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社會實踐報告> 大學生打工社會實踐報告

大學生打工社會實踐報告

大學生打工社會實踐報告

大學生打工社會實踐報告1

  社會實踐是每個大學生都必須面對的事實,也是我們走向社會時的第一道門,還是我們以後能不能適應社會時的一塊基石,更是就業、創業道路上一次嚴峻的挑戰。俗話說:“不怕不會,就怕不學。”因為沒有不會的東西,只是沒有去學它而已,以後不管我們是在打工,還是在創業,都有必要對自己所從事的行業前景有清醒的認識。

  在臨近期末時,我看到了20xx年學院關於大學生社會實踐的通知,當時我就急啦!作為無一項技能又無特長的我,怎樣去實踐呢?因此今年這個寒假,我留在長沙沒有回家過年,接受了這項既光榮又艱鉅的大學生社會實踐任務,可是我怎樣深入社會實踐並且完成這項任務呢?那就請允許我一一的道來吧。

  為了能夠順利的完成社會實踐這項任務,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同時,我也從思想上、心理上、以及後來的言行上也作足了準備,在此我也十分的清楚明白,但首先得解決的那是住宿、生活的問題,因為已表決心的我,不接受任何的資助。就這樣,我踏上尋找工作的這條路,找酒店當服務員,人家說人已經夠啦;找網咖當服務員,人家說不要男的;找了新一佳超市,可人家說現在已經不招人;還找了盼盼門鎖實業有限公司、中糧可口可樂公司、可口可樂公司……可都以各種各樣的理由,讓我也沒有進入這一道門,當時的我感到非常的迷茫、不知所措,但是也沒有回頭路可走啦!可我堅信“天無絕人之路”,繼續再次向前走著;懷著一顆早已疲憊不堪的心掙扎著,“黃天不負有心人”,我我也終於找到了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當保安。

  從此我便走上了崗位,用著一顆愛崗敬崗的心在工作著、努力著、拼搏著,可後來,我慢慢地發現自己的體力不支,在去崗位的路上,多少個腳印走過那條長而又‘深’的路;在這巡邏中,多少回寒風的吹拂,讓我感覺身體在顫抖;多少回雨水打落在我的額頭上流至我的嘴角,讓我品嚐到一絲絲的鹽味;多少回月兒伴隨我行時,讓我感到一點不自在;多少回等代著飯菜的到來,讓我品嚐到了菜的‘苦’味;多少回“與世隔絕”,讓我感到無限的孤獨與寂寞……一言難盡的社會實踐生活,讓我明白了打工的滋味、生活的苦味、身心的酸味,雖然很苦很累,但是我學會了很多在學校永遠也學不到的東西。人生自有沉浮,每個人都應該學會忍受生活中屬於自己的那一份悲傷,只有這樣,才能明白什麼叫做幸福什麼叫做真正的成功。戰士我在社會實踐以後最想說的一句話,它反映了實踐過程中的我。原來那對創業滿腔熱血的我,如今明白了創業之路的艱辛,因為它需要長期的奮鬥、拼搏,但需要一種不斷的創新精神,還需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與那一顆永不放棄、長久堅持臨危不亂的坦然心。社會實踐讓我更快更深的瞭解社會,雖然很累很苦,但我很幸福。

  就這樣,我走完了這次社會實踐活動,它深深的印在我的心裡,無法表達出來;埋藏在心靈的最深處,也許這就是人生吧!讓我有一種從所未有、不同尋常的心去品嚐“人生”。

大學生打工社會實踐報告2

  當今社會,招聘會上總是寫著“有經驗者優先”,而我們這些“一心只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學生都擁有了多少經驗呢?我們只是把頭埋在題海中。假期,也就成了我們唯一可以去接觸社會的時間了。為了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擴大與社會的接觸面,增加個人在社會競爭中的經驗,鍛鍊和提高自己的能力,所以這麼暑假,我今年7月23——8月24去到長沙瀏陽永安比一比超市店做促銷員。

