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家長髮言稿> 幼兒園期末家長會園長髮言稿

幼兒園期末家長會園長髮言稿

幼兒園期末家長會園長髮言稿

  在現實社會中,發言稿應用範圍愈來愈廣泛,發言稿可以起到整理演講者的思路、提示演講的內容、限定演講的速度的作用。你知道發言稿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期末家長會園長髮言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期末家長會園長髮言稿1

尊敬的各位家長朋友:

  大家好!

  首先,我衷心感謝大家參加今天的家長會。今天來參加家長會的家長,說明對孩子的教育是很重視的。來之前,也許你在想:幼兒園召開這次家長會是出於什麼目的?會講些什麼?有沒有必要浪費這些時間來聽?要相信你們今天來對啦,因為我今天要講的內容或以後要講的內容都會對你教育孩子,或是對孩子的發展帶來益處。也許在座的家長多數認識我,我是主要負責這所幼兒園的園長,以後如果您對我們幼兒園有什麼好的建議可以跟我提出。,但在全體教職工的努力下,我園在塘廈鎮發展還算是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和有良好的口碑的幼兒園,自賣自誇了,但當您真正去了解的話您會發覺我並沒有吹牛。

  用專家的話說:幼兒教育不單是幼兒園教育,幼兒園和家庭是重要的合作伙伴。一個孩子發展的好與壞,並不單單是為孩子選擇了哪一所幼兒園,而是這所幼兒園的教育環境、教學方法、內容及家長的教育方法,對孩子的成長進步均起著同等重要的作用和影響。但目前不少家庭教育中或多或少存在著一些教育的誤區。比如:家長注重的是孩子要多學點知識,多學一些單詞。其實,這樣的短期效果和急於求成的認識,會把孩子快樂童年斷送。

  因為我們知道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我希望您能跟著我們的步伐走。為了下一代,我們不會完全違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而迎合家長,如果這樣去做,我們就對不起下一代、也會害了她們。因為我們知道孩子的記憶和規律,其實孩子在五歲以前無論他學了多少東西,但與生活不常接觸,孩子也會忘記的。因為當時是臨時記憶,既然這樣為什麼要犧牲孩子的快樂童年為幸福代價?而讓孩子去獲取一些只是臨時記憶的東西呢?

  有的家長會說:難道你這個幼兒園就是讓孩子玩嗎?不學什麼了嗎?我想告訴大家:我們想讓孩子學的不僅僅是一些書本上簡單的知識,還要讓孩子在活動中學習交往、豐富孩子的情感,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文明禮貌、友愛協作。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求知、探索的興趣,這些才是孩子終生受益的。你讓孩子學寫字、計算、幾個英語單詞,家長當天就可以瞭解到,這叫顯性教育,而孩子綜合素質的開發培養並不是一朝一夕,一兩天就可以見效的。但如果半年、一年、二年在幼兒園生活、學習。那你在孩子上小學以後會發現孩子的綜合素質好與壞,這叫隱性教育。所以,為孩子的一生髮展奠定素質基礎才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目標。

  一、創設良好的家庭環境

  家庭是兒童成長的第一環境,家庭教育一對一的個別教育,甚至是幾個成人對一個幼兒的教育。因家長與孩子有著親密的關係,所以家庭教育對兒童的影響最直接,對幼兒健康發展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家長既要注重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影響,同時也要注意教育的分寸,正確把握嚴與愛的尺度。要多給孩子鼓勵,讓孩子從小學會自信。特別不能在他人面前當著孩子說自己孩子的缺點,並老是把“你真笨”“真糟糕”等斥責的詞語掛在嘴邊,這樣容易挫傷孩子的自尊心,直接影響孩子學習、對生活的積極性。

  有的孩子在家裡比較任性、不如在幼兒園聽話、不善於交往、性格暴躁等。對這些問題我們要非常重視,積極地瞭解孩子的特點,分析其原因,尋找對策。如果長期面臨這樣的問題,我們就應該從家庭教育方面找原因。因為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美化的家庭環境能使孩子的心情愉快,而嘈雜的環境則會讓孩子心情浮躁。父母的性格以及不良習慣也會直接影響孩子。

  我們每一個人都不可能是完人,但作為父母最起碼不能把自身的壞習慣“遺傳給孩子”。還有夫妻關係、對老人的孝道等等都會影響到孩子,一個充滿歡聲笑語的家庭會培養出樂觀向上孩子。一個尊老愛幼的家庭會培養出懂事、孝順的孩子,這種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性格習

  慣明顯優於其它孩子。還有,父母應該有足夠的時間陪孩子一塊玩、學習讓孩子感受濃濃的親情,激發對學習與探索的興趣。孩子心目中理想的母親應該永遠慈祥,富有愛心地對孩子。當然父親的作用也不能忽視,孩子能從父親那裡學會果斷、堅毅、機智等。所以孩子的健康成長,家庭教育是第一位的,這是誰都不能推卸的責任。

