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被拴起來的貓美文
一個大學生問德·梅勒:“只要稍微留意一下,我們就會發現,我們的社會中會存在不少不合理的制度或者政策。儘管連執行者都知道它們是荒謬的,但就是沒有人站出來反對它,更沒有人敢廢除它,所有人都任其執行下去。這是為什麼?難道每一個人都愚蠢嗎?”
“你說的問題讓我想起一個習俗。”德·梅勒說,“在印度很多寺廟裡,舉行禱告時都要在門外拴一隻貓。這個習俗源於四百年前,一位德高望重的導師和弟子們一起參加禮拜的時候,靈脩院裡的貓就會礙事。於是,每逢靈脩院舉行禱告的時候,導師就命人把貓拴起來。導師去世後,每逢禮拜,人們繼續把貓拴起來。這隻貓死了,靈脩院又找來一隻貓,好確保禮拜時,他們忠實地執行導師的命令。幾個世紀過去了,博學的弟子們寫下了這樣的學術論文,內容是有關在禮拜時,把貓拴起來——這一宗教儀式的重要性。當然也有人認為拴貓的儀式毫無意義,但他們提出異議時,都無一例外地被趕出寺廟,有人甚至受到更嚴苛的懲罰。所以,直到今天,儘管很多人意識到這一儀式是荒謬的',但它仍舊被忠實地不折不扣地執行著。”
大學生接過話頭說:“我明白了,那些不合理的東西之所以在延續,是因為人們心中的盲從和怯懦。”
“你說得很對。”德·梅勒點了點頭,接著說,“但不僅僅是一些人的盲從和怯懦;還有另一些人的權欲,因為他們可以透過這隻貓樹立自己的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