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設計3篇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設計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設計3篇

  《奇怪的大石頭》是三年級上冊的一篇精讀課文,這一課講的是我國的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玩耍時,對家鄉的一塊石頭產生的疑問,在老師和父親都未能解答的情況下,透過自己的多年研究終於明白了巨石的由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這篇課文的教學設計,歡迎大家閱讀!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設計(一)

  一、學習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

  2、正確讀寫“奇怪、、地質學家、捉迷藏、悄悄、躲閃、嚴嚴實實、轉來轉去、興趣、平整、推動、旅行、考察、秦嶺、遺蹟、研究、成果、震驚”等詞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讀懂課文內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於動腦,執著求索的可貴品質。

  二、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來的過程,領會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問題、提出問題的。

  三、教學的難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內容寫具體的。

  四、教學方法:

  自學法。

  五、教學時間:

  兩課時。

  六、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板畫激趣,談話匯入

  你見過大石頭嗎?如果你見到一塊大石頭(教師板畫一塊大石頭)你是否會產生一些疑問?我國的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就對一塊大石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奇怪的大石頭》(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掃除障礙

  1、請各自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把課文讀通順。

  2、分節指名讀課文,相機檢查鞏固生字、新詞的讀音。

  三、質疑解難

  1、結合資料袋中的內容介紹本文主人公一李四光。

  2、學生針對課文內容質疑,師生共同解疑。

  (1)對預習認真,能主動、正確解疑的同學給予表揚。

  (2)主要解決以下疑難:

  隕石:大的流星在經過地球大氣層時,沒有完全燒燬墜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質較多或全部為石質的隕星。

  地質學家:從事地球物質形成和地殼構造研究,以探討地球的形成和發展的科學家。

  突兀:高聳。

  第四紀:地質歷史的.最後一個紀。約250萬年前至今。此時高緯度地區廣泛地發生了多次冰川作用。

  冰川:在高山或兩極地區,積雪由於自身的壓力變成冰塊(或積雪融化、下滲凍結成冰塊兒又因重力作用而沿著地面傾斜方面移動,這種移動的大冰塊叫做冰川。在地質上的新生代第四紀,氣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許多地方被冰川覆蓋,稱第四紀冰川。

  秦嶺:橫貫我國中部,東西走向的古老語皺斷層山脈。我國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線。分佈有冰川槽谷、角峰等。

  (3)完整地齊讀課文。

  (4)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些什麼內容

  第二課時

  一、感知巨石形象

  課文講的是李四光小時候的事。小時候的他常常和小夥伴們圍著一塊巨石捉迷藏,讓我們到現場去,去看看這是一塊怎樣的巨石,他們是怎樣圍著巨石捉迷藏的。

  1、請大家各自輕聲朗讀第2自然段,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

  2、教師用電腦多媒體課件顯示巨石,討論:

  (1)這是塊怎樣的石頭?(注意文中的“巨石”、“孤零零”)

  (2)李四光和夥伴們是怎樣圍著石頭捉迷藏的?

  電腦多媒體課件繼續演示李四光圍著大石頭躲閃,大石頭遮住了李四光,小夥伴圍著石頭轉來轉去找不到他的情形,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內容描述。

  (3)小夥伴們轉來轉去找不到李四光,咦,這是為什麼?(石頭大,便於躲藏這也是原因之一)

  二、感受好問精神

  時間長了,李四光對這塊大石頭有了疑問。他首先想到的是問老師,李四光會怎麼問?老師怎麼答的?李四光又會怎麼想?同學們讀讀課文,同桌間演一演。

  同桌讀、演後挑選學生上臺表演。

  表演結束後教師問李四光扮演者:“聽了老師的回答,你的疑問解決了嗎?為什麼?”

  三、解開巨石之謎

  李四光又跑去問爸爸,他爸爸也說不清。後來這個疑團有沒有解開,怎麼解開的,請大家讀最後兩個自然段。

  四、讀後討論:

  李四光怎麼解開這塊孤零零的巨石之來歷這一謎團的?

  引導學生認識以下要點:

  (1)李四光思考這個問題想了許多年;

  (2)長大後到英國學習了地質學,明白冰川可以推動巨大的石頭旅行幾百裡甚至上千裡。

  (3)李四光回家鄉專門考察了這塊大石頭,終於弄明白這塊大石頭是從遙遠的秦嶺被冰川帶到這裡來的。

  (4)對這塊巨石的研究引導他發現了什麼重大成果?

  五、交流讀後感想

  1、完整地朗讀課文。

  2、讀了這篇課文,大家都會有一些感想,請你和大家交流一下。

  3、小結鼓勵:

  孤零零的巨石聯絡著千萬年前地質事件,童年的疑問引發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發現的問題可能蘊含著巨大價值。願小朋友們也有強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問、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開一個個神奇之謎,為國家、為人類作貢獻。

  六、板書設計: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設計(二)

  學習目標

  1、認識“考、秦”等5個生字。會寫“著、藏”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奇怪、著名、地質學家”等20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3、瞭解童年李四光對大石頭產生的疑問以及他後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與童年的疑問間的關係,認識好奇心在發明創造中的重要意義。

  課前準備:

  1、佈置學生預習,蒐集有關李四光其人的資料

  2、準備生字卡片

  3、準備冰山推動巨石的科普錄象

  第一課時

  匯入新課

  1、彙報預習效果

  a、《奇怪的石頭》講的是誰的故事?(李四光)

  b、請同學們展示自己查詢到的有關資料並介紹李四光其人。

  2、切入本課主題

  剛才同學們的介紹非常精彩。李四光是怎麼成為著名的地質學家,大家想不想知道?現在就請同學們自讀課文,咱們也去取取經。

  初讀課文

  1、循序漸進讀課文。

  第一遍:邊讀邊找出帶有本課生字的詞語,藉助後邊的拼音爭取把字音讀準確。

  第二遍:再讀課文,進行自我測試,看看自己是否還需要藉助課後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還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幫互助學生字。

  出示生字,請已經有把握的學生來做小老師,帶領大家一起鞏固,教師隨時糾正讀音,點評。

  3、按序逐段來反饋。

  指名逐段朗讀課文,爭取對課文的脈絡有更為清晰的認識

  4、呼應導語解疑惑。

  現在你認為李四光之所以成為著名的大家的原因了嗎?請學生依照自己的理解說說。

  指導寫字

  1、投影出示生字詞,自讀,指名讀。

  2、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討論怎麼記住這些生字,並且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3、指導寫字:課件演示,逐字指導,學生透過觀察自己總結應該怎麼寫。

  第二課時

  朗讀感悟

  1、複習切入,精讀課文

  上節課同學們說得非常好,發現了我們李四光先生成才的小秘密,那就是勤于思考,好學不倦。

  2、請同學們畫出李四光幼年時圍繞這塊奇怪的大石頭提出的問題。

  a、出示所有問題,指導朗讀,你認為該用什麼語氣來讀?從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b、“這麼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來的呢?”

  這是一塊怎樣的石頭?(大石頭)說說你從哪看出來的?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

  相機理解“孤零零”“嚴嚴實實”

  c、分角色朗讀(第一到第八自然段)

  3、觀看錄影,明白原理。

  a、有關巨石如何毫無痕跡來到故鄉的這個疑惑一直困擾著李四光,二十年後他終於揭開了其中的奧妙,你想知道嗎?

  b、觀看科普錄象,演示冰川推動巨石的情景。

  c、情景再現:假如你是李四光,你來我們學校做有關“冰川移石”的科普講座,你準備怎麼把這個知識講清楚,現在請你整理好你的演講稿。

  4、齊讀課文

  交流感想

  讀了這個故事後,你受到了哪些啟發?用“李四光爺爺,我想對你說_______________”的句式說一說。

  分組交流。

  課外拓展

  1、有多少在工作上做出一番成就的人,他們從小就善於發現問題,勇於探索,最後為他們的成功奠定了基礎,回去找找這方面的材料。

  2、我的奮鬥計劃:擬訂一份奮鬥計劃,看自己需要怎麼做,才能向這些偉大的人靠近。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設計(三)

  一、學習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

  2、正確讀寫“奇怪、著名、地質學家、捉迷藏、悄悄、躲閃、嚴嚴實實、轉來轉去、興趣、平整、推動、旅行、考察、秦嶺、遺蹟、研究、成果、震驚”等詞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讀懂課文內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於動腦,執著求索的可貴品質。

  二、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來的過程,領會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問題、提出問題的。

  教學的難點: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內容寫具體的。

  三、教學時間:

  兩課時。

  四、教學準備:

  課件等。

  五、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簡介李四光,匯入課題。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位大朋友——課件出示李四光頭像,簡介他的生平。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小時候的故事,看看他是怎樣的一個人?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請各自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把課文讀通順。

  2、分節指名讀課文,相機檢查鞏固生字、新詞的讀音。

  3、你對小李四光有什麼印象?

  教師相機板書學生對李四光的印象。如:愛思考,愛提問,好問好學,等等。

  4、能用書上的話來充分說明你的觀點嗎?

  三、再讀課文,合作研讀

  1、再讀課文,劃出說明自己觀點的理由。

  2、小組合作,互相說說自己的觀點和句子。

  由記錄員做好記錄,準備全班交流。

  四、寫字指導。

  重點指導“藏、臥、旅、考”。

  第二課時

  一、認讀詞語。

  二、全班交流。

  教師隨學生的回答相機引導研讀有關句子。

  如:

  1、時間長了,他對這塊大石頭髮生了興趣:這麼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兒來的呢?

  為什麼李四光會對這塊石頭感興趣呢,這塊石頭有什麼奇怪的地方嗎?

  可用因為……所以……讓學生說說原因。讓學生感知巨石形象及李四光的好奇之心。

  2、李四光跑去問老師……

  想象情境,進行說話練習。

  李四光會怎麼問老師?同桌演一演對話。

  指名演一演。

  3、這麼重的大石頭從天上掉下來……

  老師的回答令李四光滿意嗎?

  說話練習:

  這麼重的石頭從天上掉下來,力量(),應該會把草地(),可它沒有臥進土裡,所以一定()。

  從而讓學生感受李四光好問好質疑的品質。

  4、李四光又跑去問爸爸,他爸爸也說不清。

  師生演演這次對話。

  李四光在請教多人失敗後,你覺得他會怎麼想?

  5、這個問題李四光一直想了很多年,直到……才……

  用直到……才……說話。感受李四光的執著,認真的態度。

  6、後來,李四光回到家鄉,專門考察了這塊大石頭……

  感受李四光的執著探索的可貴品質。

  三、總結昇華

  1、小李四光從一塊巨石質疑,透過自己的探索,研究出的成果震驚了全世界,你從中得到什麼啟示?有什麼感想?

  學生暢所欲言

  2、你想對李四光爺爺說什麼話?

  四、課外積累

  找一找課外資料,蒐集名人小時候敢於質疑,勤學好問的故事。為口語交際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