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培訓計劃> 培訓計劃模板七篇

培訓計劃

培訓計劃模板七篇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長,做好計劃可是讓你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喔!什麼樣的計劃才是好的計劃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培訓計劃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培訓計劃 篇1

  普 通 話 培 訓 計 劃 與 安 排 語言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資訊載體,民族共同語的普及是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礎。而普通話是全國通用的語言。它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針對我校電子商務和通訊運營專業學生現狀及就業形式,現對電子商務和通訊運營專業學生進行普通話實訓,計劃如下:

  一、 培訓目標、要求:

  透過培訓要求多數學生能掌握普通話一般技巧並達到普通話二級及以上水平。

  二、 實訓裝置:

  需要使用多媒體教室、語音訓練室。

  三、 培訓內容:

  1.普通話聲母的發音部位、發音方法及難點音的訓練

  2.普通話韻母的發音方法、方音辯正及難點音的訓練

  3.普通話聲調的讀音要求、容易出現的語音錯誤,讀音訓練

  4.常見的音變現象及其訓練

  5.口語與書面語基本訓練

  6.朗讀、說話的基本要求及一般技巧

  四、 實施方案及課時安排:

  計劃培訓時間:28課時

  1.國家法規及對各類人員普通話要求:1課時

  2.普通話的聲調:4課時

  3.普通話的聲母、韻母:6課時

  4.常見的音變現象:6課時

  5.作品朗讀指導:4課時

  6.口語與書面語及“統讀”的要求:2課時

  7.測試的程式及評分要點:1課時

  8.測試綜合訓練:2課時

  9.模擬測試:2課時

  五、考核:由授課教師測試考核

  實訓班級:電子商務15-1班39人,通訊運營15-1班 35 人,由於實訓場地有限,裝置多,建議由劉兆楠老師協助共同授課,請領導批示。

培訓計劃 篇2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教師素質的提高提出了更高、更深層次的要求,教師應該從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進步,儘快提高實施新課程的專業化水平。因此,校本培訓是推進課程改革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本年度我校將繼續以校本教研為主要內容,加大教師校本培訓力度,並作為學校工作的立校之本、強校之路、興校之策。

  一、指導思想:

  圍繞局、室年度工作任務,以提高教師知識水平、業務能力為主要目標,面向全體教師,造就一支師德修養高、業務素質精良、教學技能全面、教學基本功過硬、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適應新時期新課程改革需求的教師隊伍。

  二、培訓類別:

  1、全員崗位培訓

  全員培訓要按照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要求,遵循教師成長規律,著力抓好新任教師崗前培訓、在職教師崗位培訓和骨幹教師研修提高培訓。

  新任教師崗前培訓:對所有新任教師進行崗前適應性培訓,幫助新教師儘快適應教育教學工作。培訓時間不少於120學時。

  在職教師崗位培訓:重點是幫助教師更新教育理念,深入鑽研業務,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提高教育教學實際能力。五年累計培訓時間不少於360學時。

  骨幹教師研修提高培訓:重點是幫助骨幹教師總結教育教學經驗,探索教育教學規律,進一步提升教育教學能力、教研能力、培訓和指導青年教師的能力,在推進素質教育和教師全員培訓中發揮引領示範作用。

  2、中青年教師學歷培訓

  鼓勵支援45歲以下中小學教師透過在職學習、脫產進修、遠端教育、自學考試、攻讀教育碩士等多種學習途徑提高學歷水平,特別是對專科學歷以下小學教師進行學歷提高教育。到XX年,小學教師專科學歷逐步達到85%,初中教師大學本科以上學歷達到75%,高中教師中具有研究生學歷者的比例有明顯提高。在職教師進行學歷進修,堅持學用一致、學以致用的原則。

  3、班主任培訓

  深入實施中小學班主任培訓計劃,建立健全班主任培訓制度,所有班主任每五年須接受不少於30學時的專題培訓。針對班主任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加強班主任工作基本規範、班級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專題培訓,不斷增強班主任的專業素養和教書育人的本領。

  4、薄弱學科教師培訓

  培訓物件和培訓內容根據我縣中小學教學和教師教育素質現狀,結合不同時期的工作任務、工作要求、工作重點,加強農村學校音樂、體育、美術、英語、資訊科技、科學課程等薄弱緊缺學科教師培訓。

  5、學校管理人員培訓

  嚴格執行中小學校長任職資格培訓和校長提高培訓制度,對全縣中小學校長普遍實施一次輪訓。對中小學教導主任和其他教輔人員,依據《中小學教學管理規程》進行培訓,提高教學管理能力和水平。

