母親的熱愛。

  【說重難點】

  1. 教學重點:五種不同型別的地形特徵

  2. 教學難點:高原與平原、山地與丘陵的區別

  【說學法】

  依據課程標準,針對學生特點,為使學生愛學、會學、學好而進行的指導,有自主探究法、分析歸納法等方法。

  【說課時】

  1課時

  【說課前準備】

  世界地形圖、亞洲地形圖

  【說教學過程】

  ●新課匯入

  自然環境與我們人類密切相關,是我們生活的舞臺,那提及自然環境,你們會聯想到什麼?

  提示:天氣、河流、植被、動物、山地、沙漠……

  →提到山地,我們地球上的地形只有山地嗎?

  (穿插解釋:地形指的是陸地表面各種各樣的`形態,可以根據海拔高度、地表起伏、坡度的陡緩來劃分地形種類。通俗的講就是“土地的形狀”。)

  →不是,世界地形多樣(匯出課題)

  ●師生互動,活動探究

  教學過程:

  1. ppt展示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的圖片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世界各地形有初步、系統的認識。並根據圖片結合地形名稱作適當的講解,加深學生印象。

  2. 【議一議】觀察圖片後,閱讀教材p25,四人一組完成下列表格:

  地形

  海拔高度

  主要特徵

  山地

  平原

  高原

  盆地

  丘陵

  在3分鐘後,小組派代表完成表格

  設計意圖:讓每個學生都開始關注書本,積極參與課堂。

  3. 【畫一畫】

  在填寫表格的基礎上,請每個學生根據地形特徵畫出地形的剖面圖。並邀請五個同學上臺來畫。畫好請全班同學來點評。畫的好的同學展示作品。

  設計意圖:透過動手畫一畫的環節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全員參與,並更好的掌握五種地形的特徵。

  山地 平原 高原

  盆地 丘陵

  4. 【找一找】請學生找出高原與平原、山地與丘陵的區別

  設計意圖:透過進一步發現類似地形的不同來加深對地形的理解。

  5. 【比一比】看誰能最快地在《世界地形圖》中找出以下地形單元,並說出所屬大洲

  A、喜馬拉雅山脈————(世界上最雄偉高大的山脈,亞洲);

  B、安第斯山脈————(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南美洲);

  C、烏拉爾山脈————(亞、歐兩洲分界線);

  D、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號稱“世界屋脊”,亞洲);

  E、巴西高原————(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南美洲);

  F、亞馬孫平原————(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南美洲);

  G、阿爾卑斯山脈————(歐洲最大、最雄偉的山脈);

  H、落基山脈————(北美洲最雄偉的山脈)。

  設計意圖:有利於學生對世界地形分佈的大概瞭解。

  6. 【練一練】找出亞洲主要的山脈、平原、高原,說說亞洲的地形特點。

  A、一個地區的地形特點包括哪些方面?

  B、亞洲主要的山脈、平原、高原有哪些?

  C、請概括亞洲的地形特點。

  設計意圖:採取循序漸進的提問方式,讓學生離目標問題越來越近,輕鬆解決問題。

  (三)課堂小結

  透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瞭解了世界的基本地形型別,他們是複雜多樣的,亞洲地形特點顯著,正是如此,它造就了亞洲區域人民的生產生活不同特色。

  板書設計

  地形多樣

  二、 地形型別

  6. 山地

  7. 平原

  8. 高原

  9. 丘陵

  10.盆地

  二、亞洲地形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