  記得我曾經看到過這樣一篇報道:有一位孩子的父親是個“新聞迷”,早上聽收音機,晚上看新聞節目,成了這位父親的必修課。而他的兒子呢,從小受到了潛移默化,久而久之,也迷上看新聞。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呢?入小學後,老師發現這個孩子的聽說能力、記憶力特別強,讀起課文來,語感也特好,對看課外書,對身邊的事也很感興趣。剛入小學就能看《西遊記》的學生版本了,問她認識字嗎?他說有的認識,有的不認識,但大概能知道講了什麼事。而認識的那些字基本上是自己透過問父母,透過一遍又一遍反覆的.接觸學會的。孩子一旦有了興趣,根本就用不著機械、死板的教他認字和寫字了。因此在入小學前,家長也應重視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

  二、理解、支援老師的工作

  幼兒園教師是一項最辛苦、責任最大、也可以說是家長要求最高的職業。我們幼兒園裡的每位老師都是幼師和英語專業畢業的,都是經過挑選、面試才最後錄用的。她們陽光、可愛、充滿激情,他們將人生中最美的時光奉獻給了幼教事業。我很愛他們,他們就像我的親姐妹。特別是每年九月份新招收的孩子們剛入園時,由於對環境不適應,有些孩子又哭又鬧、對老師又踢又打,即使這樣,老師們也沒有怨言,仍然耐心細緻地哄著他們,用媽媽的愛平撫著孩子入園的焦慮,讓他們感覺幼兒園就像自己的家;她們用自己的真心,真誠的去呵護每一個幼兒。看到他們和孩子在一起又唱又跳時歡快的樣子,我打心眼裡愛他們,看到年輕的老師們有時為了工作,在此我也希望家長能給予老師們理解與支援,當老師真的很不容易,特別是當幼兒園的老師,面對的是一些不懂事的孩子,那就更不容易了。

  三、搞好家園聯絡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因此,我們教師更殷切地希望各位家長能直接參與到幼兒園對幼兒的教育中來,家長將孩子送到幼兒園,絕不是其教育責任的移交,而是家長有幸在教育孩子方面增加了專業的合作者。

  (一)下面我就對家長們的接送幼兒入園、離園給大家提幾點建議:

  1、請各位家長一定按幼兒園規定時間準時接送孩子,上午7:30——9:00入園,下午4:20——5:30離園。

  2、嚴格執行幼兒接送卡接送制度,必須由家長親自接送幼兒,如您的孩子有事或有病,請到幼兒園親自向班主任請假或打電話通知。

  3、為了安全起見,不要讓孩子帶貴重物品來園,也不要讓孩子帶零食來幼兒園吃。

  4、養成習慣每天看孩子的書包,看書包裡有沒有通知和多餘的物品出現(如果有多餘的物品一定要打電話與老師溝通)。

  (二)接下來我給大家講一講,有關新生家園配合。

  孩子從家庭進入幼兒園,孩子的角色發生了變化,新的環境、新的生活,孩子都很陌生,不習慣,孩子哭鬧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尤其是家長與幼兒園教師不積極配合,對這個問題不能正確理解和對待的,或是孩子在家中過分的溺愛,孩子自理能力、生活能力差、依賴性強的孩子或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堅持送的孩子,哭鬧的時間會更長,有這麼幾種情況,請家長留意一下有以下幾種型別的孩子:

  1、孩子來園時就忐忑不安。家長把孩子交給教師後孩子會發生大哭大鬧現象,甚至躺在地上滾著哭,跺著腳哭,這種情況算不錯的,因為往往哭著哭著,看父母走了他就不大哭了,哭是哭給父母看的,這樣大哭大鬧的孩子往往兩三週就會不哭了,可以說這是小人精。

  2、孩子來園時很高興並與父母招手再見。父母走時比較放心,但往往新鮮感過了,或玩夠了時就會哭鬧,這樣的孩子往往第二、三天開始哭鬧,這樣叫“後犯勁”。這樣的孩子還不如開始就哭的孩子適應的快。所以說我們一看第一天不哭的就擔心“後犯勁”。

  3、孩子來園時並不大哭大鬧,即使不高興,但教師哄哄就會好的,但這樣的孩子回家時卻往往哭給父母看,尤其是旱晨不起床,主要是有心眼、想辦法纏著父母,不肯上幼兒園,但在幼兒園卻表現的不錯,家長千萬不要認為孩子不願去也就算了,結果正中了孩子的“計”,應該堅持,鼓勵孩子。

  4、最讓人頭痛的是個別孩子非常“泥腿”,哭起來沒完沒了,他並不大哭大鬧,而是“乾哭”,有的是嘴裡還要叨叨著。“我找媽媽”、“媽媽還不來接呀等等”這樣的孩子不聽哄不聽勸,任性,而且其它活動,其它小朋友很難分散他的注意力,這樣的孩子過渡的要慢,最慢的要一個月左右。