  現在社會呆在家中只讀聖賢書的“才子”已經不被這個時代認可了。二十一世紀的大學生想在快節奏的社會中站穩腳,就必須要經得起社會的考驗。

  懷著鍛鍊自己,早點融入這個高速發展的社會的想法,我早早的就為我大學第一個暑假做了一個完美的計劃—暑假兼職。在媽媽的建議下,我找到了嬸嬸工作的單位—長沙瀏陽比一比超市永安店。在嬸嬸的推薦下,我成為了他們超市日化專櫃一名臨時促銷員。

  其實做促銷已經不是我第一次了,在著之前我還做過“恆安”集團國慶臨時促銷員。為什麼我會選擇促銷,而沒向大多數同學一樣選擇家教這份容易掙錢的工作呢。因為我覺得促銷很鍛鍊一個人的交際能力,每天都要接待不同的顧客,處理不同的問題,在這些過程中我可以收穫很多在書本或者其他工作中得不到的東西。

  有了國慶的那次經驗,這次的工作我感覺很熟悉。在嬸嬸的指導下我也很快融入了這份工作中。開始的第一天我還是有點放不開,在我身邊的同事都是大我十多歲的阿姨派。開始覺得有代溝,可慢慢的我也可以跟他們大成一偏,“小成,小成……”的叫也讓我覺得很親切。也許是因為周遍阿姨們的照顧,我的工作做得很好,一直受到主管的表揚。

  我做的是日化的整個專櫃,可我也有自己專門負責的品牌,像“大眼睛”、“丹姿”、“採樂”。不做不知道,原來一個小小的超市它卻有著嚴格的管理模式。像我們這中臨時促銷員也要經常參加專業培訓,從禮儀到品牌各方面的都要學。我開始還小瞧了這家超市,待我瞭解到這家超市的歷史我才感覺到:其實做什麼事都是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比一比”的老闆也是從一個小商店老闆做起家的',超市現在雖然不大,可也是一個十多家連鎖店的小企業。規模隨小,可五臟六腹聚全,它還常常引進沃爾瑪超市管理模式。現在什麼都講究資訊與資源,“比一比”進步的一點就是知道借鑑人家先進的管理系統。我現在學的是醫學,人對醫學的研究是日新月異,如果我自限於課堂和書本,那麼我想我還沒出社會就已經落後了。今後就業的壓力使我們當代的大學生不得不早點接觸社會,感受社會的多員化,學會利用社會的資源與資訊。單一的人才已經不在適應社會,只有身懷各方面的絕技才不害怕社會殘酷的競爭。

  經濟社會是非常現實和殘酷的。我們的工資情況就反映了著一點。每一個職員只有每個月份的銷售額超過XX元才能有提成拿,要不然就只能拿保底薪水600元。我不甘心一個月僅600的待遇,所以我一直都做得很認真。我熱心的接待著每一位顧客,也不嫌其煩的為每一位顧客講解各產品的功效。很多時候我也會遇到“冷板凳”,開始我還覺得有點尷尬,可週遍同事阿姨鼓勵的微笑消除我心理的很多障礙。我那不褪色的微笑也得到了銷售主管的肯定。在想顧客推銷商品的時候,我把自己學到的一些醫學知識也用上了,比如說:潔面與皮膚健康、藥膏與牙齒的保護。最後我的銷售還是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我領到900元的工資,雖然相比嬸嬸的業績我差了一點,也我已經感到很滿足了。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拿著那疊錢,我感覺好重,因為裡面有好多的精練濃縮。

  一個月的實踐讓我收穫良多。我明白了很多銷售道理:服務態度至關重要,創新注入新活力,誠信是成功的根本,付出才有收穫。我會帶著這寶貴的經驗回到學校更加認真的學習專業知識。這一次的超市實踐成了我社會人生的第一筆財富。以後我會爭取更多這樣實踐的機會,努力的充實自己,提高自己。

