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另一面教育隨筆
王王考上了市重點高中,並且考得很輕鬆。他來看我,給我報喜。
我很自然的與他聊起了現在和過去的學習情況,印象中,王王在幼兒園“學本領”時並不算有靈氣。於是,我帶著疑惑問他:“你怎麼應對這麼繁重的學習任務?”
王王略帶思索地說:“其實,我做的習題並不多,只是每次做題的時候,我總想——這題解得那麼容易,一定有更復雜的方法;這題解得那麼複雜,一定有更簡單的方法。這樣,每道題都會做好幾遍,反覆運用公式和定律,理解透徹了,學習就不覺得難了。”
我不禁讚歎:“好方法!好習慣!”
不料,王王介面說:“這個習慣是在幼兒園養成的o¨我驚詫:“怎麼會?”
王王娓娓道來:“有一次,您拿出高矮、色彩不一的5個紙娃娃,讓我們把娃娃有次序地排成一隊。我從矮到高只有一種排法,但您還說了從高到矮等好幾種排法。當時我一直想不通,我們排隊都是從矮到高排的,為什麼還可以從高到矮排呢?”
我頓悟:“哦!原來王王小時候看上去‘學本領’慢,但是腦子卻一直在轉啊!”王王繼續說:“有一陣子,我的腦海裡清晰地排著這5個紙做的娃娃。”
望著已經出落得自信帥氣的王王,我有些羞愧。啊!原來,他看上去“呆呆”的外表下,有著如此執著的念想:原來,他看上去“遲鈍”的反應背後,有著如此敏捷的思路。
是啊!每個孩子來到我們面前時,如果既可以看見他一目瞭然的表象,又可以看見他不易覺察的內在特點,那麼我們就能比較準確地為孩子提供適合的學習機會與發展環境。
一次,大班開展繪本教學活動“方格子老虎”,其中有一個環節是孩子們團隊合作玩五子棋。當紅隊贏棋時,“教練”小虎和大家一起十分興奮。顯然,在大家的眼裡,小虎是個下棋高手。
活動最後,我出示了一張老虎四肢著地的圖片,希望以此引發孩子們能從不同角度去觀察和思考問題。我對孩子們說:“看,我們書裡的老虎都是橫條紋的,但這張照片中動物園的老虎卻是豎條紋的,怎麼回事呢?”我話音剛落,小虎便站起身說:“因為書裡的老虎是站著的,動物園的老虎是趴著的。虎爸爸要小老虎有與眾不同的.條紋,只要做個動作就行。”
活動結束後,在所有聽課老師的眼裡,小虎就是那隻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俱佳的、惹人喜愛的“方格子老虎”。而我,則在為他欣喜的同時思量著:小虎還有其他特點嗎?
中午自由活動時,我找小虎下五子棋。不料,小虎羞答答地對我說:“我不行的。昨天我也不知道怎麼贏的。”看來,小虎真有我還不瞭解的地方。
在以後的區角活動時間裡,我常常和小虎玩“三聯通”和“五子棋”遊戲,也經常提供小虎看更多的繪本,既滿足他的愛好,又培養他的邏輯思維能力。
因此,當孩子神采飛揚地面對我們時,並不等於他一定興高采烈;當孩子神情黯淡地面對我們時,實質不一定無精打采。只有更深入地瞭解孩子,才能合著孩子的生命節拍,為每一個孩子創設“揚長補短”的學習環境,才能陪伴孩子在集體中少有遺憾地走向未來。
善於看見事物的另一面,同樣可以使我們以冷靜而理性的態度,來應對自己的成長和生活。
帶著相似的情緒,我在微博裡發了一貼:“我們總在顛簸的路上,越走越好!”即刻有一老師跟帖:“今天就夠顛簸的!嘗試了一個繪本教學活動‘小老鼠亞歷山大’,被質疑繪本選擇是非不清。唉!如何走好?”我隨即回覆:“當然會走好!想辦法回覆質疑的過程,一定會成為我們不斷前進的歷程。”
於是,教師首先研究“繪本選擇的是非是什麼”,再梳理繪本《小老鼠亞歷山大》對孩子的“是”有什麼,最後闡述自己的教學期望,使大家心悅誠服。
瞧,顛簸的路,鍛鍊了我們陌路行走的能力,給予了我們由懵懂變明晰的機會。所以,顛簸的背後,有無數成功的因素在等待著我們,只是我們要看見。
就個人而言,看見另一面的人生態度,使我在經歷失敗時,總會想想自己的長處。如此,即使有些許暗自神傷也依然容光煥發。在贏得成功時,總數落自己的短處,如此,即使有忍不住的欣喜若狂也依然謙謙如玉。
善於看見事物的另一面,能使我們以智慧的視角,波瀾不驚地面對孩子、自己和周遭,於是在掌握的淡定和自信中,平和而順利地走向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