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科學教案> 關於中班科學教案四篇

中班科學教案

關於中班科學教案四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班科學教案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班科學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我們班幼兒都很喜歡玩區角活動,特別是對玩具展覽區情有獨鍾。因此我們把每個星期星期五定為玩具分享日,讓幼兒交換著玩玩具。在活動中我發現他們對各種會動起來的玩具特別感興趣。但是,當我問他們:“你們知道他們為什麼會動起來?他們是靠什麼動起來的嗎?”他們都很迷惘,無法回答我的問題。所以,我就想讓他們在原有玩的基礎上,進一步讓幼兒在實踐中探索各種不同的玩具是靠什麼動起來的。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探索,觀察利用慣性、發條、電等能使玩具動起來的現象,激發幼兒進一步探究學習的慾望。

  2、對探索活動感興趣,並能大膽地講述探索過程與結果。

  活動準備:

  1、汽車、飛機等慣性玩具、發條玩具、電動玩具若干。

  2、三個筐、紐扣、繩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創設環境、直接匯入。

  金老師知道小朋友最喜歡玩玩具了,我們每個星期都有一次玩具分享日。今天小朋友又帶來了很多玩具,但是今天小朋友玩的時候要想一想怎樣讓你的玩具動起來?玩好以後告訴大家你玩的是什麼玩具?你是怎樣讓它動起來的?

  二、分享發現現象。

  1、我發現剛才小朋友都玩得很開心,現在請小朋友說說你剛才玩了什麼玩具?你是怎麼讓它們動起來的?(請小朋友分類擺放)

  2、××玩具、××玩具、××玩具我們用手推著動的,手放了以後它們還會動,它們有個好聽的名字叫慣性玩具。小朋友一起叫一下它們的名字叫慣性玩具。

  3、××玩具、××玩具、××玩具都需要上了發條才會動的,我們也給它們取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發條玩具。

  4、我們再來看一下××玩具、××玩具、××玩具它們都是靠什麼動起來的?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它們的肚子裡都藏了什麼東西?(電池)原來它們是靠電池才動起來的,開啟開關按紐電源接通了它們才會動起來。所以它們也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電動玩具。

  三、幼兒再次探索進一步感知外力作用對玩具動起來的影響。

  1、剛才小朋友都把玩具寶寶分類了,那小朋友再想想如果我玩發條玩具的時候,發條拉的短一點和拉的長一點會有什麼不一樣呢?

  2、我們再看一看慣性玩具,如果我推的重一點和輕一點,它們開的又有什麼不一樣呢?

  3、幼兒帶著老師的問題進一步探索。

  4、教師小結:原來發條玩具的繩子拉的越長,它就跑的越快,而且跑的很遠;拉的短一點它就跑的慢一點,近一點。慣性玩具推的重一點,它就開的快一點,遠一點;推的輕一點,它就開的慢一點,近一點。

  四、幼兒自制玩具。

  1、剛才這麼多有趣的玩具都是工人叔叔和阿姨為了小朋友玩得更開心才設計出來的,所以小朋友要愛護它們。現在鄭老師也要請小朋友用你們能幹的小手來做一件玩具?是什麼呢?(教師出示紐扣和繩子)

  2、小朋友想一想怎麼樣才能讓紐扣動起來的?

  3、教師示範做紐扣玩具。

  4、幼兒自由製作玩具(打結的時候可以請其他老師幫忙,但是要注意禮貌)。

  5、今天小朋友做了一件慣性玩具,以後我們到區角里去做電動玩具、發條玩具,好嗎?現在我們一起到外面去玩我們做的'玩具吧!(教師帶幼兒走出活動室)

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在吹泡泡的遊戲中,體驗創造以及成功的快樂,萌發愛探究的積極情感。

  2、在自主操作中,瞭解吹泡泡的工具要有洞或者縫隙。

  3、能動手動腦解決問題,能創造性自制吹泡泡工具。

  活動準備:

  4個籃框、16個盤子、泡泡水、吸管若干9根、袋子裡的四件件套15份、樹葉若干片、鐵絲若干、計時器、毛巾15條。

  活動過程:

  一、我們來玩吹泡泡

  1、看準備的東西,猜猜今天有可能玩什麼遊戲。

  2、提問:吹泡泡吹泡泡,怎麼吹?

  3、小結:吹泡泡是要把氣往外吹,千萬別把泡泡液吸進去,吸進去會肚子疼的,要學會保護自己。

  二、用吸管吹泡泡

  1、要求:保護好盤子裡的泡泡液,不要把它弄灑了,灑了就沒法玩了。吹泡泡的時候不要吹到別人的臉上和自己的臉上,一定要保護好自己,如果吹到了,趕緊用小毛巾擦一擦。

  2、幼兒操作,巡迴指導。

  3、收管子。示意成功的小朋友坐下來。

  4、請成功的小朋友說說、吹吹給小朋友們看看。

  5、進一步小結:我們剛才都用吸管成功地把泡泡吹出來了。我們都要輕輕地用力,然後要吹很長是時間,不是“噗”一下吹出來。

  三、用工具吹泡泡

  1、提問:還可以用什麼吹出泡泡來?以前你都是用什麼(工具)吹的?

