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美術教案> 【精華】小學美術教案模板彙總6篇

小學美術教案

【精華】小學美術教案模板彙總6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美術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美術教案 篇1

  知識要素:

  間色與複色應用,色彩搭配

  技能要求:

  水粉塗色的基本技法

  教學目標

  體驗與發現:感受古代壁畫,發現壁畫的特點

  實踐與創造:瞭解壁畫色彩特點,臨摹壁畫並填補殘缺

  欣賞與評議:欣賞壁畫內容、色彩、造型,並說說自己的看法

  教學重點

  人物動態造型

  教學難點

  人物神態的塑造

  教學過程

  一.故事與匯入

  1.課件匯入壁畫故事,教師講解故事。

  ①欣賞古代壁畫作品。

  ②以壁畫《九色鹿》的動畫故事為中心,介紹敦煌莫高窟的歷史變遷。

  2.插放資料片《敦煌莫高窟》,從自然景觀介紹敦煌。

  二.感受與交流

  1.以小組討論所知道的古代壁畫,有哪些內容和作用。

  2.小組代表發言,說一說對古代壁畫的印象以及這些壁畫的作用。

  三.實踐與指導

  1.修補壁畫,為其填色:

  ①根據的線描壁畫原稿,臨摹壁畫色彩,注重感受,可用原色、間色或複色。

  ②為壁畫殘缺部分補畫,根據臨摹的色彩感覺進行色彩的延伸(填色)。

  2.發揮對壁畫色彩的感受,可憑自己的感覺去臨摹和填色。

  四.展示與

  1.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賞並發現自己和他人的優缺點。

  提問:你覺得哪些顏色更能表現壁畫的古樸美。

  2.教師和學生共同。

  對色彩效果不同的作業進行講評,對大膽的作品給予鼓勵,樹立學生的創新意識。

小學美術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學習“好書推介”設計、課程圖示設計組合與應用、隊角佈置設計與製作的方法,瞭解班隊活動角的設計、製作與佈置的各種方式及表現形式。

  2、訓練發散性思維能力,形成初步的美術設計與組合應用能力。

  3、增強集體合作意識和參與班級活動的自信心,養成有序地進行設計與製作的工作態度。

  學習重點:

  書籍封面設計的淺顯知識,好書推介的策劃與設計方法

  學習難點:

  初步的美術設計與組合應用

  學習過程:

  一、激趣匯入

  1、猜字謎

  師:”棒球跳上兩臺階”打一個字,你們猜到了嗎?(書)

  小結:“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些名言都告訴我們,讀書的重要性。一本好書可以讓我們從中獲取更多的知識。

  2、在我們的教室裡也有一個這樣的空間,那就是圖書角。你會用什麼形式來佈置班級的圖書角呢?然後看其他班的同學是怎麼做的。

  小結:今天我們就一起做做好書推介,來美化我們教室的一角。揭題板題:美化教室一角活動——好書推介

  二、探討方法

  1、引導賞析

  觀察教材上的好書推介圖書角,說一說,是用什麼方式來做好書推介的呢?(書籍的封面是採用臨摹的方法畫下來、推介書的一段話,宣傳標題)

  小結:由書籍封面、簡介文字、宣傳性標題等幾個要素就組成了好書推介的版試圖。

  2、嘗試與指導

  3、嘗試設計好書推介的版試圖

  4、學生互評,教師指導修改。

  小結:一本書是否吸引讀者在於它的版面設計,佈局大小,藝術性的表現形式能使作品更加出彩。

  5、正規化分析

  師示範《十萬個為什麼》的.版式設計

  強調先草擬佈局三個版塊,其中書籍封面排版時佔用版面需較大,且臨摹性較強:

  宣傳標題的字形需誇張,醒目,用色需大膽,鮮豔。

  簡介文字要簡潔、突出書的特點。(師示範排版設計及1、2個藝術字體,其他需準備好完成稿)

  三、深入探究

  1、構思出與老師不同的排版設計,說一說你的想法。小結:巧妙地排版和極具個性化的創新能讓你的作品更加新穎。

  2、請選擇出有問題的好書推介版式設計圖,談一談你的想法。小結:排版需相互區別;宣傳標題的美術字需比簡介文字大。

  3、創作表現

  提出活動:將你喜歡的一本好書的封面臨摹下來,併為這本書寫一段推介文字。學生作業,教室行間巡視

  4、展示評價

  自評作業:誰願意來推介自己的好書版式圖?

