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聲音> 傾聽歷史的聲音作文11篇

傾聽歷史的聲音作文

傾聽歷史的聲音作文11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傾聽歷史的聲音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傾聽歷史的聲音作文1

  歷史是一條長河,它奔流向前,無止無息。每件事都是一滴水,無論事件大小,都是這條巨河的一部分,都彙總在這裡。水,是生命之源;歷史的長河,則是人文之本。我們能在它那兒獲取無盡的智慧。那麼,我們又從它那兒獲知了什麼呢?

  春秋末年,吳越戰亂不斷,百姓苦不堪言。再兩國一次交鋒中,越王勾踐敗給了吳王夫差,成了俘虜。勾踐服了三年的苦役後,被放回越國。之後他臥薪嚐膽,憤發圖強,最終做出了“三千越甲可吞吳”的壯舉。

  歷史告訴我們: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敗之後就一蹶不振、自甘墜落。只要信念還在,只要信心猶存,只要勤奮依舊,便能取得巨大的成功。

  淮陰侯韓信曾經受市井混混的胯下之辱,但後來卻成功了,被別人看成懦夫的韓信功成名就,而且名留千古。

  歷史告訴我們:“忍”是人們的必修課。“忍”是什麼?“忍”是心頭上的一把刀啊。懂得“忍”的人才是成功的人。

  楚霸王項羽戎馬一生,身經七十餘戰,英勇無比,無人能及。可最終在烏江自刎身亡,“江水依舊流,霸王不復返”。為何?

  歷史告訴我們:“天命”是不可信的東西。聽信天命,不會判斷,只是自取滅亡罷了。

  成吉思汗鐵木真,他是蒙古人的驕傲。他的少年時代是悲慘的,但他聽了過來。靠著戰馬與彎刀,蕩平了四海,建立了橫跨亞歐的蒙古大汗國。

  歷史告訴我們:堅強的人,往往都是成功的人。

  讀史使人明智,歷史是一本教科書。它告訴我們:為人的成功,就是處事的成功。歷史,就是在教我們該如何做人!

傾聽歷史的聲音作文2

  憑欄而望,直視蒼穹,月亮還是一如往常的皎潔空明,歷史的長河滾滾逝去,千古興亡多少事,可磨滅了那些精魂,那些聲音?

  豪氣

  喂,你在嗎,蘇軾?

  滿腹才情,一腔熱血豪氣沖天,仕途坎坷,你有著“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願,有著“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的時光感慨,更有著“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放蕩不羈。江南多情的山水造就了那樣一個與世無爭的你,至今你所獨創的“東坡肉”令人回味無窮。

  蘇軾,我在傾聽你的聲音。傾聽你的慷慨激昂,傾聽你的疏狂豁達和淡泊無爭。

  報國

  喂,你在嗎,屈原?

  波濤滾滾的汨羅江從不平靜,瑟瑟江風推動江浪,滌盪著不盡的憂憤。“吾欲報國兮痛之無門,吾欲降國兮痛之無綱!”你臨終前的疾呼,至今仍在江畔迴盪,在國破家亡的時刻裡,你縱身一躍,沉入了深不可測的江底,了卻了自己的一生。

  你可知道,屈原,我在傾聽你的聲音,傾聽你“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慷慨陳詞,傾聽你灼熱的愛國情懷所造就的寧死不屈的高潔情操。

  鐵骨

  喂,你在嗎?韓愈。

  那滿天漫地的風雪一定很大,冰封了山路,也冰封了你一顆寒至極點的心,因你一封勸諫的《諫迎佛骨表》,滿朝上下替你心驚不已;一聲令下,你被貶至荒蠻的嶺南,一句“欲為聖明除蔽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道不盡無限的悲哀,但你的內心是凜然的,是無謂的。在被貶的嶺南,你“開蠻荒,治瘡痍”,治理出一片太平地區……

  韓愈,我在傾聽你的聲音,傾聽你的錚錚鐵骨在歷史上的迴音,傾聽你被貶嶺南時紮實肯幹的號子聲聲……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明月見證了曾經的奇蹟,明月還將見證我們要創造的更大的奇蹟!

