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小學管理的科學化與人文化思考論文

小學管理的科學化與人文化思考論文

小學管理的科學化與人文化思考論文

  對於教學活動來說,只有良好的管理手段,才能保證高質量的教學結果。因此,學校的領導者和建設者必須高度重視學校在管理方面的工作,提出有效的策略,來規範學生的行為。一個管理有效的課堂,相信它在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上,都能有著較高的水準。所以,為了實現高效率、高標準的課堂要求,老師必須在日常的管理中加入科學化和人文化的思考,以便學生在接受管理的同時,還能保持積極向上的性格特徵。這樣,才能達到教學的真正目的。

  一、提升教師素質,最佳化師德建設

  教師本身的素質,不單單是小學科學化和人文化管理的重要基礎,而且也是現代教育中一個各方熱議的重點。近年來,社會上有不少新聞對教師自身的水平敲響了警鐘,所以,為了校園科學化和人文化的管理程序順利開展,加強教師素質水平的建設迫在眉睫。一方面,學校要支援老師進行短期培訓,或者是進修,只有透過學習,老師才能認識到新型管理手段的要義,改良自己原先的管理手段;另一方面,教師自己還要主動參與不同的教研交流活動,透過探討,發現別人的長處,進行合理的利用。老師在進行課堂管理前,除了要對自身的管理能力有個清醒的認知外,還要對學生的聽課情況有個基本的瞭解,因為課堂畢竟是以學業傳授為主要內容的,花費太多時間進行課堂紀律的維護,反而會使教學效果得不到提升。所以,老師不妨設定一個學生聽課紀律觀察手冊,透過自己的觀察,以及其他老師的反映,爭取做到對每一個學生都能有所評估,這樣,老師在課堂上講授時,就能精準的對課堂紀律的管理進行分塊,比如有的學生上課比較全神貫注,有的學生上課注意力總是不集中,清楚的瞭解了這一點,老師便可以有效的開展管理,提升管理效率。當然,針對一些學生上課的不良習慣,老師也要及時提供幫助,在課下和他們多做交流,爭取早日端正他們的學習態度。

  二、完善教學制度,創設優良環境

  相比較其他學習階段的學生,小學生具有更強的想象力和更強的思維發散能力,但比較其他學習階段的學生老說,他們愛動愛玩,對課堂紀律的遵守程度相應也有些低。所以,老師在管理中,不能一味的扼殺他們的天性,教條的讓他們端正學習態度;要主動幫助學生創設良好的管理環境,讓他們適應教師的管理手段,並且主動參與其中,幫助老師完善過程。例如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老師課堂管理主要應用在對課堂紀律的維護上,比如說督促某個學生認真聽講,或者制止某個學生在課堂上的搗亂行為,這種觀念下的管理手段,只是被動的對學生進行展開。素質教育提倡老師對學生進行引導,所以,當老師在開始講課前,不如讓學生對自己的講課過程進行打分,不一定非要固定在課業知識上,也能包括在課堂紀律的維護上,讓學生成為課堂程序的監督者,強化學生在課堂上的地位,增強他們的學習意識;如果對老師的課堂管理有什麼好的建議,學生也可以提出,老師應該積極改正。總之,只要是能促進管理手段的科學化和人文化發展,都不失為是一種好方法。

  三、營造平等氛圍,構建和諧校園

  小學階段,不單單是讓學生接受基礎知識,還是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的重要階段,所以,老師在進行教學管理的時候,還要注重學生德育能力的發展,這一點,科學化與人文化的管理理念中也做出了強調。公平公正的管理態度,能夠很好的幫助學生對自己的心智進行提高;很多時候,老師就是學生學習的榜樣,所以,老師一定要注意自己平時的言行,有什麼不妥的地方要及時改正。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也能幫助老師很好的實施科學化與人文化的管理理念,由於傳統教育中強調老師的主導地位,所以,在老師對課堂進行全新的`管理時,首先需要解決的就是弱化自己在課堂上的形象,讓學生把握住課堂管理的舵繩。例如,老師可以在課下組建一些興趣小組,像氣象小組、象棋小組、昆蟲觀察小組之類的,老師要以組員的身份加入其中,像個學生一樣的和同學們進行蒐集研究,增進師生間的感情。在對研究成果進行討論時,老師要鼓勵那些有創新思維的學生進行大膽發言,一方面促進平等氣氛的營造,另一方面,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建立信心。

  四、結語

  隨著新課改教育的不斷深入,對小學管理進行科學化和人文化的普及也勢在必行,這不單單是某個老師或者學生的訴求,而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所以,在今後的教學管理過程中,老師要不斷深化教學管理模式,加強自身管理素質的建設,更好的將科學化和人文化應用進日常的各項管理工作中去,爭取促進學生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福春.淺談小學管理的科學化與人文化[J].科學諮詢(教育科研),2008,07:5.

  [2]胡友春.小學科學化和人文化管理的實施[J].教書育人,2014,04:9.

  [3]李志雄.小學管理的科學化與人文化[J].中國校外教育,2013,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