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科學教案> 大班科學紙的秘密教案3篇

大班科學紙的秘密教案

大班科學紙的秘密教案3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科學紙的秘密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科學紙的秘密教案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嘗試活動中知道植物的根基本上可以分為直根、鬚根、塊根三種。

  2、幫助幼兒瞭解根有儲水、吸水、固水等作用,知道根和人類有密切的關係,從而激發幼兒對植物的探索興趣。

  3、在活動中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禮品盒(裝有樹根)、各種植物的根若干、圖片若干、各類根雕的藝術品,切好的蘿蔔片、山芋片等。

  嘗試準備:幼兒提前一天製作根吸水試驗,在裝有各色顏料的瓶中放入植物根進行觀察。

  活動過程:

  一、 以郵包的形式揭示課題,初步感受根的外部特徵

  1、讓幼兒去試一試,摸一摸,感受根的外部特徵。

  師:今天老師收到了一份禮物,是什麼禮物呢?請小朋友摸一摸、猜一猜,告訴老師你摸到的東西是什麼樣的?你覺得可能是什麼東西?

  幼:我摸到的東西是毛茸茸的!……有點刺手……摸在手心裡有點癢……可能是樹枝……

  2、讓幼兒透過視覺觀察,用語言表達樹根的外部特徵。

  師:剛才大家猜了這麼多,到底猜對了沒有?主我們一起開啟禮品盒看看。哦,原來是一個樹根!你們看看樹根是怎麼樣的?

  幼:我看到的樹根是毛毛的……刺刺的……長的亂七八糟的……

  3、提問:你還知道什麼植物有根?它們長在哪裡?

  教師小結:原來植物都有根,都長在植物的最下面,都愛住在泥土裡。

  二、 幼兒透過嘗試、初步認識一些植物的根

  1、 幼兒動手試著尋找植物的根。

  師:(出示種在沙盤中的植物)今天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許多的植物,請你們找一找它們的根在哪裡。找到以後想一想:你找到的是什麼植物,它的根在哪裡?它的根是什麼樣的?

  2、 介紹三種根的外部特徵,與周圍小朋友比較不同之處。

  師:(請一名幼兒上前)請你告訴小朋友,你找到的是什麼植物?它的根在哪裡?它們根是什麼樣的?

  幼:我找到的植物是蔥,它的根長在泥土裡,拔出來時都是泥,後來我把它放在水裡洗了洗,根就變得白白的,一根一根的,細細長長的,像麵條,像頭髮,像許多線,像老爺爺的鬍鬚……師:剛才小朋友說的真好,這種根真的很像老爺爺的幫須,誰能用兩個字說出,像鬍鬚一樣的根叫什麼根?好,我們就把這種根叫鬚根。還原哪些小朋友找到的也是須根?

  幼兒搶著說:我找到的小麥的根是須根,我找到的芹菜的根是須根,我找到的水仙的根是須根……師:老師也找到一種根,你們瞧,這棵菠菜的根中間是直直的,哪些小朋友也找到了這種根請舉起來。(師生共同檢查是否正確)我們給這種直直的根起個什麼名字?

  師:還有一些小朋友找到的根和我們的不一樣,請你們把它們拿到上面來。大家看一看,這些是什麼植物的根,它們長得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我們給它們起個什麼名字?

  幼A:紅蘿蔔的根紅紅的、胖胖的、圓圓的。

  幼B:紅薯的根有一長串,一塊一塊的。

  幼C:白蘿蔔的根白白的、粗粗的。

  師:我們把這些根叫塊根。

  (3)教師小結三種根的外形特徵。

  塊根,是貯藏根的一種,但它與肉質直根的來源不同,是由側根或不定根的區域性膨大而形成,因而在一棵植株上,可以在多條側根中或多條不定根上形成多個塊根。 3、 教師小結三種根的外形特徵。

  三、 給植物的根找家師

  寶寶要回家了,請你們把這些鬚根、直根、塊根送回它們自己的家。

  四、 瞭解根的功能用途

  1、 出示圖片,幼兒觀察後用語言表達根的作用。

  2、 介紹根和人類的關係,教育幼兒愛護植物。幼兒根據生活經驗指出根和人類的關係:可食用(請幼兒品嚐蘿蔔片、山芋片)。可以做中藥,可以製作根制工藝品。

  五、延伸活動:製作根制工藝品

大班科學紙的秘密教案2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探索紙的秘密的興趣。

  2、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比較能力。

  3、引導幼兒透過摸摸、玩玩,感知紙的特性。

  活動準備:

  各種各樣的紙若干,如卡紙、宣紙、繪畫紙、皺紋紙、牛皮紙等。多媒體課件、即時貼、每組一盆水。

  活動過程:

  1、帶領幼兒欣賞手工製品,引出活動主題。

  今天這裡舉辦了手工作品展,我們一塊去看看吧。提問:你看到了什麼?它們使用什麼材料製成的?他們雖然都是紙,讓我們來找找什麼地方不一樣?

