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美麗鄉村建設背景下高職院校科技服務的路徑選擇論文

美麗鄉村建設背景下高職院校科技服務的路徑選擇論文

美麗鄉村建設背景下高職院校科技服務的路徑選擇論文

  美麗鄉村建設是一項牽涉到社會諸多方面的系統工程,在這項系統工程中履行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三大職能的高等院校能夠發揮、應該發揮極大的作用。在美麗鄉村建設背景下,涵蓋農學專業的綜合性高職院校科技服務的路徑是組建科技特派員團隊、參與“三下鄉”活動、開展服務“三農”應用技術研究等。

  美麗鄉村建設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深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工程,是黨第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時指出的“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等具體要求。常德市為深入貫徹“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改革要求,積極開展百村示範、千村建立的美麗鄉村建設行動,實行連片推進,打造精品,提出了力爭三年內全市建成100個美麗鄉村示範村、2020年建成1000個美麗鄉村的總體目標。

  美麗鄉村建設是一項牽涉到社會諸多方面的系統工程,在這項系統工程中履行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三大職能的高等院校能夠發揮、應該發揮極大的作用。對於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為宗旨的高職院校而言,為本地的美麗鄉村建設盡心盡力更應責無旁貸。常德職業技術學院作為常德市政府主辦的唯一一所高職院校,其多學科多專業的綜合實力、百餘年積澱的農學專業服務“三農”的情結和水平,為全方位服務美麗鄉村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對於涵蓋農學專業的綜合性高職院校來說,首先應該重視的是設定、最佳化符合地方美麗鄉村建設實際的專業群。本文僅以常德職業技術學院為例歸納科技服務“三農”的情況,探討科技服務的路徑。

  一、組建科技特派員團隊,為農民、農戶、農業企業現場提供技術服務

  科技特派員團隊是常德市委市政府動員科技人員深入基層服務企業和農村的一項重要舉措。科技特派員團隊由常德市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科技服務機構近百名專家組成,分為31支科技特派員團隊,其中常德市科技局委託常德職業技術學院牽頭組織了4支科技特派員團隊,即養殖科技特派員團隊、蔬菜科技特派員團隊、農林科技特派員團隊以及一支醫療特派員團隊。我院深刻地認識到服務“三農”是責任和使命,而科技特派員團隊是服務“三農”的重要途徑;同時,科技特派員團隊也是鍛鍊教師、提高辦學水平、樹立學院良好形象的機會。

  科技特派員團隊必不可少的工作是在現狀調查的基礎上,針對性地提供技術服務。農林科技特派員團隊對澧縣如東鄉提出了農林複合經營模式研究與應用推廣研究方案,有目的地將林業與農業有機地結合起來,在空間上按一定的時序安排多種農林生產專案,並進行統一的綜合經營管理模式。農林複合經營不僅產生了顯著的生態效益、可觀的經濟效益、良好的社會效益,更使生態景觀得到了極大改善。目前如東鄉已經初步建設成一個集花木種植、蔬菜栽培、水體綜合開發、鄉村休閒等為一體的生態旅遊鄉鎮,是常德市首批“美麗鄉村”的示範鄉鎮。旨在技術扶貧的醫療科技特派員團隊,則針對對口支援的鄉鎮衛生院的情況,派出了醫術精湛的醫療人員,幫助衛生院的醫生提高專業水平,為當地農民提供醫療服務。

  實踐表明,科技特派員團隊的工作使科技特派員和農業企業得到了實惠,也增加了學院對農業、農村、農民的瞭解,促進了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的成長。

  二、參與“三下鄉”活動,編寫農業實用技術書籍

  由中央宣傳部等十四部委聯合組織的'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強調要透過送戲劇電影、送圖書報刊、開展文藝演出,透過舉辦科普大集、科技講座、實用技術培訓,透過送藥品、送健康知識、巡迴醫療和義診諮詢,透過舉辦法律講座、提供法律援助等形式,進一步把文化科技衛生資源送到農村、送給農民;配合農村文化科技衛生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調動社會力量和社會資源,共同促進農村文化科技衛生設施條件的改善;培養大批農村鄉土人才,不斷提升農村文化科技衛生公共服務能力。

  我院得知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為配合此項活動而組織編寫相關書籍的訊息後,主動與該社聯絡,爭取到了部分書稿的編寫權。這份主動是因為認識到,這不僅是“服務三農”的責任,而且是鍛鍊教師編寫能力的機會,也是增強學院與外界學術聯絡的渠道,還是提升教師價值的手段。為圓滿完成編寫任務,我院組織了以生物工程系教師為主體的編寫團隊,並選拔每本書的主編;由主編負責將編寫提綱提交學院,組織討論;討論修訂提綱後,主編召集有關教師在指定時間內編寫成書。此次出版的農林書屋系列書籍有《寵物飼養與防疫技術》《蔬菜種植能手》《南方主要果樹生產技術》《園林綠地養護技術》《迴圈與有機農業技術》《花卉生產經營與管理》《食用菌人工栽培技術》《無公害果品生產技術》《農家樂經營管理必讀》《鄉鎮建設管理必讀》等。

