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聽魚說話》教學設計
設計思想:
這篇課文是一篇外國作品的譯文,字裡行間中充滿幽默,但文章對話比較多,對於我們二年級的學生學習起來還是有一定的困難。於是,我在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時對課文進行了取捨,以“自由地讀一讀7-16自然段,想知道外公和瓊兒聽到小魚說些什麼嗎?為什麼聽到的不一樣?”為切入點,讓學生在讀中體驗,讀中感悟,讀中昇華。在設計中,我注重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進行朗讀訓練,採用多種方式讓學生在讀中感悟體驗。在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品味,感悟朗讀的同時達到文字所顯現的人文性。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識記並書寫生字“忍”“湯”“驚”“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怡當地進行充滿童趣的對話朗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外公的風趣幽默,涼兒的純真善良。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重點體會第7自然段,讀好瓊兒和外公之間的對話。
教學難點:體會第13自然段中的外公為什麼“又驚又喜”,體會外公的風趣幽默,瓊兒的純真善良。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創境讀新詞。
2、回憶1-6自然段,說說外公是個怎樣的人?
二、品讀感悟7——18自然段:
1、同學們自由地讀一讀7——16自然段,外公和瓊兒分別聽到小魚說些什麼,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下來。
2、(1)學生彙報外公說的,讀句子。出示句子,齊讀。
(2)指導帶動作讀,感受外公的風趣幽默。指名讀,齊讀。
3、(1)瓊兒聽到什麼,指名讀句子。出示句子
(2)師:都是在聽魚說話,為什麼聽到的不一樣呢?再自由讀課文7-16自然段,邊讀書,邊思考,把找到的句子畫下來。師巡視。
(3)指名讀找到的句子。品讀,體會小魚的難受,感受瓊兒的“不忍心”。
(4)指導讀,評讀。
(5)播放CAI,情境渲染,昇華情感。指名配樂讀。齊讀。
(6)師:瓊兒確實是不忍心了,當外公逗她說,他聽到“小魚說:‘拿我做湯,一定很鮮。’時,她著急了,要自己聽一聽,她告訴外公……
指名讀句子。瓊兒這時心裡是怎麼想的呢?
生交流後指名讀。
4、聽到瓊兒這麼說,外公的心情怎樣?體會外公的“又驚又喜”。
5、指導分角色朗讀第二次對話。同桌合作讀。師生配合讀。
6、自由讀16自然段,品讀句子。由“輕輕”,體會瓊兒的善良;由“一搖一擺”,體會因為瓊兒的愛心和幫助給小魚帶來的自由和快樂。指導讀。指名讀,齊讀。
7、當外公看到這一切,他是怎麼誇獎瓊兒的?自由讀17、18自然段。瓊兒真的能聽懂魚話嗎?為什麼?
8、師總結。
三、指導識記、書寫生字。
1、齊讀四個生字。
2、生自由交流識記怎樣記生字,師提煉記字方法。
3、重點指導書寫“湯”字。
4、生在書上描紅。師提醒寫字姿勢,巡視。
板書設計:
11 聽魚說話
外公 有趣
瓊兒 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