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科學教案> 【精品】科學教案範文合集八篇

科學教案

【精品】科學教案範文合集八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透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程序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科學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科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瞭解自然界水資源的分佈,知道淡水資源十分缺乏,知道常用的節水措施。

  過程與方法:

  能從適當的情景中,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能向大家表達自已的發現和感受。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意識到水資源的缺乏,我們應該保護它,體驗缺水的痛苦和節水的好處,養成節水的行為習慣。

  教學準備:

  1、教材配套錄相資料、各種美麗水體的圖片;燒杯、小勺、滴管。2、學生查詢水的分佈資料,調查學校、家庭浪費水的現象,收集節水的有關措施。

  教學過程:

  引入:

  上節課我們認識水的神奇功能,它會向上爬、會團結、會噴射、會託舉,還可以溶解許多物質,水對我們人類真是太重要了。那麼地球上的水主要在哪裡呢?我們廈門市是一個海島,四面都是大海,我們的水資源真的是多到用不完嗎?今天我們來學習第4課《地球上的水》。

  一、欣賞自然界美麗的水體。

  (1)教師匯入:同學們,當你開啟世界地圖或面對地球儀時,呈現在眼前的大部分面積是什麼顏色?你知道,那是什麼嗎?那就是地球表面數量最多的水。它覆蓋了地球的大部分表面。前面幾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水在生命活動、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其實,水在旅遊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上也有重要作用。讓我們一起來欣賞。

  (2)教師出示多幅美麗水景的圖片,先問學生:你知道這是哪裡嗎?看到這些景象你有什麼感受?再請學生把自己知道的美麗水景的事情告訴大家。

  (3)教師小結:這些美景都是地球上的江河湖海的水給自然界帶來的種種奇觀,把大自然打扮得絢麗多姿,給我們生活帶來歡樂,給當地旅遊業的發展帶來效益。

  二、指導學生親身感受淡水資源的缺乏。

  (1)教師講授:儘管地球表面大多數被水覆蓋著,但這些水中絕大部分是海水,真正與我們生產、生活關係最為密切的淡水卻很少很少。(講解教材P34頁的比較)

  (2)教師提出要求:請你們參照教材第34頁上圖,用杯子、小勺、滴管分別取出“地球上的水”、“淡水”、“可開發利用的淡水”。

  (3)學生分組活動。

  (4)學生彙報動手做後的感受。

  三、引導學生討論淡水的用途

  (1)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充分發表意見。

  (2)教師介紹工業用水、農業用水事例。

  (3)師生小結:工農業生產、人們的生活都需要水。

  以上的活動,要求學生透過“頭腦風暴”的形式,把本組的觀點,用畫畫出來,張貼在黑板上,由本組代表發言。

  四、引導學生尋找身邊的浪費水現象,提出節水措施。

  (1)教師提出問題,生活中有哪些浪費水現象?你能為節水做些什麼?

  (2)學生討論,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

  (3)教師補充農業、工業等高科技節水技術。

  (4)教師小結:節水是全社會的'大事情,我們小學生一定要從自己做起,從日常小事做起,人人樹立“節約水光榮,浪費水可恥”的思想。同學們,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做節約用水小標兵!

  五、佈置作業

  體驗活動:水汙染的危害。將兩個洋蔥頭分別置於盛滿清水和滴有洗髮水的杯口。幾天後觀察洋蔥要部生長的情況。

科學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過程與方法:能提出進行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透過對潛望鏡內部構造的研究,使學生能利用語言、文字、繪圖等方式表述研究過程和結果;透過課前蒐集和整理有關潛望鏡的資料裡學生學利用書記及其它資訊源獲取資訊。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透過製作潛望鏡的活動,使學生學會欣賞、評價他人的作品,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願意合作交流;積極查閱資料,關心新科技、新發明。

  3.知識與技能:認識平面鏡反光性質的應用;會製作簡易潛望鏡。

  二、教學重點

  對潛望鏡內部構造的研究。

  三、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製作能力。

  四、教學準備

  製作潛望鏡的材料。

  五、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

  我們生活之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潛望鏡?你猜想它是什麼原理造成的?

  二)實驗(觀察)探究

  1.玩一玩我們的潛望鏡,認真觀察他是什麼原理?