  三、培訓內容

  新理念:以實施素質教育理念為核心,以現代教育理論武裝教師,透過培訓使廣大教師更新教育理念,尊重和遵循學校教育和學科教學的規律,運用教育科學的手段提高教育、教學工作的有效性。

  新課程:按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要求,對中小學新課程教師開展崗前、崗後培訓。使教師明確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要求,掌握學科的方向和要求,提高實施新課程的能力和水平,促進新課程改革健康深入發展。

  新技術:以教育部頒發《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為內容,透過多種途徑和渠道,使全縣絕大部分中小學教師普遍接受教育技術應用能力培訓,提高廣大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進行教育教學改革的能力。

  教育管理:緊密聯絡實際,以學校管理和班級管理為重點開展培訓。校長及學校管理人員培訓的重點是提高政策法規、學校管理及國內外教育改革動態等。班主任培訓重點是班主任工作規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班級活動設計與組織、班級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班級活動設計與組織、班級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未成年人教育法規等內容。

  4、建立校本培訓的考核機制,跟蹤監督機制及獎懲制度,結果考核與績效工作相掛鉤,與評優樹模晉升職稱相掛鉤,與教師資格稽核相掛鉤。考核與獎懲制度,以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實行過程監控,結果考核。考核結果納入教師業務考核內容。

  四、程序安排:

  專案時間培訓內容校本培訓

  1-2周

  1、修訂校本培訓計劃,制訂行事曆,確定組織機構及輔導員;

  2、召開校本培訓專題會議,安排部署本學期校本培訓工作;

  3、確定國培計劃、陽光師訓、兩項訓練、公需科目培訓、計算機模組培訓等人員名單。明確參與人員各自的培訓內容和要求。

  3-4周

  1、兩項訓練輔導沒第一次輔導;

  2、兩項訓練作業第一次檢查;

  3、所有參訓教師交流觀摩會。

  6-7周

  1、校本培訓工作小結;

  8-9周

  1、啟動國培計劃,組織實施陽光師訓,通知教師參與計算機模組訓練及公需科目培訓報名;

  2、第一次兩項訓練作業檢查;

  10-11周

  1、兩項訓練輔導員第二次輔導;

  2、圍繞突破內容進行安排研究;

  3、迎接縣局校本培訓檢查。

  12-13周

  1、校本培訓專題表彰會;

  2、參訓教師互動交流會;

  3、組織教師參看八部影片並寫出讀後感。

  14-15周

  1、第三次兩項訓練作業檢查;

  2、國培計劃、陽光師訓、計算機模組培訓等情況通報;

  3、組織教師參看八部影片並寫出讀後感。

  16-17周

  1、培訓組織機構,全體成員召開分析、彙報研討會;

  2、確定下一階段的工作重點和針對存在問題的整改辦法;

  3、組織教師參看八部影片並寫出讀後感。

  18-19周

  1、第四次兩項訓練作業檢查;

  2、兩項訓練第三次輔導。

  20-21周

  1、全面檢查本學期校本培訓工作,總結經驗和不足;

  2、兩項訓練突破內容專題研討;

  3、迎接縣局的校本培訓檢查。

培訓計劃 篇3

  資訊科技發展很快,為了適應現代資訊社會對基礎教育的要求,我校以發展為主題,以改革為動力,以現代教育資訊科技建設為重點,以推進素質教育為中心,力爭創辦教育資訊科技示範學校。結合我校校情,我們擬定了20xx年度資訊科技培訓方案。

  一、培訓目的

  1.使廣大教師能夠了解和掌握計算機實用基本操作知識與技能。

  2.使廣大教師能夠運用計算機進行簡單的教育教學資訊處理。

  3.使廣大教師能夠比較熟練的運用多媒體技術為教育教學及教學管理服務。

  二、培訓物件

  1.在校的所有教職員工。

  2.學校不設定參加考試教師的年齡,對自己不參加考試的教師將來產生的後果自己負責。

  3.對已經取得國家或省級計算機過關證件的教師,也必須參加學校組織的計算機實用技術考核。

  4、計算機教師也應參加學校組織的考試。

  三、培訓的內容與要求

  1.基本操作部分 ①檔案及資料夾的建立、命名、儲存、②檔案及資料夾的刪除、移動、重新命名。③檔案內容的複製、剪下、修改和刪除、④查詢。

  2.瞭解Word的最基本操作,會建立新文件,並能在硬碟和隨身碟上儲存、開啟。文字處理部分 ①文字輸入(速度、準確率)、②排版、③本學科試卷排版列印。

  3.表格的製作部分 ①繪製表格(規.表格、不規.表格)、②設計表格、③教案設計。

  4.會使用CAI軟體輔助教學,多媒體課件(幻燈片)的製作。

  5.網路知識部分:

  (1)怎樣申請電子信箱及收發郵件

  (2)建立自己的部落格,並在部落格上上傳電子教案,參加與校內外教師的整體備課活動。

  四、培訓方式:

  以自學為主,指導為輔。

  五、考核的方法:和形式

  1.考試的內容為計算機實用操作技術,不考理論知識和死記硬背的內容。具體考核的內容及要求細則,由學校組織相關專業人員統一制定。

  2.本次計算機實用技術考核不再進行統一集中培訓,一律靠個人自學。

  3.本次計算機實用技術考核共分三個檔次記錄成績,即:優秀、合格(過關)、不合格(不過關)。

  4.對取得《教師計算機實用技術考核》證書的教師在聘用、晉職、評優、等過程中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

培訓計劃 篇4

  為進一步提高醫務人員醫療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基礎醫療質量,規範醫療操作程式,加大醫務人員“三基”(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理論和操作考核力度,把“三嚴”(嚴格要求、嚴密組織、嚴謹態度)落實到各項工作中,特制定20xx年“三基三嚴”培訓計劃及考核實施方案,具體如下:

  一、導思想

  “三基三嚴”培訓要求全員參與,人人達標。要把“三嚴”的作風貫徹到各項醫療業務活動和管理工作中。按照“三基”訓練與專科訓練相結合,一般訓練與重點培養相結合,當前需要與長遠發展相結合的原則,透過業務學習、操作訓練、派出進修、專科培養、自學函授等途徑,對各級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多種形式、全方位的培訓,從而提高專業技術人員整體素質,確保我院醫療質量的持續發展。

  二、組織領導

  醫務科和護理部負責制定全院“三基三嚴”培訓計劃,組織落實考核工作。

  各科室要充分利用科室會議、晨會交班時間對全科人員進行“三基三嚴”培訓意義、目的、重要性的宣講教育,提高對培訓考核工作重要性的認識,積極開展“三基”訓練。

  三、培訓考核目標

  全院“三基”培訓覆蓋率應達到100%,考核合格率≥90%。四、培訓及考核內容

  1、基礎理論:包括與疾病診斷、治療及護理有關的醫學基礎理論。如:人體解剖、生理、病理、藥理學、醫院感染、基礎護理、輸血、水電解質平衡、醫學檢驗、醫學影像、臨床藥學、臨床營養、核醫學、超聲診斷學等部分的基礎理論。

  2、基本知識:包括為疾病診斷、治療、護理直接提供科學依據的臨床醫療知識。如:醫療診療規範、臨床常用護理技術規範、各種疾病的陽性體徵、各種檢驗檢查的標本採取方法及臨床意義。

  3、基本技能:包括醫護人員應具備的診斷、治療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急救技術,以及中醫適宜技術。

  基本操作技能:如各種注射法、各種穿刺技術,鼻飼及胃腸減壓;清創縫合的基本操作方法,中醫適宜技術等。

  急救技術:心肺復甦技術、心電監護儀的使用技術、電除顫儀器的使用技術、簡易呼吸氣囊的使用。

  臨床思維能力:能根據掌握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結合病人的病情,擬定出診斷治療計劃與護理計劃等的思維判斷能力(如病歷、醫囑、處方、護理檔案的書寫能力、體格檢查能力、診斷與鑑別診斷能力、門急診處理能力、閱讀輔助檢查報告能力等)。

  4、醫療衛生相關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護士條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及《病歷書寫基本規範》等醫療檔案書寫的有關管理規定等。

  以上內容均為考試和考核內容。

  四、培訓方式與安排

  採用醫務人員自學與科室講座、醫院集中培訓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要求醫務人員利用業餘時間學習基礎醫學理論、專業和急救知識及技術。醫務科、護理部定期組織全體醫務人員進行統一培訓及考核,並做好記錄。

  (1)開展自學自練:醫務人員按照共同科目和專業科目要求進行自主學習和訓練,進一步強化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

