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日記> 科學觀察養蠶日記(精選5篇)

科學觀察養蠶日記

科學觀察養蠶日記(精選5篇)

  一天的生活不知不覺間結束了,一定有不少感想,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日記吧。日記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科學觀察養蠶日記(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學觀察養蠶日記1

  每年春天暖和一點的時候,草木吐新芽的季節,也是蠶寶寶誕生的季節。

  忘記了那時我讀幾年級,有個小夥伴拿著蠶卵在班上炫耀:這個可以孵出蠶哦!蠶卵比芝麻還小,密密麻麻的粘在紙上,這麼小這麼小,怎麼可以孵得出生命啊?

  特別激動的找同學弄來了蠶卵,必須要是雙數的,蠶變成蛾之後會雙雙配對。小心翼翼的把它們用衛生紙包起來,一層又一層,放在口袋裡面。時不時拿出來看看是不是孵出蠶來了,不過每次看都沒什麼變化。不急也不燥,知道慢慢等,總會有驚喜的,對期末考試可沒那麼自信。

  不經意開啟衛生紙,蠶就出來了呢!是小黑蟲子,爬的特別艱難,讓人心疼,奇怪蠶卵裡面怎麼裝得下它的?迫不及待的把它們放進早就準備好的乾淨又漂亮的盒子裡,還有新鮮的桑葉,洗乾淨還擦乾了的。瞪大眼睛看它們吃桑葉的樣子,要過好久才能看到桑葉上面有針孔大小的洞洞。不急也不燥,知道蠶寶寶會慢慢長大的。對自己是不是長高了都沒有那麼上心呢!

  每天帶著它們上學放學,如果路上遇到同學想看看,那是絕對不允許的。不知聽誰說蠶不能見天的。生怕發生什麼意外,在外面總是把盒子蓋得好好的。上課的`時候都會忍不住想知道他們是在睡覺,還是在吃飯。趁老師不注意的時候,就趕緊瞄一瞄我的小寶貝們。即使被老師看到,受批評了,也是一臉傻笑。不急也不燥,換做其他事情挨批,可沒那麼好的心態。

  科學觀察養蠶日記2

  相信大家都在科學課上養過蠶寶寶。噢!對了,就是會吐絲的蟲,它的絲還可以用來做絲綢呢,接下來我為你講講我養蠶的趣事吧!

  “一顆顆小芝麻”

  自從在科學老師那裡領到蠶卵,我就等啊等,大約四五天,我的蠶寶寶們都破殼而出了。“呀!原來外面的世界這麼美麗。”是誰在感嘆呢?原來是剛破殼而出的蠶寶寶,它的小腦袋東看看西看看彷彿正在探索新世界。剛出世的蠶寶寶全身黑黑的,用放大鏡看,它的身上凹凸不平,一隻只剛出世的蠶寶寶正在吃桑葉,那個樣子真像在桑葉上撒了芝麻,儘管有許多隻蠶,但它們一天也吃不完一片桑葉。

  “金蟬脫殼”

  蠶一天天長大,現在變得更肥了,並且身體越來越白。這一天,我發現有兩隻蠶寶寶在“打架”,一隻蠶爬到另一隻蠶身上,在另一隻蠶背上抓來抓去。那隻蠶脫掉了身上的一層皮,像是“金蟬脫殼”。科學老師說那是蠶在脫皮。

  來了三位“大胃王”

  科學老師送給了我三隻豬兒蟲,老師說:“豬兒蟲也是蠶的一個品種。”豬兒蟲身上顏色可比普通蠶多了許多,它身上有黑色、白色、紅色、綠色……豬兒蟲可是蠶中的“大胃王”。一隻豬兒蟲的食量可是三隻普通蠶的食量。豬兒蟲只要看見桑葉就死抱住不放,並且狼吞虎嚥地吃下。

  我的蠶們全部都結了繭,透過養蠶寶寶我知道了絲綢來之不易,每一個生命都是可愛的。

  科學觀察養蠶日記3

  自從“開啟心智,孵化夢想”主題活動拉開帷幕後,我們班同學積極參與,表現了高度的養蠶熱情。同學們分工明確,相互合作,精心餵養蠶寶寶。

  我當然也不例外,還記得我那天興奮地抱著裝著五條蠶的盒子回家的情景,在公共車上,我緊緊地摟著盒子,生怕被人擠著我的蠶寶寶,其實,哪會擠著呢,可我就是擔心。

  回到家,我把盒子輕輕地放在餐桌上,仔細地觀察。從未養過蠶的我,不知道如何下手,一想到盒子裡裝著的5條鮮活的生命,我又緊張了,我決不允許有一條生命在我手裡消失,我不止一次地告訴自己。