  2.我想它的原理可以用下圖表示出來(課本上畫下來)

  課題8:潛望鏡的秘密課題8:潛望鏡的秘密課題8:潛望鏡的秘密

  三)實驗活動展示質疑(一個組一名發言人進行展示,同伴進行補充。其他組可以提問質疑)

  將自己畫的示意圖展示給全班的同學,向全班講解潛望鏡的工作原理。

  四)製作活動用紙盒製作一個潛望鏡

  1.介紹製作工具:訂書機,膠帶,鏡片(2),紙盒

  2.介紹製作方法:

  還有什麼製作方法呢?同學們講你的蒐集的資料給大家介紹一下。

  3.學生開始分別進行製作。

  4.玩一玩,我們的潛望鏡。

  五)檢測(5分鐘)

  1.製作一架潛望鏡最少需要()塊鏡片。

  A.3 B.2 C.4

  2.某同學想看到自己腦後的頭髮,他需要()面鏡子。

  A.1 B.3 C.2

  3.說一說潛望鏡裡的鏡片是()。

  A.平面鏡B.凹面鏡D.凸面鏡

  4.潛望鏡是利用的什麼原理製成的。

  5.試著畫出潛望鏡的剖面圖,注意畫出光的傳播路線。

  六)拓展:

  設計一個可以看到四面八方的潛望鏡

  板書設計

  6.潛望鏡的秘密

  平面鏡的反射原理。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談論各地不同的冬天。

  “我們都知道南京(指本地)的冬天有時刮冷風、有時結冰、有時下雪,樹葉落了,小草枯了,人們都穿上了厚厚的衣服,是不是每個地方的冬天都是一樣的呢?你聽過中央氣象臺的天氣預報嗎?請大家談談,你在哪裡見過冬天,那是什麼樣的,你還聽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說過冬天嗎?說給大家聽聽,帶照片的就講講照片上的情景。”讓幼兒充分發言,注意強化那些重要的描述。

  2.介紹北方的冬季特徵。

  引導幼兒觀看幼兒用書畫面“冰雕”。

  “這裡的冬天是怎樣的?為什麼別的地方沒有冰雕”(因為這裡冬季氣溫特別低,冰層很厚,幾個月不化)

  3.介紹春城昆明的冬季特徵。

  引導

  幼兒觀看幼兒用書畫面“春城的冬天”,介紹昆明實際上一年到頭都是春天。冬天也和春天一樣,植物繁茂。鬱鬱蔥蔥,鮮花盛開,從不下雪,不結冰。人們穿著單薄。“這裡有冬天嗎?”

  4.小結。

  活動延伸

  觀看世界各地冬天的錄象。

  活動目標

  1.拓寬幼兒知識面,使幼兒瞭解在我國不同的地方冬季溫度不同,景象也不同。

  2.激發幼兒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請幼兒回家向家長了解他們冬天在哪些地方生活過,那些地方的冬季是什麼樣的,收集一些照片。

  2.教師瞭解幼兒在哪些地方過冬天,有些什麼經驗。

  3.幼兒用書畫面“冰雕”、“春城的冬天”。

科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 蝸牛的特點體現在它的運動、身體構造等多方面。

  2、 蝸牛能對外界的刺激產生相應的反應,如觸角伸縮、身體躲進殼內以躲避危險等。

  3、 蝸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種物體上爬行,腹足做細波浪狀運動並在爬行中留下粘液痕跡。

