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隨筆> 凌亂的心事(隨筆)

凌亂的心事隨筆

凌亂的心事(隨筆)

  《凌亂的心事》自以為是自言自語的一種心情宣洩,其實就是對生活對人生的透徹感悟罷了。

 

  我這兒所說的“凌亂的心事“,實際上只是自己一個人獨處時的一種自言自語而已。寫這些文字的時候,不像現在這樣隨時隨地拿著手機就可以完成,必須是電腦線上時才能寫出來。所以,就斷斷續續地寫寫停停,然後就被遺忘在了草稿箱裡。如今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全,拍照、插圖,插音樂什麼都可以。因此,人們對於手機的依賴性也越來也重。有人甚至比喻說:如今出門身上忘了帶手機的話,就像女人出門忘了穿褲頭一般,讓人感到彆扭和不自在。

  我自己常常在心裡想:對於如何看待妻子和朋友間的關係,我自己有這樣一種比喻:妻子就好比是溫暖的陽光,朋友則好比是優美的風景。陽光總是非常普遍,所以感覺不出她的可貴。風景總是不常有,所以就覺得值得留念。其實,欣賞風景也不可忽略陽光。試想,誰會在天氣不好的時候外出欣賞風景?退一步說,與在明媚的陽光下相比,陰沉沉的天氣欣賞風景總會讓人感到黯然失色,所獲得的效果絕對沒有晴朗天氣的時候好。晴朗的天氣下,美麗的風景更能熠熠生輝。氣候條件的好壞又會影響人的心情,人們總是會選擇心情好的時候出門遊山玩水,絕不會在憂愁中或是疾病中去踏青賞春。當你能感覺到:一池清波躍紅鯉,滿塘荷葉映碧天時,你的心情一定處在一個最愉悅的時刻。

  於是,我就自然的想到:誰都可能有過沉醉中的手撫玉肌,纏綿悱惻時的口索紅舌,快慰時的如膠似漆;誰不曾有過撲蜂捉蝶時的癲狂、花前月下的漫步、朦朧燭光下的對坐、穿越叢林時的小憩以及忘情時的含乳吮吸?只要我們能把這些牢牢銘記,夫妻間那種特殊的快樂就不會離我們遠去。歡愉時可以甜言蜜語,悲傷時可以相擁相泣。世上有一種關係很特殊,叫公婆,叫夫妻;世上有一種情感很溫馨,叫雲歡、叫雨愛。弩馬總是戀棧道,只有駿馬奔千里。一個連夫妻情分就不懂得珍惜的男人,未必懂得珍惜朋友間的情誼。反過來說,一個不能引起別的女人關注的男人,在妻子的眼中也未必重要……

  上面這些隨意的想象基本就是2012年我剛從單位退休下來,在華中科技大學做樓管員時,寫下的一些心靈隨筆。所謂隨筆,就是一些雜亂無章的,毫無關聯的想法而已。對於寂寞的人說來就是一種情感的宣洩,一種為了引人關注,獲得別人同情的無病呻吟。我把近來所寫的這些短文統稱為“在華科的那段日子”目的就是把這些經歷牢牢記住。第一篇短文寫的是《雨天的思緒》,因為2012年的夏秋之交雨水本來就多,三天兩頭總有雨下,似乎是為了緩解由於炎熱天氣給人們帶來的生活壓力,或者說是為了消除酷暑給人造成的心情煩躁,而派生的調節一樣。

  面對那樣的雨季,我深深地感嘆古人觀察生活的眼光是非常細緻而犀利的,寫景抒情也非常地傳神。比如說寫下雨前的徵兆,就用到:“山雨欲來風滿樓。”這種非常貼切的句子。就在剛剛來到的這陣暴雨之前,我仔細的觀察過,一陣非常猛烈的狂風把地上的落葉像滾鐵環似的吹得團團轉。這時的天空,黑暗暗,陰沉沉的,真是暴雨前的徵兆。激烈的狂風暴雨過後,一切又歸於了往日的寧靜。正是那種雲淡風輕的景象。想到前幾天看荷花時留下的印象,不免又一次想到了童年時在家鄉的池塘裡採蓮捉魚的情形。就像畫家愛畫蓮花,蓮葉,蓮莖一樣,就因為一種難以割捨的情懷。荷花清幽,淡雅;荷葉蒼翠碧綠,滴雨即溼,雨住即幹。正如人之靈性,拿得起,放得下。荷莖更是奇妙,莖枯不死,上接千年,下傳萬代。三位一體,藕斷絲連。正是我和這幾位友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一般。那意境,那情趣無不令人浮想聯翩。或素描,或寫意都是取之不盡的題材。記得那天晚上,我頗有興致,就隨口吟到:

  獨倚窗前看明月,幾回圓了缺,幾回缺了圓、將以君心解妾心,夢裡相擁雲雨歡。唯有雙手揉豐乳,口索紅舌近額前,切莫辜負春宵短。與儂相識添靈感,才思如湧泉。為汝寫盡千般美,淚灑紙箋久不幹。纖手輕拭相思淚,你也纏綿,我也纏綿。如膠似漆同衾臥,勝似竹簍聽管絃。餘音繞樑旋律美,專為伊人寄相思,書生夜半會狐仙。當晚,恍惚中真的就像一個古代的窮書生,沒有食物充飢,沒有茶水解渴,就伏案假寐,幻想著會有一個狐仙穿窗而入,慰我寂寞中的孤苦。