大學生打工社會實踐報告3

  在臨近放暑假的時候,班長給我們每一個人發了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介紹信和暑期實踐活動登記表,要求我們利用暑期的時間投身到社會中去,目的是要我們從現在開始積累社會經驗。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是學校教育向課堂外的一種延伸也是推進素質教育程序的重要手段,可以有助於大學生接觸社會,瞭解社會。同時實踐也是大學生學習知識鍛鍊才幹的有效途徑更是大學生回報社會的一種良好形式。拿到介紹信,更堅定了我暑假打工的信念,我一定要充分利用這次機會鍛鍊自己。

  回到家中,我就開始思考關於打工的具體內容。打工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不那麼簡單。我想,既然我是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就應該找一個和專業相關的工作。找來找去,終於找到了一個在打字影印店裡當幫工的工作。

  因為這個工作和我的專業相關,並且在上個學期我們正好也學習了一些相關辦公軟體的應用,所以我感覺這些應該難不倒我。剛到那裡時我先學習了影印機、傳真機、掃描器等的使用,感覺一點也不難。但是當真的有客人來時,就有些手忙腳亂了。特別是人多的時候,又要打字,又要影印的,還要算錢收錢頭都大了,就害怕算錯了、印錯了,忙上加忙。可是天不遂人願,越忙越出錯。剛開始的時候總需要人幫助才能適應過來,過了好長一段時間自己才能基本上應付過來。

  本來想在這麼一個小小的影印店打工應該不會太難,可是真正做了才發現一點也不容易。這裡閒的時候能把人閒的沒事也要找事做,可是忙的時候真想長出三頭六臂來。在炎炎夏日,屋裡本來溫度就高,再加上覆印機、電腦等散發出的熱氣,有時比外面的溫度還高。本以為會打字、影印、掃描等基本的內容就行了,工作了之後發現還要學會接活,名片、條幅、印章、展板光價格就要記半天。有時候遇到喜歡搞價的,幾毛錢都要磨半天嘴皮子,給他說到最低價了,還嫌貴。有時候就想放棄,感覺自己是在找罪受。可是既然選擇了這個工作,就要堅持下來,堅持就是勝利。

  當第一次發工資時,拿到用自己努力換來的成果,突然覺得,受的那些罪都是值得的,沒有付出哪裡會有回報。一個多月的時間一晃而過,暑假就快結束了,我的這一份工作也已經接近尾聲。經過這近兩個月的鍛鍊,我領悟到了許多東西,也發現了自己許多的不足。新的學期就要開始了,我相信對這次實踐的將有助於新學期的學習與生活。

  在工作中,我發現自己對於在課堂上學習過的一些內容,如辦公文件的使用等掌握的並不紮實。因為平時接觸較少,所以對這一方面的技能掌握不夠完善。但是它又與我所學習的專業密切相關,所以我更應該加強這一方面的提高。同時,我也深刻體會到不論做什麼事情,就算是一件小事,也要認真仔細,絕不能敷衍了事。可能不起眼的小事是很重要的,所謂細節決定成敗。人與人之間在智力和體力上的差異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大,很多小事,一個人能做,另外一個人也能做,只是做出來的效果不一樣,往往是一些細節上的工夫,決定著事情完成的質量。這次實踐對我的幫助實在不小,感謝學校給我們這次把自己推向社會的機會。讓我們更好的接觸社會,瞭解社會,加入到社會中,加深了我們與社會各階層人的感情,拉近了與社會的距離,也開拓的視野,增長了才幹,能更好明確自己的奮鬥目標。

大學生打工社會實踐報告4

  所謂的萬事開頭難,什麼事都要有嘗試,都要有開始,都要有經過,都要有失敗。在經歷了在超市的工作之後,明白了很多事情開起來簡單,但實際上與我們的想象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一個小小的超市的經營也不容忽視,不但要有細心,還要有策略,謀劃。總之,任何事情都要考慮周全。

  我還沒有到超市上班之前,有一個長輩就跟我說:上班要多做事,少說話!話雖簡單,但真正做起來就不簡單了。俗話說:做壞人簡單,做好人難啊!只要做一件壞事,在別人的眼裡,這個人就是壞人!要想在別人眼裡改變形象的話,就要做無數的好事,但還不一定能改變。

