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遵循字理 筆生快樂的語文論文

遵循字理 筆生快樂的語文論文

遵循字理 筆生快樂的語文論文

  郭沫若先生說過:培養中小學生寫好字,不一定要人人成為書法家,總要把字寫得合乎規格,比較端正、乾淨,容易認。這樣養成習慣後有很多好處,能夠使人細心,容易集中意志,善於體貼人。寫字就是育人,學寫字就是學做人!《課程標準》總目標提出:要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寫字培養是語文教育的一個重點。說明十分重視寫字,強調打好基礎,包括“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畫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書寫規範,端正整潔”、“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體現了加強寫字,提高寫字質量的指導思想,我個人認為美好的字型可以表達一種情懷、一種趣味、一種心境、一種追求。只要逐步誘導、薰陶,讓學生漸漸形成動筆有情、情中書寫的良好寫字境界,就會在寫字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個性。

  一、姿勢之初。

  《語文課程標準》在對第一學段的要求中明確提出:“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對於新入學的低年級兒童來說,最重要的是保持正確的坐姿和規範的握筆姿勢。在學生寫字前,我先做好示範、講清要求:頭要正,肩要平,身要直,本放正;要做到三個一:手離筆尖一寸遠,眼離書本一尺遠,身離桌邊一拳遠,然後逐個指導、糾正,還利用圖片、課件等宣傳媒體,向學生反覆講解養成正確書寫姿勢的重要性。

  二、寫字之樂。

  1.揭示漢字的美感,培養學習興趣。漢字是美的。它以結構疏密、點畫的輕重、墨色的淡濃、行筆緩急來抒發感情,創造意境,被喻為紙上音樂舞蹈。寫字教學過程即是美育的過程。透過老師的分析講授,使學生感知到文字的形體美、意象美、點線美、結體美、空間美,他們一定會被漢字所具有的美感所吸引,從而由衷地產生學習的願望。小學生愛聽故事,愛講故事,透過生動的故事,可以讓他們明白道理,學到知識,從而引發他們對漢字的喜愛。

  2.古人習字學書的故事。王羲之每天“臨池學書”、清水池變“墨池”的故事,三國時鐘繇抱犢入山學書的故事,讓他們學到了勤奮;岳飛在沙上練字的故事,使他們學到了自強不息……古人勤學苦練的故事,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是練字的.生動教材。

  3.激發民族自豪感。為了讓學生明白中國書法是我國幾千年來燦爛文化的結晶與瑰寶。在寫字教學中,我不失時機地把國際友人對中國書法的讚美,把知名人士對中國書法的論述講給孩子們聽,激發孩子們的民族自豪感,/讓孩子們明白書法是我們民族獨有的藝術,繼承和發揚民族文化是責無旁貸的。

  4.兒歌和猜謎也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教學中我們可以把筆畫造型等編成文字簡練,通俗易懂,琅琅上口兒歌。如在教學“坐”這個字時,我讓學生猜謎語“二人土上坐”,學生們異口同聲喊出了“坐”這個字,書寫時學生們發現“土”中一豎寫在豎中線上,教學“春”這個字時,我問學生“三人一日去春遊”打一字是什麼?他們猜來猜去都沒有猜到,直到我在田字格中寫下這個字時,他們才恍然大悟,同時注意到“春”字中的三橫間距同,人字的撇、捺是在豎中線上起筆的。

  “撇”像掃把,“捺”像劍,“點”像小雨點,在教學基本筆畫“點”和“提”時,我先播放了一段有雨聲的音樂,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聽了這段音樂,你好像看到了中國漢字裡的哪些筆畫?然後出示範例講解:今天,我們要練寫的基本筆畫“點”就好像是落在水裡的雨聲,而“提”就似被彈起的水珠……最後,學生在有雨聲的音樂中很有興致地練寫。“橫”像小扁擔,“豎”像小棒棒,“鉤”像人踢腳。在教學基本筆畫“臥鉤”時,我很形象地把它比喻成“一個可愛的孩子平躺在床上,他的頭輕輕地(突出此筆畫起筆要輕)枕在稍高的枕頭上,兩隻腳一起頑皮地向左上鉤著。”而且,一邊說一邊做出動作,孩子們便輕而易舉地掌握了這個大家認為難寫的基本筆畫的要點。這樣就讓學生一下子記住了基本筆畫的形狀。如:“三點水這樣寫,上點下提一直線,半點突出才好看。”“撇捺在上像把傘,在中像鳥飛,在下像支架”等等。生動的講解,準確的示範,學生透過觀察教師的形象動作,親眼看到了起筆、行筆、收尾的全過程,從而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書寫漢字也就化難為易了。遵循字理 筆生快樂-小學語文教學論文

  小學生的思維處於形象思維階段,運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如利用電教教學把一些複合字製成抽拉片、覆蓋片,分解組合字的結構。這種新穎有趣的方法,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增強了學生的觀察力,又能使學生比較容易地掌握筆畫筆順及間架結構,做到了省時高效。還可以把漢字書寫編成口訣,加深學生理解和記憶。學生記住了口訣,也就掌握了書寫的要領,易記易學。或者用打比方的方法,既形象生動又深入淺出。

  三、字理之趣。

  一手漂亮規範的字,可以給人有愉悅之感。根據低年級小學生的身心特點,我們應該讓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成功,為孩子創造展示自己的機會。培養興趣的渠道多種多樣,課堂上,我採用板演、用實物投影儀等手段展示學生習作。課後,開展師生擂臺賽,男女擂臺賽,班級與班級之間的擂臺賽等等。久而久之,學生的寫字水平逐漸提高,他們不再感到寫字是負擔,真正感受到寫字的樂趣。

  1.教師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良好榜樣。小學生具有很強的“向師性”和模仿性心理特徵,教師的言行舉止都可能成為學生模仿的物件。因此教師具有示範性的特點。教師的表率作用,對於學生來說就是無聲的引導。在平時的課堂板書,批改作業,教師都應該注意書寫的姿勢、握筆姿勢,安排好字的結構,注意字的筆順。展示給學生的應該是一個個端正、美觀的漢字。這樣就能使學生來看到了一個活生生的寫字“標本”,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

  2.競賽展示個性之美。競賽不但能調動學生練字的積極性,還能培養學生良好的競爭意識,同學之間互相合作的集體意識。

  作業星級制度。每次作業面批時,我都讓學生把寫的字與範字進行比較,與上次作業進行比較,並給出相應紅星。一個單元進行一次小結性評比,8顆紅星以上的學生拿到一個多多形象物,學期末評出星級作業,並給予獎勵。

  (1)小組競賽。每節寫字課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寫字比賽(包括寫字的姿勢)。獲勝的小組每人得到一個“多多形象物”。

  (2)個人競賽。每個單元都一次寫字比賽,前三名的同學在學習園地展出,獲得進步獎的學生得到一個“多多形象物”。另外,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校內外組織的各項書法競賽,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增強自信心。

  祖國的文字博大精深,奧妙無窮,在我看來,熱愛祖國文字也是一種愛國的表現。作為小學教師應至力於這一方面的教育,讓我們的學生每人都寫一手好字,他們可以非常纖細、非常文質彬彬、也可以異常精緻。在這裡引用肖川先生的一句話:我們雖不能做得很好,但“雖不能至心嚮往之”總可以算是一種追求吧!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於小學語文教學論文,遵循字理 筆生快樂-小學語文教學論文,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