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桂花雨第一課時獲獎教學設計

桂花雨第一課時獲獎教學設計

桂花雨第一課時獲獎教學設計

  篇一:桂花雨 第一課時獲獎教學設計

  桂花雨(蘇教版語文四年級)

  【課題】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61—64頁。

  【教材簡解】

  《桂花雨》是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敘事散文,以“桂花雨”為題,以“桂花香”為線索,描寫了在家鄉搖落桂花時的情景,表現了兒時生活的樂趣,字裡行間充滿了對家鄉、對童年生活的無比懷念。作家琦君以童年時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純真的童趣、純樸的情感,這種情感集中體現在“搖桂花”這一場景之中。課文語言清新,情感豐富而真摯,一如桂花,散發著濃濃的思鄉懷舊情韻,讀後讓人回味綿長。

  【目標預設】

  1.準確認讀並理解“笨笨拙拙、新鮮、尤其、沉浸 、挑揀”等詞語,規範書寫“尤”“揀”等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有感情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3.學會抓主要事件和關鍵詞句把握課文內容,培養學生分清文章主次的能力。

  4.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透過自讀自悟和與同學交流,體會作者的“搖花樂”,並領悟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重點、難點】

  重點:抓住課文中的主要內容和重點詞句,引導學生體驗搖花樂,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難點:引導學生初步學會閱讀敘事類散文:讀出動“情”的事,讀懂“事”中的情。

  【設計理念】

  1.“以人為本,以讀為本。”透過多種形式的讀,引導學生在與文字對話的過程中感悟、體驗,從而得到語言訓練,受到情感薰陶,真正實現閱讀是“教師、學生和文字的對話。”

  2.創設情境,依據圖畫再現、角色表演和想象畫面等途徑,把學生引入課文

  具體的情境中,把文字轉化成一幅幅畫面。讓作者拉近讀者,並與作者產生共鳴,感悟文章中的語言文字。

  3.體現第一課時的教學規律,重視識字寫字教學,鼓勵學生自主識寫生字。引導學生認認真真讀好書,端端正正寫好字。

  【設計思路】

  從文題入手,引領學生透過朗讀感知課文內容,對全文有一個整體的把握,並對課文定下了情感基調。從“樂”入手,讓學生找關鍵字句,朗讀再現當時場景,配以上臺表演,力求與作者情感交融,感悟到了語言的魅力。

  在預習的基礎上,進行重點字詞的教學,留足10分鐘的練字時間,認真規範地寫好漢字,陶冶學生性情。

  【教學過程】

  一、扣題匯入,初識“桂花雨”

  1.金秋十月,桂子飄香。桂花走進了無數大詩人的詩篇,也進入了臺灣著名女作家琦君的童年生活。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琦君的一篇散文,一起讀課題──《桂花雨》

  2.質疑:“桂花雨”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快速瀏覽課文,用文中句子回答。 (出示句子)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欣賞課文插圖,指導朗讀

  3.再讀課題,你產生了怎樣的聯想?讓我們深深地吮吸一口桂子誘人的香味,美美地讀課題——(學生再讀課題)。

  4.交流作者琦君的相關創作背景資料。

  【設計意圖:課題是文章的眼睛,是學生展開閱讀學習的突破口。讀好課題,有助於學生理解文字,整體把握課文;由課題質疑,營造閱讀期待,學生在課文中找到答案,閱讀的興趣會更高一些。】

  二、整體感知,情繫“桂花雨”

  1.交流生字詞預習情況

  笨笨拙拙 撮 檀香 桂花滷

  新鮮尤其 沉浸 吩咐

  謝落 爐煙嫋嫋 挑揀

  (1)指名讀,相機正音:撮(平舌音) 浸(前鼻音) 嫋(鼻音)

  (2)理解:吩咐 挑揀

  “吩咐”什麼意思?我和你誰吩咐誰?在家裡誰可以吩咐你?你在家可以吩咐誰?用“吩咐”說一句話。

  “挑揀”什麼意思?為什麼不是“撿”?選詞填空:

  老人從地上( )起一塊鵝卵石。

  老人從一堆石頭中( )起一塊鵝卵石。

  【設計意圖:中年級的學生應當初步養成預習的學習習慣。第一課時教學需要對生字詞的預習進行檢查、反饋。在集體的討論中解決一些詞語,他們就會有成就感,讀書的興趣也能得到提高。】

  2.整體感知課文

  (1)讀這篇散文,就像翻閱我們小時候一張一張的舊照片,能引起我們無限的遐想,勾起我們無限的情思。(板書:情)請你輕聲地讀一讀課文,在那些特別能引起你注意的地方做個記號。