  三、共建12396科技服務熱線,為農民直接解答疑難問題

  由科技部、工業和資訊化部共同推進的星火科技12396資訊服務工作,是作為依靠科技引導和推進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常德市科技局開展了“常德12396科技服務熱線”工作。此項工作以“服務農業、服務農村、服務農民”為宗旨,採用目前最廣泛、最便捷的電話撥打方式,向常德市廣大農民提供各種涉農資訊服務。我院敏銳地注意到12396科技服務熱線執行一段時間以來,效果不理想,如客服人員將專家的解答轉述給農民時往往會出現失真,甚至出現與專家的本意大相徑庭的情況。我院經過論證認為:如果與市科技局共建,並將辦公地點落戶到我院,可以基本上解決存在的問題;藉助熱線,對於整合學院的相關力量、提升學院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針對12396科技服務熱線目前在當地農民中影響不大的情況,我院加大了宣傳力度,如:透過本地電視臺、報紙、廣播臺宣傳,積極與縣級農業科技服務部門協作,藉助農民培訓班傳播服務資訊等。為保障此項工作的順利實施,我院成立12396科技服務工作辦公室,組建了熱線專家團隊,制訂了獎懲措施等。

  四、利用多學科資源優勢,舉辦滿足各種需要的農民和農村從業人員培訓班

  美麗鄉村建設需要大批懂金融、管理、經營、營銷、資訊科技等經營人才,需要成千上萬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以及能工巧匠等技能型實用人才,需要有市場觀念、能掌握市場規律和資訊、會經營管理、能夠將千家萬戶的農戶與市場緊密聯絡起來的農村農業中間人、經紀人和組織者。首先,這些人才不能完全靠學歷教育培養;其次,有些人才也沒有必要透過學歷教育培養,“形成於實踐,在實踐中提高”,是不少農村人才成長的更為現實的選擇;再次,無論是否受過專業教育,所有人才都有知識更新的問題;最後,暫時還沒有成長為人才的人數更多的農民,更有必要接受作為新型農民的基本培訓。因此,舉辦農民培訓班是高職院校長期的任務。這既是社會的需要,也是學院生存和發展的理性選擇。尤其在農林類專業學歷教育不盡人意的情況下,舉辦有益於社會、有助於新農村建設的各種農民和農村從業人員培訓班,能夠強化自身的造血功能,促進專業發展。

  我院進行農民培訓,不僅有資源的優勢,而且有政府的推動,如常德市政府已將“常德市農民教育培訓基地”落戶到我院。為加強包括農民培訓在內的培訓工作,我院專門成立了“培訓處”。為整合常德市職業教育培訓的資源,在常德市政府和湖南省教育廳的支援下,以我院為牽頭單位成立了“常德職業培訓教育集團”。近幾年來,我院的培訓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僅服務“三農”的培訓班就舉辦了數百期,受訓人數數萬人次。授課教師除培訓農業技術的農業類專業教師和培訓醫學技術的醫衛類專業教師外,還涉及財務、管理、經濟、政治、法律等學科的教師。其中規模較大、影響較廣的培訓有:扶貧點村幹部培訓、蔬菜種植能手培訓、養殖種植能手培訓、柑橘栽培技術培訓、防疫員技術培訓、農村經營人員培訓以及農村衛技人員培訓等。

  五、針對常德實際,開展服務“三農”應用技術研究

  地方性高職院校的科學研究可分為兩部分,即高職教育教學研究和著眼地方經濟社會的應用技術研究。就應用技術研究而言,存在科研成果水平低,真正具有高職特色、面向生產實際、有實用價值的科研專案很少,能轉讓、被採用的技術成果更是微乎其微的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有高職院校自身的原因和社會的原因。前者如研究的總體水平不高、物質技術基礎薄弱、選題不當等,後者如評估導向的制約,即國家對區域高校(含地方性高職院校)辦學水平的評估,主要是評價其人才培養水平以及辦學條件等學校內部因素,而區域高校與區域經濟社會的結合,區域高校對區域社會經濟的影響和貢獻,則沒有納入或較少納入國家對區域高校的評估體系。再如職稱晉升的學術化傾向,即職稱晉升時研究成果重論文、著作等文字化的成果形式,輕成果推廣和轉化等應用於實際的成果形式。

  據實際經驗,針對地方實際情況的服務“三農”方面的應用技術科研選題,相對容易引起科研管理部門的重視。近三年來,我院在湖南省科技廳立項的課題共5項,其中涉農課題4項,佔80%;在湖南省教育廳立項的應用技術課題共7項,其中服務“三農”課題2項,佔28.6%,在常德市科技局立項的技術研究與開發專案共14項,其中涉農專案7項,佔50%。服務“三農”方面的研究,一是農業應用科技的研究;二是研究的範疇本身不屬於農業,但是圍繞“三農”、服務“三農”的應用技術研究。作為一所綜合性的高職院校,幾乎每個系部和專業都可以從服務“三農”、建設美麗農村的視角選取適合的研究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