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三年級下《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教學設計

三年級下《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教學設計

三年級下《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最佳化。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下《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目標】

  1.知道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2.掌握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3.能夠應用公式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師:同學們,你們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嗎?有一天,烏龜又遇到了兔子並再一次向兔子提出了挑戰。這次,烏龜和兔子要進行粉刷牆面的比賽。(課件演示龜兔粉刷牆面的情境:兔子粉刷一塊長方形的牆面,烏龜粉刷一塊正方形的牆面,它們同時開始、同時完工)

  師:怎樣才能比較出誰贏了?(要知道它們粉刷的牆面的面積到底哪個大一些)

  師:如何知道它們哪個粉刷牆面的面積大?用面積單位去測量行嗎?

  師:要測量黑板、操場等比較大的面積,使用面積單位一排一排地實際測量這種方法顯然比較麻煩。今天我們就尋找一下計算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規律,推匯出計算公式。

  二、探究新知

  1.長方形面積的推導

  (1)猜想

  師:為了能很快找出長方形面積的規律,請看大螢幕。(教師用多媒體演示長、寬的變化引起長方形面積大小變化的動畫)看了老師的操作過程,請你們大膽地猜猜看:長方形的面積可能與什麼有關?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寬到底有著怎樣的關係?你們喜歡自己來探索這個問題嗎?好,透過實驗解決問題是科學研究經常採用的方法。

  (2)實驗

  師:下面我們用準備好的1平方釐米的小正方形任意擺一些長方形,然後數出它的面積。

  師:你擺的長方形一排用了幾個小正方形?一共有幾排?一共用了多少個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

  (3)發現

  師:透過剛才的實驗,你有了哪些發現?

  生:每排小正方形的個數剛好是長方形長的釐米數,排數正好是長方形寬的釐米數。因為總個數=每排個數×排數,所以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師:大家的這些想法都有一定的道理,說明你們很會鑽研問題。但是,這些長方形都是用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擺出來的,是否對計算所有的長方形的面積都適用呢?我們還要對這個發現進行驗證。

  (4)驗證

  師:請同學們用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測量已知長、寬的`長方形的面積。你有什麼發現?

  生:我先用剛才發現的計算方法算出這些長方形的面積,再用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直接測量出這些長方形的面積,兩種方法的結果是一樣的。所以,我認為這個計算方法是正確的。

  2.正方形面積的推導

  師:(應用多媒體動態展示:先出示長7分米、寬5分米的長方形,然後把它的長縮短1分米,接著再把它的長縮短1分米,寬始終不變)這個長方形透過兩次變化已經變成了什麼圖形?(正方形)那麼,正方形的面積又是怎樣計算的呢?為什麼?

  生:因為原來長方形的長和寬都變成了正方形的邊長,所以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三、知識運用

  一張長方形的餐桌,桌面長14分米、寬9分米,要配上同樣大小的玻璃,這塊玻璃的面積應該是多少平方分米?

  四、鞏固新知

  題目略。

  五、總結深化

  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你能解決生活中的哪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