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課件> 四年級最新版語文教學課件範文5篇

四年級最新版語文教學課件

四年級最新版語文教學課件範文5篇

四年級最新版語文教學課件範文5篇1

  教學目標:

  1、能在課文的語言環境中自學“誣告、辯護、蒙冤受屈、關鍵、質問、毫不含糊、徹頭徹尾、發誓、賭咒、騷動、揭穿、宣告”這些詞語,會區別“辯、辨、辮”;用正確的筆順書寫“誣”,會讀出“質問”的語氣。

  2、在讀通課文,初步瞭解內容的基礎上,藉助“誣告、辯護、揭穿、宣告”這幾個詞語,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3、熟讀林肯最精彩的辯護詞,在理解內容、瞭解表達順序的前提下能按順序,用自信、肯定的語氣複述這段話。

  4、聯絡上下文,想象“法庭內一片寂靜,接著便騷動起來”的時候,法庭上的人們會怎麼想怎麼說。

  教學重點和難點:

  1、讀懂林肯辯護詞中根據事實判斷、推理、分析的一段話,理解每一句話都是有根據的。

  2、熟讀林肯最精彩的辯護詞,在理解內容、瞭解表達順序的前提下能按順序,用自信、肯定的語氣複述這段話。

  教學過程:

  一、介紹林肯,引入新課。

  1、(媒體:圖片簡介)

  師:圖片上的這個人是——(林肯),誰能用一句話來介紹一下林肯。

  2、出示句子:林肯是美國曆的一位總統,他早年當過律師。

  指名讀句。(注意:早年)[就是多年以前]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講的就是林肯早年做律師時為別人辯護的事情。

  齊讀課題:25、律師林肯

  3、律師這種職業是幹什麼的?(為原告或者被告辯護的人)

  師:這篇課文中林肯為是為——(被告)辯護!這是到底是一起怎樣的案子呢?學習課文後你們一定會知道的。

  二、初讀課文,瞭解內容。

  1、出示自學要求:

  [1]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邊讀邊思考,除了律師林肯,課文中還寫到了哪幾個主要人物?他們在案件中分別是什麼身份?

  2、反饋自學情況:

  [1]接龍讀課文。

  [2]交流:除了律師林肯,課文中還寫了哪幾個主要人物?

  隨機板書:阿姆斯特朗、福爾遜(讀清音譯外來詞)

  [3]理清人物在案件中的身份。(交流隨機板書:被告、證人、原告、律師)

  三、學習2-6節,理清層次,知曉事情的起因。

  1、默讀課文2-6小節,想一想律師林肯為什麼要為被告阿姆斯特朗辯護?找找有關句子來回答。

  交流板書:辯護

  (A、基於對被告的瞭解和對朋友的情誼B、覺得案子有疑點和漏洞,證人誣告C、作為一名律師肩負的伸張正義的責任感)

  2、師:基於對被告的瞭解和對朋友的情誼,林肯主動——(承擔了被告的辯護律師)。

  透過認真研究案情後,林肯覺得案子有疑點和漏洞,他斷定被告是——(蒙冤受屈)

  作為一名律師,為了伸張正義,林肯要求法庭重新審理這個案子,並決定——(從證人身上開啟缺口。)

  3、師:但是證人福爾遜因為被誣告人收買,因此他一口咬定——。(媒體出示)

  板書:收買

  (轉述證詞)

  證人福爾遜說:

  師:在法庭上,林肯又是如何一步步從證人身上開啟缺口的呢?學習課文的重點段落7-16節。

  四、學習7-16節,突破難點,理解事情的經過。

  1、輕聲讀7-13小節。

  媒體出示

  思考:林肯質問了證人哪三個問題,用直線劃出來?想想林肯的三個問題的目的是什麼?(副板書:日期,人物,方位,時刻)

  (1)指名讀7-13小節。

  (2)交流反饋,指導分角色朗讀。(質問的語氣)

  2、師:林肯在證人福爾遜確定自己的證詞後,鄭重向大家宣佈證人福爾遜是個——。

  (什麼叫“徹頭徹尾”?)