  師生互評:你最喜歡誰設計的好書推介版式圖?那些版式圖最具有藝術性?

  四、總結拓展

  除了用好書推介的版式圖來美化教室外,我們還可以“愛護環境為主題設計版式圖,讓我們共同來美化心靈、美化生活。

小學美術教案 篇3

  課題:大的和小的

  課時:1課時

  教學目的:

  1。透過整體觀察、認識和辨別大的和小的。

  2。在比較和製作中體驗大與小的組合。大的和小的教學重點:

  觀察和認識大與小,學會表現誰大誰小。

  教學難點 :

  理解大與小的區別。自然、和諧地將不同顏色的大與小的形象組織在畫面中。教學過程:大的和小的

  一、組織教學:組織學生有順序地擺放學習用具及材料,然後,安穩坐好。

  二、複習:請兩位同學在黑板上分別畫一個大圓圈,一個小圓圈。圓圈畫得隨意,不要求規範,只要求有大有小(也可畫簡單的物象如:大小蘋果等),由全體同學評論哪個大,哪個小。

  三、講授新課:

  1。提問:請學生到前邊指著圖象回答,為什麼這個大,那個小?學生回答:這個圓圈佔的地兒多,那個圓圈佔的地兒少。

  2。觀察:

  (1)教師拿出兩個大小不同的水果、水碗、書等物。演示它們的容量、體積的大小。讓學生鑑別和理解大與小。

  (2)看書第4頁彩圖:畫面中大的有什麼,小的有什麼?(學生齊答)

  (3)總結:

  大:就是佔的地兒大、盛的較多。。。。。。

  小:就是佔的地兒少、盛的較少。。。。。

  (4)板書課題:大的與小的

  3。教師演示:

  (1)在黑板上掛8開演示底紙。選擇不同顏色的廢舊掛曆紙,撕出一大塊和一小塊任意形紙片粘在底紙上。由學生區別它們

  有大有小。然後差開顏色撕出大小不同柱形的樹幹,疊貼在已粘好的大小紙塊上。

  提問:畫中貼出的紙塊像什麼?

  學生回答:像一棵大樹和一棵小樹。

  教師貼上時注意:把大樹和小樹在底紙中安排勻稱,把遠近關係、遮擋關係安排合理。

  (2)示意徒手撕紙方法。

  4。佈置作業:看書第5頁範圖,瞭解

  作業意圖。

  (1)製作大與小,撕和剪均可。

  (2)擺與組合。

  (3)貼上。(11分鐘)

  四、學生製作:

  1。選材:從材料紙中選擇四種或六種不同顏色的紙,將兩種差別較大的顏色為—組,擺放在桌面上。

  2。撕或剪:從每組色紙中各拿一塊,分別製作出大塊和小塊。其中大塊可以由幾小塊組成。用是一色紙製作出大小長條(1圓形或方形)紙塊,仍按顏色差別,分組擺放。廢紙屑團放在桌角。

  3。擺放與組合:在底紙上擺放大小;顏色有區別的紙塊組織成大小不同的樹。j樹幹的高低分出遠近。

  4。貼上:先粘擺放在畫面上方的再粘擺放在下處的,以解決遠近問題。貼上時,少用膠水。

  五、小結:

  1。組織學生集體處理廢紙,整理用具。

  2。自我欣賞、互相欣賞作品。

小學美術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知識領域:透過學習瞭解路燈的種類、功能,瞭解設計路燈應從美觀、實用和環境協調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

  技能領域:初步瞭解路燈造型的基本要素,能設計一組造型美觀、構思巧妙與環境協調的路燈。

  情感領域:感受路燈造型的美感,提高學生對生活物品和環境的關注,激發學生愛護公共設施、美化生活的願望,培養設計意識。

  二、重點、難點

  重點:路燈的造型設計。

  難點:設計出與相應環境協調的路燈。

  三、課前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作品等

  學生:鉛筆、彩色筆、黑色水筆等

  四、教學過程

  1.談話匯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電話亭的設計,瞭解了電話亭是一種公共設施,今天,老師要和大家再來學習一種公共設施——路燈。相信大家聽到路燈都不會感到陌生吧,那老師想請同學來說說你瞭解的路燈是什麼樣子的?

