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幼兒園《改變徵子方向》教學設計

幼兒園《改變徵子方向》教學設計

幼兒園《改變徵子方向》教學設計

  活動目標:

  1、透過故事,知道一邊有引徵時,會改變徵子方向。

  2、能安靜下棋,樂於參與圍棋活動。

  活動準備:

  課件、圍棋、大棋盤

  活動過程:

  一、複習

  徵子妞妞每天到河邊去放羊,可是小羊很調皮,一會跑左邊,一會跑右邊,妞妞想了一個什麼辦法,才使小羊排著隊回家的呢?(扭羊頭)(請幼兒上來掩飾)

  二、透過故事,學習改變徵子的方向

  1、春天到了,妞妞又去山坡上放羊,偷偷地看著羊群,心想:"這群羊可真肥,我一定要偷幾隻來嚐嚐。

  晚上,灰太狼真的`來偷羊了,幸好被妞妞發現了,妞妞決定要抓住灰太郎,請小朋友幫忙想一想,妞妞用什麼辦法可以抓住灰太郎。

  2、幼兒自由回答

  3、妞妞也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決定用扭羊頭的方法,把灰太狼趕到懸崖邊。妞妞是這麼想的,也就這麼做了。(演示課件)

  4、呀,不好了,原來來偷羊的不止灰太郎一個,紅太狼也來了,他正在外面接應灰太狼,這下灰太狼被救走了。

  5、妞妞知道灰太狼和紅太狼還會來偷羊的,得趕快想個辦法抓住他才行。

  小朋友有什麼好辦法嗎?

  聰明的妞妞當然又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你們就等著看吧!

  第二天晚上,灰太 狼果然又來了,妞妞還看到紅太狼又在東面接應他,於是妞妞又揮起鞭子趕灰太狼,可這次和上次的方法有些不一樣,這次妞妞沒幾下就把灰太狼趕到了懸崖邊。

  小朋友,你們看,這次妞妞用了什麼方法趕灰太狼?(扭羊頭)

  6、第一次、第二次都是用的扭羊頭,為什麼第一次沒捉住灰太狼,第二次卻捉住了,這兩次扭羊頭有什麼不一樣?

  7、小結:當看到一邊有救兵時,要改變扭羊頭的方向,才能把對方吃掉。

  三、練習

  四、操作反思:

  活動中,教師能一邊講故事一邊利用課件向幼兒介紹徵子的一種特殊情況--引徵,透過故事的描述,幼兒很容易就理解了如何改變徵子的方向。在最後的操作活動中,幼兒能兩兩結對,進行徵子的練習活動,但還是有小部分幼兒會徵錯方向,需要老師的不斷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