  要在眾多同事、幹部眼裡一開始就流下一個好的印象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啊!於是,我制定了以下幾大要點:

  一、我決不破壞超市的規矩。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自然,作為一個單位也有相應的規定了。我們超市制定了很多的規定,比如:不可以串崗、不可以閒談、不可以把手機帶在身上等等。所謂不可以串崗,就是不可以擅自離開自己的崗位。我們每個理貨員都有自己的崗位——分屬各個貨架。比如,我是百貨這邊的,就不能隨便跑到食品那邊去,食品上的人就不能隨便走到我們百貨這邊。食品那邊比較大,還分三個部分:飲料和冷櫃、餅乾類、休閒食品。為什麼不可以隨便串崗呢?

  其實是這樣的:我們鄉下,顧客不像大城市的市民素質高,經常會有顧客偷東西的。如果我們隨便離開自己的崗位,那麼這邊的貨架就沒有人看著,東西就很容易少掉!同樣,“不可以閒談”也類似這個原因,如國際歌理貨員沒事做的時候都在一起閒談,那麼就沒人看著貨物了,東西少了又是損失!還有,“不可以把手機帶在身上”,這個規定看似嚴格,其實是有其中的原因的。以前超市的同事們上班互相發簡訊息,不認真上班,沒人看著貨物。所以,後來經理就規定了:不可以把手機帶在身上!可以把手機帶來上班,但要放在辦公室。對於這個規定,大家還是很理解的,畢竟上班要有上班的樣子的,超市的營收和自己的收入有很大的聯絡的。當然,還有很多的規定,比如:上班不可以抽菸、不可以坐下來等等。所有的規定我基本上都能自覺地遵守的。我認為,這些是最基本的,當然要遵守了。

  二、不管是誰,隨喊隨到。

  在超市做理貨員,有時還是很忙的。特別是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這三天是結帳的日子,很多的供貨商都在這幾天送貨,然後順便結帳。有時候,一連幾家供貨商送貨來,這時候就忙了,有很多貨物卸在收貨處。僅有幾個人在收貨處是忙不過來的。既要驗貨又要把貨裝走。於是,他們就需要人來幫忙了。我是剛來的,當然不能呆在一邊看了,為了表現好一點,我都是很主動地跑過去,把各個櫃檯的貨物分開,並分別送到各個貨架附近,再卸下來。

  如果是一般的貨物倒是沒什麼,但有時候有的商家送的是飲料、醬油、食用油之類的貨物就很重了。一箱都是好幾瓶!很重的!我們超市進貨都是幾百箱飲料、幾十箱油的,每卸一次都特別累!有時,睡覺到了早上,手膀都疼,還全身沒勁!沒辦法,誰讓我是新來的呢?所以,不管有多累的活,我都會很積極很主動地去幫忙。於是乎,我在同事眼裡我是個積極的,在幹部面前我也給他們留下了好的映像!

  三、如果沒有貨要上的話要找點事情做。

  所謂“上貨”,是我們常說的話,說通俗點,就是“補貨”。貨架上的貨物被顧客買走了,貨架不就空了嗎?還賣不賣東西了?這不行,得從倉庫把同樣的產品拿來補到原來的位子上去。如果超市的顧客很多的話,不能只顧著補貨,要看著點的。當然,不是每時每刻都有貨上的。有時,貨架上的貨物都補齊了,不就是沒有事做了嗎?就站在一個地方看著貨架發呆,還是來回來回閒逛?當然不是了!如果沒有什麼顧客,也沒有貨要補,在過道里走來走去,被經理看到是不怎麼好的,感覺上我沒事做,在混時間!畢竟是私企老闆,不會養一些閒人的。老闆僱傭你,是要你為他創造財富的,不是養你的。

