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科學教案彙編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科學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學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能用看一看、聞一聞、嘗一嘗等方法辨別不同果味的飲料。
2、體驗自己動手調製飲料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裝有熱水的杯子、勺子、小籃筐、飲料、6種味道的果真、糖果圖片一張與水果圖做成PPT
三、活動過程
(一)、出示黃色飲料,引起幼兒興趣
1、我帶來了一瓶好喝的飲料,看看,它是什麼顏色的?什麼水果也是黃色的呢?今天,水果寶寶要和我們捉迷藏,剛剛你們說了這麼多黃色的水果,到底哪一種躲在裡面呢?誰來聞一聞,看你猜得對不對。
2、出示紅色飲料,這是什麼顏色呀?什麼水果寶寶也是紅色的呀?哪個紅色的水果寶寶會躲在裡面呢?請你來嘗一嘗。
(二)幼兒動手調製飲料
1、小朋友,你們喝過果真嗎?還有一些水果寶寶呀也想和我們小朋友捉迷藏,他們躲在了果真裡面,我們一起去找出來好嗎?
要求:先看一看果真粉末的顏色,然後用勺子舀一點放到杯子裡,攪一攪,再用鼻子聞一聞,猜一猜,把自己猜的水果名字記在心裡,再來嘗一嘗驗證自己的想法。喝完以後把杯子放回框子裡面。
2、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3、集體交流,你喝到了哪種水果的味道,(蘋果)他是什麼味道的。(酸酸的,甜甜的,香香的)
4、總結:剛才,我們用眼睛看一看,鼻子聞一聞,嘴巴嘗一嘗的方法,找到了許多的水果寶寶,真棒。
(三)經驗遷移
1、展示PPT,看,這些是什麼呀?(五顏六色的糖果)看起來真好吃,你看見了什麼顏色的糖果,紅色的糖果讓你想起了什麼水果呀?(紅色的糖果讓我想起了紅色的草莓)
2、除了糖果,水果寶寶還會藏在哪裡呀?(餅乾、麵包等)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不同的物體能發出不同的聲音。
2、體驗探索聲音遊戲的樂趣。
3、對聲音現象感興趣。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PPT、聲音課件、 各種瓶罐、沙子、玉米粒、碎紙、豆子、曲別針等填充物。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PPT出示聲音城堡的圖片,提問:這是什麼地方? 今天老師就帶小朋友去聲音城堡玩一玩,那裡有很多好玩的遊戲。
二、感知、探索、發現
1、遊戲一、聽一聽。 傾聽和辨別生活中的聲音。
幼兒傾聽玻璃碎、警笛等生活中熟悉的聲音,說一說是什麼聲音。
師小結:生活中有許多奇妙的聲音。
2、遊戲二、玩一玩。
操作一(1)、教師隨手拿一個瓶子,藏背後用手輕輕敲打,問:咦,這又是什麼聲音?
(2)、教師出示各種瓶罐、玩具等,引導幼兒自由的選擇喜歡的瓶瓶罐罐操作。教師觀察並適時指導,儘量不限制孩子的玩法,讓幼兒盡情探索。
共同梳理和交流:你的瓶子發出什麼聲音?你是用什麼辦法讓它發出聲音的? 你還發現了什麼?(可以讓幼兒示範操作自己的發現)。
操作二(1)、出示曲別針、玉米粒、碎紙等填充物,幼兒填進空瓶,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發出聲音。
(2)、再次梳理和交流:這次,你的瓶子又發出什麼聲音,你是怎麼玩的?
(3)師: 聲音城堡真好玩,小朋友的發現可真多。原來不同的東西會發出不同的聲音。
3、遊戲三、找一找。
你知道嗎,我們的身體也能發出很多不同的聲音。
請幼兒想辦法用身體的不同部位發出聲音。如拍手、跺腳等。
三、延伸活動:帶領幼兒戶外散步,聽聽周圍有什麼聲音。
科學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在看、摸、玩小腳的過程中,激發幼兒探索身體奧秘的興趣。
2、培養幼兒感知的能力。
二、活動準備:體操墊、各種豆子、木板製成的小路。
三、活動過程:
1、匯入。教師帶著孩子出去散步,來到了音樂廳驚奇的發現了幾條特別的小路。
2、激發幼兒想親自體驗的慾望。師問:“咦!這裡有三條好特別的小路哦,走在上面會是什麼感覺呢!小朋友想不想試一下?”。請幼兒脫掉鞋子,在路上走走,親自體驗一下。並請幼兒說出走在不同小路上的感覺。
3、探究。請幼兒摸一摸、看一看自己的腳,發現腳的秘密(知道腳是由腳趾、腳趾甲、腳跟、腳心、腳背、骨頭等組成的)。請小朋友比一比自己的腳和別人的腳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大小不一樣)。還請小朋友說一說腳的本領(走、跑、跳、踢)。
4、討論如何保護小腳。不打赤腳、勤洗腳、勤剪腳趾甲、勤換襪子、不要穿太大或太小的鞋子等。
5、結束。音樂遊戲(光腳丫)。
附兒歌1:光腳丫
大腳丫,小腳丫,
一群光腳丫。
變成小鴨鴨,
呷呷呷!呷呷呷!