傾聽歷史的聲音作文3

  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公元前202年,垓下的夜晚,四面楚歌,八面寒風,星光慘淡,月色蒼白。他來回踱步,最後的夜空夾著一絲纏綿,如水,如沙,似前塵,如舊影。

  劉邦就快攻來了,項羽愁眉緊鎖,他弄不明白自己怎會輸給那一個潑皮無賴,隊伍都散了,唯獨他不能散;隊伍都降了,唯獨他不能降。

  終於他退到了宿命地,一個歷史永遠銘記的地方。他茫然地盯著江的對岸,隔著滔滔江水,他依稀看到了與他一起起兵的八千江東子弟。昔日的輝煌歷歷在目,破釜沉舟,九戰九捷,所向披靡。而如今一切都快結束了,八千子弟兵戰死沙場,虞姬自刎,唯一陪伴在身邊的是跟他南征北戰的烏騅馬,不時發出一聲聲悲鳴。他輕輕撫摸著烏騅的鬃毛,默默地等待著最後時刻的到來。

  “霸王,快上船,跟我去江東吧,那是您的根據地,我們還可捲土重來跟劉邦爭奪天下!”竟然還有人稱自己霸王,他定睛細看,原來是江東亭長撐著船在江邊等他。“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他脫下鎧甲,仰天長笑。又是一陣靜默,“你把烏騅帶走吧!”語氣與剛剛判若兩人。

  猛然,他持劍一揮,在空中劃開一道孤痕,他看到了那紅,那血,那旭日,轟然倒地。

  人們不信力能扛鼎的項羽會輸,杜甫也不信,如若項羽再回江東,還有可能與劉邦再來一次逐鹿中原。或許李清照的詩是更好的寫照:“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歷史的聲音含蓄而厚重,它用將星隕落的悲劇向後世詮釋,一個經不起失敗的人註定成為歷史的悲劇,人一定要戰勝自我。

傾聽歷史的聲音作文4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題記

  當歷史的齒輪在滴答滴答轉動的時候,那些或氣勢磅礴,或無限悲傷的詩句如留聲機一般,記錄下人類不斷探索,不斷進步的過去,成為歷史留給後人的聲音。

  可還記得歷史上,商紂是如何的暴政:建宮室園林,設炮烙之刑,為搏美人一笑,做酒池肉林。於是,正義之師群起討伐,使他最終落得淒涼處境。與他形成鮮明對比的,當屬唐太宗李世民,他嚴謹自持,親近賢臣,文韜武略,廣施仁政,最終深得民心,得創百年盛世。

  於是,歷史告訴我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的天下。

  可還記得歷史上,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他厭惡世俗的風氣,厭惡人心之善變。卻獨愛“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意境。歷史上像他一樣的人還有很多。例如於謙,他每次進京奏事,都都是空手隻身,不獻金寶,不慕權貴。就像他詩中說的:“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於是,歷史告訴我們“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道理。

  可還記得歷史上那些豪情壯志的人。文天祥,他不向元軍屈服,不向強權低頭,寫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壯語。還有岳飛和他那令人聞風喪膽的岳家軍,他們破兀朮、搗黃龍,何人不懼?他們“壯士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何人不服?

  於是,歷史告訴我們“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回首歷史,我們已走過了五千年的風雨歷程,因為有這些歷史偉人的存在,我們無比自豪,因為有這些豪言壯語的存在,我們充滿自信。讓我們在傾聽這些歷史聲音的同時,展望未來。

  我們相信: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傾聽歷史的聲音作文5

  “誰來回答有史以來人們都使用過什麼交通工具?”聽到老師提出這個問題,我腦袋一陣犯暈,不知不覺迷糊過去,而此時,學霸正在與老師滔滔不絕的交流這個問題,我卻渾然不知。

  好像耳邊傳來一陣腳步聲,我以為是老師從講臺下來揪我了,於是強打精神睜開雙眼,朦朧中卻看到一個穿草裙的人,提著最原始的工具——棍棒,向我走來。我下意識的問:“你們的交通工具是什麼?”分明聽到他回答:“我們一直都是步行天下!”

  接下來眼前一亮,不知是到了哪個朝代,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我拉住一個行色匆匆的路人:“你們無論多麼遙遠都是這樣步行?”路人微微一笑:“當然不是,我們撐竹筏渡過河流,我們騎快馬馳騁平川!”

