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利用專題網站及網路課程提高師範生教師職業技能教育論文

利用專題網站及網路課程提高師範生教師職業技能教育論文

利用專題網站及網路課程提高師範生教師職業技能教育論文

  論文摘要:師範院校肩負著為我國基礎教育輸送合格師資的重任,提高高校師範生的教師職業技能有著重要意義。利用教師職業技能專題訓練網站及開設相關的網路課程,作為傳統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能給學生提供便捷的學習方法、豐富的教學環境和教學資源,使學習活動更加自主化、個性化,從而達到提高師範生職業技能的目的。

  論文關鍵詞:網路課程 師範生 教師職業技能

  教師職業技能,可以理解為以教師口語、共筆字(毛筆字、鋼筆字、粉筆字)、藝術素質(音樂、美術)、實際教學技巧(掌握課程標準、使用教材、備課和寫教案、/說課、講課)及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為主的技能。這些技能透過反覆訓練,達到能讀、能講、能寫、能畫的“四能”和會唱、會畫、會跳、會表演的“四會”,達到以教師素質要求為本,以實踐性、操作性、實用性為主的培養要求。這一定義是對教師職業技能較狹義的理解,廣義的教師職業技能培養還應該包括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他們更新和完善自身知識結構的能力,培養他們在工作中研究和創新的能力,同時培養他們的職業認同感及提高他們的專業素質等。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人,人們逐漸認識到教師職業技能是進行有效教育的基礎和前提,是對學生進行技能訓練的必要條件,也是教師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同時又是成功進行職業活動的保障。

  一、目前師範生的教師職業技能訓練存在的問題

  1學生數量日益增多,而相應的師資、課室缺乏。近幾年隨著高校的`擴招,師範生的數量不斷增加,而學校的各種設施更新速度緩慢,師資力量不足。很多院校採用大班教學或壓縮課時的形式,甚至用講座的形式完全代替師範技能訓練課程,造成教師和學生交流的減少,幾乎沒有互動和反饋,教師無法掌握學生的基本情況;另一方面,學生進行實際訓練的時間、手段、方式也在減少,致使大部分學生教育教學技能原地踏步,只靠原來的基礎支撐,這些客觀原因成了阻礙學生提高教師職業技能的重要影響因素。

  2.已開設的教師職業技能課通常只是在理論上給予指導,省略練習環節,無法將一些方法、訓練手段細化,致使很多學生上完課後對教師職業技能的意義能口若懸河,但實際如何操作或如何進行有效練習去提高自己的技能卻無從下手。由於開設的課時有限.內容偏多,且大班教學,教師們對很多問題往往只能點到為止,無法將問題細化,忽視一細節問題,只能對學生提些要求或期望,至於如何去做或做得如何沒有辦法掌握和監控。

  3.對學生技能水平的評價和反饋緩慢,甚至沒有評價反饋。學生水平到底達到什麼程度無法判斷,只有到諸如普通話測試或其他類似的大型考試時才有一些簡單的量化指標可供參考,平時沒有一個平臺可供學生檢測自己到底達到何種程度,學生沒有危機感和緊迫感,得過且過,到最後要用的時候才猛然發現自己所學不夠。

  4.學生基礎差異較大,領悟能力不同。由於學生本身的基礎參差不齊,領悟能力差異也很大,傳統上課方式無法關照到所有學生,且往往只是理論上的指導,如何在課後給學生提供平臺以彌補上課時沒有提及的細節問題,讓學生充分利用課後充裕的時間進行學習進而提高教師職業技能也是當前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二、利用專題站及網路課程提高師範生的教師職業技能

  21世紀是資訊時代,而且隨著人們素質的提高及觀念的更新,人們的學習方式將會打破傳統的框架,朝著新的觀念發展。在新的學習觀指引下,網路將會成為人們實現自主學習的主要途徑之一,同時,將會成為提高師範生教師職業技能的有效手段之一。教師職業技能網路課程的開設,有利於彌補傳統課堂教學的不足。

  教師職業技能網路課程必須依託於“教師職業技能訓練網”網站,進而根據實際需求開設相關科目的網路課程,如普通話、三筆字、演講學、簡筆畫、班主任工作等的網路課程。

  同時,網路課程不只是靜態的內容的組織,而是一個隨時準備逐步展開的教學過程的濃縮或準備。換言之,就是要在平面的二度空間的內容組織中展現一個三維、立體、動態的教學過程。將網路課程與培養學生的教師職業技能結合起來能開闢一個教師職業技能訓練的新天地。網路環境下的教師職業技能訓練具有一般技能訓練無法比擬的優勢: 1.學習形式靈活方便,拓展課堂的時空界限。學生可以隨時點選,自主性強。網路課程具有可以隨時點選的特點,學生可以在自己的空餘時間隨時點選學習,從而提高有效練習次數,延長有效學習時間,達到提高學生的教師職業技能的目的。

  2.資訊量大,內容豐富,共享程度高。傳統的課堂教學往往課時有限,而教師要講的內容又多,很多問題只能點到為止,無法對具體問題進行深入講解和細化。而網路課程的內容可以選材廣泛、內容具體,同時配以聲音和影象,並有強大的連結功能,可以彌補傳統課堂教學的不足,成為課堂教學有益的補充。

  3、以網路資訊科技為支撐,可以有效解決師資及課時不足的難題。網路課程的內容儲存於遠端伺服器中,供學生隨時學習,這可以有效解決任課教師和課時不足的問題。

  4.內容更新方便、及時,有利於最佳化教育資源。由於網路的更新方便快捷,可以將最新的資訊及時上傳到網上,讓學生掌握最新的動態,有利於資源的共享,從而達到最佳化教育資源的目的。

  5.給學生提供交流、練習的平臺,並可以及時反饋結果。在網路中有多種交流平臺供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進行交流,譬如教學留言板、BBS等,體現了學生學習的個性化和學習過程的互動協作性,同時改變了師生角色,形成了互動教學體系。

  三、利用網路課程提高師範生教師職業技能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在提倡充分利用網路課程提升師範生教師職業技能的過程中,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不能盲目誇大它的作用,網路課程也有其侷限性。實踐中我們發現,不少學校在提倡利用網路課程教學的過程中,陷入了一些誤區,譬如試圖完全脫離傳統教學,構建全新的“網路教育”。因此,我們應該本著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教師職業技能的目的,有效地運用網路課程。

  1.注重網路課程中導航設定的人性化。導航的設定應靈活、方便,因為它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起著導引的作用,人性化的設定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使用效率。

  2.增加和完善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互動和交流的平臺。在網路化的虛擬學習環境中,沒有課室這個大舞臺,缺乏傳統課堂教學的氛圍,學生容易分心,精力無法集中,很難使自己的情緒調整到平時上課時的狀態,這是網路課程的不足之處。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職業技能網路課程的設計就必須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踐證明,增加和完善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流的平臺是比較有效的手段。同時,設定人機互動的平臺,增加一些更接近和符合人體視角效果的設計更有助於營造好的學習氛圍。例如設計網路課程中教師對學生進行提問或學生進行練習的時候,答案的反饋可以透過Flash製作成板書的形式加以顯示,再為每一個答案設立分支,分別有不同的反應。這樣學生聽到或看到問題後就可以利用Flash選擇答案並得到老師的“回應”,達到師生互動的目的。

  3.傳統課程與網路課程相互配合,相得益彰。由於網路課程具有侷限性,它不可能完全代替教師職業技能課程。所以,我們應該正確處理好二者的關係,以傳統課堂教學為主,以網路課程為補充,使兩種不同的課程形式有機地結合起來,提高師範生教師職業技能訓練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