  3、引讀14小節,要求學生讀出質問的口氣來。

  4、師:面對人們的質問,林肯胸有成竹地進行了陳述,指名讀15節,聽聽林肯是怎樣推斷出福爾遜是個“徹頭徹尾的騙子呢”?

  [1]出示林肯的辯護詞出示圖片,邊看邊理解。

  [2]指導讀這一節。(胸有成竹、自信)

  [3]出示圖片和福爾遜的話,找找圖與證詞的矛盾之處。

  [3]根據提示同桌練習說說這一節。

  A:10月18日應是月,11點鐘的時候月亮已經,即使,月亮也。月光從往照。而在東邊;在西邊,福爾遜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從二、三十米外看清阿姆斯特朗的臉的。

  [4]齊聲朗讀。(讀出質問的語氣)

  小結板書:揭穿誣告

  媒體演示:誣告

  5、學習課文16節。

  師:法庭內先是一片——,接著便——,法庭上的人們會怎麼想怎麼說,完成填空。

  法庭上一片寂靜是因為,接著人群騷動起來,是因為人們開始議論紛紛,有人說:“”有人說:“”有人說:“”,還有人說:“”終於,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五、學習17節,小結全文,瞭解人物品質。

  林肯正是用紮實的天文知識揭穿了證人的謊言,使阿姆斯特朗被宣告無罪,而林肯也成了當時美國最有名的律師了。

四年級最新版語文教學課件範文5篇2

  教學目標:

  1、在閱讀的過程中獨立識記本課生字。聯絡上下文理解“圍剿”、“奄奄一息”、“衣衫襤褸”等詞語的意思。

  2、默讀課文,能根據提示概括課文中記敘的長征途中四個事例。

  3、理解課文最後一句話的含義,體會老一輩革命家的堅定的革命信念。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歸納課文中記敘的長征途中四個事例,注意人稱的變化。

  2、理解課文最後一節,知道“走”、“精神財富”在文中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瞭解長征。

  1、出示課題,指名讀。

  2、對課題質疑:什麼是長征?這裡的“嬰兒”指誰?嬰兒怎麼能“走”?

  說明:抓住課題中的關鍵詞語往往是學生學習課文的途徑。這一環節的設計既培養學生質疑能力,又直接透過關鍵詞的理解進入課文學習。

  3、初讀課文,解決部分問題。

  (1)瞭解長征。

  ①讀課文,說說你對長征有了哪些瞭解。

  (引導學生重點從課文的第一、二節中找到相關的內容,說說紅軍為什麼要長征,什麼時候開始長征,從哪裡出發等。)

  ②交流,出示:1935年11月19日反擊“圍剿”、儲存實力、北上抗日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陝北#學習“剿”,讀準字音,記住字形。理解“圍剿”。#看地圖,知道湘鄂川黔的地理位置。

  ③根據提示說幾句話,介紹一下賀龍率領的這支紅軍部隊的長征。

  說明:長征對於學生來說比較遙遠、陌生。如何來了解長征呢?課文中為我們提供了相關的資訊。教師要引導學生去讀,去找,然後把這些資訊進行整合、歸納。在此基礎上,再組織學生進行說話練習。這樣既瞭解了長征,又訓練了語言,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2)文中的嬰兒就是——賀捷生,賀龍元帥的女兒。當時她還只是個襁褓中的嬰兒。理解“襁褓”。

  4、一個不滿一歲的嬰兒竟然也“走”完了漫漫長征路,最後到達了陝北,這真是一個奇蹟。那麼她是怎麼“走”完長征路的呢?我們來讀讀她說的話。

  二、整體感知,瞭解寫作方法。

  1、指名分節讀第2—6節,讀準:一步不落、著落、衣衫襤褸。

  2、說說這篇課文在寫法上有什麼不同。

  (1)用第一人稱“我”來寫,這是自述。

  (2)第2-6節每一節都有前引號,第6節後有後引號,這是引用主人公的話來寫。

  說明:這是一篇採訪稿,因此寫作方法與平時學習的課文不同。教師引導學生在讀文中瞭解不一樣的寫作方法,知道因為主人公講述的是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所以用第一人稱來寫顯得親切、真實、動人。

