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高一化學物質的量濃度教學設計

高一化學物質的量濃度教學設計

高一化學物質的量濃度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一化學物質的量濃度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內容是在學習物質的量濃度之後學習配置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實驗課,此實驗在高中乃至高校實驗教學中都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因為在實際應用非常重要,因此學生必須掌握此實驗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基於此,本教學設計就應本著學生學會實驗操作為目的,想方設法的讓學生學會實驗操作步驟並注意細節問題。基於此本節課的教學環節分為兩大部分,一、影片演示。二、實地操作。教師應該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大膽的嘗試,總結和實驗,在實驗中體會怎樣操作和體會實驗的快樂。為此設計以下目標和重難點突破方法。

  二、三維目標:

  (一) 知識目標

  1、掌握容量瓶的使用及注意事項。

  2、正確地理解物質的量濃度的概念基礎上,學會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配製操作方法及各步的注意事項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耳聽、目看、書寫、腦思的協調能力。

  2、培養學生運用化學知識進行計算的.能力,培養實驗操作技能。

  (三)情感目標

  1、透過對實驗的實地操作,培養學生嚴謹、認真對待科學實驗的品質。

  2、透過分組實驗,培養學生善於思考、勇於探索、與人合作的優秀品質,並透過實驗操作體會獲得成就的快樂。

  三、重點:掌握容量瓶的使用及注意事項。學會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配製操作方法。

  四、難點: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配製操作方法注意事項。

  五、重點突破方法:根據有效學習思想和教學應面向全體學生素質提高,採用影片觀法達

  到初步掌握容量瓶的使用及溶液配製操作步驟學習,然後進行實地演練進一步鞏固容量瓶使用和配製溶液的方法,實地體會實驗過程中的注意事項,以使之深刻。

  六、教學方法:以學案-導學教學法為指導,讓學生上課有據可依。細節中採用影片觀看、討論總結、自學閱讀、實驗實地操作、小組間自評互評、合作學習、快樂學習等教學方法。

  七、學習方法:自學閱讀法、觀察法、實驗操作法、互評自評法、合作學習法。

  八、導學過程:

  【複習回顧】溶液的概念: 一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中形成的均一穩定混合物。

  質量分數: 單位質量的溶液中含有溶質的質量表示溶液組成的物理量。

  一定質量分數溶液的配製方法:

  一、計算;二、取固體和溶劑、三、溶解。

  【問題匯入】:即將收穫:如何才能配製一定物的量濃度溶液?我們將以配製100ml1.00mol/L的NaCl溶液為例獲取知識和實驗的快樂?

  【學生活動1】:請認真觀看影片容量配的使用,討論總結容量瓶使用情況。

  二、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製

  (一)容量瓶的使用及注意事項

  1、用途:用來配製一定體積、準確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長頸平底細口磨口瓶。

  2、規格:

  50mL 100mL 250mL 1000mL

  容量瓶上標註的內容: 溫度 ,容量 , 刻度線 。

  選用:與所配溶液體積相等或大於所配溶液體積。

  3、使用:

  (1) 檢漏 :檢查是否漏水。方法:注入少量自來水,蓋好瓶塞,將瓶外水珠拭淨,用左手按住瓶塞,右手手指頂住瓶底邊緣,倒立半分鐘左右,觀察瓶塞周圍是否有水滲出,如果不漏,將瓶直立,把瓶塞旋轉約180°再倒立過來試一次,如不漏水即可使用。

  (2) 洗滌 :用自來水、蒸餾水依次分別洗滌2-3次。待用。

  【學生活動2】:自學閱讀容量瓶使用注意事項。

  4、注意事項:

  (1)不能溶解固體或稀釋濃溶液,更不能作反應容器。

  (2)讀數:眼睛視線與刻度線呈水平,溶液凹液麵的最低處和刻度線相切。加入水過多,則配製過程失敗,不能用吸管再將溶液從容量瓶中吸出到刻度。

  (3)搖勻後,發現液麵低於刻線,不能再補加蒸餾水。

  因為用膠頭滴管加入蒸餾水定容到液麵正好與刻線相切時,溶液體積恰好為容量瓶的標定容量。搖勻後,豎直容量瓶時會出現液麵低於刻線,這是因為 有極少量的液體沾在瓶塞或磨口處。所以搖勻以後不需要再補加蒸餾水。

  (4) 容量瓶不能用來儲存溶液,特別是鹼性溶液,配好的溶液需轉移到試劑瓶中儲存。

  【學生活動3】:請自學認真閱讀課本16頁,並認真觀看影片配製100ml1.00mol/L的NaCl溶液,回答配製溶液所需儀器,並使用簡單幾個字概括各步驟內容。

  (二)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配製

  1、實驗儀器及用品:托盤天平、稱量紙、燒杯、玻璃棒、容量瓶、膠頭滴管、試劑瓶。

  藥品:固體氯化鈉、蒸餾水。

  2、步驟概括:計算、稱量、溶解、轉移、洗滌、定容、搖勻、儲存。

  【學生活動4】:根據影片內容及案例中提示,分組配製100ml1.00mol/L的

  NaCl溶液。學生總結收穫。

  案例:配製100ml1.00mol/L的NaCl溶液。

  ⑴ 計算:

  n(NaCl)=c(NaCl)·V[NaCl(aq)]=0.1L×1.0mol/L=0.1mol

  m(NaCl)=n(NaCl) ·M(NaCl)=0.1mol×58.5g/mol=5.85g

  ⑵ 稱量:用托盤天平稱取NaCl固體溶質的質量5.9 g

  ⑶ 溶解:將溶質倒入小燒杯,加入適量的水攪拌溶解,冷卻致室溫

  ⑷ 轉移:將上述溶液轉入指定容積的容量瓶。

  ⑸ 洗滌:用蒸餾水洗滌小燒杯和玻璃棒2—3次,將洗滌液一併注入容量瓶。

  ⑹ 定容:在容量瓶中繼續加水至距刻度線1—2cm處,改用膠頭滴管滴加至刻度(液體凹液麵最低處與刻度線相切)。

  ⑺ 搖勻:把定容好的容量瓶瓶塞塞緊,用食指頂住瓶塞,用另一隻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轉和搖動幾次,混合均勻。

  (8)儲存。

  【實驗所獲】:總 結:

  一算二稱三溶解;四轉五洗六定溶;

  七搖然後八儲存;溶解勿碰燒杯壁;

  轉移需在刻線下;定溶平視要相切 ;

  上下顛倒來搖勻;配製溶液要記牢。

  【學生課後完成】

  3.誤差分析(所配溶液中溶質的實際濃度與理論濃度的比較)

  ⑴ 稱量時所用砝碼生鏽。( )

  ⑵ 將燒杯中的溶液轉移至容量瓶後,未對燒杯進行蕩洗。( )

  ⑶ 定容時,俯視(或仰視)容量瓶刻度線。( )

  仰視讀數、本來到刻度線卻以為沒到 俯視讀數時到達刻度線卻以為超過了

  ⑷ 固體溶解或濃溶液稀釋時有散熱,溶液未冷卻即轉移到容量瓶中進行定容。( )

  ⑸ 將燒杯中的溶液轉移到容量瓶內時,不慎將液體灑到容量瓶外。( )

  ⑹ 將定容後的溶液搖勻後,靜置,發現液麵低於刻度線,用滴管加少量水使液麵重新恢復至與刻度線相平。( )

  ⑺ 定容時,液麵不小心超過了刻度線,並用滴管將超出的部分吸去。( )

  (8)其它情況下可能引起的誤差,應由同學們在實驗研究中補充、總結。

  板書

  一、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製

  (一)容量瓶的使用及注意事項

  (二)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配製

  1、實驗儀器:

  2、步驟概括:

  計算、稱量、溶解、轉移及洗滌、定容、搖勻、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