  漫步在陌生街頭,一輛輛的黃包車拉著戴禮帽穿長袍的客人從我身邊經過。“鈴鈴鈴……”迎面來了一群騎著腳踏車的學生,是剛剛放學吧。“嗚……”火車的汽笛聲遠遠傳來……

  恍惚中,我好像坐在飛機上,透過厚厚的雲層,俯視一座座高樓大廈,山川河流,眼下,竟是這樣渺小……

  終於回到“現實”,我跟父母一起去車行看車。一排排嶄新的小汽車,泛著光,各種顏色,各種型號,我卻因為到底要選哪個品牌哪種款式和父母有了不同意見……

  “起來回答我的問題!”我被這突如其來的聲音給震醒。此時,老師正站在我身邊,而學霸則向我投來嘲諷的目光。真是的,怎麼可以上課時睡覺,該!

  老師等的有點不耐煩,我突然想起夢裡的一幕幕場景,於是用簡單的語言概括出來,老師露出一絲驚訝的神情。

  歷史的腳步如風馳電掣,而我們必須努力奔跑,與時俱進,才能不被淘汰。

傾聽歷史的聲音作文6

  曾經有一座園林,它美麗、恢弘、富有。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它是人間最美的花園。任何一處名勝在它面前都黯然失色,任何一個遊人走近它都會流連其間。詩人讚美過它,文人歌頌過它。可是,有一天,一群強盜爭先恐後湧進了這座園林,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最後,一場三天三夜的大火讓這座園林瞬間淪為廢墟,一座園林最終成為了一段歷史,讓每一箇中國人都無法忘卻的歷史。

  有一天,我來到了這座廢墟,我悄悄地放慢我的腳步,我靜靜地傾聽歷史的聲音,每一處廢墟都在爭相向我訴說,那曾經的輝煌、那傷痛的恥辱。歷史,不曾忘卻!傾聽,讓我明白了責任,為了不再流淚的昨天,我要發奮圖強!

  曾經,有一座城市,它熱鬧、繁華、悠久。它見證過華夏民族的榮辱興衰,它孕育過中華民族的悠悠文明。它曾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它也曾纏綿悱惻、百轉千回。在它的懷抱裡,人們過著平靜、祥和的日子,一代又一代地綿延傳承。可是,有一天,一群土匪踏上了這片土地,他們用炮火敲開了這座城市的大門,他們用機槍掃射每一個無辜的人們,他們搶劫、放火、殺人,無所不為。長達六週的暴行讓這座城市血流成河、慘不忍睹。

  有一天,我走進了這座城市,腳下的這方土地啊,每一寸,都彷彿在向我訴說著那段歷史。傾聽,再一次讓我感受到了歷史的沉重、蒼茫,為了不再傷痛的明天,我要發憤圖強!

  曾經,有一段歷史,它曾盛極一時、輝煌一世,它也曾跌宕起伏、烽煙四起。站在歷史的天空下,傾聽,讓我不敢忘記那曾丟失的輝煌,那曾不堪的傷痛。在未來無數個日子裡,我要繼續傾聽,傾聽歷史的聲音,歷史的回聲將催我一路前行。

傾聽歷史的聲音作文7

  輕輕地風吹起了,它帶著歷史的聲音起飛了。它們飛過天安門廣場,鮮豔地五星紅旗緩緩升起了。它是那麼宏偉、莊重。這面國旗見證了我們國家的崛起、富強、自強不息,見證了新中國的昌盛與繁華。

  輕輕地風吹起了,它帶著歷史的聲音起飛了。它們飛過長安城這個漢、唐的'都城,它標誌著我國古代封建王朝的強盛,標誌著中華民族的強盛。

  輕輕地風吹起了,它帶著歷史的聲音起飛了,他們穿過黃海,這發生過甲午戰爭。當日本的艦隊入我領海時,民族英雄鄧世昌將最後一滴熱血流入祖國的大海,黃海戰爭,我們勝利了。中國的海軍是非常頑強的,中國人是不可戰勝的。

  輕輕地風吹起了,它帶著歷史的聲音起飛了。它飛過了瀘定橋,這個見證紅軍勝利的地方。長征到瀘定橋時,把橋上的木版部拆除了只有那13條鐵索,遠以為紅軍不能過去的對紅軍挑釁。哪知紅軍的22名突擊隊強渡過橋,並佔領了橋頭。紅軍飛奪瀘定橋成為了一段佳話,它標誌著紅軍的英勇頑強,不懼怕任何困難。

  輕輕地風吹起了,它帶著歷史的聲音起飛了,它飛過了京張鐵路。在這條人字形路軌上,見證了工程師詹天佑的聰明才智。這條路本是崎嶇不平的,修築鐵路很困難,連外國的科學都不敢輕易常識,但詹天佑不畏艱險,克服諸多困難,終於設計出一條中國人的自行設計和施行的第一條鐵路幹線,證明了中國人是有能力建設祖國的,不必以來外國工程師!