  (2)讀書交流,要讀得有滋有味

  (3)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圍繞“桂花雨”分別寫了哪些內容?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引出最後一段)每到這時,我就會想起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那陣陣的桂花雨。

  結合課文的主要內容,想想在全文中的作用。(總結全文)

  【設計意圖:“情”是散文的靈魂。初識散文,教師必須讓學生靜靜地聽,美美地讀,在讀書過程中走進文字,試著學會抓主要事件把握課文內容。散文不是用來教的,而是用來欣賞的。我們教給學生的,應該是欣賞的方法。授之以漁,學生自然知道該如何去欣賞每一篇美文。】

  三、精讀感悟,體會“搖花樂”

  過渡:“搖花樂”樂在哪裡呢?當陣陣“桂花雨”紛紛落下又是一番什麼樣的景象呢?

  (一)自由讀文,披文入情

  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第3自然段,想一想你從哪些語言中體會到了作者“搖花樂”,畫出有關的語句,再讀一讀,體會體會。

  (二)自由交流,循情探文

  1.(出示) “搖桂花”對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纏著母親問:“媽,怎麼還不搖桂花嘛!”

  (1)小作者怎樣“纏”?誰能表演一下嗎?

  (2)在作者眼裡“搖桂花”可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纏著母親問:“媽,怎麼還不搖桂花嘛!”

  (3)從“老是”、“纏”這個詞你感受到作者怎樣的心情?(盼望早點搖桂花)這句話的結尾用的是什麼標點?為什麼用感嘆號?

  (4)指導朗讀:讀出這種急切、迫不及待的心情。

  2.(出示)這下我可樂了,幫著在桂花樹下鋪竹蓆,幫著抱桂花樹使勁地搖。

  (1)作者為什麼樂了?你從哪兒感受到作者的“搖花樂”?(板書:動作)

  (2)誰能表演一下作者的動作?

  (3)這裡作者抓住了搖桂花時的動作來寫,雖然只用了幾個平常簡單的詞語,但一個滿心喜悅的小女孩形象卻躍然紙上,讓我們彷彿看到了一位面帶微笑的——小姑娘,邁著輕盈的——腳步,在庭院中幫著——鋪竹蓆,抱著桂花樹——使勁地搖。

  (4)指導朗讀:那麼我們能不能把這種快樂和這樣的景象讀出來?

  3.(出示文字)桂花紛紛落下,落得我們滿頭滿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1)這句話從哪個方面反映了作者搖花的歡樂呢?(語言)

  (2)作者為什麼“喊”?又為什麼說:“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3)想象畫面,口頭填空

  桂花紛紛落下,像()落得我們滿頭滿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4)指導朗讀

  大家喜歡不喜歡這種感覺?我們也來喊一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此時此刻,滿頭滿身是桂花的我,心裡也是滿滿的,我的心裡裝滿了芳香四溢的——桂花。我的心裡是一種快樂的滿足。這一個“滿””字用得多妙啊!於是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5)想象畫面,補充提示語

  想一想,如果是你,你會怎樣喊?

  於是我就( )地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設計意圖:敘事散文往往選擇“動情的事”中富有典型性的人事景物的片段創造意境、抒發情感。散文教學要抓住文章中的重點語言引導學生品讀,引導學生欣賞“事”中的“情”。本環節教學從“樂”入手,讓學生找關鍵詞句,依據圖畫再現、角色表演和想象畫面等途徑,進入課文具體的情境中,把文字轉化成一幅幅畫面。讓作者拉近讀者,感悟到了語言的魅力。】

  (三)小結昇華,埋下伏筆

  1.這是一場期盼已久的桂花雨,作者怎麼能不興奮快樂呢。而這詩情畫意般的桂花雨,這心滿意足的快樂,怎能不在作者的心裡留下深深的印跡,即使幾十年過去了,回想這童年快樂的一幕幕,依然是那樣的清晰,那樣的快樂,那樣的意味深長。板書(寓情於事)

  2.《桂花雨》是作者1962年寫的,那年她44歲,而作者12歲就離開了故鄉,以後的幾十年都一直漂泊在外,不能回到生她養她的故鄉,看不到舊宅院子裡的金桂,看不到她的父親和母親,也看不到那陣陣的桂花雨??你能看到作者寫到這裡的時候,臉上的表情嗎?