  可是沒有等來一個仙女般的狐女,卻等來了一個青面獠牙的厲鬼,對我扒心掏肺,瞬間就置我於死地。在此之前,我對於死的概念還不是很明白,也沒有感覺到死有多麼可怕。儘管我只有幾歲的時候就經歷了人生中的一次生離死別,我的親生父親於1966年得破傷風離開了我們。那時,也許是我太頑皮,也許是我太懵懂,就是一點也不覺得難過。當時,我家早已是家徒四壁,空空如也。為了挽救父親的生命,母親把家中所有可以變賣的傢俬都賣了,還是沒能把父親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正所謂人財兩空。

  直到2012年的3月6日,我的岳父去世,我對於人死的概念才算有了比較清楚的認識。與其說岳父是病死的,不如說他是餓死的。因為在他彌留人世的最後幾天,他已經無力吃進任何食物,只靠注射氨基酸維持。回想起岳父故去時的那種淡然,平靜,安詳的神情,似乎對他的人生沒有半點遺憾。這讓我感到由衷的欣慰,這說明他的幾個兒女已經對他盡到了應盡的孝道。我曾經在他活著的時候寫過一篇:《慈祥的岳父》。文章裡,記載了他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他完全算得上一個做人的楷模,勤勞,善良,簡樸,正直,這些人性的美德都能從他身上得到體現和印證。他從沒有大的奢望和追求,食只求果腹,衣只求蔽體。正所謂:粗茶淡飯度日月,布衣粗褐送春秋。他能不帶一絲遺憾的'走向自己生命的終點,既是他為自己修下的福分,也是為兒女積下了陰德。

  假若有一天,我們走向自己生命終點的時候,能夠像他那樣平靜的離開人世,也算是一種福分吧?

  由於每天都會路過青年園一趟,目之所及,自然會瞥見那兒的一池荷花。見到荷花,就會隨之而來的產生很多的聯想。荷花以顏色論,自然有淺白,豔紅,淡紅,粉紅等區別。粉紅略帶淺白的那種自然是荷花中的極品,給人以清新,淡雅,圓潤的感覺。荷花的氣質神韻,正如一位氣質優雅富有文化內涵的成熟女性,她氣定神閒,幽靜恬淡,宛如八仙過海中的何仙姑,由裡而外的透露著一股仙氣。多一分嫌濃,少一分嫌淡。這正與校園的文化氛圍相吻合。在這兒我充分的感受到:關著門時是滿屋書香,開著門時是滿園書香。這憑藉,靠的是一種感覺,而不是視覺和嗅覺。校園的各個角落都瀰漫著一股濃濃的書香,彷彿置之幽谷的蘭若,空濛靈動間包含了一種儒雅的肅穆。讓人不得不頂禮膜拜,心懷虔誠敬畏。洗盡鉛華盡顯本色,把都市裡的擁堵喧鬧還原為牧野裡的一種恬淡與寧靜。就連穿梭於其間的汽車,也不會有人輕易地去按響喇叭。就因為喜歡那一池荷花,便喜歡上了這兒的一切。真有一種此間樂不思蜀的況味……

  當我們對人生有所參悟之後,對於來自外界的干擾,就不會再做更多的理會與分辨。即便是面對wife的質詢,我也只想保持沉默,任其怎麼說都行。她該如何認為那是她的事,與我無關。我現在所要做的就是減少慾念,儘量讓自己輕鬆,平和。食求果腹,衣求蔽體。過好每天的24小時就行了。至於明天是個什麼情況,到明天再說。

  稍有思想內涵的人都有一種體會,任何深刻的學問裡也會包含著簡單的道理;反過來說,任何淺顯的學問裡也會包含深刻的道理。是簡單,是深刻主要看個人如何領會。有一句話叫著無事生非,人不能過於清閒。一清閒就會胡思亂想。對於一般的家庭來說,在子女尚未成年的時候,作為父母,為了孩子們的成長得終日的勞碌奔波,無暇思考一些生計以外的事。這個時候,夫妻間就不會有太突出的矛盾。可是,當兒女們長大成人之後,就等於完成了撫育孩子的使命。從此便有了大量的空餘時間,可是,在過上一段清閒的時光之後,就可能在這樣永恆的快樂中消沉。總會有一方耐不住寂寞,弄出一點狀況來。此刻,另一方其實也時刻都在關注著自己的動向。一旦她發現了她認為是不利於家庭安定的苗頭,就會向他發出質詢。假若,她的出發點僅僅是為了維護家庭的穩定,避免發生破壞家庭和諧的因素,倒還好說,就怕她是故意找茬,尤其是在她不接受他的合理解釋的時候,他就會感到不耐煩,於是雙方就會發生爭吵。當生活中頻繁的出現爭吵,先前的和諧就會受到威脅,矛盾也就因此產生。有了矛盾,又不能及時溝通,就會產生信任危機。隨著矛盾進一步擴大,就會出現相互敵視。其實,這個時候雙方都很受傷。如果沒有一方主動讓步,婚姻就會出現裂痕。直到無法修補,夫妻反目成仇。

  坦白地說,出現這種狀況的誘因,一般都是因為兩口子長期兩地分居造成的。假設雙方一直共同生活,怎麼可能出現一方對另一方產生疑心呢?天天在一起生活,啥事都明明白白,根本用不著任何解釋。退一步說,只要我們不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啥事都容易得到解決。對於女人來說凡是涉及到情感方面的事總是很敏感。其實,稍微認真想一想,人,無論男女,過了四十歲以後,對於情感方面都會非常慎重。誰會輕易地背叛自己的家庭,違背倫理道德,誰不清楚自己肩上揹負的責任?

  人活在世上,說穿了,不可能獨立存在。總會跟各式各樣的人打交道,不能因為與別的女人有了交往就朝壞的一方面去想。俗話說,置之蘭庭終至芬芳,置之魚肆終至腐臭。只要自己的男人不是跟那些風塵女子在一起鬼混,就不會喪失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