  2、認識袋子裡的工具。

  3、幼兒猜想並嘗試自主探索。

  4、要求1:袋子裡的四種東西每一種都要試一試,如果能成功地吹出泡泡,請把它放在桌子下的籃子裡。如果不能吹出泡泡,請把它留在袋子裡。

  5、要求2:記住了還是那兩個要求。保護好你的泡泡液,保護好自己,別對著小朋友吹。拿到了就去試一試,如果成功了抓緊時間把它送到籃子裡來。

  6、分享試驗結果: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袋子裡吹不出泡泡的工具有什麼。誰來說說你的袋子裡還剩了什麼。

  7、請試驗成功的孩子教教不成功的孩子,一起發現原因。

  8、關鍵提問:泡泡從哪出來的?

  8、關鍵提問:你們為什麼認為XX可以吹出泡泡?泡泡從XX的哪裡吹出來?

  9、重要總結:有洞洞有縫隙的都可以吹泡泡來。工具有一個要求……

  四、改造樹葉吹泡泡

  1、改造樹葉:我的袋子裡現在又有一樣東西,它有洞洞有縫隙嗎?它能變成吹泡泡的工具嗎?能吹泡泡的工具必須有什麼?那你能想辦法把它變成吹泡泡的工具嗎?

  2、幼兒操作:拿到了就去試一試,有想法就去試一試。看誰能把樹葉變成吹泡泡的工具,誰能當科學家。

  3、落座,討論怎麼把小葉子變成吹泡泡的工具。分析成功與失敗的原因。

  五、各種形狀的鐵絲吹泡泡

  1、改造鐵絲:我們的小葉子變出小洞洞就可以吹出泡泡來。那這個東西,認識嗎?直直的,可以變形的。它可以變成吹泡泡的工具嗎?

  2、誰敢挑戰?我發現有人把小鐵絲打了個圈,他會變形。這個圓形會吹泡泡嗎?怎麼弄呀,擰在一起。還能變其他形狀嗎?

  3、拓展思維:不同形狀的工具吹出的泡泡會是什麼形狀?

  4、在幼兒操作中結束。

中班科學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汽車是孩子們喜歡的玩具之一,特別是男孩子對汽車更是情有獨鍾。他們可以講述出很多種型別以及作用。因此透過主題活動“交通工具博覽會”,我設計了這節活動內容。雖然準備的材料很多,但是幼兒能在這麼一個愉快、輕鬆的氛圍中學到知識。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消防車、救護車、警車是執行特殊任務的車輛,並能說出它們的特殊標誌和不同作用。

  2、引導幼兒根據不同車輛發出的聲音辨別是什麼車,發展幼兒的判斷能力3.學會運用110、120、119三個特殊的號碼。

  活動重、難點:

  重點:認識消防車、救護車、警車的特徵及作用。

  難點:學會運用特種車的求救號碼。

  活動準備:

  關於特種車的課件一份,每幼兒一套特種車與求救號碼的圖片,消防車、救護車、警車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玩車,匯入課題: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教室裡有很多的車,大家想不想玩一玩啊?(幼兒:想)師:老師評價小朋友玩車的時候看一看你的車和其他小朋友的有什麼不一樣呢?(幼兒自由玩車,教師個別指導幼兒觀察自己的車和別人的有什麼不一樣。)

  二、播放課件,認識特種車的特徵及作用:

  師:請小朋友們看一看,這有什麼車?(消防車、救護車、警車)警車:

  1、這是什麼車(警車)。它有什麼特殊的本領?(抓壞蛋)

  2、警車的外形特徵(演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警車。

  小結:警車是用於追蹤和抓捕逃犯的車輛。沒有固定車型,車牌有專門的標記。車頭上面裝有報警器。

  3、撥打電話110有小偷必須立刻報警,該撥打什麼電話呢?(110)(演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撥打110及警車行動。

  小結:當你見到犯罪行為時,立即撥打110,公安人員執行任務,拉響警報,飛馳前進,其他車輛都要讓路,以保證公安戰士不失時機的逮捕罪犯。

  救護車:

  1、這是什麼車?(救護車)。它有什麼特殊的本領?(救人)

  2、救護車的外形特徵(演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救護車的車身顏色、標誌,車頭和車門的特徵及用途。

  (1)為什麼救護車上的燈會閃,還發出嘀嘟嘀嘟的聲音?(因為救護車裡的病人病得很嚴重,所有發出嘀嘟嘀嘟的聲音讓人家讓開,這樣救護車開得快讓病人早點去醫院看好病)(2)你們知道救護車裡面有什麼嗎?它們有什麼用?(因為救護車基本上救的都是生重病的人,所以車上要放一個床,讓生病的人可以躺下來)小結:救護車是專門護送危急病人到醫院的專用汽車。一般是白色或綠色,車身兩旁和後面車門上都有紅十字標誌,車頭或車頂上裝有警鐘或警報器。車門在車廂的後面,便於擔架的進出。