  為了解決蠶寶寶的桑葉,爺爺立下了汗馬功勞。因為拆遷,很少找到桑葉。爺爺在外面轉了半天,終於在河邊找到了一棵野桑樹。於是每天早晨騎著腳踏車趕到2公里外的河邊採摘新鮮的桑葉,奶奶告訴我,桑葉上不能有太多的水份,於是,我一張一張地用紙巾吸乾水份。

  為了讓蠶寶寶快快成長,媽媽利用五一假期專門帶我去學校上網搜尋養蠶知識。有一天,早晨走得匆忙,居然忘了喂蠶,來到學校後,一直提心吊膽,萬一餓壞了它該怎麼辦呢?沒想到,回到家後,一看,盒子裡的桑葉還多著呢,原來是媽媽幫我完成了這件事。

  從不幹家務的爸爸居然也坐下來,教我把桑葉切得細細地,蠶寶寶小,不能吃整張桑葉。

  儘管只是5條蠶,卻牽動著家裡每個人的心,我的蠶寶寶啊,你快快長啊,趕快結出白白的繭子吧。

  科學觀察養蠶日記4

  一個月前,我在語文課上拿到了一份特別的‘禮物’——蠶寶寶。拿到這些小小的蠶寶寶後,我的心中就產生了許多的疑問:它們是怎樣吃東西的?又是怎樣拉屎的呢?於是,我帶著這些問題進行了仔細的觀察。

  蠶寶寶的樣子非常可愛,它長著像大號薯條一樣長的身子,腦袋卻只有米粒那麼大。它的背上有兩對像括號一樣的黑色花紋,大概是用來嚇唬天敵的,不過,褪皮之後,那對括號就沒有了,要過些天才能夠恢復。

  它的尾部有一根小刺,當它心情不好或受傷時,小刺就會軟下去。蠶寶寶一共有三對胸足和四對腹足加一對尾足,它的腹足是用來固定自己的,尾足則是用來夾住物體的,而它的胸足才是它真正的足,用於幫助它抓住食物方便它進食。等它長大後,腹足和尾足都會脫掉,成為只有三對中的昆蟲。

  蠶寶寶吃桑葉的樣子非常有趣。它先用胸足抓住桑葉,然後再把頭舉起來,像挖土機一樣,有序的從上至下一次又一次的把桑葉送到自己的肚子裡,不一會兒,一片桑葉就不見了。

  在飼養時,我還發現另一個奇怪的事情:它拉出的大便幾乎都一樣大,像芝麻一樣,又黑又小,呈固體形狀卻又有點彈性,上面還有像玉米一樣的花紋。我把它拈開來一看,發現裡面都是蠶沒有消化完的桑葉沫,而且還有一股清香。

  透過這麼多天的觀察,我發現蠶寶寶真的非常無私。它一生這麼努力吃桑葉,就是為了吐絲結繭,讓我們可以有溫暖的衣被可以享用。我終於明白了“春蠶到死絲方盡”這句話的真正含義了。

  科學觀察養蠶日記5

  蠶寶寶,你還記得我第一眼見到你的時候嗎?蠶在我自己的心中原本是噁心的軟體動物,可是當你在慢慢長大的那段時光,我才發現你其實是很可愛的。

  當我開始養你的那一天,我自己也第一次發現養蠶有多麼不容易!

  那一天,我就向同學要桑葉,雖然只有兩片,但是隻要你吃得開心,我也就開心。

  4月14日早晨,迫切地想知道我的“蠶baby”——蠶寶寶有沒有餓著,桑葉夠不夠吃,桑葉有沒有蔫掉。我快速地跑向教室,OH!一切還是那麼平安無事,可是這危險的氣息還沒有離去。這一天上午,一個天大的事發生了,呵呵!你們不用緊張!我的蠶寶寶還沒有死呢!不過是沈怡的蠶寶寶死了,那樣子是挺可憐的,一動不動的。

  4月15日早晨,商奕揚愁眉苦臉地走進教室,並告訴我,他們小區裡的桑樹打了農藥,他的蠶吃了之後就“嗚嗚……死了。”“什麼!!!”我驚訝地說。我聽了之後,我像蔫了似的。我嘆了一口氣,心想: 那我只能託別人了。我馬上跑到王小晗那兒說“王小晗,你能幫我帶點桑葉嗎?”“當然了。”王小晗說。我回到坐位上,心想:我為什麼要對蠶寶寶這麼好呢?也許我真的開始喜歡上了它?可是我現在最擔心的就是蠶寶寶的食物--桑葉。

  不知道蠶寶寶明天的命運又是如何!是好是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