附兒歌2:光腳丫
小娃娃,光腳丫,
扶著走,跪著爬,
蹲一蹲,站一站,
蹦蹦跳,快長大。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瞭解送貨員和我們生活的關係並感知他們工作的辛苦。
2、懂得尊重送貨員的勞動。
3、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並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1、各種送貨員的照片和採訪送水員的錄影。
2、送貨單和相應的貨品若干
活動過程:
一。活動匯入:
主要提問:
1、老師收到了一個包裹,我們開啟來看看是什麼?
2、我又沒有到店裡去,為什麼就送來了,我昨天才從網上定的,你們知道是誰定的嗎?
3、你們見過送貨員嗎?
小結:送貨員叔叔就是會按照我們的要求把東西送到我們手上的人,有了送貨員叔叔我們沒出家門就能收到了,太方便了。
二。經驗的重現
主要提問:孩子們,你們都看到過送貨員送過來的是什麼東西嗎?(幼兒自由回答)
過渡:我帶來了四幅圖,你們知道他們送的是什麼?大,考吧。幼,師,網你看到了第幾副圖,和大家介紹下。
(播放各送貨員的ppt,根據幼兒的回答,進行拓展)
*送匹薩
主要提問:
1、你們吃到的.匹薩是熱的還是冷的?
2、匹薩要從店裡送到家裡,怎麼吃到的時候還是熱乎乎的呢?
小結:為了讓我們吃到熱騰騰的匹薩,送匹薩的叔叔一刻不停留,做好了就送到我們手裡。
* 送牛奶
主要提問:
1、照片上的人在送什麼?
2、牛奶是什麼時候送過來的?為什麼這麼早送?
小結:為了讓我們早上起床就喝到新鮮的牛奶,讓我們的身體變的棒棒的,送牛奶的人不睡覺,每天很早很早就幫我們把牛奶送過來了。
*送傢俱
主要提問:1、他們在幹什麼?看看他們的表情東西重不重啊?
2、我們來幫幫他們也搬搬看傢俱,“一二三,嗨呦;一二三,嗨呦;一二三,嗨呦”。
小結:為了讓我們可以省力點,送傢俱的叔叔不管多重都會幫我們把東西送到家裡。
* 郵遞員
主要提問:
1、郵遞員為我們送什麼?
2、看看這位郵遞員叔叔遇到了什麼困難的事?
3、下這麼大雨,郵遞員叔叔都淋溼了,為什麼我們收到的報紙是乾乾的呢?
小結:為了讓我們收到乾乾的報紙,不管天氣多壞,郵遞員叔叔都會保護好報紙。
三、影片推進
過渡:你們想看看送貨員是怎麼工作的嗎?我們來看一段影片(播放影片)
主要提問:
1、剛剛你們看到送水員叔叔做了什麼?你看了影片有什麼感覺?
2、你想對送水員叔叔說什麼?
3、我這裡有一桶水,請你們來拎拎看,它有多重。
小結:為了讓我們最快喝到水,送水員叔叔不管多遠多重,都會及時幫我們送水過來。是呀,有了送貨員,我們的生活更方便了,人們就離不開送貨員了。
四、遊戲延伸
孩子們,你們想不想做做送貨員?我這裡有四個包,是四位送貨員叔叔的,我們下次做遊戲的時候試試,做做送貨員吧。
教學反思:
活動中幼兒積極性非常高,豐富了不少知識,同時也體驗了各行各業人們工作的辛苦,更加體諒他們,珍惜勞動者的成果。在活動中,從生活經驗入手,透過活動,讓孩子們更深層次地瞭解了不同工作者們對社會的貢獻,知道在生活中如何運用各種行業的資源。培養孩子尊重和熱愛成人的勞動。引導幼兒用感謝的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從而激發了幼兒尊重勞動者的美好情感及懂得愛惜勞動成果,並學會了與人互助、合作和分享,使遊戲的情節性和永續性明顯增強。整個教學過程都體現了教師是幼兒活動的引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有氣的球跳得高、沒氣的球跳不起來。
2、透過玩球、拍球活動、體會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1、皮球人手一個(癟球一個)2、手動充氣工具一個。
活動過程
1、活動匯入:
出示一個有氣的皮球和一個癟氣的皮球,教師分別拍著兩個球,請幼兒數拍球的個數。
幼兒討論:哪一個球拍的多,為什麼?
2、學習新內容
(1)出示癟氣的球這個皮球為什麼拍不起來呢?(因為它沒氣了)
(2)認識充氣工具,感受充氣工具裡出來的氣體。
讓幼兒認識這是給皮球充氣的,並在幼兒的表面皮膚(臉上、手上)打氣,讓幼兒感受充氣工具裡出來的氣。
3、學習手動充氣的方法。
(1)教師:我們來給皮球充氣吧,氣要從哪裡才能進去呢?
我們來一起找找看皮球的充氣孔在哪裡。
(2)教師和個別幼兒用手動充氣工具給皮球充氣,讓幼兒幼兒觀察皮球漸漸鼓起來的過程。
4、幼兒玩球
(1)教師:現在充滿氣的皮球和剛才的一樣嗎?有什麼不一樣的呀?
(現在的有氣,能跳起來;剛才的沒氣球跳不起來。)
(2)教師:現在皮球有氣了,可是皮球寶寶跳得很低,誰有辦法能讓皮球寶寶跳得高一點?
教師與幼兒一起討論,得出結論:氣的多少與球的彈跳高度有關,氣越足,皮球跳得越高。
(3)請個別幼兒嘗試操作。
5、拍球比賽
幼兒人手一個皮球,根據老師的口令,高皮球,低皮球,快拍球,慢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