  3.所以作者說——

  (出示):“每到這時,我就會想起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那陣陣桂花雨。”

  篇二:桂花雨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桂花雨》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新橋實驗小學

  作者姓名:袁勝

  郵政編碼:213032

  一、課題:《桂花雨》(四年級語文)

  二、教材簡解

  這是一篇記事抒情散文,描寫了在家鄉搖落桂花時的情景,表現了兒時生活的樂趣,字裡行間充滿了對家鄉、對童年生活的無比懷念。課文先寫小時候對桂花的喜愛,為什麼要搖桂花,接著主要寫了“我”幫大人搖桂花、收桂花的快樂情景,最後寫“我”對童年時代“搖花樂”的懷念。

  作者以童年時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純真的童趣、純樸的情感,這種情感集中體現在搖桂花這一場景之中。文章語言清新、舒緩,在娓娓道來中流露出作者豐富而真摯的情感,給人以美好的享受和情趣薰陶。

  三、目標預設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喜歡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初步理解課文主要內容。

  3、引導學生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重點、難點

  1、透過比較、想象、情境理解等方法體會詞語的異同。

  2、初步理解課文主要內容,瞭解課文是三大板塊“桂花香-搖花樂-憶家鄉”。

  3、引導學生感受桂花的香,感悟作者對它的喜愛之情和它所包含的故鄉情。

  五、設計理念

  《桂花雨》是一篇情感濃郁、意蘊豐厚的散文。本課的教學設計以言語生命的自覺為旨歸,以文字內在的情感為主線,以重點句為憑藉,充分挖掘教材資源,以誦讀、感悟、想象為手段,追求語言與精神的同構共生、協調發展。既引領學生進入文字的精神境界,體驗作者強烈的思鄉情和對童年美好時光的深切懷念,又注重對語言的欣賞、品味,強化語言的積累和運用,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體現語文課的特質。

  六、設計思路

  本課的教學設計,遵循《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的“語文教學要讓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始終貫穿“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兩個理念,在教學過程中以童年圖片匯入,進而學習生詞,理解、區別詞義,感知內容,理清文章脈絡,抓住描寫桂花香味的`語句,體悟妙處,並用朗讀感受、品味詞句等教學方法使學生真正感受到桂花的迷人香味和作者對桂花的喜愛。

  七、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題導讀

  (課前師生交流時觀看童年時代歡樂的圖片)

  1、孩子們,剛才咱們看到的童年生活是快樂的,美好的,令人難忘的。回憶童年,那是一種多麼美好的享受啊,臺灣作家琦君奶奶和你們一樣,一回憶起自己的童年,她就會想起那陣陣的桂花雨。(板書課題:12、桂花雨 )

  2、這就是今天咱們要學習的第12課,來,一起讀讀課題。(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那是一場怎樣的桂花雨呢?相信同學們一定很想知道,那還等什麼呢?趕緊開啟書,用心地讀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遇到難讀的地方一定要多讀幾遍。開始吧。(生大聲自由讀課文。師巡視指導。)

  2、咱們班的同學讀書特別投入。剛才有的同學都讀好幾遍了。這篇課文有幾個生字容易讀錯,(點選課件出示詞語)來,先自己練練。(生自由讀出示的詞語。)

  A撮揀 幫

  B新鮮 吩咐 糕餅

  C笨笨拙拙 檀香 桂花滷

  A誰先領著大家讀第一行。(學生領讀:搓 揀 幫,全班同學跟讀兩遍)這是三個動詞,你能用動作來表示什麼是撮一點?對了,就是用手指捏取細碎的東西。大家看第二個“揀”字,(課件出示點紅“揀”字右邊的橫折鉤)右邊第三筆是橫折鉤,要一筆寫成。伸出你們的右手,和老師一起寫“揀”字。師板書書寫揀字,學生邊寫邊念筆畫筆順。以前我們也學過一個“撿”字,這兩個字一樣嗎?這是我從校園裡採來的桂花,可是裡面參雜了一些小枝小葉,誰願意幫我揀去這桂花中的小枝小葉,其他同學看仔細了。瞧他挑的多仔細呀!呀!桂花掉在桌子上了,你能撿起來嗎?哦,謝謝你!剛才那個同學做了兩個撿的動作,看看怎麼用?

  出示:請你幫我( )去桂花中的小枝小葉!

  桂花掉在桌子上了,你能幫我()起來嗎?

