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櫃直接置換論文
摘 要:根據韶關市氣源轉換實際情況,用直接置換氣櫃內水煤氣以達到安全拆除氣櫃的目的。
我公司3萬m3氣櫃自1993年使用以來,一直執行正常,由於種種原因,迫使我們更換液化石油氣摻空氣為氣源,氣櫃已無作用,必須拆除。但由於氣櫃內有剩餘8000m3水煤氣,管道和裝置上均有水煤氣,所以必須置換至安全範圍才能動火拆除。
餘氣放散後需要置換的範圍是氣櫃弓頂 1500m3,站區工藝管道及脫硫裝置約100m3,合成氨廠至儲配站的輸氣管道1400m,約100m3,臺計1700m3,置換用有二種方法,第一種是間接置換,即先用惰性氣體置換煤氣後再用空氣置換惰性氣體。第二種是採用空氣來直接置換。二種方法各有優缺點。
1 選用直接置換方案的研討
氣櫃的問接置換被廣泛採用,但對於我們公司來說有以下問題:
(1)由於合成氨廠已停產,若用煙氣或蒸氣置換,已無煙氣等氣體產生,我們也無此裝置,所以此方案不切合實際。
(2)採用氮氣來置換,此方案是可行,但是採用這一方案存在以下問題。
①需要 N2量大,置換的體積有 1700m3 ,共需氮氣達 8000m3 。
②勞動強度大,需要裝卸鋼瓶近200噸。
③費用大,約需8萬多元。
④這次是反置換,有煤氣不哪附,有一定的危險性。
採用惰性氣體置換存在著諸多難題,我們否定了氣櫃的間接置換方案,而對直接置換方案進行調研,認為在採取安全措施的前提下是可取的。首先查閱了大量資料,1995年南京煤氣廠曾對10萬m3氣櫃進行了直接置換,置換空間達8223.3m3,置換獲得成功,並節省了大量的費用。1997年河南駐馬店市煤氣公司氣櫃也實行直接置換獲得成功,並節省置換費用15萬元。兩家公司的經驗曾在《煤氣與熱力》雜誌上介紹,他們的經驗值得借鑑。這兩個單位都是用煤氣來直接置換空氣的,而我們的氣櫃置換是空氣置換煤氣,置換終點更慢,要求更高,與他們相比我們有以下優越條件:①在管道施工中經常用直接置換形式,特別是1998年西河橋改管,也採用空氣來置換煤氣,積累了成熟的經驗。②置換場地寬敞,無人來往。③靜電接地只有2Ω,效果好。④我們氣櫃已停止使用,其置換不受時間限制,可以用很慢的速度來置換,防止靜電的發生。⑤氣櫃效能良好,升降正常。根據上述的有利條件,我們決定採用空氣來直接置換煤氣。
2 置換終點的確定
用空氣置換煤氣,必然會遇到煤氣與空氣混合進入爆炸極限問題。停氣的氣體組成見表1。
經上述計算,這次置換終點決定:各系數各點O2 必須大於19.1%,平均大於19.60。
3 置換過程的操作
在選擇了置換的方法及置換終點後,我們制訂了詳細的置換方案,採用0.5m3/分的空壓機提供空氣及自然通風相結合的置換方法,由於工作量小,為了保證安全,只有四人參加這一工作。
3.1 氣櫃置換
(1)剩餘的煤氣處理
在換氣結束後,氣櫃中尚存8000m3 煤氣,採用氣櫃放散管自然放散的辦法,三天時問處理完畢,只留下弓頂約 1500m3 的煤氣需置換。
(2)切斷氣櫃與其他系統聯絡的管道,對多餘系統採取拆除,與城區管道連線管道用盲管封死。
(3)氣櫃置換的操作
按“置換方案”操作,不留死角,在氣櫃頂四點取樣,3月22日正式開始置換,至3月31日,氣櫃的混合氣 O2含量達18.8%。當 O2達180以上時,O2上升的速度已非常慢,氣櫃中尚有10000m3水要放出,可以大量沖淡混合氣的煤氣量。經計算終點O2含量:18.8+(20.8-18.8)×10000/( 1500+1000)=20.74%。同時氣櫃一經放水,氣櫃中會產生負壓,氣櫃中的氣體不會向管道滲透,不會影響其他置換合格的管道,所以31日停止對氣櫃的置換,轉人工藝管道的置換。
3.2 脫硫裝置的置換
在進櫃前有二個脫硫塔、脫硫塔每個體積約6m3,置換每 15分鐘取樣分析,O2達到 20%,置換合格,置換時間為1小時。
3.3工藝管道的置換
管網中旁通,並聯管道多、死角多、裝置多,所以必須仔細認真。置換每15分鐘在出站總管取樣,以總管取樣合格為控制點,整個置換使用時間3小時。最終結果見表2。
3.4原輸氣管道的置換
合成氨廠停產後對合成氨廠管道已作了置換,我公司氣櫃內部的管道也已置換,合成氨廠至氣庫的輸氣管是一段直管。在放散口取樣合格作為置換的終點,置換4小時後,分析O2為20%。
經上述置換,從合成氨廠至出站總管原水煤氣氣相系統已全部置換完畢,不留死角,為水煤氣系統拆除創造了條件,同時為了更安全,合格後把所有的放散管通大氣,不至產生區域性富集現象。
3.5 放水
氣櫃中有近10000m3的密封用水,由於長期與弛放氣接觸,含NH3量較高,3月31日氣櫃基本置換合格後放水,採用天晴時少放,下雨放大的原則,至4月9日全部水放完。由於氣櫃在在置換後階段O2提高很慢,4月4日氣櫃的O2已達19.8%。
此時已全部達到預定的要求,混合氣體已離開爆炸限 50%以上,所以在動火時已不會產生任何危險。
到4月9日上午為止水煤氣系統已恢復到原始狀態,為了更加可靠,在動火拆除前4月 14日再次對氣櫃取樣,其O2含量已達20.6%。
4 資料整理及分析
我們對這次置換的有關資料進行整理,詳見表3。
從資料表明,全部已達到預定的終點。其混合氣中可燃氣體的含量僅為爆炸下限的一半,同時所有系統均進行了球膽取樣明火點火試驗,均不產生燃燒現象及聽到爆鳴聲。
全部工作從3月19日起至4月9日結束,歷時22天。具體分配見表4。
分析化驗共84次,在放散餘氣及放水時作業人員3~4人。在管道置換時動用了約15人及必要通訊裝置。
5 經濟效益
由於這次置換採用了空氣的`直接置換,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財力。具體如下:
(1)不用氮氣置換,節省2500瓶的氮氣費用。
(2)省去氮氣運輸 100車,節省運費 5000元。
(3)不用製作氮氣的專用卸車裝置2000元,同時也消除了在氣櫃上焊接的危險性。
(4)節省了氮氣送人氣櫃的裝卸送氣工日約 150個約 8000元。
6 體會
(l)用空氣(煤氣)來直接置換氣櫃,只要在事前有一個周密的方案,在置換中認真操作是可行的。
(2)直接置換有省時、省力、省財的優點,節省費用8萬多元。
(3)用轉慢的跟進氣可達到更穩定、更安全的目的。
(4)本次使用的空壓機排氣量太小,使置換時間太長,給安全控制帶來難度,如採用了3m3用氣量空壓機或採用低壓的鼓風機會更好。
(5)對於沒有惰性氣體產生裝置的氣源廠,這次實踐又一次證明直接置換的優越性及安全性。
(6)對人員較雜、管理難度大的地區採用直接置換時,必須採取更嚴格措施或採用間接置換的方式,以確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