  2、幼兒自由玩紙,引導幼兒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

  引導幼兒摸一摸、吹一吹、撕一撕、聽一聽,放到眼睛上看一看等方式來發現紙的不同。

  3、和幼兒一起做實驗,瞭解紙的特性。(易撕碎、揉皺;怕水、吸水性強;怕火、易燃燒)

  4、請幼兒說出生活中那些東西使用紙做成的,教育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正確使用紙。(不要把紙弄溼、不在火旁看書、)

  5、透過觀看多媒體課件,瞭解特殊功用的紙。

  教師小結:紙在我們生活中用處特別大,不同的紙有不同的'用處,給我們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希望小朋友好好學習,長大後發明出更多特殊作用的紙。

  活動延伸:

  啟發幼兒利用小籃子裡的紙進行手工製作。

  在美工區投放各種型別的紙,供幼兒操作,進一步感受紙的特性。

  請家長為幼兒講解紙的用途。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從幼兒熟悉的事物入手,幼兒在摸一摸、吹一吹、撕一撕、聽一聽、做實驗等過程,使幼兒發現了質的特性。活動中教師的積極引導,幼兒的主動探索表現得非常明顯。幼兒明白紙的用途非常廣泛,接下來讓幼兒看錄影,激發了幼兒對科學家的崇敬,活動目標完成的很好。

大班科學紙的秘密教案3

  活動目標

  1、瞭解造紙的過程,激發對周圍事物探索的興趣。

  2、懂得珍惜紙、愛護紙,學會紙張的迴圈利用。

  3、能用簡單的語言描述造紙的過程。

  活動準備

  紙巾一張、幼兒用書《大樹和紙的秘密》和《愛惜樹木愛惜紙》,請幼兒收集各種各樣的紙。

  活動過程

  一、魔術匯入。

  魔術表演《碎紙復原》:教師準備兩張紙巾,一張事先疊好放在左手手心,不讓幼兒發現,另一張在幼兒的面前撕碎,然後揉成一團,然後兩個手合起來,讓幼兒來吹氣或者是喊口令,教師把事先疊好的那張紙展示出來。

  ——師:老師今天變魔術用的紙是普通的紙巾,你還認識別的什麼紙嗎?

  二、資訊共享。

  1、認識不同型別的紙。

  ——展示幼兒收集的紙,請幼兒觀察它們的不同。(讓幼兒透過觀察、觸控等手段進行感知,發現有的紙厚,有的紙薄;有的紙光滑,有的紙粗糙;有的紙硬,有的紙軟;有的顏色和光亮度也不一樣等多種特徵)

  ——請幼兒說一說不同的的紙的用途。(如書寫、包裝、裝飾、印刷、做紙盒、做信封、摺紙等)

  2、教師小結,提問引出活動主題。

  ——紙和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你們知道紙是怎麼來的嗎?

  三、瞭解紙的製造和發明。

  1、請幼兒自由說一說紙是怎麼來的。

  2、教師出示電子大書,請幼兒完整欣賞造紙過程。

  3、教師透過提問,引導幼兒瞭解造紙的過程。

  ——師:把樹砍下來之後,伐木工人需要做什麼?(把樹皮剝下來,鋸成木塊)

  ——師:送到造紙廠之後,為什麼要泡在熱水中?(把切碎的木塊變軟)

  ——師:怎樣把樹皮變白?(加入漂白劑)

  ——師:變白後的樹皮變成什麼了?(用攪拌機攪拌成木漿)

  ——師:木漿放在什麼上面就會變成紙了?(木漿倒在操簾上,再把溼紙壓平、擠壓、烘乾、整平,再裁成一張張的紙)

  4、教師小結:我們平時用的紙多數是用樹做成的,經過造紙廠工人一道道辛苦

  的工序,最後才把大樹變成了一張張各種用途的紙,是不是很神奇呢?你知道這個神奇的發明是誰想出來的嗎?