  過程與方法

  1、 經歷和體驗從整體到區域性的觀察過程,並學習使用放大鏡做更細緻的觀察。

  2、 用簡圖畫出蝸牛的外形。

  3、 按照教科書介紹的方法飼養蝸牛,做好記錄。

  情感、態度、價值觀

  發展研究小動物的興趣,樹立起認真細緻、實事求是地觀察態度,做到不打擾、不傷害小動物。

  【教學重點】

  經歷對蝸牛外形、運動、反應等方面的觀察活動。

  【教學難點】

  學生觀察過程中對蝸牛的態度及對觀察到的資訊的整理。

  【教學準備】

  1、 分組:2-3只蝸牛、放大鏡、樹枝、繩子、玻璃、飼養槽。

  2、 與學生相同的但大一號的材料。

  【教學過程】

  一、課前佈置學生捉蝸牛

  1、 教師提醒學生注意在那裡捉到的蝸牛,捉到蝸牛的地方有什麼環境上的特點。

  2、 關注:學生捉蝸牛是否傷害蝸牛和其他動植物。

  3、 設計意圖:使學生對蝸牛的生活環境有一個初略的認識。

  二、觀察蝸牛的身體。

  1、 組織討論觀察蝸牛的身體的順序,討論紀錄的方法。在學生觀察過程中解答學生問題和給與指導。

  2、 學生觀察、記錄蝸牛的身體。並在觀察過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問題。

  3、 關注:學生在觀察過程中的組織紀律性,學生在觀察過程中交流和記錄情況。

  4、 設計意圖:認識蝸牛的身體結構特點。

  三、觀察蝸牛的運動和反應。

  1、 組織學生討論觀察蝸牛運動的方法和記錄的方法。在學生觀察過程中解答學生問題和給與指導。

  2、 學生觀察、記錄蝸牛的運動。並在觀察過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問題。

  3、 關注:學生在觀察過程中是否用到適度刺激的方法觀察蝸牛的反應,學生在觀察過程中交流和記錄情況。

  4、 設計意圖:認識蝸牛運動的特點:靠腹足運動,爬過的地方有粘液,能對刺激做出反應。

  (被注:觀察蝸牛的身體和觀察蝸牛的運動最好結合起來在同一時間段內完成)

  四、飼養蝸牛

  1、 教師介紹飼養蝸牛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2、 學生飼養、觀察蝸牛並記錄發現和產生的新問題。

  3、 關注:飼養過程中是否堅持觀察、記錄。

  4、 設計意圖:在飼養過程中瞭解更多有關蝸牛的資訊。

科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能透過多種方式獲得植物生長過程和變化的相關資訊。

  2、能按照植物種植方法的提示種植選定的植物。

  3、能根據公式計算種子的發芽率。

  4、能蒐集如何給植物施肥的資料。

  重點:指導學生親自播種一種植物,並設計製作記錄植物生長的表格。

  難點:指導並鼓勵學生堅持持久地觀察植物的生長變化。

  教學準備

  花盆、花鏟、植物種子、熱水、冷水、泡種子的小盆、放土壤的其他容器。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師:課前老師讓大家蒐集了了解一些植物的生長過程,都帶來了嗎?你是用什麼方法蒐集到的?

  2、教師小結:蒐集資料可以利用上網查詢、利用聲像資料查詢、想有經驗的菜農請教等方法。

  (二)學習新課:

  1、種茄子。

  (1)師: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看來,我們光說還不行,還需要同學們親自來實踐!你們小組商量一下,種什麼好呢?

  (2)確定種植的植物,並明確小組內的分工。

  (3)師:種植需要哪些步驟?

  (4)選擇合適的工具,種植植物。

  2、測定種子的發芽率。

  (1)師:透過這段時間種植植物,你們有什麼發現?

  (2)學生彙報,有的小組活的比較多,有的比較少。

  (3)師:怎樣確定哪個小組的種子發芽率高?

  (4)學生彙報測定。

  3、給茄子準備“營養”。

  師:人的生長需要營養,茄子的生長也需要營養,讓我們給茄子準備一些營養吧!

  4、記錄茄子的一生。

  師:想一想,茄子的生長過程可能是什麼樣子的?可以採用哪種方法記錄茄子的生長過程?

  師:同學們一定要堅持進行長期不懈的觀察,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不能半途而廢。

  5、教學反思:

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光發射現象的興趣,體驗合作遊戲的快樂。

  2.發展幼兒初步的觀察力、判斷能力,提高反應的靈敏性。

  3.引導幼兒利用鏡子的反射現象,進行追逐遊戲。

  活動準備

  1.課件-活動卡:家養動物的影子

  2.每人一面小鏡子,上面各畫上簡單圖案。

  趣味練習

  重難點分析

  重點:瞭解光的反射現象。

  難點:追逐光的影子跑。

  活動過程

  一、匯入

  課件演示,引發幼兒討論:為什麼有影子?