  ……

  輕輕地風吹起了,它帶著歷史的聲音,在祖國的大地上飛翔。他讓每個人傾聽歷史的聲音,見證了中國的富強!我門要記住歷史,讓祖國的明天更美好!

傾聽歷史的聲音作文8

  妄念痴嗔,融入紅塵千里。涼如許,難追憶,故人遠離,遠離至明朝夢裡。恍如清殤,屹然遠立。

  傾聽昭君——為民出塞

  沒有幾個古女子像她這般,有信念、有膽量。“一曲驚得飛雁落”,沉魚落雁美貌造就了她傳奇的一生,亦是漂泊的一生。

  為國為民,她身心疲憊。柔弱的肩膀上,承擔了太多一個女子不應有的責任。國家的安定,邊疆的和平……青冢裡的你讓我們敬佩而又嘆息。

  傾聽武皇——傳奇一生

  她有智慧,有美貌,也有心機。她善良過,她狠毒過,她也被傷害過。世人皆知,我國的唯一一個女皇叫武則天。

  有誰知道,善良的她是被一步步逼入這個亂局。傷得深、恨得深。她拋棄了自己柔弱的一面,頂起整個國家……武則天,你的堅強,我們都知道。

  傾聽項羽——烏江回憶

  怎堪榮華此生,以闌珊寫終局。一場似水無痕,盡付笑談裡。回首漫漫悲喜無相續。

  他如驕陽傲日,戎馬一生,卻終是被逼入絕境。只因心中那道信念不滅。寧自刎,無顏見烏江父老……

  如你堅持,終有成功。

  傾聽諸葛——曠古偉人

  誰有他一半智慧?誰有他一分忠心?誰有他一絲可泣?誰有他一點傳奇?

  為國家,出草廬!為社稷,拼一生!

  這是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他一生經歷的風霜,有幾人知曉?夜以繼日地辛勤,不分早晚地努力。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孔明,為你的信念和堅定而歌頌……

  人生幾許,歷史滄桑。和他們一樣有智慧、有膽量的人不在少數,而名揚歷史的卻是極少數,因為他們有不變的信念,才鑄就了他們可歌可泣的一生。

  用心靈傾聽堅持,用靈魂傾聽信念!

傾聽歷史的聲音作文9

  風若遙遠的迴音,追著夢的翅膀,在亙古不變的神話裡尋找一個金碧輝煌的王朝。

  她如細雨,悄無聲息,卻永遠地滋潤著我們的心田;她似落花,搖搖欲墜,卻驚動著我們的心靈;她若清泉,潺潺流淌,讓我難以忘懷……是你嗎,唐朝?那個如古鐘渾厚的王朝,那個一片曙光的王朝,那個文人墨客心生嚮往的王朝。

  這是一個文化氣息濃厚的朝代。

  “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是李白幼時的稚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是李白為我們展現出瑰麗、宏偉和神奇的境界;與李白相比,杜甫則顯得憂鬱悲愴。“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生動地再現出杜甫對現實享樂者的諷刺和勸誡;“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瞧,作者與祖國是不是心連心呢?而“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則更好的體現出作者生活的跌宕起伏。

  李白的豪言壯氣,開口就是半個盛唐;王昌齡的純澈心靈,從不會因貶斥而改變志節;王維對親人的思念,讓我們感慨萬千;杜甫的愛國情懷,時刻提醒著我們……

  唐朝,我向往的王朝,忘不了武則天的宏偉情懷;忘不了各國友好交往的史實;忘不了國家強盛,人民安康……

  我的腳步驚醒你繁華的美夢了嗎?那根透明的琴絃還在你修長的十指下震顫,震落了美人臉上凝香的露華,是誰的眼淚這樣甘之如泉?面對銀燭秋光冷畫屏,你嘆息了嗎?獨步瑤臺的風采,高處不勝寒的無奈,切莫亂了音律,不然,古淡清醇的山水恨你,恨你彈指驚春去。

  你是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一筆;你是中華兒女暢談古老中華的驕傲;你是我們的傳說。

  洗浴、落花、清泉隨風而去,而你,卻永駐心間——永不退敗的唐朝!

