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自學本課生字、生詞,注意積累,賞析好詞好句。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透過朗讀和想像,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燕子的可愛和春天的美麗,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導人新課

  1.同學們,每當春姑娘到來的時候,她的使者--燕子(板書課題)就會從南方趕來,你看到過嗎?在你眼中,燕子像什麼呢?

  2.我們再來看看我國著名作家鄭振鐸眼中的燕子是什麼樣的?

  二、初讀課文

  1.(教師配樂朗讀課文)聽了課文之後,你的眼前彷彿看到什麼?

  你想不想看到的東西?請讀課文。

  2.自讀課文。

  3.小組合作學習。

  出示自讀要求:

  (1)讀課文中的生字,想辦法記住每個生字;

  (2)畫出生詞和其他自己不理解的詞語,然後小組討論,說說它們的意思以及在什麼情況下可用;

  (3)組員輪讀課文(每人一節),邊讀邊思考:課文寫了燕子的哪些方面?

  (4)選出自己最喜歡的一節,讀給小組成員聽。讀後其他組員評議,指出優點和不足之處。

  4.檢查小組合作學習情況。

  三、小組研讀

  1.這是一篇經典散文,之所以能經久不衰,就是因為它非常美,美在以下四個方面。

  (1)出示:外形美 春之美 飛行美 歇息美

  (2)你們小組最想研讀那一方面的美?(小組成員商量研讀專題)

  2.出示研讀方法:

  (1)自讀課文,找出哪些詞句最能反映這方面的美;

  (2)細細品讀這些詞句,把自己的想法寫在旁邊;

  (3)小組交流補充;

  (4)討論怎樣讀好這一節?練讀。

  3.學生研讀,教師巡視並參與研讀。

  四,彙報交流

  (一)彙報交流“外形關”

  1.研究外形美的小組彙報。

  (1)燕子的外形美在哪兒?

  (2)你們從哪些詞句讀出了這種美?01

  (3)其他組成員補充或質疑。

  (4)推薦一名成員朗讀這一節,其他成員評價。

  2.練習。

  出示:一身( )的羽毛,一對( )翅膀,加上( )的尾巴,湊成了( )的小燕子。

  (二)彙報交流“春之關”

  1.研究“春之美”的小組彙報。

  (1)這一節透過哪些景物來展示春之美?這些景物各有什麼特點?

  (2)你們認為哪些詞句寫得比較好?為什麼?

  (3)最後一句寫小燕子對錶現“春之美”有什麼作用?

  (4)這一節的四句話順序能不能顛倒?為什麼?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設計2

  《大象的耳朵》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它主要講了大象耷拉著一對耳朵,小兔子、小鹿子、小馬、小老鼠都認為它的耳朵有問題。見到別人都這麼說,大象也開始動搖了,以為自己的耳朵真的有問題。於是,它用竹竿把耳朵撐起來,結果總有小蟲子鑽進它的耳朵裡,吵得它頭痛又心煩,它又把耳朵放下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教學目標:

  1.會認“似、耷”等10個生字,會寫“扇、慢”等8個生字,掌握“似、扇”2個多音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讀好文中的問句。

  3.知道大象的想法是怎樣改變的,明白別人說的不一定正確,要學會思考的道理。

  教學重點:

  1.識記生詞,理解課文內容。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義,懂得其中的道理。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猜謎匯入,預測激趣。

  小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有一位動物朋友要來到我們的課堂上,和大家一起學習,想知道它是誰嗎?(生:想)猜中了謎語,就可以把它叫出來呀!

  1.課件出示謎語: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長又長,幫人把活幹。(打一動物)

  2.同學們真聰明,這個動物就是大象。(出示課文插圖:大象)

  3.說說你看到了一隻怎樣的大象?(當學生說到大象的耳朵時請同學用自己的說說大象的耳朵)

  4.出示生字“耷”,趣味識字。

  5.(出示插圖中其它小動物)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新課文,講的就是大象的`耳朵。

  6.出示課題:大象的耳朵。(齊讀課題)

  二、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由讀課文,用你喜歡的符號標出本課的生字、詞語,讀準字音,不太熟練的地方多讀幾遍。

  2.組內合作識字:互讀、互聽、正音。

  3.教師引導:鼓勵學生當小老師,教同學們認識生字,重點交流識字記字方法。

  (1)多音字:扇:shn扇動shàn風扇

  (2)圖片識字:豎、竿、撐、舞

  (3)與生活體驗結合識字:痛、煩、耷

  4.多種形式認讀生字和詞語。

  5.指讀課文,檢查識字和朗讀情況,師生評議,正音。

  三、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1.默讀課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大象為了讓自己的耳朵豎起來的故事。)

  2.同桌互讀課文,注意讀好問句。

  3.學生質疑,提出不懂的問題。

  四、小結提升。

  1.出示重點語句“你家是人家,我是我。”

  2.抽生說說大象是為什麼這麼說。

  3.這句話給我們的啟示是什麼?

  五、作業設計:

  1.認真抄寫文中的生字、新詞。

  2.給爸爸媽媽或好朋友講一講這個故事。

  板書設計:

  大象的耳朵

  耷拉豎著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

  二年級語文第21課《鳥路》。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並能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3、學習課文,想象自己心中鳥路的樣子。

  4、在識字、朗讀過程中感悟人與動物之間美好的情感。

  重難點、關鍵:

  1、識字、寫字。

  2、朗讀、背誦課文。

  課時劃分:

  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隨文識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在朗讀中感悟人與動物之間美好的情感。

  教學準備:

  字、詞卡片,配樂朗誦帶。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聽一段音樂,說說喜歡歌曲裡的動物嗎?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於鳥的文章。

  板書課題:鳥路。

  二、初讀課文:

  1、想聽老師讀一讀嗎?(老師配樂範讀課文,要求學生邊聽邊找出生字。)

  2、這麼美的課文你們想讀嗎?那咱們就來分組讀課文,完成老師交給你們的任務:

  (1)、找出自然段。

  (2)、小組內齊讀或組內輪流讀課文。

  (3)、認讀生字,找出不懂意思的詞語,小組內互相討論。

  4、檢查小組初讀情況。

  (1)、指名認讀生字詞。

  傍晚、彩霞、彩虹、芙蓉、麵包屑

  (2)、說一說,都有那些鳥飛來吃麵包屑了?

  三、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悟課文內涵。

  1、讀一讀你喜歡的自然段,想一想,你為什麼喜歡這個自然段。

  2、指名讀。請人評一評,說說他哪裡讀得好。

  3、第三、四、五自然段採用多種形式的讀,要指導讀出驚訝、讚美的語氣。注意“啊”、“瞧”的讀法。

  4、結合生活,“彩霞”與“芙蓉鳥”對比,突出文中的“變”字。

  5、課間休息:師生一起玩“咬尾巴”的遊戲。

  比如:白鴿屬於鳥類,烏鴉也屬於鳥類……

  6、全班齊讀課文。

  看板書,小結全文。

  四、拓展。

  1、你覺得還會有什麼鳥飛來,他們會鋪成一條什麼樣的小路呢?

  2、假如你也住在那片樹林裡,你會怎樣和小鳥們相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