  三、深入學習,概括長征途中的事件。

  1、默讀第2—6節,思考:賀捷生講述了幾件事,分別是哪幾小節寫的。

  2、學習第2、3節,指導概括。

  (1)自由輕聲讀這兩小節,說說事情發生的時間、當時的情況和結果。

  (2)交流。1935年11月19日,剛剛出生18天的“我”被母親背在身上,隨部隊開始長征。

  (因為主要是講“我”的事,所以引導學生用被字句來講。“我”指賀捷生,要加引號,概括時也可以用第三人稱。)

  說明:學生剛開始學習概括,教師要從方法上進行指導,循序漸進,讓學生一步一步學會歸納。在學習過程中,以鼓勵為主,學生可以用自己的話進行歸納,只要基本內容包括即可。

  3、學習第4節,組內概括。

  (1)讀第4節,根據提示,小組內概括第二件事。過封鎖線時。

  (2)交流。

  (3)比較:過封鎖線時,為了不暴露部隊,“我”被媽媽捂住頭,險些丟了命。過封鎖線時,“我”被媽媽捂住頭,險些丟了命。哪一句話意思概括更清楚?為什麼?

  (指導學生概括時要了解事情發生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說明:透過比較,再一次從歸納的方法上對學生進行指導,提出明確的要求。

  4、讀第5、6節,根據提示,選擇其中一件事概括。突圍時,。過草地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交流。

  (1)突圍時,“我”被父親顛落在路邊,幸虧被老鄉撿到,才回到父母的懷抱。比較“丟”和“顛落”。

  (結合“一路衝殺”體會用“顛落”一詞的準確性。)

  (2)過草地時,“我”奄奄一息,大人為“我”準備了棺材——一塊白布,但“我”的生命力強得出奇,終於走出了草地。聯絡上下文理解“奄奄一息”。

  說明:詞語訓練的一個特點是不脫離語言環境。在概括事件的過程中進行詞語的理解,有利於學生正確地領悟其中的含義,更能幫助學生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

  6、現在你就是賀捷生,請你用簡要的語言把四件事連起來說一說。

  四、再讀課文,理解最後一節。

  1、再讀課文,感受長征的艱難。

  (1)引讀第3節。長征途中,紅軍經歷了生與死,血與火的考驗。天上有——敵機偵察轟炸,地上有——敵軍圍追堵截。然而阻礙紅軍的不只是敵人,還有更惡劣的自然環境。當時正值——寒冬季節,風雪交加,紅軍面對的困難無法想象。

  (2)看錄影,瞭解紅軍長征途中的艱辛。

  師:憑著對革命事業的堅定信念,紅軍克服重重困難,終於到達了陝北,長征取得了勝利。

  2、說說長征精神是怎樣的精神。學生交流。

  師小結:賀捷生奶奶認為這些精神就是她一生取之不盡的精神財富。

  板書:取之不盡的精神財富

  說明:透過朗讀和觀看錄影,讓學生進一步瞭解紅軍長征的艱難困苦,感受長征精神,體會紅軍堅定的革命信念,滲透民族精神教育。

  3、讀最後一節,說說“走”的含義。長征時的賀捷生只是一個未滿週歲的嬰兒,父母親抱著她走完長征路。她同樣經受了生與死、血與火的考驗。父輩們堅定的革命信念、頑強的革命意志一直激勵著賀捷生。

  五、拓展練習

  賀捷生奶奶的“長征”經歷,充滿了傳奇,更充滿了艱辛,選你印象最深的內容說給你的夥伴或家人聽,注意人稱的變化。

四年級最新版語文教學課件範文5篇3

  教學目標:

  1.在閱讀中自主識字,藉助近義詞理解詞語的意思。

  2.朗讀課文,用簡潔的語言歸納課文中記敘的刺蝟的兩件事。背誦5-7節。

  3.體會句子的不同表達方式,懂得運用比喻手法能夠使句子生動形象。

  4.感受刺蝟的聰明、伶俐,體會作者對它的喜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師:小朋友們,在大自然中很多動物都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三位動物朋友(出示圖片),我們先來認識他們。右邊三幅圖展示了他們高超的本領,你們能用“誰能幹什麼”這個句式說說他們的本領嗎?(指名交流。)

  2.除了這三位動物朋友,老師今天還要介紹一位神秘的朋友給你們認識,小朋友們預習了課文,一起說出這位朋友的名字?(刺蝟),它有什麼特點?(渾身長滿刺)今天就讓我們和作者一起和這位“帶刺的小動物”交個朋友吧。出示課題,齊讀。

  過渡:現在就讓我們翻開書讀讀課文,瞧一瞧小刺蝟有什麼特殊的'本領呢?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出示朗讀要求,思考:課文寫了關於小刺蝟的幾件事?用一句話簡單概括一下這幾件事分別是什麼?

  2.檢查預習,認讀詞語,用找近義詞的方法理解詞語。

  3.指名思考題,師小結並板書——偷棗,擊退大黑狗。

  三.讀讀議議,體驗感悟:

  (一)學習第一小節,體會比喻句的妙處。

  過渡:到底是多麼誘人的棗兒會吸引這位帶刺的朋友來偷棗呀?從書上找出描寫棗兒的句子。用直線劃下來。

  1.指名交流,並出示第一小節。齊讀。

  2.這是一句比喻句。把紅棗兒比作?(瑪瑙)老師這還有一句話,自己再讀讀這兩句話,你覺得你更喜歡哪一句?為什麼?

  3.指名交流。(喜歡第一句,抓住紅棗兒的“動態美”、“數量多”和“香味”來體會比喻句在表達上的妙處,以後寫作文也可以運用比喻句把句子寫生動。)

  4.指導朗讀,讓我們一起用朗讀來讚美紅棗兒的美和誘人。齊讀第一小節。

  (二)學習第一件事“刺蝟偷棗”。

  1.過渡:小朋友們讀得可真好,小刺蝟聽見你們的朗讀,他就忍不住來偷棗啦。你們預習過了課文,你們可以用書上的一個詞語來形容刺蝟偷棗的本事嗎?(高明)理解“高明”(技藝高超)

  2.為什麼說刺蝟偷棗本事很高明呢?請小朋友默讀課文2-9小節,按照順序找出刺蝟偷棗的句子,讀一讀,並圈出它偷棗的動作。

  2、指名交流句子,並逐句圈出刺蝟偷棗的動作。

  ①那個東西,一定沒有發現我在監視它,仍舊詭秘地爬向老杈,又爬向伸出的枝丫……[]

  這句話中有哪些刺蝟偷棗的動作?(爬)刺蝟是怎麼爬的?(詭秘)理解詭秘(隱秘)說明了什麼?

  指導朗讀,小刺蝟偷棗可真小心謹慎啊,所以——(學生接讀)。

  過渡:小刺蝟爬上樹是為了幹什麼呀?找到相應的句子。

  ②後來,那個東西停住腳,興許是在用力搖晃吧,樹枝嘩嘩作響,紅棗“噼裡啪啦”地落了一地。

  交流動作“搖”。理解“興許”(也許)。爬上了樹小刺蝟開始搖紅棗兒了,搖紅棗的時候刺蝟先停住腳,然後——(學生接讀)

  從這兩句描寫刺蝟偷棗的句子可以歸納出刺蝟偷棗的第一步是爬樹?(搖棗)板書:爬樹搖棗

  過渡:紅棗兒掉到地上了,小刺蝟還呆在樹上呢?它該怎麼辦呀?

  ③我沒弄清楚怎麼回事,樹上那傢伙“撲”的一聲,徑直掉下來。聽得出摔得還挺重呢!