  所以,我應該找些事情做一下:抹貨架。貨架一段時間不抹後,就會有一些灰塵,顧客看到有灰塵的產品,感覺上就像這件產品時間長了、舊的,自然就不會買了。這樣不但給顧客流下了個壞映像,而且貨物就賣不出去了。誰也不希望我們的東西賣不出去的。其實,抹貨架還有個好處:可以坐下來!這個很好,在超市是不可以坐下的,誰能連續站那麼長時間啊?所以,在沒有什麼顧客而且沒有貨補時,可以抹貨架。正是有了以上幾點要領,我在超市表現還是相當好的。

  總結我的這次時期社會實踐活動,雖然是我的第一次社會實踐,但我認為是一次成功的,有用的,受益非同的社會實踐這將會對我的以後學習起很大的幫助的。要記住:不要抱怨這個社會是如何如何的黑暗,哪裡哪裡的人是不對的。因為這個社會不會因為你的抱怨而改變的。只有自己去適應這個社會才行!

大學生打工社會實踐報告5

  春節臨近,各大中專院校陸續進入寒假,一些大學生開始尋找機會,一方面鍛鍊自己,一方面利用假期實實在在地掙些錢。以前,大學生們往往通過當家教、幹推銷、當服務員等相對單調的打工,利用短暫的寒假體驗職場。今年,不少大學生開始依託自身優勢,開拓思路,尋找廣闊的打工空間,為寒假打工尋找更多的機會。而不少勞動密集型用人單位,節日期間不停產,員工回家過年,致使崗位大量空缺,這些單位也在廣招大學生寒假打工。

  大學生當工人

  1月13日、20日、27日,鄭州市天天人才市場召開了三場專門針對大學生寒假打工的招聘會,這是該市場繼去年“首屆寒假打工專場招聘會”後,又一屆公益性的招聘活動,2月3日還有一場。目的就是把寒假期間想打工的大學生們推銷出去,為他們提供一個尋找短暫就業機會的平臺。

  據主辦方相關負責人張女士介紹,已召開的前兩次招聘會,大學生約有1500多人參加,而參加招聘會的企業近百家。與以往不同,今年招聘會上除了提供業務促銷、服務員等崗位外,還多瞭如遊戲代練、保安、家政保姆、代招員工等多種崗位。

  20日上午,記者在招聘會現場看到,一些大學生將“思念”的招聘櫃檯團團圍住。“我們的目的很簡單,家庭生活不寬裕,寒假不回家過年,留在鄭州靠打工掙些錢,為下學期的生活做準備。企業為我們準備的是包餃子工,工資水平雖然不算高,但管吃管住很實在。”大學生小馬向記者介紹。

  “每到春節前後是餃子等速凍食品的銷售旺季,又恰遇不少來自農村的員工趕著回家過年,是普工缺口最大的時候,充分利用這些寒假打工的大學生,是個不錯的辦法。”招聘人員介紹說。

  “這在原來,大學生應聘普通工人是不可能的事情,僅面子上就過不去,現在這種形勢在悄悄改變。”人才市場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寒假打工瞄準新職業

  家政保姆。幾年前,大學生一般不會放下架子,他們好不容易從千軍萬馬當中擠過了獨木橋,雖說是假期打工,但怎麼也不能放下架子去當保姆。採訪現在的大學生,他們卻認為做家政保姆也一樣能掙到不少錢,同時,“我們也是高素質的保姆,而且做保姆也是參加社會實踐的一種,能學習不少知識,為什麼不幹?”短短几年,從放不下架子到“幹什麼都能學到知識、都是參與社會實踐”,這也正是現在大學生轉變觀念的表現。

  遊戲代練。從職業角度來看,遊戲代練並不是一門正式職業,但從社會客觀實踐上來說,它也有存在的土壤,而且不少大學生在寒假期間從事此職業。了一些從事過這一職業的大學生,瞭解到他們的看法。“現在是電子時代,對於操作計算機,那可是大學生所必須會的,而且我們也喜歡玩遊戲,藉著假期從事此職業,既能免費娛樂又能掙錢,這種一舉兩得的好事,到哪兒去找啊?”大學生小胡說。還有另一種想法是,“我從事這行只不過為了暫時貼補生活,只是一種過渡,對於將來就業那是一定不會從事這職業的,而且玩遊戲需要大量的精力,隨著年齡的增長也不可能長久工作下去。”大學生小杜告訴記者。專家提醒,遊戲代練只可在假期期間,切不可長久下去,否則可能會迷戀於遊戲而荒廢了正常學業。