  2.欣賞造型別致的路燈

  (1)結合自己對路燈的瞭解,你們覺得設計者設計這組路燈是怎麼想的?

  或你認為這會是哪裡的路燈呢?為什麼覺得是某某某的路燈呢?

  (2)揭題:路燈設計

  3.下面請大家欣賞一下不同環境中的路燈,並思考2個問題:

  (1)你看到螢幕上出現了那些種類的路燈。(2)欣賞了這些路燈後你有什麼感受?

  (2)教師小結:透過剛才的欣賞和同學的發言,讓我們大家都知道了原來路燈不僅給我們大家帶來了光明,造型各異、璀璨的燈光還給我們美的享受呢,是不是這樣啊!那既然這樣我們今天設計路燈不是變得更有意義了啊。

  4.看書請同學自學路燈的結構,理解各部分的含義

  5.結合圖片,討論路燈的設計思路。

  (1)根據黑板上出示的一張圖片小組討論一下思考以下三個問題:

  ① 指出圖片中的燈杆、燈體、燈罩

  ② 你認為圖列中哪部分(燈杆、燈體、燈罩)設計得最巧妙、最美觀?是如何體現的?

  ③ 它和周圍環境協調嗎?是如何體現的?

  (2)這是書本上的燈杆造型變化圖例,想一想除了這些變化你還能想出哪些變化?

  (3)欣賞同齡兒童的作品,發表自己的意見。

  (4)師生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路燈設計,那要想使路燈設計的漂亮應從路燈的各部分的造型、色彩、材料等方面進行考慮,並要和周圍環境協調。

  6.創作設計

  (1)作業要求:請同學給校園、公園設計一盞路燈,二個地方中任選一個來進行設計,要求造型優美,並簡單的說明設計意圖。

  提示:①思考你設計的路燈怎樣與周圍環境協調。

  ②設計時要從造型、色彩、等方面考慮

  ③路燈的功能創意,如:可以通話、拍照、放音樂等

  (2)學生練習,教師個別指導

  7.作業展評

  (1) 小組互評,組內學生互相介紹自己設計的路燈,教師巡視指導,提示評價要點:造型、是否和環境協調、有沒創意等)推薦出好的作品放在展示區。

  (2)欣賞入選的作品,請學生代表和部分老師一起評儀出最適合校園、公園的設計作品。請獲勝同學介紹設計意圖。

小學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瞭解中國各式各樣的民居建築,欣賞獨特的藝術造型。

  2、概括民居的主要特徵,並能用繪畫工具表現。

  3、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建築文化的思想情感。

  教學重點 欣賞民居的獨特造型及其特點。

  教學難點 抓住主要特徵表現。

  教學用具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中國各地分佈著各種各樣的民居建築,這些古老的房屋,彷彿在訴說著歲月的故事。

  二、欣賞各種各樣的民居。

  1、請大家自由地觀察各類民居的特點,挑出你自己最喜歡的那種民居,說說為什麼喜歡?

  2、比較不同的民居,其建築材料和造型。(屋頂、門、窗、外形等)有什麼不同?

