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隨筆> 今年在哪裡過年隨筆

今年在哪裡過年隨筆

今年在哪裡過年隨筆

  當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時,我的鄉愁也就格外濃郁起來。在哪過年?也成了身邊人的問候語,詮釋了故鄉、親人和家的一份心情。——題記

  今年在哪裡過年?這個問題,一直在小新腦海裡盤旋,小新不時都在問媽媽。媽媽說,在哪裡都是過年!然而,小新心裡掛念著的,是外婆,是想去外婆家的小山村過年。

  小新的爸爸是外地人,早年媽媽外出打工時和爸爸相識,後來就有了小新。小新五、六歲的時候,媽媽就帶著小新獨自回到了媽媽老家的縣城上學。爸爸,便成了小新記憶裡的一個稱謂。

  那以後,每逢過年,媽媽便帶著小新回到外婆的家團圓。在小新的記憶裡,外婆家住在一個山樑上,房後邊是一大片竹林,那裡曾是小新幼時的樂園。小新和鄰居小夥伴在竹林裡藏貓貓、找他們想象中的竹蓀……除夕夜,寧靜的`山村在夜幕中沸騰著,煙花、爆竹的聲音伴著小夥伴們的歡笑聲,在山坳裡迴盪,此起彼伏……

  待到玩心未盡的小新回到屋時,屋角的火塘裡,外婆已引燃大大的一堆柴火,擺出一大堆小新愛吃的炒花生、核桃、瓜子,外婆、大舅、大姨……一大家子人有說有笑,圍坐在熊熊燃燒的火塘邊,濃濃的年味把外婆家那個小山村緊緊地包裹著!

  讓小新記憶猶新的,除了山村就是外婆,除了過年還是過年。大姨講的小時候過年的情景,小新還記在心裡。大姨說,我只有你這麼大的時候,過年也沒現在條件好,一家人團團圓圓,倒是最熱鬧的時候。過年的頭天晚上,外公都會叮囑:明早都要早起,誰先起床,就帶誰到山坡上“秋巖鷹”去。小新會插嘴問:“秋巖鷹”是做啥?大姨說,秋巖鷹是老家過年的習俗,大年三十的清晨,家家戶戶都會清掃房前屋後的枯枝爛葉,點燃焚燒,一邊燒一邊吼,告誡“巖鷹不要來叼雞”!據說很管用,之後,也不會有老鷹叼走小雞的事發生了,一年都會風調雨順。大姨說,外公慈祥又嚴厲,還要求不準吵架、不說不吉利的話,出門之前就安排好,老大在老房子做數學作業,老二在平房屋裡寫作文。小新又插嘴了:“為啥要吵架打架嘛?”大姨說,姊妹幾個都是小孩子,年幼不懂事,在一起免不了會吵架爭執,吵著吵著也就長大了!小新怎麼也想不明白:吵著吵著,一不注意就長大了?!後來大姨說了些什麼,小新都沒有聽清楚,只是在幻想外公帶一幫人“秋巖鷹”的情景——黃黃的落葉,清新的早晨,想起來都好美的。可惜外公不在了,要不也讓外公帶著“秋巖鷹”去。

  前不久暑假的時候,小新和媽媽回到外婆的老家小住。快要到家的時候,小新對媽媽說:“以前走到這裡,心裡會好激動的,因為家裡有外婆,有熱騰騰的飯菜等著我們呢!可是現在家裡沒有外婆了,回家冷清清的咋辦呀?”媽媽說:“自己動手做飯唄!”其實小新想說的不是自己做飯的問題,而是外婆家裡,沒有外婆在家的冷清,沒有外婆的疼愛的小山村,在小新眼裡都不那麼可愛了。

  小新不知道,其實大姨也在想:今年在哪裡過年呢?外公過世十年了,外婆一個人在老家生活,年紀大了的外婆沒有兒女在身邊,大家都不放心。外婆一輩子放心不下的,也是她的子女們。聽說大姨家裡的老人受傷住院需要幫忙的時候,外婆把家裡的屋子鎖上,甚至都沒有管種在地裡的莊稼,著急上火的就趕到了大姨家。大舅也要成家了,外婆又去了大舅家裡裡外外操持著。

  父母在哪兒,家就在那兒。媽媽說,去大舅家過年吧!大舅家在城裡,也搬了新房子,正好外婆在大舅家呢。在小新的心裡,雖然去大舅家也是與外婆在一起,但還是喜歡外婆家的小山村,喜歡小山村的青山綠水和那醒來就雞鳴鳥叫的清晨。

  小新不知道,大舅、小舅和大姨也在商量:今年究竟在哪裡過年?

  外婆住在大舅家,聽說大舅為了能夠容納下這一大家子人,在家裡安置了高低床,大舅也歡迎大家去他家過年,可是大家心裡都不是滋味!感覺在大舅家過年是去做客,而以前回去過年的老家,是大姨、舅舅和媽媽長大的地方,那裡才是她們自己的家。而現在要去的大舅家,終歸不是自己生長的地方。

  小新不知道,外婆聽說小新糾結在哪裡過年的想法後,甚至說,要不她還是回老家去,給大家養頭豬,到時候大家都回老家去過年。除了小新外,大家都否定了外婆的想法。是啊,現在的生活水平,比大姨小的時候,不知道好了多少倍,外婆額頭也比小新剛來的時候多了好多皺紋。外婆離開老家,走出了山村,再也不用回老家辛苦勞作了,這是一件好事,也是很久以來大家共同的心願。

  如今,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了,年味卻漸漸地淡了起來,小時候對山村的鄉愁也就開始濃烈起來,大家又懷念起過去長大成人的山村來,甚至有些失落:今年究竟在哪裡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