  保安。當保安對於短期的假期打工來說是比較合適的,能夠培養責任心和能吃苦的精神,還能借著閒暇之時,聽聽英語,以免長假期間,忘掉大量的詞彙。

  食品廠普工。一些食品廠在年節前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裡,會有大量普通工人的缺口,此時招一些假期打工的學生,以解崗位缺人之急。大學生去食品廠當普通工人,雖然一時學不到多少技能,但也能參與社會實踐,同時也掙到了生活補貼。

  代招員工。一些用人單位,特別是足療、美容、按摩等服務領域,需要大學生們透過寒假回家鄉代招一些落榜生或者想進城務工的學生,這些大學生一是好與這些人溝通,另外資訊也靈通,也很讓用人方和求職方放心。所以幫助企業代招員工越來越成為大學生們放寒假打工掙錢的門路。

  打工重在參與實踐

  對於假期打工、兼職來說,大學生們都有著不同的想法。為掙錢、為參加社會實踐、為提高能力,當然,還有極少數隨大流。

  目前,許多高校也積極鼓勵大學生多接觸社會、瞭解社會,一方面可以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積累工作經驗,對日後的就業大有裨益。

  天天人才市場的張豔麗主任認為,大學生們透過日常兼職、寒暑假打工或實習等形式,接觸社會,其主要目的應該是社會實踐,如果偏離了這個方向,就可能會誤入“歧途”。所以,大學生寒暑假打工,應該開拓思路,尋找更多的領域,更多的行業,滿足社會需要。另外打工不應影響學習,積攢經驗和社會知識,為今後的就業夯實基礎。

  中原工學院負責勤工助學的老師認為,對於廣大大學生來說,首先應當刻苦學習專業知識,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和運用知識的技能。其次大學只有短短几年,要想將來制勝職場,大學生當然應該多多投身校園內外的各類實踐活動,提高能力。

  不能否認有過打工經歷的同學,將來要比其他同學更成熟、社會適應力更強,但對於學生,社會適應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標,大學期間主要的任務是學業結構的搭建,即知識結構、專業結構的搭建,為了打工影響甚至放棄了專業知識的學習,結果是得不償失的。編後:

  為“能”而動

  大學生打工要為“能”而動,而不是為“利”而動。掙錢確實是不少大學生打工的目的,但這不應該是唯一目的。對大學生而言,利用打工增加社會能力,這無疑是一筆無形的財富。

  大學生利用假期打工還應擦亮眼睛,提高自身素質。打工其實也具有很大的冒險性,在良莠不齊的社會大染缸裡,想如所願地打工並非易事,所以除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增加就業機會外,還必須有一雙洞察社會的慧眼,在思想上多一道防線,提防一些居心險惡的人。

大學生打工社會實踐報告6

  實踐目的:主要是透過社會實踐來達到鍛鍊自己的意志品質,同時積累一些社會經驗和工作經驗為自己即將步入社會做好鋪墊。同時也是為了減輕父母的經濟負擔,從而使自己的暑假生活過得更充實更有意義。