  5、教師簡單介紹中國人的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詳見附頁:造紙術)

  ——師:造紙術是中國人的四大發明之一,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

  四、環保分享交流。

  1、瞭解節約用紙的重要性。

  ——師:隨著科技的進步,紙的種類越來越多,用途也越來越廣泛,每天消耗的紙越來越多,會出現什麼問題呢?

  ——教師結合幼兒已有的大樹知識,引導幼兒想一想濫伐樹木對環境的破壞影響。

  2、討論節約用紙的方法。

  ——教師引導幼兒講述更多的節約用紙的方法。(例如:正反面用紙,用廢舊紙代替新紙摺紙,把報紙、紙筒、紙盒收集起來重複利用等等)

  3、利用書本瞭解更多節約用紙的方法。

  ——出示電子大書《愛惜樹木愛惜紙》,和幼兒一起看一看怎麼節約用紙。

  ——書中的主人公是怎樣節約用紙的?

  活動應變

  第四個環節,為了形象瞭解樹木與紙張的關係,可以上網收集節約用紙的公益廣告讓幼兒觀看。

  活動延伸

  開展利用廢舊紙、紙筒、紙杯、紙盒進行環保製作的比賽或開展用廢舊紙進行再造紙遊戲。

  區角活動

  1、美工區:收集廢舊紙、紙筒、紙杯、紙盒進行自由製作。

  2、科學區:①用廢舊紙製作再造紙。②用各種紙的紙條夾在雪糕棍上,一起放入水裡,看什麼紙的吸水性最強。

  環境創設

  教師和幼兒一起用廢舊的紙做手工,掛在教室內。(如用廢舊報紙、紙盒、紙筒做槍、坦克、動物等)

  家園同步

  請家長在網上搜索相關資料,給幼兒簡單講解中國四大發明:造紙術、指南針、火藥、活字印刷術。

  隨機教育

  生活中隨時提醒幼兒節約用紙,養成節約的好習慣。

  相關連結

  觀看節約用紙的公益廣告。

  附錄:中國四大發明

  中國四大發明是指古代中國的四種發明,一般是指造紙術、指南針、火藥、活字印刷術。此一說法最早由英國漢學家李約瑟提出併為後來許多中國的歷史學家所繼承,普遍認為這四種發明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且這些發明經由各種途徑傳至西方,對世界文明發展史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大約在3500多年前的商朝中國就有了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稱為甲骨文。

  到了春秋時用竹片和木片替代龜甲和獸骨稱為竹簡和木牘。甲骨和簡牘都很笨重,戰國時思想家惠施喜歡讀書,每次外出遊學身後都跟著五輛裝滿竹簡的大車,所以有學富五車的典故。

  西漢時在宮廷貴族中又用縑帛或綿紙寫字。縑是細絹,帛是絲織品的總稱。另一方縑帛上寫字時便於書寫,不但比簡牘寫得多,而且還可以在上面作畫,但是價格昂貴只能供少數皇宮貴族使用。公元前2世紀西漢初期已經有了紙而蔡倫只是改造了紙。

  造紙術在7世紀經朝鮮傳到日本。8世紀中葉傳到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到12世紀歐洲才仿效中國的方法開始設廠造紙。

  東漢和帝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在總結前人制造絲織品的經驗的基礎上用樹皮、破漁網、破布、麻頭等作為原料製造成了適合書寫的植物纖維紙,改進了造紙術,紙成為人們普遍使用的書寫材料,被稱為“蔡侯紙”。對紙的概念有個統一認識。什麼樣的物品叫“紙”。在古代埃及有莎草紙歐洲有羊皮紙,中國歷史上有絲絮紙和作書寫用的縑帛紙和蔡侯紙,其中只有植物纖維製造的蔡侯紙對世界造紙業的發展及人類文化的傳播具有深遠影響,其基本工藝一直沿用至今。根據史書記載和後人研究,蔡倫造紙術的基本點歸納起來就是用植物纖維為原料經過切斷漚煮、漂洗、舂搗、簾抄、乾燥等步驟製成的纖維薄片。沒有經過造紙基本步驟處理的纖維薄片不具備紙的基本效能,就不能稱之為中國古代傳統概念上的紙。世界上最早的紙是埃及的紙莎草紙,而歐洲中世紀則普遍使用羊皮紙,這兩種紙因為原料單一改進餘地有限被使用複數種類材料的中國紙所取代。

  如今還有個別的地方還使用造紙術來造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