  3、急救電話120師:有人需要馬上送醫院該撥打什麼電話呢?(120)(演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撥打120及救護車救人。

  小結:當有危急病人時,撥打急救電話120,救護車會立即出發,一路上響著警報,其他車輛都讓路,以便讓救護車盡把病人送到醫院。

  消防車:

  1、這是什麼車?(消防車)它有什麼特殊本領?(救火)

  2、消防車的外形特徵(演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消防車的車身顏色、車身配置及其作用。

  (1)為什麼消防車的身上塗上紅色?(因為紅色是很鮮豔的,人家很遠就能看見消防車身上的顏色,別的車子就知道是消防車開過來了,趕快讓開,讓它開過去救火)。

  (2)消防車在滅火的時候,水是從哪裡來的?(消防車上面有一根管子,把馬路上的消防栓門開啟以後,水就會流動起來,就可以滅火了。)

  (3)為什麼消防車上有梯子,它有什麼用處?(因為樓房太高,人爬上去很危險,用很長的梯子就可以滅火了)(小結:消防車是救火用的汽車。車身是紅色的,車頭上有一個警報器或警鐘,車身是急用儲水箱,兩旁有吸水管和水帶,車上有升降梯子和滅火器等救火用具。

  3、火警電話119師:當火災發生時,該撥打什麼電話叫消防車呢?(119)(演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撥打電話119及消防車救火小結:當發生火災時,撥打火警電話119,消防隊員立即駕駛消防車,一路發出“嗚――”的警報聲,沿途的行人和其他車輛一律讓路,讓它儘快趕到現場滅火,保護人民的生命和財產。

  三、遊戲:

  1、開什麼車師:生活中人們經常遇到一些困難,如果有人遇到了困難,小朋友願意幫助他們嗎?

  (1)這裡發生什麼事了?(著火了)小朋友快想想辦法,我們該叫輛什麼車呢?消防車的電話號碼是多少呢?(119)

  (2)他怎麼了?(生病了,受傷了)這可怎麼辦呢?該叫什麼車呢?救護車的電話號碼是多少?(120)

  (3)這裡發生什麼事了?有小偷,壞蛋。怎麼辦呢?打什麼電話,電話號碼是多少?(110)

  2、《出車》

  幼兒找一輛自己喜歡的玩具車,在專用號碼的指揮下隨音樂依次開出活動室。

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增強辨識樂器聲音的能力。

  認識變色龍的特性。

  活動準備

  主題爆米花、兒歌讀本、兒歌掛圖、互動式教育光碟。

  各式樂器、變色龍相關書籍或影片、變色龍頭套、幼兒大頭照、呼拉圈。

  活動過程

  1事前分別用綠色、褐色、灰色紙材包覆呼拉圈;並於活動進行前,向家長或爬蟲類寵物店商借變色龍到學校。

  2活動進行前,向幼兒說明今天有一位小貴賓要來,大家要小聲說話才不會嚇到牠,之後介紹變色龍進到教室,讓幼兒觀察、摸一摸牠,或是讓

  他趴在幼兒的肩膀或手上,作近距離接觸。

  3取出主題爆米花封底,觀察變色龍的變色功夫,再與幼兒一起欣賞變色龍影片,介紹牠的變色能力及又長又有黏性的舌頭等特徵,並分享與變

  色龍近距離接觸的感覺,是否發現牠的變色能力……等。

  4播放兒歌「變色龍」〔附一〕,與幼兒一起念唱兒歌,然後將變色龍頭套〔附二〕發給幼兒,讓幼兒自行選擇並塗上顏色。

  5請幼兒戴上頭套,翻開兒歌讀本P.32,請幼兒拿出事先準備的大頭照片,插入翻翻書旁的縫隙中,將自己變成翻翻書中的角色,說故事。

  6老師拿出綠色、褐色、灰色呼拉圈隨意放置,並向幼兒說明綠色的呼拉圈代表草叢,灰色呼拉圈代表石頭,褐色呼拉圈代表樹幹,當聽到敲擊

  三角鐵,就要躲進草叢中,聽到木魚聲要躲到石頭上,而聽到響板聲則是躲到樹幹上,不然會被蛇〔附三〕(由老師戴頭套扮演)吃掉。

  7播放兒歌,大家一邊念唱,一邊學變色龍走走停停的在地上移動,老師隨機敲響不同的樂器,幼兒則站到指定的圈圈中,不小心掉出圈外的,

  就會被蛇吃掉。

  注意事項:

  當變色龍趴在不同人身上時,會因為衣服顏色深淺的不同,而有身體變色的現象,老師可趁機引導幼兒發現變色龍的變色能力。

  變色龍離開之後,需請幼兒洗手再繼續活動。

  評量

  1能辨識樂器聲音進行遊戲。

  能說出變色龍身體會變色的原因。

  結束活動

  講述「我是變色龍」故事(上誼出版),帶領幼兒製作鏤空圖卡,變換故事中各角色們的顏色,完成後放入語文區,讓幼兒可以利用來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