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五年制高職物流管理專業課程體系開發實踐的探析論文

五年制高職物流管理專業課程體系開發實踐的探析論文

五年制高職物流管理專業課程體系開發實踐的探析論文

  1 專業課程體系開發的思路

  1.1 專業課程體系的開發一定要結合五年制高職人才培養目標及培養模式

  該層次的目標是:培養具有掌握現代物流管理知識和實用技術,具有較強的倉儲管理、運輸組織、資訊處理專業能力,能從事採購、倉儲、配送、排程、理貨、接單、貨代、報關等業務工作的一線應用技能型人才,我們學校將人才目標位定位為倉儲配送方向和國際物流方向,所以主要是培養倉管員、配送員、貨代員、單證員崗位工作。

  1.2 要針對就業的某個或某幾個物流職業崗位,分析工作過程,確定相應崗位職業能力及要求

  學校透過調研,設計了倉管員、配送員、貨代員、單證員四個崗位的`說明書,將崗位職責、崗位要求等內容進行提煉,並進行分類,羅列出基本能力、核心能力、綜合能力、單項能力。

  1.3 設計相應的課程,與崗位職業標準對接,再將課程按照崗位職業要求進行分類、排序後,構建專業課程體系將四種能力融入不同類別的課程中,再按照課程性質、類別等規律進行分類,進而形成專業課程體系。

  2 專業課程體系對應能力分析

  2.1 基本能力分析

  物流專業是跨專業、跨行業,要求具備豐富的知識面,比如熟練的表格、文字處理能力,網路應用能力,貨物的識別、分類、包裝能力,熟悉中外交通地理、貨源產地等知識,具備一定的計劃、組織、協調、控制能力,能熟練地對物流成本進行分類、統計、記賬能力,能與人進行溝通、交流的能力、對物流市場價格、物流渠道的掌控能力等。因此,需要設計相對應的課程,如計算機技術應用、貨物學、物流經濟地理、管理學、會計基礎、物流設施與裝置、營銷學、經濟學等課程。

  2.2 核心能力分析

  以上是物流核心能力,各能力是相互獨立的,可以將能力進行組合,設計相應的課程,如將倉儲、配送能力組合,可設倉儲與配送管理實務課程,根據學校實際需要,靈活處理。

  2.3 綜合能力分析

  任何一個物流職業崗位對人的要求是綜合能力,比如,倉管員崗位,其崗位職業要求是,能熟練地進行貨物收、存、發、入賬、計算機操作、要求對資料很敏銳等多種能力。因此,在教學的後階段,必須設計相應課程,模擬崗位的真實情景。相應要設計倉管員綜合實訓、單證員綜合實訓、快遞員綜合實訓等課程。

  2.4 專項能力分析

  物流職業崗位除了要具備綜合能力,有時還需要某種單項能力,比如,倉管員崗位,除了具備以上能力外,還要能熟練地進行叉車駕駛,因此,在課程設計進還要考慮諸如此類的專項技能訓練課程,如《叉車駕駛實訓》。

  3 專業課程體系的結構

  3.1 專業平臺課程

  19門平臺課程,在內容上呈現循序漸進的特點,而又相互獨立,相互影響,而所有能力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物流職業崗位所需的各種能力,在時間安排上,每個學期合理平衡,注重五年制學生的學情,又符合物流專業課程涉及面寬、雜的特點,在內容上注重知識結構的完整性,但又避免了目前職業院校課程內容重複的弊端。

  3.2 專業方向課程

  每個方向有三門理實一體化課程和一門綜合實訓課程,既貫徹了學期上的均衡,又符合物流職業崗位人才需求。該方向課程均是理實一體化的、任務驅動的課程,注重學生某個或若干個職業崗位核心能力培養,不同地域院校可根據本地區特點及學校資源狀況選擇某個方向。

  3.3 專業實訓課

  這樣安排,一方面強化了某個崗位職業能力需求,又能突出物流某單項職業能力,院校在選定某個方向的課程後,可結合學校實際情況,選擇若干個專業實訓課,但物流崗位認知和某方向的崗位綜合實訓課程是必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