  這兩個撿都是提手旁,這個“揀”是表示“挑揀”的意思。這個“撿”是表示把東西撿起來的意思。你看對比也是學習生字的好方法。

  B 誰來領讀第二行?(一學生領讀第二行詞語)什麼是吩咐?你能給它找個近義詞嗎?(囑咐)(走近一學生問):我和你,誰吩咐誰?(老師吩咐我)在家裡,誰可以吩咐你?(爸爸媽媽吩咐我。)看來,“吩咐”這個詞通常是用在長輩對待晚輩的。

  C 學生領讀第三行詞語,全班學生跟讀。注意“拙”讀第一聲,“桂花滷”就是用桂花做的濃汁。

  我們一起來把這些詞語讀一讀

  3、生字會讀了,課文中還有2個長句子,我們來讀一讀。(課件出示這兩個句子)

  如任它開過謝落在泥土裡,尤其是被風雨吹打下來,那就溼漉漉的,香味兒可就差多了。(注意如任的停頓)

  桂花曬乾了,收在鐵罐子裡,和在茶葉中泡茶,做桂花滷,過年時做糕餅。

  (1)誰先來讀第一句?真好聽!你看這長句子讀得時候要注意停頓。

  出示:如/任它開過/謝落在泥土裡,尤其是/被風雨吹打下來,那就/溼漉漉的,香味/差多了。

  誰再來讀一讀?(2-3個)咱們一起來讀一讀。

  (2)第二句誰來?生讀,這個句子當中的“和”是一個多音字,在這讀“hu”。一起讀這句。

  4、讀好了詞語和句子,相信同學們再讀課文,一定會讀得更好。請同學們再次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圍繞桂花都寫了些什麼?(引導學生概況課文三部分的內容,並板書:桂花香 搖花樂 憶家鄉)

  (三)浸潤花香,分享快樂

  1、琦君奶奶說:“小時候,我最喜歡桂花。”她喜歡桂花的什麼呢?自由讀讀課文的第1、2小節。

  2、她最喜歡桂花的什麼?

  3、學生交流。預設:

  (1)她喜歡桂花的姿態樸實無華——“笨笨拙拙”

  (2)她喜歡桂花的旺盛的生命力——“滿樹”“茂密的葉子”

  (3)她喜歡桂花的謙虛,不張揚——“仔細地”“找”“細花”“不與繁花鬥豔”

  (4)她喜歡桂花的香氣味兒——“可是它的香氣味兒真是迷人。”(讀好兒化音“香氣味兒”。師範讀,學生跟讀。)

  4、桂花的香氣味兒瀰漫了整篇課文。課文中還有哪些句子描寫桂花的香呢?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劃出課文中描寫桂花香的句子。

  5、指名交流。

  6、同學們剛才找到了許多描寫桂花香的句子,其中這兩句特別值得我們好好去品味。(課件出示句子:1、花開得最茂盛時,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左右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裡的。2、全年,整個村莊都沉浸在桂花香中了。)

  (1)這兩句話中哪個詞語最能讓你感受到桂花的香?請你們自己先讀一讀,說說你的體會。

  (2)同學們剛才都找到了“浸”和“沉浸”,讓咱們先把目光鎖在這個“浸”字上。自己先把第一句讀一讀。想一想,讀著這個“浸”字,你彷彿聞到在你的周圍有什麼是香的?(十幾家鄰居的房子都是香的。空氣也變香了?) 那這句話該怎麼讀呢?先自己練練。(學生帶著各自的感受飽含深情地讀後,指名三個孩子讀,教師分別點評:老師聽出來了,十幾家鄰居都浸在桂花香裡了;老師也久久地沉浸在桂花香中了呀;是呀,多麼令人陶醉的香味呀。)

  (3)全年,整個村莊都沉浸在桂花香裡了。讀著這第二個句子,老師就納悶了,桂花明明是開在秋季,為什麼會香了全年呢?(因為我們已經把桂花曬乾了,和在茶葉中泡茶,過年時做桂花餅。)指著黑板,引讀:

  是呀,喝一口桂花茶,嘗一口桂花餅,唇齒留香,難怪——

  一日日,一年年,桂花香彌久不散,難怪——

  一家家,一戶戶,人們都離不開桂花香了呀,難怪——

  桂花香在了身上,甜在了心裡,鄉親們的生活都沉浸在桂花香中了呀,難怪——

  四、學寫生字

  1、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生字表,先自己說說每個字的偏旁部首,結構,再跟你的同桌互相提醒一下哪些字可不要寫錯了。

  2、老師要再提醒你兩個字

  謝——撇不出頭。

  糕——不是羊,豎不出頭,下面四點。

  3、描紅

  板書: 12桂花雨

  桂花香

  搖花樂

  憶家鄉