  (2)集中培訓演練:以院、科為單位,採取專題講座、集體討論、集中訓練等方式,抓好重點內容和重點科目的學習訓練。各科室在科主任、護士長的主持下,每月組織業務學習一次、充分利用晨間交班時間提問;醫務科每月至少組織一次集中培訓、觀摩技能操作錄影,並組織院內高年資主治醫師及專家授課,護理部每月負責組織全院護理人員理論與技能培訓。

  五、考核的人員範圍及要求

  1、培訓考核物件:全體衛技人員

  2、每名醫務人員必須掌握心肺復甦急救技術及本專業常規診療操作技術,醫務科、護理部將統一組織培訓、考核;

  3、醫務科每半年組織一次理論知識考核,每年組織兩次技能考核;理論考試內容為“三基”理論知識;基本技能考核為:醫療檔案書寫、體格檢查、各種穿刺、給藥技術、中醫適宜技術等;護理部每年組織兩次護理“三基”理論知識考試與技能考核;

  4、各科專業技術人員掌握專科基本技能操作,由科主任、護士長每月組織一次考核,醫務科、護理部每季度組織抽查,各臨床、醫技科室應建立“三基”培訓考核登記本,詳細記錄每次培訓、考核的內容,並儲存考核的原始資料。

  六、獎懲措施

  1、每項考核工作結束後,由醫院統一對考核結果進行公示,考核結果納入醫務人員個人業務檔案,作為執業週期考核、職稱晉升、崗位聘用及培養使用的重要依據。

  2、醫院將“三基三嚴”訓練工作納入基礎醫療質量管理,與科室質控掛鉤;對“三基三嚴”培訓工作做得好的科室給予表彰,對成效突出的科室和個人給予獎勵。對不重視“三基三嚴”訓練工作,教育培訓管理混亂,缺乏規範的原始記錄者,給予通報批評、限期改正。凡經補考“三基”考試考核仍不合格者,當事人予以下崗處理。

培訓計劃 篇5

  一、主要工作任務

  依照健康教育工作規範要求,做好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各項工作任務。圍繞甲型流感、艾滋病、結核病、腫瘤、肝炎等重大傳染病和慢性病,結合各種衛生日主題開展宣傳活動。特別是積極開展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健全組織機構,完善健教工作網路

  完善的健康教育網路是開展健康教育工作的組織保證和有效措施,20xx年我們將結合本社群實際情況,調整充實健康教育志願者隊伍,加強健康教育志願者培訓;組織人員積極參加市、區、疾控部門組織的各類培訓,提高健康教育工作者自身健康教育能力和理論水平;將健康教育工作列入中心工作計劃,把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二)、加大經費投入

  計劃20xx年購置新的照相機、電腦、印表機等裝置,印製健康教育宣傳材料,保障健康教育工作順利開展。

  (三)、計劃開展的健康教育活動

  1、舉辦健康教育講座

  每月定期開展健康教育講座,全年不少於12次。依據居民需求、季節多發病安排講座內容,按照季節變化增加手足口、流感等流行性的傳染病的內容。選擇臨床經驗相對豐富、表達能力較強的醫生作為主講人。每次講座前認真組織、安排、通知,在講座後接受諮詢、發放相關健康教育材料,儘可能將健康知識傳遞給更多的居民。

  2、開展公眾健康諮詢活動

  利用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世界衛生日、全國碘缺乏病日、世界無煙日、全國高血壓日、世界精神衛生日、世界糖尿病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種健康主題日和轄區重點健康問題,開展健康諮詢活動,並

  根據主題發放宣傳資料。

  3、向居民播放健康教育光碟

  在輸液室設電視及dvd,每週定期播放健康教育光碟,光碟內容以居民的需要為原則,做好播放記錄、播放小結等。

  4、開展居民喜聞樂見的活動

  計劃上半年、下半年各開展一次居民喜歡的健康知識競賽,專幹提前認真組織,設計試題、配備獎品,讓居民在娛樂的同時學習到日常所需的健康知識。

  5、辦好健康教育宣傳欄

  按季度定期對中心的`3個健康教育宣傳欄更換內容。將季節多發病、常見病及居民感興趣的健康常識列入其中,豐富多彩的宣傳健康知識。

  6、發揮取閱架的作用

  中心大廳設健康教育取閱架,每月定期整理,將居民需要的健康教育材料擺放其中,供居民免費索取。

  (四)、健康教育效果評估

  對轄區1%的人口科學規範的進行一次健康知識知曉、技能掌握、行為形成情況和健康需求等內容的健康教育效果評估。健康教育專幹主要負責設計調查方案、調查問卷、評估總結等工作。

