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過年結婚的經典散文

過年結婚的經典散文

過年結婚的經典散文

  農村人辦事兒,講究雙喜臨門,加上最近幾年,年輕人平日都在外打工,過年時才能回家,所以都選擇在春節前後結婚,過年結婚兩不誤。這不,堂哥的孩子婚期就定在臘月二十六。

  臘月二十五早上,我們提前回到老家,剛一進村,村巷裡已經圍攏了很多人,有的平整場地,有的搬運傢俱。見我們回來,大家都熱情地招呼我們先去吃飯。進入院子,只見大院的盡頭已經盤起一個階梯一樣一層比一層高的大灶,上邊安放了八個大號炒鍋。牆角還另外盤起兩個大鍋臺,分別安放著三口大鍋。院裡到處都是忙碌的族人。這裡的鄉俗是,只要你是族裡的人,不論身份高低,不管你在外面當著局長還是縣長,在這一天,也得根據自己的輩分,承擔自己應做的活計。沒有什麼可特殊的,挑水,倒垃圾,接待客人,總之人人都有份,各司其職,倒也其樂融融。

  臘月二十六,天剛亮,人們就忙碌起來,女人們有的和麵、有的用電動餄餎機壓餄餎、有的盛飯、洗碗,一切都像流水線一樣有條不紊地執行。那些長者忙著招呼先到的親友吃早飯,來往端飯的.自然是小夥子們的事兒。早飯是純正的渭北羊肉餄餎,有著一股特別的香味。婚宴和婚禮的場地,就佈置在街道上,清一色租借來的草綠色的帳篷,橘黃的桌椅,擺成長長的一行。客人們一群群地進去,一群群地出來,流水一般從早上吃到中午,場面顯得很壯觀。坐在席上的人如虎踞一樣,暢快淋漓地端起澆湯餄餎,筷子一挑,脖子一伸,呼嚕嚕幾下,一碗香噴噴的餄餎就落入腹內,自有人迅速端上第二碗……飯後,客人耳朵上夾一根香菸,由專人引領他們到村中的人家歇息。

  接親的車隊一般10點左右進村,沒有城裡那麼豪華氣派,但是卻遠比城市的氣氛熱烈,那些興奮的鄉人,把婚車圍得密密實實的,嗩吶鑼鼓震天介響,方圓幾個村子的人幾乎都擠在這裡,爭著看新娘子的模樣。

  婚禮在中午一點開始,賓客按照主次順序席位上坐好,帳篷外,對著大棚另外搭起一個小禮臺,新人在主持人的吆喊聲中,互相為對方戴上紅花,然後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被人們用戲裝打扮一新的新郎的爺爺奶奶和父母,讓人抹一臉鍋黑也是免不了的程式。

  婚禮結束,酒宴就開始了。桌上除了城裡飯店應該有的菜餚,還多了一些鄉村風味。農家人是熱情的,這一天,不僅招待自己的親友,連村裡男女老少,在外的七姑八婆的老太太都一個不落地請來了,讓大家在嗩吶聲中,盡情地吃喝一頓。直到深夜裡,還有年輕人喝酒划拳的吆喝聲,夾雜著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和一陣陣歡聲笑語,這樣熱烈的氣氛,讓人不由想起童年的大年之夜的狂歡,心中感受到一種溫馨——在外來文化的衝擊日漸激烈的今天,畢竟鄉村還保留了這些地域特色的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