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灄口印象散文

灄口印象散文

灄口印象散文

  01

  從盤龍城往東走的距離上,數荒蕪的風景和蕭條的工業區佔多數,除了沿線若有若無的亮晶水泊外,就數偶爾拔地而起的突兀樓盤最多了。也難怪,在如今這個樓市躍進的年代,沒有棟棟起伏大樓點綴的城市反而會讓人察覺出平淡無奇來。

  一條盤龍大道上新建的小區多,等走到大道盡頭過三環線立交的時候,還在建築之中的小區就更多。名字雖各有特色,取些“水晶宮城”“梨園華府”之類的儒雅辭藻,卻改變不了千樓一面的建築風格。工地,吊塔,黃土,水泥,還有來往的重型攪拌車,都在這條才啟用新名稱的“漢口北大道”上反覆穿梭。可能是漢口北的稱謂還不至於讓太多人所熟悉,因而依舊會有不斷來往的行人車輛在這條路上遲疑不前。

  領路的嚮導多是當地人,他們掛在嘴邊的詞語總是那句“小漢口”或者“新漢正街”之類的話,因為用這樣的稱謂去代替漢口北,知道的人肯定會多一些。再有不熟悉路的司機或行人出現時,土嚮導們只用張著嘴,輕描淡寫地吐出漢正街幾個字來,就能讓路人心領神會。

  灄口就是在漢口北大道的那一頭。

  02

  之所以在說灄口街前突突地敘述下漢口北大道的新漢正街,是因為對於漢正街這個詞語抱追逐心態的人實在很多。武城人的心態和思維大多離不開漢正街,在最普通人的心裡,漢正街是小商品的代名詞,說的再通俗點,就是價廉物美商品的聚集地方,灄口就是毗鄰於此的。

  得益於漢口北大道上2系列的兩路公交車,使得灄口人在偶爾的出行趕集逛街之中,也會不由自由地選擇坐上兩三路站的距離,前往新漢正街。年輕人們則會用自己的方式,或是騎上摩托車,做飆車動作,在寬闊的大道上瀟灑來回;又或是在子夜時分搭上零星的麻木,兜上十分鐘風也能回到灄口來。

  小商品城和美食城是驅使人流聚集的動力之一,當然還要算上服裝城。服裝的清倉甩賣是商家慣用伎倆,偶爾遇有瘋狂的時候,“跳樓價”“放血價”這樣的字眼也會出現。服裝城的人流因此會高漲一些,但是仍有間接的還價之聲不絕於耳,幾位婦女聳在一起,用地道的漢腔相互挑剔,還要加上“都是灄口人”之類的修飾語,似乎這樣攀附的人情真的可以讓商品便宜幾塊錢似的。

  服裝城的佈局特別簡單,但建築的風格很上檔次,規格也特別大氣,一層樓上的專賣店,混合店的老闆完全有可能是一個人。只有看管的店員不同,他們守在自己的一間門面裡,遇有進門的顧客便上前介紹,顧客走了他們也不著急挽留。反而是店員之間,會有斷續地交流,雖然不是真心溝通,到底勝過一個人的發呆光景。

  夜幕降臨後的服裝城是最安靜的,人流離開的匆匆,漢口北大道上的人氣會減少,車流會增多,白天光華豔麗熱鬧風聲的建築嗖地降溫,直到變成暗色。讓灄口人欣賞和守候的服裝城模樣到底不過於此。

  03

  灄口給我的第一印象是由縱橫交錯的鐵路網和橋樑組成的小城模樣,說的造作一點,還要加上風格獨特的公交站牌和阡陌幽深的香樟河道。主打復古風格的站臺,稍有泥濘坎坷的小道,加上稀疏的路人,組成了灄口帶有陳舊和悠久味道的靜謐畫卷特點的風景線。

  公交站牌和香樟河道的樣子與別處不同,站牌很小,刷的深藍色油漆,然而油漆又是斑駁的。舊的油漆上貼著新的小廣告,宣傳的也都是招工和轉讓房間工廠的句子,上下公交車的人隨手撕一塊碎片走,又任意拋掉。司機匆匆關上車門,尾隨的人流越來越少,遠處的熱鬧聲被汽車的轟鳴聲代替,就沒有人在議論紛紛了。