  (五)、健康教育覆蓋

  計劃於20xx開展的健康教育講座、公眾健康諮詢活動、健康知識競賽、播放健康教育光碟、發放健康教育材料等工作的受教育人數覆蓋轄區人口的70%以上,爭取讓更多的居民學習到需要的健康知識,從根本上提高居民自身的健康知識水平和保健能力,促進人們養成良好的衛生行為習慣。

培訓計劃 篇6

  根據《榆次區開展農村中小學教師專業能力提升工程》精神,我校在上級部門組織、領導下,開展《師德與教師職業》課程的全員培訓。為切實抓好我校教師專業能力提升培訓工作,不斷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和業務水平,特制定培訓計劃。

  一、培訓目標

  透過培訓,幫助教師知道新時期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的基本體系和內容,深刻理解新時期教師職業道德的內涵、特徵、功能及基本要求,深入思考新時期我們應該提倡什麼樣的師德,從教師職業生成的角度正確認識教師專業發展的迫切性和現實意義,及時更新教育觀念,增強發展的信心和動力,顯著提升教師職業道德素養。

  二、培訓物件

  我校所有在職的小學教師。

  三、培訓內容

  1、《新時期教師職業道德修養》

  2、《教師職業道德》

  3、《教師職業道德案例庫》

  4、《教師心理素質教育》

  5、《師德啟示錄》

  四、培訓形式

  採取集中培訓和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集中培訓力求做到精心組織,全員參與,努力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結合學習資料幫助教師理清學習的重點與難點,加強學習指導,督促教師積極思維,不斷提高學習效率,要以教師的教育實踐為基礎,強調教師的自主學習,重視教師的實踐反思,讓教師在活動中感悟,從感悟到領悟,從領悟到行動上的追求,逐步形成新的教育觀念和教育行為。

  五、培訓安排主要工作:

  調研摸底,並在此基礎上,確定培訓內容、培訓形式,制定《師德與教師職業》課程培訓計劃。

  主要工作:

  1) 過程考核。主要透過對參訓教師培訓期間的學習態度、學習體會、出勤等情況,給予培訓過程恰當的綜合性評價。在6月底,完成《師德與教師職業》課程培訓。

  2) 總結評價。建立《師德與教師職業》課程培訓檔案(包括每位教師的學習體會、學習總結等資料)。

培訓計劃 篇7

  一、指導思想

  堅持“質量立校、管理興校、科研強校”,致力建設質量高、有特色、現代化的基礎教育名校。

  以學校管理高層次、師資隊伍高素質、育人環境高品質、課堂教學高效率、全面發展高質量為辦學目標,著力塑造一支“可親”、“可學”、“可信”、“可敬”的教師隊伍。

  二、目標任務

  鼓勵教師學歷進修,到20xx年學校大專以上學歷教師達95%,基本實現“小學教師大專化”。

  加強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積極開展崗位練兵活動,提高教師基本功水平和使用現代教育技術能力。

  建立健全教育科研體系及其管理制度,鼓勵教師進行教育科研活動,每年至少有3篇教學論文在專業刊物上發表。

  實行競爭上崗、優聘劣汰,整體提高師資隊伍質量,努力建設一支素質精良、結構合理、相對穩定、德才兼備的師資隊伍。

  實施校園名師工程,著力培養骨幹教師。到20xx年要有1---2名鎮級知名教師。

  三、工作措施

  1、調查摸底,弄清情況。截至20xx年秋,我校在冊在崗教師6人,學歷達標率99%,其中:本科學歷2人,佔33%;專科學歷2人,佔33%;中師及相應合格學歷2人,佔33%。

  2、宣傳動員,提高認識。幫助教師認識到學歷是衡量教師知識水平、綜合素質的重要標誌之一,合格學歷是對教師上崗從教的基本要求,高度認識學歷提高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3、落實責任,鼓勵引導。學校領導要高度重視教師學歷提高工作,將教師學歷提高工作作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大事來抓。對於學歷提高難度較大或不願意參加學歷提高學習的教師實行動態管理,逐步調整到適合發揮專長的工作崗位。

  4、夯實措施,逐步實施。一是鼓勵引導教師積極參加學歷提高培訓,為教師參加學習培訓提供方便並按政策報銷有關學習費用。二是選送參加各種省市、區骨幹教師培訓的教師學歷必須達到相應學歷提高要求。三是把好教師入門關,凡調入本校教師學歷必須達到專科以上。

  5、加強領導,注重管理。學校成立學歷達標和提高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學校教師學歷提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