傾聽歷史的聲音作文10

  仰望長空,歷史的星光依然閃爍!

  那是一幅風捲雲湧的彩色畫卷,是一部龍爭虎鬥的戰爭史詩。《三國演義》為我們展示了一幅幅波瀾壯闊、驚心動魄的戰鬥風雲圖。在錯綜複雜、緊張尖銳的鬥爭中,卻總有一些人讓我們為之動容,總有事千古流傳。

  為感謝劉備三顧茅廬之情,諸葛亮舌戰群儒,智激周瑜,六出祁山,七擒孟獲,計收姜維,火燒博望,智取四郡,罵死王朗,鬥陣辱司馬,八陣退伯言,最後病死五丈原。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因為有了感謝,他成為後世忠臣的楷模,智慧的化身。

  劉備為感謝諸葛亮的忠誠,臨終前將阿斗託付於他,並說:“太子能輔則輔,如不能輔,先生可廢之,自立為王。”他告訴劉禪:“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他們用畢生的經歷和心血將感謝詮釋的淋漓盡致。

  赤壁的濃煙遮蔽了江面,熊熊的火光眏的天空通紅。狼狽的曹操終於逃了出來,來到了華容道。經過一夜的逃亡,士兵飢困,戰馬睏乏,疲憊的他們經不起任何追殺。曹操環視四周,此時只剩下三百餘人。曹操大笑自己絕處逢生,笑聲未落,關羽率眾人來到曹軍前,曹操趕緊上前搭話,見到狼狽的曹操,雲長想起昔日,不忍長嘆一聲,放曹操而去。徹膽長存義,終身思報恩,一死酬知己,千秋仰丈名。

  義薄雲天,義放華容。

  孫權十五而立,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他志向遠大,奠定了霸業。孫權是武者亦是智者。孫權勸學的故事廣為流傳。孫權的一番肺腑之言,讓呂蒙非復吳下阿蒙。孫權是智者,他委婉地勸誡,帶動周圍人的勤奮好學,吳國得以強大。

  手掩長卷,我聽到的主旋律是感謝、忠義與智慧。幾千年的歷史,孕育了璀璨而厚重的文化。

  走過,回眸歷史之悠久;欣賞,傾聽歷史之聲音。

傾聽歷史的聲音作文11

  流動的菊香裡,你的音色是愜意的。

  你從不為官場的阿諛而屈服他人的腳下,從不因世人的冷漠而熄滅生命的熱情。你毅然選擇放棄,最後留下高潔的清影。你遠離喧囂的塵世,獨自寄居東籬之下。曾經官場早已拋之腦後。披星戴月的生活更加逍遙自在。沒有功名追求,沒有利慾薰心。有的是皓月當空、月華如水的美麗。是南山種豆、夕露沾衣的欣然。是東籬採菊、遙望南山的閒適。

  傾聽,你那輕鬆的音色,讓我學會了從容樂觀的生活智慧。

  已謝的楊花中,你的音色是豁達的。

  你漫遊於世,自如灑脫。你雖孤芳自賞,感嘆天生我才必有用。卻從不悲傷和迷茫。別酒一杯,誰知你與友人難捨難分的真情。瀑布掛川,誰知你滿腔的豪邁和激情。皓月當空,誰知你未眠的思鄉情結。四處碰壁的無力,沒有熄滅你意志堅強的生命之火。哪怕再艱再險,坎坷不平。也只揮手逝去,一笑而過。堅信來日方長,總有長風破浪,乘帆濟海的到來。

  傾聽,你那瀟灑的音色,讓我得到了豁達惜情的生活感悟。

  青蔥的竹林外,你的音色是清閒的。

  你深居陋室,卻縛不住飛揚的思緒。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於是,深深淺淺的石階上,細密陰鬱的青苔,依然讓人溫馨。鬱郁蒼蒼的窗臺外,翠豔欲滴的野草,越發覺得清新。無絲竹之亂耳,唯有鴻儒談笑聲;無案牘之勞形,唯有揮筆研墨影。如此莊重,如此典雅。清貧又怎樣?富有又怎樣?

  傾聽,你那自如的音色,讓我明白了為人清廉的高尚品德。

  悠悠書卷氣,言不盡五千年世事變遷的華夏之道。

  泱泱長江水,傾不盡五千年滄海桑田的神州文明。

  傾聽歷史的聲音。那些或愜意或豁達或清閒的音色,讓我學會了如此燦爛的中華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