  鐵路是在公路另一頭的,也有和公路交叉而過的,鋪上高架橋,鐵路也通暢的很。鐵路橋就是在這樣的路況中設定,即便遇到村落也只是稍稍拐彎做些避讓,也不搭建隔音牆,列車遠遠奔來,聲音整天動地。高鐵橋就是在這樣的環境里加上的,不僅穿城而過,還要繞著一處名叫灄水河的長江支流飛過,灄水河公路橋便是在那一處。三座橋匯聚一處,橋下是輕緩的灄水河小船,岸堤上仍是大片安靜的香樟樹。灄口的安寧風格大概由此而來,只是最終還是變作了跌宕的隆隆聲音,散向四周。

  既有鐵路必是少不了鐵路站的,灄口站是在灄口城區的北段,距離武城的距離相對遙遠,而對著灄水河倒是咫尺,只是河運欠作,所以人們討論的就少。灄口站的建制最早可以追溯到1898年,是在近代中國被動開埠的大背景下成型的小站。多少年的光景過去,小站還是小站,精緻不已。

  04

  三月的武城,溫度上上下下,搖擺不定,灄口的氣候變化也讓人捉摸不定。除了油菜花外,花卉基地裡早就奼紫嫣紅了,各種花開的早,不畏嚴寒。

  華中企業城就是在灄水河對岸的,因為隔著一條河,彷彿隔絕了多少物候一般。華中城裡就沒有多少花卉可尋,花卉少,擺在大門口前的也都是些塑膠假花。花卉開的多,開的盛,春天的腳步就近一些;花卉開的遠,開的稀,灄口的印象就遠一點。雖然很多時候,我也會好奇地坐上一輛麻木,坐過灄水河大橋,去灄口的街上走一走,到底去了總要回,而且回的心態還那麼虛偽。

  灄口人對華中企業城的印象很一般,就像他們見慣了莫名開發商隨地起一棟樓又隨意起一個名字一樣,不管多麼高檔的寫字樓小區,他們的名號多半是被憑空綁架或捏造的,造成的結果無非是讓開發商又匡了一塊土地,僅此而已。

  還好,我來到灄口和華中城時,我周圍的夥伴們不是特別看好所謂的.漢口北大市場群投資機會的宣傳囈語,他們多是租住下一套房子,然後準備在某一年,瀟灑離開。灄口對於他們,對於我而言,更多的像是一處隨心旅遊的地方,玩的興致了,就會留下或多或少的感情來。

  工作之餘的垂釣活動是所有人樂於接受的,特別是因著與灄水河距離近的緣故,閒暇時間的拋竿活動少不了,幾個人湊在一起,背上釣具,走近灄水邊上百年未曾更換模樣的岸堤水角之處,哪怕沒有魚獲也是樂得逍遙。垂綸之人的愜意心境總是相通,以至於對灄水盛產的魚種瞭如指掌,為下鉤帶來便利。

  灄口的風景肯定不能用簡單的垂綸景象作結,灄口給我的印象也遠非於此,除了灄口正街夜市,花卉大市場帶著濃郁的漢北風格外,就數漢口北大道外的座座村落最負韻味了。想來這一年四季之中,唯三月的風景最繁盛,於是南來北往的路人,紛紛駕著越野車,在無邊油菜花點綴的鄉道上賓士,那景色熱鬧的很。

  灄口的景象有時也會定格在那一瞬間,然後被描摹到流動的畫卷中。

  05

  我是在這個年頭的三月份才遇到那位來自灄口的姑娘,灄口給我的印象在此以後變得更加立體,因為我知曉了那位姑娘的妖嬈性格,他有著與這座城如出一轍的多變樣子。

  灄口的方言,街道佈局,還有美食小吃不同於武城,我算是十分了解武城,但對於武城外這麼一處精緻小地方,我可以用來形容和修飾的文字卻不多。有人說這是因為灄口極盡簡樸,讓人尋不到他風格里的多餘,我更願意相信這是得益於灄口的真實。因為真實的街道還有鄉村,讓我們自己都難分辨,那些走過灄口的到底是路人還是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