  5、有的孩子平常不哭,一到午飯後要上床了就開始想家了,也有的孩子一天不大哭,等父母接來了卻抱著大哭,感到很委曲。

  除以上幾種情況外,也有少部分孩子並不哭鬧,很快隨教師的指令進行活動了,但這是及少數孩子。

  如果想讓孩子適應的快些,還要靠家長的配合:

  1、家長要儘量多帶孩子到班上與教師熟悉,看看廁所、洗手和渴水、睡覺的地方,並且告訴孩子怎樣上廁所,怎樣洗手,什麼時候睡覺,讓孩子有一個初步的印象,讓教師認識孩子並叫出孩子的乳名,孩子會感覺教師是熟人、親人,適應的就快。

  2、要有決心堅持送孩子,不能一天打魚,兩天曬網,要明白孩子哭鬧是正常的事,千萬不要孩子回家百般的呵護,好像欠了孩子什麼,這樣孩子反而更想家。

  3、送孩子時,要果斷地交給老師馬上離開,千萬不能依戀不捨,三步兩回頭,更不能孩子哭,家長也哭,孩子會更加恐懼,也不能在遠處張望或中途來園看孩子,這時反而使孩子不易適應,只想找親人回家,實際這樣是在害孩子。

  4、孩子剛入園兩週,來園不要過早,在8:00以後最好,晚上接的不要過晚。我們計劃前兩週早接,在4:00接。因為孩子在園時間過長,會想家,第二天更不願來園,穩定後在4:30過來接。

  總之,家長配合得好,孩子適應得快,家長配合得不好,孩子適應就慢,這是我們的經驗,我們希望家長能正確理解和對待。

幼兒園期末家長會園長髮言稿2

尊敬的各位家長朋友: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小紅帽幼兒園全體教職工,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同時我要對各位家長一直以來對我們工作的信任和支援表示衷心的感謝。

  小紅帽幼兒園在十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始終將孩子的發展放在了第一位,面對未來社會的發展,教育必須圍繞四種基本能力來設計和組織。學會求知的能力,學會做事的能力,學會共處的能力,學會發展的能力。因為幼兒時期是培養和形成一個人終身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學習的內容就是最簡單、最基礎、最容易的知識和技能,透過各種方法,讓幼兒對這些知識和技能愉快掌握,併產生興趣,激發出學習的慾望使之養成終身學習的愛好,而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可以陪伴孩子一生,並影響他的一生。所以我們選擇了蒙特梭利教育理念,滲透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之中,本著這樣的教育理念,我們幼兒園要求老師能在充分研究兒童身心特點的同時,精心為孩子準備環境,準備適宜的活動內容。開展系列的、形式多樣的活動,注重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切實提高孩子的各項能力。

  為了給孩子營造一個快樂、健康、和諧的成長環境,所有的老師真的是用心良苦。剛才看到的圖片當中,其實包含了很多故事,有汗水也有淚水。例1:前幾天有幾位老師在一起,聊起了教育,也聊起了自己的孩子……幾位老師說完後哭了,我也哭了。但當我想到同樣是幾天前進班時聽到孩子們的對話:姐姐妹妹的對話,看到孩子們全身心的在老師準備的環境當中愉快的學習時,我感到很欣慰。因為我們老師們點點滴滴的付出換來的是孩子們點點滴滴的收穫。幼兒園工作者的工作不僅限於8個小時之內,而更多的付出和準備則是在8個小時之外,因為好多廢棄的材料在幼兒園老師的手中都會變費為寶,成為孩子學習的重要的資源。有人誇張的說幼兒園老師是收破爛的,在座的各位家長也一定能感受到,因為一直以來也有很多的家長和我們一起拾著破爛,園內家長收集的廢棄輪胎轉變成孩子最喜歡的運動器材,班內家長收集的好多紙盒、瓶罐成為孩子們學習的寶物。

  教育是一項系統的工程,孩子的教育,就好比一輛車子,需要兩個車輪同時運轉,才能協調執行。小紅帽幼兒園發展至今一直能夠贏得社會的認可,與家長的支援和信任是分不開的,所以今天我們再次請來了在坐可愛的爸爸媽媽們,和我們一起探討教育孩子的話題。

  為了全面培養幼兒自主學習能力和思維創新能力,促進家庭親子教育質量的不斷提高,在中國教育學會和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的大力支援下,今天我們幼兒園很榮幸地邀請到了幼兒早期教育專家,中國教育學會高階講師張夏老師前來我園進行講座,希望透過這次活動,我們的家長能夠在和專家學習和交流的過程中,共同更好的與我們攜手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下面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張夏老師給我們進行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