  實踐內容與經歷: 其實整個暑假我在找工作的旅途當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挫折記得當時我和幾個同學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吃的住的都成了我們最大的問題,再加上我們都把錢幾乎都花光了,我在想現在就這麼難找工作等畢業出來該怎麼辦啊然後我們就咬緊牙關挺了過來,功夫不負有心人最後我們終於找到工作了。我的工作主要是踩電車縫鞋包,在廠裡我看到了生產鞋子的流程,其實做很多事情都是需要把各種方法綜合在一起才能把事情做的更好更精,就比如當時我在剛開始做事時縫的線彎彎曲曲的而且還會出錯,就在這時我的領班走了過來她就告訴我說,做檢驗的除了要全身心的投入以外還需足夠的耐心,足夠的細心,和掌握好的技術方法與手段,這樣才能把事情做的更好!!其實在當中我也被批評過就是因為自己做的不好再加上工作又很累我有幾次都不想幹了但最終外還是堅持下來了,認認真真做事。原來堅持下去,生活可以變得更實,相信一定可以為即將步入社會做好足夠的準備。實踐感想與體會:在我的打工生活中,我也明白了許多責備也要用適當的方式讓我明白到別人批評你或是你聽取他人的意見時,一定要心平氣和,只有這樣才能表示你在誠心聽他說話。雖然被批評是很難受的,而且要明確表示你是真心在接受他們的批評。因為這樣才能在失敗中吸取教訓,為以後的成功鋪路。我們要學會從那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這才的。 我也從工作中學習到了人際交往和待人處事的技巧。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我能看到自身的價值。人往往是很執著的,可是如果你只問耕耘不問收穫,那麼你一定會交得到很多朋友。對待朋友,切不可斤斤計較,不可強求對方付出與你對等的真情,要知道給予比獲得更令人開心。

  不論做是事情,都必須有主動性和積極性,對成功要有信心,要學會和周圍的人溝通思想、關心別人、支援別人。打工的日子,有喜有憂,有歡樂,也有苦累,也許這就是打工生活的全部吧。我不知道多少打工的人有過這種感覺,但總的來說,這次的打工生的。 現在想來,暑假的打工生活,我收穫還是蠻大的。我所學到的生活的道理是我在學校裡無法體會的,這也算是我的一份財富吧。現今,在人才市場上大學生已不是什麼“搶手貨”,而在每個用人單位的招聘條件中,幾乎都要求有工作經驗。所以,大學生不僅僅要有理論知識,工作經驗的積累對將來找工作也同樣重要。事情很簡單,同等學歷去應聘一份工作,公司當然更看重個人的相關工作經驗。就業環境的不容樂觀,競爭形式的日趨激烈,就 有了像我一樣的在校大學生選擇了暑期打工。暑期雖然只有短短的1個多月,但是在這段苦 的日子鍛鍊一下意志品質,同時積累一些社會經驗和工作經驗。這些經驗是一個大學生所擁有的“無形資產”,真正到了關鍵時刻,它們的作用就會顯現出來大學生除了學習書本知識,還需要參加社會實踐。因為很多的大學生都清醒得知道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人不是現代社會需要的人才。大學生要在社會實踐中培養獨立思考、獨立工作和獨立解決問題能力。透過參加一些實踐性活動鞏固所學的理論,增長一些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和技能。因為知識要轉化成真正的能力要依靠實踐的經驗和鍛鍊。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和日新月異的社會,我覺得大學生應該轉變觀念,不要簡單地把暑期打工作為掙錢或者是積累社會經驗的手段,更重要的是藉機培養自己的創業和社會實踐能力。現在的招聘單位越來越看重大學生的實踐和動手能力以及與他人的交際能力。作為一名大學生,只要是自己所能承受的,就應該把握所有的機會,正確衡量自己,充分發揮所長,以便進入社會後可以儘快走上軌道。在這次暑期的工作中,我懂得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性,獲益良多,這對我今後的生活和學習都有很大程度上的啟發。這次的打工是一個開始,也是一個起點,我相信這個起點將會促使我逐步走向社會,慢慢走向成熟。

  實踐總結:回想這次社會實踐活動,我學到了很多,從我接觸的每個人身上學到了很多社會經驗,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而這些在學校裡是學不到的。

  在社會上要善於與別人溝通。如何與別人溝通好,這門技術是需要長期的練習。以前沒有工作的機會,使我與別人對話時不會應變,會使談話時有冷場,這是很尷尬的。人在社會中都會融入社會這個團體中,人與人之間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過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別人給你的意見,你要聽取、耐心、虛心地接受。

  在工作上還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誇,而是對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社會經驗缺乏,學歷不足等種種原因會使自己缺乏自信。其實有誰一生下來句什麼都會的,只要有自信,就能克服心理障礙,那一切就變得容易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