  二、展開

  (一)室內遊戲

  1.每人一面小鏡子,請幼兒自由地玩。

  教師啟發幼兒嘗試將鏡子反射到牆上,並互相介紹鏡子上是什麼圖案。

  2.教師觀察,及時把新的發現介紹給其他幼兒,引導幼兒互相學習。

  3.遊戲《大家都來玩》。

  教師選擇一處牆或一個大型玩具,請小朋友“讓鏡子上的小動物到滑梯上來玩“,幼兒嘗試用鏡子將圖案反射到滑梯上。

  (上課時根據陽光的照射情況選擇地點)。

  4.討論與交流:怎樣才能使圖案反射到你想照的地方。

  (引導幼兒反覆嘗試,在操作中體驗和感受)

  (二)室外遊戲

  1.遊戲《追逐我》。

  鼓勵幼兒自由結合,做追逐光斑的遊戲。

  啟發幼兒,如一名幼兒跑,另一名幼兒利用鏡子反射的光緊緊跟隨在他身後。

  兩人協商互換角色互換角色,提醒幼兒在追逐跑時,注意不要碰撞。 2.指導幼兒觀摩有創意的玩法。

科學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手是非常常見的身體器官之一,小小班的幼兒非常喜歡用手來做遊戲,但是要讓他們說出自已的手能做什麼,有什麼用途,確實不知,這節課就是認識手,讓幼兒透過這節課來認識他們的小手,手上有幾個手指頭,或是小手能夠幹什麼,並且,兩隻手也能做很多的事情,讓幼兒能進一步的瞭解手的用途及認識自已的小手。

  活動目標:

  1、透過活動讓幼兒知道自已有兩隻手,而且還能做很多的事情。

  2、在活動室中增強幼兒和同伴與老師的情感交流和互動能力。

  活動準備 小豬布偶 泡沫地毯若干 幻燈片

  活動過程:

  一、 出示布偶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小客人,小朋友們知道他是誰嗎?

  師:小朋友們好,我的名字叫“小豬”你們知道為什麼我會動嗎?

  師:因為是老師的手在幫助小豬動起來。

  1、小手變魔術師:小朋友知道自已有幾隻手嗎?(兩隻)師:一個手指頭呀,變呀變.一直到五個手指頭.

  2、認識手心、手揹我們一起來和小手玩個遊戲。請你按照我的要求去做,如果我說“手心手心拍拍”小朋友們就要手心手心拍拍,看看誰的小手最能幹。

  手心手心拍拍,我的小手轉起來。

  手背手背拍拍,我的小手舉起來。

  手心手心拍拍,我的小手藏起來。

  師:小朋友們真棒,給自已鼓鼓掌吧。

  3、出示小手能幹的圖片(幻燈片)比一比師:小朋友們把自已的小手伸出來,來和老師的手比下和自已的好朋友比下看看誰的手大,誰的手小。

  師:看看圖片上的小朋友在做什麼呀?它們用自已的小手在做事情。

  師:你的小手會做什麼事情呢?

  二、保護小手:

  總結:

  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幹,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要懂得保護自已的小手,不讓自已的小手受傷,並且講衛生、勤洗手,做一個講衛生的好寶寶。

科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透過對大樹進行觀察,研究,體驗情感——親近自然,關注自然。

  2、經歷從“看”到“觀察”的過程,並對大樹作簡單的描述。

  3、透過觀察、描述獲取有關大樹的資訊。

  教學準備:

  1、教師選擇一棵大樹,供學生觀察。(校園內)。

  2、觀察記錄紙。

  3、一些工具(繩子、尺、放大鏡等)。

  4、課前準備好有關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項。

  教學過程;

  1、引入。

  你喜歡什麼植物?你對樹進行研究過嗎?從書上的照片中,你看到了什麼?你有沒有到一棵大樹前觀察過?想去觀察嗎?

  2、小組討論心目中有關樹的資訊,並記錄在紙上。

  (1)學生討論(四人一組)自己心目中的樹。

  (2)把討論的資訊寫於紙上。

  3、怎樣觀察一棵大樹。

  (1)如果你在來到一棵大樹下,你想觀察什麼?學生討論。

  (2)怎樣才能觀察到更多的內容?學生討論。老師講述觀察要有序、有計劃,並把觀察得來的資訊記錄在紙上,以供以後研究用。

  4、帶動學生到大樹前,開始活動。

  (1)有組織的帶領學生到事先選好的大樹下。

  (2)學生根據自己想好的觀察順序、觀察方法觀察大樹。

  (3)要學生把觀察到的內容寫在記錄紙上。

  5、讓學生透過討論後,知道看與觀察的不同。

  (1)學生回教室,彙報交流。

  (2)對照兩張記錄紙,討論以前看到的內容和現在觀察到內容有什麼不同?

  (3)為什麼我再去看會知道的更多?

  (4)當我們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的時候,當我們帶著這樣的目的再去“看”的時候,我們的科學觀察活動就開始了。

  5、後續研究。

  在你家附近選擇一棵大樹,自己確定觀察內容,進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