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術當巨人來到小人國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美術當巨人來到小人國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美術當巨人來到小人國教案1
活動背景
大班幼兒對新奇事物充滿了好奇和探究的慾望,樂於欣賞多種題材和形式的童話故事,在繪畫技巧和表現能力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基礎,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大膽想像故事情節,體驗創作的樂趣。
2.能夠利用動態人物來表現簡單的故事情節。
3.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4.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5.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準備
1.幼兒前期經驗:掌握人物的基本畫法,能夠透過典型特徵表現人物的性別和基本動態。
2.物質準備:《小人國》動畫片、投影儀,四肢可以靈活轉動的布娃娃、木質人偶、小紙人、鐵絲小人、“蝌蚪人”動態畫冊、有人物動態的故事書若干。
活動過程
1.欣賞動畫片《小人國》,調動興趣,激發想像。
教師:“今天我們一起看一部動畫片《小人國》,大家一起來看一看,在小人國裡發生了什麼故事?”
(1)當動畫片播放到小人國的衛兵驚恐地向大家宣佈“不好了,巨人來了!”時,教師按下暫停鍵,啟發幼兒想像:巨人長得會是什麼樣子? 幼兒紛紛說出自己的想法:巨人的個子很高,也很胖,胳膊和腿都是圓圓的;巨人會是一個高個子外星人,有三個腦袋,六隻手;巨人會是一個巨大的機器人,身上有很多按鈕,能夠變形,還能夠發射鐳射和導彈……
(2)教師:巨人是一個兇惡的人,還是一個善良的人?它和小人之間會發生什麼故事呢? 幼兒充分展開了想像:巨人應該是一個好人,他和小人國的居民們跳舞、唱歌;這是一個兇狠的巨人,小人國的居民們會勇敢地站出來,用繩子拽住他的腳,或請奧特曼將他打敗;他是一個善良的巨人,小人國的居民會和它做好朋友,會在它的頭髮上滑滑梯,還會站在他的頭頂夠雲彩……
2.體驗動作,觀察細節,增強感性經驗。
(1)請幼兒結合自己的故事情節,親身模仿故事中角色的動作和表情。
(2)啟發幼兒注意觀察不同動態時人物的四肢、頭部和五官的變化規律,幫助幼兒在觀察的基礎上加以想像和概括,明確如何運用不同的形狀、線條,來表現大小、高低、方向等特徵,幫助幼兒提升經驗。
3.幼兒創作,教師進行不同層次的指導。
引導幼兒結合自己的需要,選擇適宜的材料進行操作:鼓勵能力較強的幼兒,按照自己的想像大膽地進行創作表現;引導概括能力較弱的幼兒操作擺弄人偶、娃娃、鐵絲小人等材料,掌握人物在表現不同動態時四肢、頭部的具體位置;引導表現能力稍弱的幼兒借鑑“蝌蚪人”的動態畫冊進行創作,使每一位幼兒在創作過程中,能夠按自己的能力,選擇適宜自己的材料,用自己的方法,較快地進入探索,向目標邁進。
4.師幼共同參與講評。
(1)引導先創作完的幼兒將作品展示出來,並互相自由欣賞、討論,鼓勵幼兒為自己的同伴講述自己作品中的故事情節。
(2)集體講評,請幼兒找出自己最喜歡的作品,說出喜歡的理由。教師在講評活動中注意挖掘幼兒在作品的創意、線條、色彩、構圖等方面的閃光點,同時更加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積極主動的態度。透過這種有效的評價活動,幫助幼兒獲得自信,豐富審美經驗,提高繪畫技巧。
活動延伸
請幼兒注意觀察生活中人們的.各種動作和表情,在美工區繼續創作表現。
活動反思
活動有了“質”的飛躍,而教師的靈活掌握,給幼兒創設了一個寬鬆自由的活動環境和心理氛圍,使幼兒個性化的藝術表現天賦和表現形式得以充分展現,也給我們教師在活動創設中帶來了新的啟示。
大班美術當巨人來到小人國教案2
活動目標:
1、觀察跳舞的滑稽小人,瞭解滑稽小人的動態、服飾和麵部表情,感知任務快樂的情緒和誇張的動作。
2、學習用連貫的曲線,表現舞蹈者誇張的面部表情和動態。
3、合理地將人物安排在畫面的主要為之上,用大膽流暢的線條表現人物的主要特徵。
4、養成大膽用色、均勻塗色的良好習慣。
5、鼓勵幼兒大膽正確的上色。
活動準備:
1、小丑表演雜技的影片片斷
2、人手一盒油畫棒、一支勾線筆。
活動過程:
1、音樂活動:殺雞宰鴨——教師帶領幼兒隨著音樂表演唱歌《殺雞宰鴨》,感知體驗快樂的情緒。
2、觀察舞蹈動作,感知跳舞者的姿態和表情。
——教師:剛才你們在幹什麼?你喜歡唱歌跳舞嗎?跳舞的時候你開心嗎?
——誰願意上來給大家跳一個快樂開心的舞蹈動作?
——教師用簡筆畫記錄動作。
3、欣賞範例,感知舞蹈的滑稽小人。
——引導幼兒開啟《幼兒用書》,說說:這是什麼地方?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教師:舞臺上有誰?他在做什麼?你覺得有趣嗎?他的服裝與我們的有什麼不同?表情時怎樣的?
4、幼兒操作。
——引導幼兒在《幼兒用書》上,畫出自己喜歡的滑稽小人,鼓勵幼兒給滑稽小人穿上彩色的花衣服。
5、舉辦《陽光大舞臺》,展示幼兒作品,讓幼兒介紹作品,互相交流,評選出自己最喜歡的滑稽小人。
開始部分我為孩子播放了下載的一段小丑表演雜技的動畫,透過截圖講解,引導幼兒重點觀察了小丑誇張的臉部化妝和服飾,讓幼兒知道小丑透過鮮豔的衣服、誇張的動作和表情來逗樂觀眾。然後再簡單示範了繪畫步驟。
教學反思:
一個教學活動的好壞,其目標的設定是活動的關鍵。透過本次活動,幼兒感受到了小人的滑稽,理解了什麼是頂天立地。瞭解了小人結構部位的變長與紙的摺疊方法的關係。教師與幼兒的交流方式應該多樣化,不能簡單的一問一答的方式。這樣幼兒在繪畫過程中才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本文擴充套件閱讀:滑稽,漢語詞語,讀音為huá,jī,音節是hua,ji,原意是流酒器滑稽,中國古代特別是《史記·滑稽列傳》中引申為能言善辯,言辭流利之人。現今多念“huá,jī“,現代美學意義為人之言語、動作或者事態,讓人發笑。出自《楚辭·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