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高校實踐教學建設的論文

高校實踐教學建設的論文

高校實踐教學建設的論文

  一、地方性高校實踐教學現狀分析

  1.存在的問題。縱觀各地方性高校的實踐教學現狀,普遍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沒有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目前各種實踐教學形式基本都以理論課程為主導,各自為政,缺乏統一的規劃建設,實踐環節層次不分明,內容不連貫,無法幫助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融會貫通並循序漸進地運用於實踐,實踐教學環節與實際應用存在脫節現象。二是實踐教學內容陳舊、模式單一。在內容上一成不變,缺乏創新,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模式上多采用集中式的教學形式,以班級為單位安排內容,忽略了學生個性化的需求,不能培養學生完成任務的獨立性,也容易滋生抄襲現象,實踐教學的目的和效果得不到保證。三是在實踐教學的管理上缺乏靈活性。高校目前對於大多數實踐教學環節都採用課程式的管理模式,由教務處在開學初統一安排時間和進度並進行督查,教師和學生必須按規定的教學進度進行,這忽略了學生對於理論知識接受程度的個體差異,也限制了教師的發揮,對實踐教學的發展有一定的制約。四是院校對實踐教學不夠重視,投入的人力和物力不足導致實踐教學設施基地不全,機器裝置陳舊,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落後,缺乏高水平的教師從事實踐教學工作,不能滿足實踐教學的需要,使得教學質量難以保證。

  2.面臨的困難。地方性高校與全國性重點院校相比,在教育資源、招生生源和發展經驗等方面都處於明顯劣勢,其實踐教學建設之路面臨諸多困難。首先,在教育經費上地方性高校主要依靠地方財政撥款,獲得的資金有限並且時有撥款不到位的情況,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援學校,即使認識到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也有心無力,在師資隊伍、實踐設施裝置等建設上都難以有快速發展。其次,我國高等教育經過多年的改革發展在管理體制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近年來根據學科綜合和資源最佳化的原則對高校進行了整合,大多數地方性高校都是由不同性質的幾所學校合併重組而成,目前許多地方性高校仍存在專業技術人員的學歷學術水平參差不齊,人才結構不合理,人員超編的現象,教師的整體素質與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但受到管理體制和資金的影響其在人才引進工作上受到一定程度的束縛,且用人機制不盡完善,學校能提供老師施展才華的空間有限,因此難以引進學校發展真正需要的實踐創新型人才,教師隊伍的實踐教學水平難以在短時間內得到提高。第三,大多數地方性高校發展時間尚短,對於實踐教學的.管理還處於學習和摸索階段,實踐教學體系尚未理順,導致教學效果和質量難以達到預期。第四,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高校生源競爭也愈演愈烈,地方性高校在這一激烈的競爭中明顯處於劣勢,有些院校在控制線上不能完成招生計劃,不得不降分或透過調劑錄取考生,生源的質量自然也得不到保障,這也給後面的教學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難。最後,我國高校一直以來人才培養的傳統觀念是重專業理論知識傳授,輕實踐能力培養,把科研成果、博士點、碩士點的多少作為評價高校的標準,導致許多院校對於本科實踐教學環節的重視程度不夠,學校投入的人力和物力不足,實踐教學建設和改革的前進步伐因此受到了極大阻礙。

  二、加強地方性高校實踐教學建設的思路

  地方性高校想要在未來高等教育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步,必須立足區域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建立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模式,將資源集中到核心競爭力的開發和培育上,走出一條有特色的可持續發展道路。而應用型人才培養強調的是培養學生對於專業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要達到這一培養目標就必須重視實踐教學環節,加強實踐教學的改革建設。針對地方性高校目前所處的客觀環境和實踐教學現狀,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加強對實踐教學的建設和改革。

  1.加強實踐教學隊伍建設,提倡課堂實踐教學。實踐教學的質量和效果與教學隊伍的能力水平息息相關,地方性高校應將實踐教學隊伍建設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提上議事日程,應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採取各種措施提高從事實踐教學活動老師的整體素質,除從外部引進高水平實踐教學人才外,更實際的做法是重視培養內才,鼓勵校內教師投入到實踐教學工作中。學校可以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建立校外實習基地,創造各種機會讓從事實踐教學工作的教師到企業實習,並鼓勵實踐教學教師取得本專業領域的職業資格證書和技術等級證書,加強雙師型教師的培養,以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素質和實踐教學水平,力爭建設一支水平高、經驗足、技術新的穩定的實踐教學隊伍。在現階段實踐教學不能滿足人才培養需要的情況下,高校可以考慮發展課堂實踐教學,為理論課教師多提供實踐學習和培養的機會,並在政策上給予一定支援,鼓勵教師將實踐教學融入到課堂理論教學中,鼓勵教師採用案例教學、在課堂中開展研討辯論或自主學習等教學方法,使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學習。這樣不僅能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能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認識。

  2.加強課程建設,最佳化考核制度。課程是教學工作的基本要素,是實現教學培養目標的根本保證。地方性高校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在課程建設上應更多地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讓二者能夠相輔相成,互相促進,而不是讓實踐成為理論的輔助手段。在實踐環節的設定上,除傳統的實踐教學形式外,對於重要專業課程高校可設定靈活的實踐教學環節,提倡教師根據專業發展的最新進展安排時間、形式和內容,讓實踐教學與社會需求緊密聯絡。對於實驗教學環節,應鼓勵教師在基礎性實驗的基礎上融合各科理論知識開發綜合性、設計性實驗,並加大實驗室的開放力度,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要求,為學生提供更多動手機會。另外,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站、微信等網路平臺,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為學生提供專業最新發展動態資訊,保持知識的先進性,也能將學生的情況及時反饋給老師,老師可根據學生實際接受的情況對教學內容方法等進行動態調整。在課程考核制度上,應對課程考核制度進行改革,增加實踐環節的佔總成績的比重,改變以住以期末理論考試定成績的方法,在學期中間加入階段性綜合測試,透過分組完成小作業、提問或做課堂報告等形式考核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對知識的理解運用能力,調動學生參與實踐的積極性。

  3.完善管理制度,建立激勵機制。要保證實踐教學的質量,必須建立科學化、規範化的管理體制和相應的激勵機制。地方性高校應對現有實踐教學資源進行整合,建立從上至下層次分明的管理系統,依託系統平臺為實踐教學的組織和質量監管提供方便和保障。對於實踐教學能力強、經驗豐富、教學效果好的教師,在職務、職稱晉升和工資待遇方面予以適當傾斜,調動教師從事實踐教學工作的積極性。另外對教師指導學生參加各種專業技能競賽給予一定的資金和政策支援,透過自己組織預賽或選拔賽的形式讓更多學生參與,為教師和學生提供更多鍛鍊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