  3、總結各類民居的特點,用一個詞來表達自己的不同感受。

  窯洞:取暖 溫暖

  傣族竹樓:防潮 奇特

  北京四合院:寬敞 溫暖

  皖南馬頭牆:自由 輕鬆

  圍合式土樓:安全 奇特

  三、說說家鄉老房子的特徵:

  1、自由說說家鄉老房子的特徵。

  2、畫一畫家鄉的老房子,表現出主要的特徵。

  四、作品展示、展評

  1、自由介紹自已的家鄉老房子,及其創作思路。

  2、師生共同評價。

  五、小結。

  課後反思

  教學內容 走近現代建築

  教學目標

1、瞭解近現建築新穎簡潔的外觀及其鮮明的個性特點。

  2、能運用幾何形組合的造型方式,畫出自己想像的現代建築。

  教學重點 瞭解近代建築的新穎簡潔的外觀及個性特點

  教學難點 能應用幾何形組合、想像現代建築。

  教學用具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出示各種現代建築的掛圖等,讓學生有對近現代建築特點的感知。

  2、出示各式民居,讓學生比較,得到更為鮮明的對比感知。

  3、師介紹:現代建築重視功能,具有鮮明的個性,那鮮穎簡潔的外面,彷彿是一首節奏感強烈的樂章。

  二、欣賞,感受

  1、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建築談談自己的感受。

  2、重咪選擇羅浮宮玻璃金字塔、廣州會展中心、中華世紀壇作重點討論。

  羅浮宮玻璃金字塔:簡潔、宏偉、穩重。

  廣州新會展中心:流暢、氣派。

  中華世紀壇:莊嚴、精緻、獨特。

  3、對於不同規格的現代建築,選擇適合的詞彙表達自己的不同感受。

  4、總結:現代建築大量採用新工藝及鋼、玻璃、合成材料,突出了輕、光、透、薄的特點,大幅度地延伸空間、體現高科技的新形像。

  三、學生創作

  1、運用幾何形體組合的造型方式,畫出自己喜愛的現代建築。

  2、要求:

  1、簡潔、明快、氣派

  3、用色鮮豔、透明。

  四、作品展評。

小學美術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捏泥動物是兒童最喜愛表現的題材內容,在他們的繪畫作品中我們經常可以見到各種各樣的非常有趣的動物形象。

  本課捏泥動物教學透過捏泥動物,讓學生認識瞭解製作捏泥動物立體動物的方法、步驟,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本課教學應重視學法指導和對動物造型的認識。透過揉、捏、粘接等多種方法來做自己喜歡的、熟悉的動物形象。捏泥動物同時運用粘、刻的方法進行裝飾表現出動物的特徵。本課教學內容是兒童對動物認識的加深,從平面繪畫到立體表現的過渡,教師應指導學生將個人的製作與集體的活動進行結合。可以設計一個場景,如動物運動會、森林音樂會等,調動學生的學習慾望。可以幾人一組或以小組為單位,每人做不同的動物形象,使之在學習和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保護自然的意識。

  二、教學目標

  *認識、瞭解動物的基本形態,培養立體造型的能力。

  *掌握捏製的基本方法和步驟。

  *培養團結、協作的集體意識。

  三、教學設計

  本課的教學,教師應引導學生透過記憶、想象,培養造型表現能力,透過活動形式來提高兒童的學習興趣,把能力的培養放到學習捏製的活動中。

  本課教學安排要考慮到環節的設定,層次條理要清楚合理。透過記憶觀察——感受體驗——造型表現——遊戲活動——相互評價,在造型表現的活動中,激發興趣,養成從小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意識。

  本課教學是以動物為表現物件的學習活動,透過捏各種不同造型的動物形態,引發學生的興趣,在動手製作和活動中完成學習。

  教學中教師要在捏製泥動物的活動中對造型、製作的方法、步驟及粘刻手法進行適當的演示,並結合媒體,實物的觀察,使學生能透過感受,記憶和運用恰當的方法來進行表現。

  作業評價:透過活動形式,讓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談自己的認識,以及保護動物的意義。

  作業要求:運用多種方法捏一個自己喜愛的小動物,並進行適當的新增裝飾。

  四、教學建議

  *教學中,教師要透過多種手段、媒體、光碟、實物提供給學生可觀察的動物形象,瞭解動物的結構、動態,以便作業的完成。

  *作業的形式可以用陶泥或彩泥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