  交流動作“掉”。刺蝟是怎麼掉下來的?(徑直),理解徑直,你能換個詞語說說刺蝟是怎麼掉下來的嗎?(筆直)。這句話從哪裡可以看出來刺蝟偷棗很高明?

  指導朗讀,對呀,刺蝟這小傢伙不僅聰明,而且速度特別快,趁我還沒弄清楚它想幹什麼,樹上那傢伙就——(學生接讀)

  過渡:刺蝟從樹上掉下來是為了幹什麼?能用你劃的句子說說嗎?

  ④它匆匆地忙碌著,把散落的紅棗逐個地歸到一起,又“撲嚕”一下,就地打了一個滾。你猜怎麼著?那堆棗兒,全都紮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長”大了一圈。興許是怕人發現,它馱著滿背的紅棗,向著牆角的水溝眼,飛快地跑去了。

  交流動作“歸、滾、扎、馱”。(板書)理解“歸”(把散落的東西堆到一起)興許(也許)

  對於散落一地的紅棗,小刺蝟可不是束手無策,而是匆匆地?這小傢伙偷棗可真高明呀!

  指導朗讀:看你們讀得這麼好,老師也想和你們一起把這段話讀好,老師讀每一句話的開頭,你們接下去。

  3.從這些句子我們可以看出刺蝟偷棗的本領可真(高明),它先?(讓學生看著板書說“爬樹搖棗”,接著?(落地歸棗)再?(打滾扎棗),最後?(馱棗快跑),分別板書。

  4.老師這裡有個動畫記錄了刺蝟偷棗的全過程,你能看著它和板書再給大家介紹一下刺蝟是怎麼偷棗的嗎?(老師提示可以用上表示先後關係的詞語)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

  5.指名複述刺蝟偷棗的過程。(1-2人)

  6.刺蝟偷棗的本領可真高超啊,讓我們的小作者忍不住發出了這樣的感嘆:出示第9小節,全班齊讀。(理解“欽佩”找近義詞)

  7.你們瞧,作者把刺蝟稱為?(小東西),這可以看出作者對刺蝟懷有什麼感情?(喜愛)

  (三)學習“斗大黑狗”,體會喜愛之情:

  1.師:作者懷著喜愛的感情非常生動地描寫刺蝟用背上的刺偷棗的情形,讓我們不由地欽佩它本事高明。接著,作者又敘述了刺蝟斗大老黑的過程,更是活靈活現。刺蝟是怎麼鬥志大黑狗的?

  默讀10-15小節,找出相關句子。

  2.交流出示句子:刺蝟可真鬼,一個個把身子緊緊地縮成一團,灑滿月光的庭院裡,如同長著幾個“仙人球”似的。大老黑很快掉過頭去,“嗚嗚”地哀叫著溜走了。

  3.刺蝟是怎麼打敗強壯的大黑狗的?說明刺蝟怎麼樣?(聰明,機靈)小作者看著這一幕,用了一個字來形容智斗大黑狗的刺蝟,是哪個字?(鬼),這個“鬼”字在這換成什麼詞語?(聰明,機靈)

  4.指導朗讀,男女生賽一賽,看誰能把刺蝟和大黑狗相鬥的過程讀得生動。

  5.師:爸爸也看到了這一幕,他用兩句話告訴了小作者一個小知識,我們先把這兩句話讀好,分組讀。

  6.第一句話爸爸告訴了我們一句諺語,說明了刺是刺蝟的什麼?(護身法寶)

  板書:護身法寶

  7.聽到爸爸的解釋,我更加喜歡小刺蝟了,又情不自禁地發出了這樣的讚歎:出示15節,齊讀。

  (三)小結:

  小作者透過細緻地觀察,生動地記錄了刺蝟的兩件事,表達了他對刺蝟的欽佩、喜愛之情。希望小朋友在以後的生活中也學會認真觀察,發現更多有趣的事和物。

  板書:

  偷棗兒→爬樹搖棗、逐個歸棗、打滾扎棗、馱棗快跑→本事高明

  15、帶刺的朋友

  欽佩、喜愛斗大黑狗護身法寶

四年級最新版語文教學課件範文5篇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朗讀課文,聯絡課文內容理解“放肆、哭笑不得、桅杆、齜牙咧嘴”等詞語的意思。

  2、透過理清文章中人物的關係,複習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3、感受船長在緊急關頭超人的膽略和智慧。

  重點難點:

  1、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2、透過寫話訓練,以獲救後孩子的口吻表達自己對文章的感悟。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以作者簡介引入課文,理清課文人物。

  1、先來認識一位作家。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這段話。

  2、這堂課,我們將學習的《跳水》一課也是托爾斯泰的作品,它向我們講述了一個驚險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一艘環遊世界的帆船上。這天風平浪靜,水手們都在甲板上。船上還有一隻調皮的猴子,一位有著豐富航海經驗的船長和他的兒子。

  二、整體感知

  (一)通讀全文,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1、他們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自由輕聲地讀課文。你能在這些括號中填上一個詞語嗎?

  2、學生交流,填寫。

  3、前階段,我們重點學習了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那麼現在就請同學們看著這個板書,誰能用簡單的幾句話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

  4、我們剛才根據板書概括了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你們有沒有發現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的好方法?

  歸納出學習方法:

  理清文中的人物關係,能幫助我們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二)學習課文第6節。

  1、原來在極度危險的時刻,是船長命令兒子跳水。他是怎麼說的?

  (1)輕聲讀讀這兩句句子。

  (2)師指導朗讀。要大聲,要急切的語氣。

  2、請學生質疑、解答。

  為什麼父親拿槍瞄準兒子?為什麼父親命令兒子向海裡跳?

  3、小結:

  因為父親意識到孩子此時遭遇了最危急的時刻,所以命令兒子向海裡跳。

  4、過渡: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使得船長面對自己的孩子要用如此嚴厲的命令口氣?我們下節課作一番深入的研究。

  課後小結

  三、複習鞏固

  1、齊讀全文。

  2、不看板書用簡單的幾句話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

四年級最新版語文教學課件範文5篇5

  教學目標

  一、透過文白對照,讓學生掌握《精衛填海》的文言大意。

  二、瞭解文言文和白話文的不同特點。

  三.懂得故事背後蘊涵的精神。

  教學流程

  一、課件展示精衛填海圖,激趣匯入

  1、展示圖片“精衛填海”,觀察“精衛”的樣子:花腦袋、白嘴殼、紅腳爪,有點像烏鴉。

  2、它是誰?回憶讀過的“精衛填海”故事。

  二、出示《山海經》中文言文片段,文白對照,學習神話

  1、出示《山海經》中文言文故事片段《精衛填海》,教師在音樂聲中誦讀故事。

  2、學生跟師學讀文言文《精衛填海》,注意句讀,讀出味道。

  3、藉助註釋或組詞語,初步理解文意。

  三、閱讀白話文《精衛填海》,文白對照,走進故事

  1、小組成員開火車輪讀故事,掃除生字障礙。

  2、小組展示朗讀情況,進一步感受故事情節。

  3、進行文白對照,深入理解故事內容,感受人物形象。

  (1)在白話文旁將對應的文言文內容寫上,注意整潔、美觀、有一定速度。

  (2)同桌互查文白對照情況。

  (3)集體交流文白對照情況。(一生讀文言文內容,一生對應朗讀白話文內容)

  四、再入文字,體會神話人物精神品質

  再次瀏覽白話文故事,討論交流:

  1、精衛為什麼要填平大海?

  2、精衛能否填平大海?(可擬題辯論:你贊同精衛的做法嗎?為什麼?)

  3、從精衛身上你感受到了什麼?(寧死不屈,鬥志昂揚、堅持不懈、矢志不渝)

  4、遇到困難時你會如何對待?

  五、作業拓展,深化認識

  1、續編故事:《小精衛填海》。

  2、將故事編成課本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