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小議心理檔案的建立方法論文

小議心理檔案的建立方法論文

小議心理檔案的建立方法論文

  1.透過網上心理諮詢

  每個人都有一個內心世界,每個有心理健康疾病的人都有其自我解決之道,有的積極應對,有的消極甚至走向犯罪。其中積極應對的方式之一就是尋求心理諮詢。高校學生心理檔案管理的核心功能就是要為學生的心理健康服務,對他們的心理發展歷程、波動、心理狀態進行分析、預防、跟蹤等。但是誰有心理問題、誰沒有心理問題很難區分,因為本質上這是一個主觀的問題。而從當前高校心理諮詢室預約進行心理諮詢的學生人數上看,將學生的心理諮詢資訊納入到檔案管理中,模仿醫院採用病例檔案診治病人的方式非常有必要。將線上諮詢功能和學生的心理檔案系統進行資訊關聯。學生心理檔案中記錄了學生的基本資訊如學號、姓名、年齡、院系專業以及相關背景。學生透過網上心理諮詢系統登入之後,其向系統提交的問題留言、選擇的諮詢方式、選擇的諮詢老師等都可以被記錄在案。不管這些有預約的學生最後有沒有實現心理諮詢,他們尋求幫助的心理卻是真實存在的,這都足以引起班主任以及學校的關注,如在規定時間未進行諮詢可以主動聯絡學生,瞭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如有健康問題需要提前進行干預。如果學生只是在網上留言,且心理老師有相關回復,那麼這種一問一答的記錄必須進入學生的心理檔案資訊中,作為對其心理狀態的一種記錄,並對其心理狀態變化進行預測、分析。在心理檔案中記錄學生的心理諮詢情況。這類似醫院對病人所開的病例或警方所做的筆錄,且這些資訊都以電子化的方式進入到學生心理檔案中。在進行心理諮詢時,心理老師根據實際情況,可以邊問、邊交流的方式將資訊計入到系統,系統後臺再將這些資訊按照一定的格式形成檔案。當然還有一種是網上以直接聊天的方式進行心理諮詢,如心海軟體就能實現此功能,這些聊天記錄理應作為心理健康的解決方案(如反饋會建議)進入到檔案系統中。總之不管採取哪種方式,心理檔案在資訊蒐集時就已經體現了其蒐集資訊的快捷性和準確性,直接將目光定位於那些主動尋求心理幫助的人,顯而易見這個學生群體的心理檔案應該受到重點關注,因為學生的這種主動性讓心理現象的內隱性消失,教師不需要透過日常觀察或者自我報告的形式發現問題。

  2.結合學校特點制訂有針對性的心理測評量表

  測評內容相互之間存在二次計分或重複、測評內容與學生實際狀況相差太遠、學生對測評內容不懂導致測評結果不準確。因此高校在心理檔案管理過程中,需要結合學校本身的特點來制訂不同的測評量表,如藝術院校和軍校的測評內容必然有區別,文科專業和理科專業學生在測評內容上也有一定的不同,出身落後農村學生和大城市學生使用同一套測評量表可能存在資訊失真等。總之不能用同一套測評量表來測評全校學生,至少要分到專業,總體上看資訊檔案中的.心理測評內容應包含以下資訊:基本的靜態資訊:一般資料,這是在蒐集心理檔案資訊的基礎,它包含姓名、年齡、性別、院系專業、籍貫、民族、政治面貌等,特別是關於其出生和成長環境。身體狀況,身體條件好、長相好、身體健康的人往往更加自信,心理檔案需要關注學生是否有生理缺陷(包括身高太高、體重太重)、既往病史。家庭狀況。家庭條件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非常大的影響,父母關係和諧、經濟條件良好的學生一般都有著陽光的個性。家庭狀況資訊關注學生家庭收入水平、學生的學費和生活費來源、父母及親戚的教育程度等。因為父母及親戚的社會地位往往反映了學生家庭的社會地位。在校情況,表現積極、團結的學生心理健康情況一般較好。主要關注資訊有參加社團情況和擔任職務、獲獎情況、掛科與否、志願選取與個人意願是否匹配等。人際關係情況,如師生、同學、家庭和宿舍關係,以及是否戀愛、與戀人的感情關係狀況。人際關係不好的同學往往心理健康和個人品行上會呈現一定問題,如孤獨、孤傲、狂躁等。反映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和心理特點的資料。這種內在的資訊來源於各種心理測驗和諮詢記錄及其他統計資料。心理測驗注重對人格特徵、心理健康現狀、職業規劃和職業能力測試等的測評,心理諮詢的內容相對廣泛,如諮詢時間、內容、諮詢人基本資訊、諮詢人症狀、交談記錄、心理問題原因分析、疏導措施及效果評價、反饋及其他跟蹤資訊。其他統計資訊包括學生分析報告、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報告、學生心理健康預警情況分析等等,它包含對學生的心理健康評定、教育建議等。以上這些資訊都應作為動態資訊進入心理檔案,並有針對性地跟蹤。

  3.完善心理檔案的管理機制

  有關心理各種資訊的死板記錄和簡單堆砌,其資訊蒐集、監管、資料分析和利用、結果跟蹤和反饋等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系統工程。因此在每個工作階段都應有相應的機制保障其有效執行。檔案建立機制。心理檔案不是可有可無、不是隨意建,而是應該以《高等學校檔案管理辦法》為基礎,讓心理檔案在內容與形式上做到統一,且內容決定形式,內容應該根據學生心理動態發展和變化進行不斷調整。在資訊的蒐集上,應該遵循以學生基本檔案為基礎,形成依附於學生檔案的心理檔案,這樣在資訊蒐集上可以更加廣泛、更加主動。但心理檔案在管理上必須保障各參與主體的合法權利不受侵害。有效的快捷的資料分析機制。當心理檔案資訊都被電子化之後,應該有比較科學的資訊分析機制,一來可以針對性找出那些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以便提前進行干預,另外對進行干預的過程和效果進行分析,以便對干預方法不斷進行修改和創新,提高干預能力。學校的心理管理人員和檔案人員需要對所採集的資料進行科學嚴謹的分析,分離個別問題與普遍問題,並制訂相應的干預措施和指導計劃。由於心理檔案中的很多資訊並不是數字化的,因此傳統上的數學分析法難以發揮作用,對此可以建立有效的“搜尋”法,以關鍵詞的形式在心理檔案中進行挖掘,找出那些可能存在心理障礙的學生。另外,資料分析還有利於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心理建檔,如積極進行自我心理測評和自我實踐,將各種自我心理修正方法進行公佈,豐富學校的心理干預措施,提高干預效果。有效的資訊反饋機制。理論上講每個人都有心理疾病,大學生處在就業、成長、求學、戀愛等多個“歷史”時點,他們的內心更加複雜,會呈現出一些共性的心理問題,如果不給予反饋,這種負面的心理問題會傳播。因此公共問題可以講共性問題及其對策和建議,個案問題則需要私下輔導,做到保密為先。在資訊反饋時需要做到語言表述要準確、恰當,切忌出現帶有鄙視、諷刺意味的詞彙,另外要好理解,少一些專業術語,讓心靈溝通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