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抒情散文
女兒大專畢業了,在家準備“專升本”考試,報考農業大學。根據考綱要求,要識別二十幾種蔬菜的種子。我和老伴到街裡菜籽商店,各樣種子都買回來一點,供她識別、記憶。買回來以後,送到女兒房間裡。我原以為她會把這些種子包裝的紙開啟,擺在桌子上,反反覆覆地看,記憶。可過了一會,女兒走出房間,欣喜地對我說,老爸,你看!我一看,女兒手裡拿著一塊紙板,上面整整齊齊地用透明膠粘著的各種蔬菜種子,橫豎成行;紙板的背面,對應著每一種種子,都用筆工工整整地寫著此種菜籽的名稱。我一看心想,這樣做太好了,既方便平時記憶,又可以在考前拿出臨場強化記憶,實在是一種好方法。
此時,我又不禁回想起,女兒從決定報考專升本那時起的一些事來。自從我們全家經過認真分析、論證,決定女兒報考專升本考試,女兒就有計劃地做了充分準備。查詢招收考生的學校、專業,考試科目、往年招收情況、錄取分數線以及考試時間、地點等等。之後,借或買來了相關的教課書,又參加了幾次考前輔導班……一直到現在。我感覺,女兒做得非常有條理,考前準備很充分,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科學態度。
我又回想起,女兒在我和老伴的.言傳身教下,不斷進步。
如,科學地管理自己的衣物。她把自己的衣服按季節、外衣、內衣等標準,分門別類包好;把臨時要穿的掛在衣櫥裡。這樣做之後,既方便拿取,又方便儲存,非常合理。
又如,出門辦事,事前做好一切準備,在車上注意防盜;在辦事時,遇到意外情況,如何處理;如果是出遠門,要及時用電話和家裡保持聯絡,返回時給長輩買點小禮物。
又如,從小就注意養生保健。每天晚上,十點必須睡覺,早晨六點起床。睡前和起床前推腹300下;晚飯後一小時,敲膽經、心包經;從不吃寒涼傷脾胃的食品等等。
可我們看看現實。多少人做一件工作,開始時不認真研究、論證;沒有充分的準備工作,幹起來沒有章法;最後,幹完了不滿意或後悔。其結果可想而知。而這種態度和思維方式又不知不覺地傳給了子女,其子女未來也按這種方式去對待未來的工作和生活,正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撒什麼種子開什麼花”。
例如,有的人家裡雜亂無章,找一件東西,要翻箱倒櫃;那麼,他的子女將來一定也是如此,老一代潛移默化地將這種壞作風傳給了後代。
又例如,有的人出門總丟東西,不丟這就丟那。大大咧咧,每年給小偷沒少貢獻。這種人的子女也一定如此。
又例如,絕大部分人不懂養生保健。君不見,多少婦女大冬天買個西瓜給寶寶吃,你那不是愛寶寶,你是在害他呢!你的寶寶脾胃不會好,一輩子都會受影響。多少家長,孩子一感冒就給吃藥,豈不知就給尿毒症或白血病埋下了隱患。多少挺講究的女人,到市場買那現絞成的肉餡,豈不知那裡有多少豬毛、牛毛,回家還吃得挺美呢!
在寫這篇博文之前,我從街裡回來,走過交通崗,還看見一名婦女拉著一個孩子闖紅燈呢,可以斷定,她的孩子未來一定忽視交通規則,出現交通事故的機率要比一般人大得多。
…… ……
因此,可以說,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對子女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做父母的應“言傳身教”,以自己的美好言行,作為一個種子,在子女身上開花結果,一代一代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